绿色信贷政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兴业银行实行赤道原则为例

2022-04-24 09:11潘传快陈俊杰
技术与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兴业银行赤道盈利

潘传快,李 畅,陈俊杰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意见为我国第一个有关绿色信贷的正式文件,标志着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的道路。

2002年,以荷兰银行为首的几家银行在伦敦组织召开会议,探讨了商业银行在投融资中关于环境和风险的问题,被广泛运用于实践融资中,随后就发展成了赤道原则。赤道原则强调项目的绿色环保,倡导机构对项目中关于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展开审慎性评估,并重视定期的环境信息披露。当前,全球大概有9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用赤道原则。与之相比,中国采纳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却相对较少,截至2021年6月,我国宣布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有7家,分别是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重庆银行和贵州银行。我国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大多数为城商行,而国外发达国家大都为大型商业银行。因此,有必要让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了解赤道原则内容,进一步研究赤道原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实行赤道原则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主力军,需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学者们也开始逐步探究开展绿色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业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如李启明和袁杰辉[1]用实证方法研究赤道原则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赤道原则在整体上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高璐[2]利用事件研究法探讨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对其股价的影响,认为短期内不一定给银行带来收益,长期来看有利于银行立足社会,赢得长期利益;姜安印、胡宁宁[3]分别从盈利、信贷、管理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要加快绿色产品的创新发展,推动绿色业务纵深发展;徐枫、马佳伟[4]验证了只有政府、银行、社会三方面团结合作才能建设良好的绿色金融生态环境;孙红梅、姚书淇[5]利用DID、模糊断点回归等方法总结了绿色业务对短期经营绩效的负面效应来自于绿色业务的滞后性,长期来看,可以通过绿色业务降低风险来提高绩效。

由于国外绿色金融发展时间长于国内,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都更加丰富。King et al.[6]、Williams[7]认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可以提高经济效应;Reboredo[8]探讨了金融市场和绿色债券两者间的协同关系,最后得出绿色债券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结论;Scholtens、Dam[9]发现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比未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的利润要低,即赤道原则会增加银行运营成本;Tang和Zhang[10]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发现发行了绿色债券后,市场上股票价格有所上涨,并且流动性有所提高,得出开展绿色业务有利于提高股东权益的结论。

总体上说,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研究大多是对上市企业方面的分析,对于银行方面研究较多的是绿色信贷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得到的结果也尚不能统一。究其原因是忽略了绿色信贷政策对银行的影响,赤道原则作为绿色金融体系重要部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绿色政策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对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作为政策效应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

2 前提假设

商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对于其盈利性的影响,大概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表现。如果商业银行宣布赤道原则,那么可以视为是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的表现,不仅能够帮助其快速建立良好形象,提高银行声誉,还能吸引更多客户来获取利润;商业银行在扶持绿色产业时,落实了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更容易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从而使银行资产治理上升,坏账率下降,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此外,完善的环境披露政策优化了信贷结构,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审慎性评估策略也降低了坏账发生的概率。

另一方面,受限于赤道原则,商业银行必须考虑到投资标的节能环保。相较于传统产业,投资绿色产业可能存在回收期长、项目收益低等问题。另外,大量环境信息披露、项目的评估需要专业管理人才来处理,无疑又增加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管理费用,这些都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亏损。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意味着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的限制,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这也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此外,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商业银行对绿色产业的贷款利率降低,对“两高一剩”产业贷款利率上升,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越高,表明机会成本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银行的利润。

综上,如图1所示,其影响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由此提出假设1和假设2。

假设1:赤道原则会损害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假设2:赤道原则会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图1 实行赤道原则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路径

3 研究设计

3.1 模型介绍

为评估实行赤道原则后对兴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传统方法是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绿色信贷对其造成的影响,然而面板数据回归忽视了政策本身对银行的影响。另一种用得较多的方式是双重差分法,而双重差分法要求对照组的性质特征尽可能与实验组相似,否则容易出现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探讨实行赤道原则是否会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更具有现实意义。

