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樱莉:让课堂成为孩子兴趣的源头

2022-04-25 16:09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读的书课外书籍

语文课堂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何樱莉也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抛开语文本身在考试中占据的分值,何樱莉认为,语文课堂的几十分钟,其实是在为课外的时间做基础,教授课文也好,教学写作也罢,都是在传授学生一种方法,以期他们带着这样的方法在课外更广泛的阅读和创作,这就是语文课堂的价值。

多年以来,何樱莉也一直致力于对儿童阅读策略指导方向的研究,2019年,她主持开展了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关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分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并在2021年顺利结题。她认为,针对小学低中高年级不同阶段的孩子,开展阅读的目标与策略都有所差异。低年级的孩子重在激发阅读兴趣,让孩子乐读,所以更多地采取课内绘本阅读、课外亲子共读的形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中年级的孩子重在培养阅读能力,让孩子能读,顺利地从桥梁书向纯文字的书过渡,这时候会推荐给他们一些感兴趣的题材的书籍;高年级的孩子重在思维的训练与培养,让孩子会读并具备深度阅读的能力,如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的书籍,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有所感悟。对毕业班的学生,何樱莉还会推荐一些中学阶段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自然承接起初中的阅读需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何樱莉也能最直观地看到阅读给学生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丰富,也有心智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曾经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在经过阅读指导后,喜欢上了阅读,也推动了他们的语文学习,他们会常常写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还会给她写信聊聊最近在读的书。曾经有一个来自离异家庭的小孩,性格内向自卑,何樱莉便给她推荐了《亲爱的汉修先生》《我的妈妈是精灵》等读物,通过这些与孩子生活有联结和共鸣的书慢慢改变了她的性格。

接触阅读教学之后,何樱莉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读的书更多更广泛了。刚从教那几年,她也是一个只会拿着教材、教案教书的老师,而现在,她会经常自觉翻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也有不少儿童读物、儿童文学理论等等。每每带孩子开展读书交流会前,她至少会先把书读上三遍,第一遍站在读者的角度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第二遍站在作者的角度了解其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思想感情,第三遍则最为重要,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儿童的视角来对作品进行思考与总结,寻找其中的教学价值。每次上完一节阅读指导课,何樱莉都要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期在另一个班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何樱莉也针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低年级的孩子从最简单的复述开始,把读到的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中年级可以设计类似新闻播报的形式,让学生将读到的内容与当下环境与时俱進地结合进行表达;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设计类似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同时她也提到,输出是一个需要等待的过程,教师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耐心地去引导学生,慢慢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希望阅读能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伴随、影响他们的一生。”让广阔的书海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这便是何樱莉所期待的语文课堂的价值所在。

何樱莉

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读的书课外书籍
六一儿童节, 我们来荐书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