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娟:以专业和格局,为师生谋幸福

2022-04-25 17:0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语文

“只要坚持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去谋划教育教学活动,老师们就会喜欢,老师喜欢做的,就不是负担。”

在学生和同事眼中,梁胜娟是一位非常有活力的老师和领导。从1995年走上教育岗位,如今已迈入第26个年头,她丝毫不感倦怠,依然对教育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学校管理岗位上,无论是负责学校教研,还是分管德育工作,她始终以教育者的专业和领导者的格局,为学校促发展,为师生谋幸福。

顺从内心,不懈追求

因为性格开朗,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敢于创新,参加工作不久梁胜娟就获得了省优秀辅导员的荣誉称号,当时任教自然学科。师范学校的班主任王铜旗带学生来她所在学校实习时无意间说的一句话点醒了她:“你喜欢文学,或许教语文,更能发挥你的特长。”于是,她找到校长,要求教语文,校长不答应。此时,梁胜娟萌生了辞职的想法——去外省,在语文教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通过全国招聘来到海南洋浦第一小学,在那里,她教两个班语文,兼任一个班班主任,恰逢全国课程改革,作为省首批实验教师,一做就是六年。这六年大循环,在摸爬滚打中让她的职业素养得到积淀。现在回头看,她不无感慨地说:“顺从自己内心不懈追求,应该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幸运的事。”

多年的工作中,梁胜娟形成了“雅正清源,润泽生命”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她在海南省卓越教师王国健工作室做指导教师时一直践行的教育信条。在做班主任期间,为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梁胜娟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反思、总结,她让学生大量阅读,并开展编课本剧、演话剧等阅读相关的活动。她清楚地记得教室的墙上有句话:让学生成长的脚印洒满读书声。如今,当年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不久前,她收到有位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的学生发来的短信:感谢梁老师当年给我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底子。梁胜娟认为,这些都是带领学生坚持阅读的功劳。

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能站好讲台,同样,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指导中才能发挥引领作用,老师们才会信服。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梁胜娟曾经在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任教并担任教研室主任的时候,学校在教学节会开展各类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为了能对课堂教学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她利用暑假,通读了中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并将学科性质、学科目标、学科要点进行摘录。“这样做看上去比较花时间、费工夫,但只有这样做,在听评课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不慌、眼不盲,更好地理解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与老师产生共同语言,指导教师教学。”正是因为专业,能为老师们提出中肯的评价,让学校无论哪门学科的老师都愿意与她交流,这也成了她从教这些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事。

教师发展是首位

和一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同,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新海学校依托专业师范院校力量,学校发展潜力充分,劲头十足。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海师大几位校长都曾到学校做过调研,并为学校所有教师开通了信息化资料查阅系统,开设了研究生导师制,常年有研究生在校实习工作,这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梁胜娟介绍,学校教师还可以参与师大的各类教育科研,打破了基础教育工作者长期囿于一线而理论薄弱的瓶颈,老师学生也可以随时与大学教授进行教学讨论。

2021年7月,学校率先在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中成立“教育硕士工作站”,常年有四名硕士驻校参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样的条件和资源,也对学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管理岗位上,无论是负责教研、教师培训,还是分管德育工作,梁胜娟始终坚持管理者的格局。在她看来,这种格局是对人的宽容,对事的策划,“只要坚持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去谋划教育教学活动,老师们就会喜欢,老师喜欢做的,就不是负担。”

老师的成长就意味着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梁胜娟始终把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这几年来,她经常组织带领老师们阅读,通过常规教学集体备课、教学节等活动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钻研,给老师机会,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自信。

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学科教学需要专职人员完成,而德育则是全员性的、全过程性的,同时又和其他工作密不可分。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新海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在文明習惯上有一定缺失。对此,学校提出“以美培元”的养成教育方略,注重新时代少年儿童良好价值意识的涵养,帮助他们从小建立良好行为举止,追求“雅美”的价值逻辑。梁胜娟解释:“雅,指行为,美指灵魂。学生通过美育、劳动教育,使学生在一些行为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海师大刚刚托管学校第一年的时候,学生几乎都是穿着拖鞋上学,见了人就躲着走。现在走进校园,学生人人着装整齐,落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这就是教育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让梁胜娟感到非常欣喜,这也是她这些年做教育工作越做越有味道、越做越有激情的重要原因。她说,自己会继续耕耘在教育这条路上,努力给予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更多养分,用陪伴赋予爱和能量。