合成控制法的基本方法是:在T时期内,观测(N+1)家银行的经营状况,假设其中某一家银行在T0(1≤T0≤T)时刻采纳了赤道原则,那么视这家银行为实验组,剩余的N家没有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组成参照组。Y1it表示在t时刻,采纳赤道原则银行i的经营状况,Y0it则表示银行i没有采纳时的经营状况。令实行赤道原则的影响效果为:πit=Y1it-Y0it,那么银行i在t时期观测到的赤道原则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Yit=DitY1it+(1-Dit)Y0it=Y0it+πitDit

(1)

其中:Dit为虚拟变量,Dit等于1,表示在T0时刻银行i采用了赤道原则,反之取值为0,若银行没有采用赤道,则有Yit=Y0it恒成立。其中πit是采纳赤道原则的影响系数,是合成控制方法重点需要估计的。当T≥T0时,那么πit可以表示为:πit=Yit-Y0it=Y1it-Y0it,其中Y1it是已知的变量,即商业银行i采用赤道的经营情况,对于未知变量Y0it,可以利用Abadie等在2010年提出构造出函数的方法来估计:

Y0it=∂t+θtZi+λtui+εit

(2)

其中:∂t是受时间趋势影响系数,θt是未知参数,Zi表示控制变量,λt是无法观测的公共因子,ui表示无法观测的固定效应,εit是扰动项。通过线性加权组合的方式让参照组来模拟出与实验组相似的特征,来估计函数。为了估计反事实结果Y0it,考虑线性加权一个N维权重向量Wk=(w2,w3,…,wN+1),满足wk≥0,k=2,…,N+1,且有w2+w3+…wN+1=1。对变量值进行加权得到:

(3)

3.2 数据来源和选取

本文以2008年兴业银行宣布采用赤道原则为政策实施的分界点,将2005—2020年作为整个拟合变量的时间段,将2005—2007年作为政策冲击之前的时间段进行研究,选取兴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同时筛选出具有相同特征的银行作为对照组,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和考虑现已上市的银行,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选择招商、民生、浦发、平安、光大、中信和华夏银行等7家同类型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对照组。本文获取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银行官方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国泰安数据库等。

3.3 指标的选择

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产远小于吸收公众存款的外部资产,具有高杠杆特性,故本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it)来反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其中ROAit表示银行i在t年时期每单位资产所赚取的净利润,值越高代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越强。在实证模型中加入控制变量,来确保拟合结果及模型的稳健性。控制变量分别取:总资产取对数、存款取对数、贷款取对数、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最大十家客户占比、贷存比率和流动比例。9个变量分别代表商业银行在银行规模、资本充足、资产质量、业务能力和流动性几个方面的情况。详细的变量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4 实证结果

4.1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5软件完成合成控制相关研究,表2说明7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合成兴业银行时的权重,权重越大代表与兴业银行越相似,在拟合时占比越高;相反,权重为0则代表不相似。从表2中可以看出,权重最大的2家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0.508和0.429。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权重都为0,表示了与兴业银行极不相似。

表2 不同银行的权重

表3 拟合变量值前后对比

表3反映了兴业银行的真实值、拟合值和均值的数据。观察表3,发现合成兴业的拟合值与真实兴业的真实值非常接近,尤其在贷存比、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上与真实兴业的差距在1%左右。与样本均值相比,明显看出均值和真实值之间差距更大,也从侧面反映了样本中某些银行与兴业银行存在较大差距。相比之下,合成控制法的拟合值与真实值有更好的相似性,可以较好地拟合出兴业银行在没有采纳赤道原则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也更可靠。

图2表示合成控制法的结果,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盈利能力,实线表示真实的兴业银行,虚线表示合成的兴业银行,其中在2008年竖着的虚线是采纳赤道原则的时间。看图可知,在2008年之前的时间段,合成兴业银行的ROA与真实兴业银行的ROA线段基本重合,反映出合成兴业很好地复制了采纳赤道原则之前真实兴业银行的情况,证明拟合效果较好。2008年采纳赤道原则之后,两条线的走势开始变得不同,在2010年之前,真实兴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始终要优于合成兴业银行,证明了赤道原则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但在2010年之后,合成兴业银行的经营情况逐渐改善,超过了真实兴业银行,在此后盈利水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状况,长期来看赤道原则并不能明显改善银行盈利能力。

