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课程为载体 技工院校园林特色专业应培养怎样的人才

2022-04-25 23:17张敏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张敏

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代职业教育的主线,融入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贯彻现代学徒制,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流。为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园林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培养以农为本、工农结合、工农艺协调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园林专业

0 前言

在国际上通常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其中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 这三类主要是根据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包含创新程度、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来区分[1]。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代职业教育的主线,融入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贯彻现代学徒制,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流。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园林专业拥有近四十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园林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如何在保留本专业传统特色的同时,培养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园林专业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突出问题。

1以农为本——培养农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园林专业高技能人才

1.1 以农为基 扎实专业基础知识

园林专业源于农业学科,基于农业学科,最有特色的还是农。农业类的学科有着长期的发展积淀,也有着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基于技工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强等特点,适当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将微观理论转化为宏观知识,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片或影像信息,实行一体化课程改革。这些课程吸取了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的精华,并对深奥难懂的微观理论进行了处理和简化,为园林高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储备。

1.2 以农为抓手 体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特色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园林专业有着近四十年的办学经验,增加实训实操的机会,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专业立足的关键,发挥专业的传统优势是人才培養的关键环节。

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的园林专业课程中有以生产养护为核心的实训课程,这些课程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在整合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形成任务驱动型、工作任务引领型,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园林生产养护技能的同时,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要求[2]。同时,借助园林生产养护类课程实训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保证学生在踏足社会后在面临行业洗牌时能站住脚跟、站稳脚跟。

1.3 以农业为载体 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

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上可以结合市场的需要开拓课程或者深化课程,比如:植物组织培养,这门课在原理上的确较难、较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企业需要这方面的操作工人,非常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另外,现代农业科技具有前沿性和发展性,要培养好这方面的人才,要求教师本身不断充电。为了能在园林专业课的教学中有效渗透现代农艺知识,必须利用网络查询现代农艺专业技能知识,并到现代农艺公司进行学习、培训,全面了解并掌握现代农艺的技能知识,具备将现代农艺专业技能与园林专业技能有效融合的能力[3]。

2工农结合——推进现代学徒制 培养扎根园林工程一线的管理+技能型人才

根据国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从自身特色出发, 园林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 夯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强能力、显个性、广适应”的育人理念。在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创新教育为核心,提高动手能力,强化技能操作,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统一的培养体系,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实践技能型园林人才。根据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技能方向,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进程,学校应与不同的园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各年级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4]。

2.1 园林工程一线管理+技能型人才缺口明显

现在,随着国家大规模美化建设的需求,园林一线工程人才缺口明显,同时,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不肯吃苦、吃不起苦的尴尬境地,因此园林工程一线管理+技能型人才缺口问题就更加突出。从企业的人才需求来看,园林工程一线管理+技能型人才仍是企业岗位需求的主力。以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园林专业为例,2018年、2019年的校园招聘数据显示,园林工程类岗位需求分别占77.69%,62.05%,收入水平较其他园林类岗位较高。

2.2 以市场为导向 培养扎根园林工程一线的管理+技能型人才

我校园林专业已经逐年从培养园林绿化养护人员转为培养园林工程一线管理+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我们在课程上也逐渐向工程类方向迁移,并且开设的课程越来越细,与需求岗位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开设了一系列工程类的课程,涵盖了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或掌握一到两门专业核心课,就能胜任行业内的某个岗位的需求。

2.3 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 推进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技能传授方式,通过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的指引下获得知识或技能的传承。现代学徒制给这种古老的职业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是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深化工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使高校、企业、政府、行业等资源得以整合,通过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革与改革,深化了高职教育的内涵,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5]。

从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反馈来看,这样的培养方向是比较适应当前行业需求的,对学生的自身定位和职业发展也起到了良好地指导和引领作用。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扎实地掌握农业类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之上,具备一定的工程类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在工作岗位上较快速地进入角色,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园林工程一线的管理+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工农艺协调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园林人才

3.1以艺术为滋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考虑到园林专业可持续发展和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园林专业尤其重视对学生艺术修养和美学能力的培养。以前的大众观念认为,技校学生大多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不需要培养艺术美学素养,再者,技校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匮乏,也难以胜任艺术素养较高的工作。但是从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我校部分园林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较好地适应设计、管理类工作。这些学生数量不多,但是是毕业生群体当中的佼佼者,是可以为学校为专业争得光彩的群体。另一方面,随着杭州经济的发展,人民大众的物质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一部分毕业生的家庭情况本来就为毕业生的美学素养创造了较好的土壤。

3.2 以艺术课程为平台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園林人才

近年来,我校园林专业在不断加大了艺术类、欣赏类课程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了某些艺术类、欣赏类专业课程的地位。专业老师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平时认为是高大上的东西带入课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这些高大上的学科通俗化、普及化,通过微课、视频、图片、3D复原等信息化手段将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园林美”的殿堂,使学生通过视觉冲击提高艺术素养、陶冶艺术情操,为以后可持续发展埋下种子。

目前,工农艺协调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园林人才已经成为整个园林专业的努力方向。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增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优质化的今天,园林专业有着优越的发展土壤,技工院校园林特色专业作为一个小群体,要培养以农为本、工农结合、工农艺协调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向华, 李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 J ] .高等教育研究,2015 (01):62- 64.

[2]张献奇 张丹 智利红 陶良如 梁芳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技术专业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6 (03): 207- 209.

[3]田 伦 张 蓉.浅谈如何在园林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现代农艺技能[J].园艺与种苗,2018(22): 117- 118.

[4]张孝金, 董新春.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J ] . 中国林业教育,2009( 03):67- 71.

[5]张献奇 张丹 智利红 陶良如 梁芳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技术专业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6 (03): 207- 209.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