圆桌对话

“双减”政策的实施,无论是对学生、家长,还是对学校、教师都是一件大事——落实好“双减”,成了共同的目标。本次圆桌,我们邀请到新海学校初中部和小学部的两位教师,就“双减”以来大家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话。

王秀妹  (初中数学教师)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新海学校初中部教师。先后荣获秀英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海口市“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二等奖,海南省第三届“农村教育资源应用说课比赛”二等奖。

廖曼若  (小学语文教师)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新海学校小学部教师,硕士研究生。2021年荣获海口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二等奖,秉承“乐教、懂教、善教”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路上积极探索,陪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1

本刊记者:“双减”工作开展以来,给您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您所看到学生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王秀妹(初中数学教师):“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我们农村教育,对我们乡村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双减”的课后服务,让孩子们每天的课后时间都回归了校园。学校在课后服务中,除了基础服务,还逐一开展特色课堂,例如我们学校就开展了篮球、足球兴趣班,美术衍纸艺术课堂,合唱团等等。我们乡下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有条件、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充满了朝气,不再是待在教室里死气沉沉的“读书娃”, 整个校园也“热闹非凡”。

廖曼若(小学语文教师):“双减”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名教师,要落实好政策,亟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充实课堂,尤其是在作业设计方面要更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特点,才能上出高效的40分钟,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作业。 “双减”实施后的几个月,我观察到学生的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不仅更会学了,随着课后服务的开展、课外阅读的加强,他们变得更博学了。学生的书包轻了,但是学习的内容更丰富,通过更合理的安排,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本刊记者:学校在落实“双减”要求的过程中,以“减负增效提质”为目标,请结合您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在工作中“增效提质”?

王秀妹(初中数学教师):“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对教育者而言,它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尤为关键。课堂是“减负提质”的主阵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我更注重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新授课堂,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如何突破重难点,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等,事先都有一个目标,因此在上课之前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从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做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其次,我会着重优化课堂结构、精练课堂语言、提炼课堂重点,关注学生回答,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生成新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能够让他们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激励他们不断进步,这也是老师课堂上应该关注的地方。

廖曼若(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是教学主阵地,我认为在工作中增效提质首先要抓住课堂。要抓住课堂,教师的备课就要备精备细,更要备作业设计。其次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重视阅读。最后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碎片化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薄弱的环节再一次引导与启发。比如我们学校14:20—14:35这一段课前时间,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课前阅读,共读一本书。通过师生共读,我们分享读书心得与体会,积累好词好句,学生自己表达观点看法,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即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3

本刊记者:“双减”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需要更加紧密的家校沟通,学校也建立了以家校社协同为宗旨的“三方三全”育人新体系。在您看来,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什么?您有哪些心得和经验跟大家分享?

王秀妹(初中数学教师):家校沟通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老师和父母经常沟通,这是解决孩子问题的重要方法。因为沟通可以让彼此对孩子在学校情况与在家表现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和家长沟通时,我时刻提醒自己无论家长文化素质高低,我们都要做到尊重和理解他们: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个体,自己不能一味地指责家长,一定要平等交流,要学会尊重家长,切忌把他们作为调皮学生来训斥。还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给家长和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形成一个印象:老师一和家长通电话或见面就是告状,我们要学会找孩子的优点,要学会夸孩子,面对问题时,要实事求是,不要无中生有,也不要动不动就算总账。一定要以使孩子发展得更好为共同目标,和家长一起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這样家校才能形成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廖曼若(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看来,家校沟通最重要的是达成一致的认知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发展。家校沟通要先跟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学校、老师站在同一立场,多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多倾听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感受,才能促进更加良性、全面的沟通。

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很注重家长会召开的形式,教师“一言堂”的家长会模式我认为目前是不太适用于我校“三方三全”育人新体系的,因此我一般都会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比如会根据学生的问题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再分别对每个组的家长单独面谈,我会一一指出孩子的问题,给每个家长针对性的建议。每次交流后,家长还可以通过微信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利于下次家长会的召开和后续交流。

梁胜娟

海师大海口新海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小学卓越班主任梁胜娟工作室主持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先后荣获“海口市最美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辅导员”“海南省拔尖人才”“全国先进教师”“全国十佳小学班主任”等称号。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语文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