图2 真实兴业与合成兴业ROA

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真实兴业与合成兴业资产收益率走势的区别,图3是真实兴业与合成兴业的ROA差距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5—2008年,真实兴业与合成兴业的ROA整体波动较小,两者之间差距不超过0.1%,拟合效果较好;2008—2010年,两者之间差距急剧上升且为正,在2009年达到峰值,真实值超过合成值的0.1%;2010年之后两者资产回报率之差为负,并在2014—2016年有一段小幅上涨过程。表明随着时间推移,赤道原则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

图3 真实兴业与合成兴业ROA差距

综上所述,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其盈利性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用赤道原则的前3年,兴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证明了假设2,即赤道原则能够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3年后,兴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又开始下降,但这种负面影响随着时间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证明了假设1,赤道原则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前期政府的支持导致绿色收益超过银行成本,造成短期的利润上涨;在开展绿色业务后,由于需要大量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管理费用;其次是绿色信贷贷款利率较低,同时又不断扩大绿色贷款规模,大量的资金以较低的利率贷放给绿色产业,削弱了银行利润;随着时间推移,银行的信贷结构逐步优化,不良贷款率明显改善,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更多的客户资源,导致银行盈利性又有所提高。

4.2 稳定性检验

本文借鉴Abadie et al.[11]的安慰剂检验方法,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验证。其检验思想为虚拟替换,假设没有受政策冲击的样本也遭受到政策冲击,比较在政策前后的结果,具体方法为:选取一个未实行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同兴业银行一样进行合成分析,若发现该银行的处理结果与兴业银行的结果相似,则认为合成控制的分析结果不具有稳健性;反之,则认为结果具有稳健性。

根据上文中对兴业银行拟合的权重,本文选取了两个权重最大的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两个权重最小的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进行安慰剂检验。检验结果如图4所示,发现招商银行在2008年政策发生以前拟合的效果不是很好,中信银行在2008年政策实施年与合成值的差距较大,与兴业银行明显不同。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检验图显示,在采用赤道后较长一段时间,合成银行的盈利情况都不及真实银行,与兴业银行不符。综上来看,以上的种种虚拟替换都属于小概率事件,兴业银行采用赤道原则的安慰剂检验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证结果存在可靠性。

图4 安慰剂替换检验

5 相关的建议

5.1 合理制定政策,加强引导机制

采用赤道原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银行如果不能实现盈利,其发展绿色信贷的意愿会大打折扣。在制定相关的绿色政策时,需要考虑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补贴以及对污染企业的管制,并建立交流平台,细化绿色分类标准,加强银行的工作效率,使得绿色业务有章可循。由于绿色信贷政策是政府颁布的“软政策”,各类商业银行在实施落实方面存在差异性,政府应该主导更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大多为城商行,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银行作为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主力军,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政府也应该适当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赤道原则的了解与认识,并开展更多的绿色金融服务。

5.2 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加快绿色产品创新

赤道原则长期看并不会对银行的盈利性造成太大损失,反而可以帮助银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商业银行在承诺履行赤道原则后,对于那些违背绿色经济发展的高污染项目,不会对其发放贷款,迫使“两高一剩”产业转型。银行在降低自身风险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整个国家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我国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时间较短,参与的企业和个体占比较少。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业务大多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等,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绿色金融存在产品数量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因此,我国金融机构更应该积极落实绿色信贷政策,提升其绿色创新能力,应当开发更多绿色创新产品,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并培养更多绿色金融相关人才。

猜你喜欢
兴业银行赤道盈利
兴业银行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距赤道越远越喜爱黄色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浙江兴业银行清代发钞历史初探
最热的地方不在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