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助力数学学困生

2022-04-25 09:24福建省厦门市新圩学校陈阿倩
学苑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教版基础知识学困生

福建省厦门市新圩学校 陈阿倩

一、微课的概念与技术优势

1 .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 称为“ 微课程 ”,是 近 年来 随着 翻 转 课 堂 和 可 汗 学 院 在 全 球 迅 速 走 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 准及 教学实 践要 求,以教 学视频为主要载 体,反 映教师 在课 堂教学 过程 中 针 对 某 个 知 识 点 或 教 学 环 节 而 开 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在教育教学中,微 课所 讲授的 内容 呈碎片 化,既可以是新知 识的 重点、 难点 和 考点 ,也可以是疑点或 易错题 的讲 解,还可 以是 对课后的拓展延伸等。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 式,为促 进学 生的自 主学 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2.微课的技术优势。

(1)短小精悍。

一堂微课的播放时间较短,一般是5~8 分钟左右(时间最长的不超过 10 分钟)。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备天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的特点,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不长,而微课播放的时间短,且主题突出、内容精炼、针对性强,有利 于 学 困生集 中注意力去观 看、并在 这高 效的十 分钟 内认真听讲。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 习 方 法 就 是 让 孩 子 聚 精 会 神 学 习 的 方法”,如果学 困生 能在这 十分钟 内聚 精会神的学习,那 么这样 的学 习方式 显然 对学困生帮助是很大的。

(2)随时学习。

“微课” 的视频 格式 一般为 支持 网络在 线 播 放 的 流 媒 体 格 式 (如 rmwmvflv等),其资源容 量较 小,是可 以流 畅地重 复播放的短视频 ,因 此学生 可以 反复观 看、反复学习。学困生由于在获取知识上相对困难的原因, 加上一 堂课 的时间 有限 ,他们在课上可能 对知识 点还 不够理 解,甚 至是完全不懂,那 么通过 课外 时 间去 反复观看相应知识点的 微课 视频,可 以让 学困生自主完成新授知 识的 预习、 加强 和巩固 ,这样突破时间和 空间 的 限制 ,随时随 地都可以对知识 进行 再学习 ,不仅 可以帮 助学困生强化学 习,还 可以培 养学 困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微 课在 学困生 的转 化中的作用是非 常明显 的,它 有着我 们传 统教学和一线教 师无法 替代 的优势 ,让我们看到了转化学困生的曙光。

(3)资源共享。

由于各方 面的 原因,每 个学 校的师 资力量和师资水 平都 存在很 大的 差异,大 部分学校都存在 优质 教育资 源缺失 的问 题。因 此 ,在“ 互 联 网 + ”时 代 ,建 立 微 课 视 频库是很关键的 ,它不 仅能有 效的 充实优 质教 育 资 源 库 , 还 可 以 减 少 因 师 资 水 平 不同,师资力量 的不 足造成 的教 育差异 ,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暂时落后、获取知识上相对困难。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正 确的 学习方 法, 学习被 动,在正常的教学 要求 下,对数 学学 习和完 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学困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 ,任何 一个班 级都 不 同程 度的存 在 学 困 生 , 他 们 是 一 个 比 较 特 殊 的 群体,有着普遍的特点。

1 .学习成绩落后,自卑感较强。

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差,概念容易模糊不清 ,解题方法没 有掌握 ,通 常 都 是书看不懂,题不会解,作业不能按时提交,考试更是手足无措。学困生由于学习落后,在学校较少甚至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在同伴之间也容 易得 到 孩 子无心 的 “ 嘲笑”,在家也容易 受到父 母 强 烈的斥 责 , 久而久之,让他们觉 得自 己处处 不 如 别人,恶性循环 下的他们自卑感 越 来 越强,因此 ,课上他们不敢举手发言,更加害怕被提问,怕出丑丢面子。课后他们也较少甚至不去跟同 伴或 者父母谈论 学 习 ,可 谓“ 谈学习色变”。

2.学习兴趣缺乏,参与性不强。

由于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学困生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他们不想学数学,甚至是害怕 学 数学,越不 想 学 成绩就越差。缺乏学习兴趣的学困生,课前不愿预习,因为看不懂书本内容。课上不喜欢参与讨论、合作等 活动,他们 内 心 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对团体的帮助不大。课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课后的复习也就形成困难。学习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性,如若 学生 参 与性不 强 ,那 么 学习落后也是必然趋势。

3.学习品质较差,自觉性不足。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 ,是决定 成 绩 好坏的 一 个重要因素。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 响 ,他们 上 课 注 意力容 易 分散,听不 懂时只好“破罐子 破摔”,干 脆 边听边做 点小动作,课 上都听不 懂 了 ,课 后作业肯定也是消极的对待,甚至出现抄袭作业或者无法按时提交作业。所谓“勤能补拙”,学困生各个方面的自觉性都不足,学习困难也就成为必然。

三、巧用微课,助力学困生

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正在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教学,微课从设计制作到投入使用的 最终 目的都 是 为 学生的 学 习服务,其教学活动容量小,主题突出,指向明确,且 重难 点立体清晰 ,可 让学生 反 复观看,随时随 地学习,这对 学 困生的 转 化有着很大的帮助。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上课的时候经常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上课听不懂,加上课 后教师辅导 的时间 和 精 力有限 而 导致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甚至是学不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学困 生 只 会越学 越 困惑。而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让学困生在课前、课中 、课后都能在 微课 的 帮助下 有 针对性、有 个性 的学习,为学 困 生提供 学 习的脚手架,让他们对困惑的知识点多次观看,反复学习,进而掌握知识点。

1 .课前用微课预习,让学困生的学习有准备。

凡事预则 立 ,不 预 则废,一堂 课 的 时间只有 40 分钟,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是比较有限的,特别是学困生要在一堂课中跟得上全班的步伐更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荐课前预习的微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前学习。我认为学困生的预习可以 分两种: 一 种 是新知 识 点 预习,另一种则是“复习式”预习。

(1)预习新知识点。

学困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提前了解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并在预习的时候适当的圈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再结合微课的学习,如果 还有不理解 的地方 ,也 能 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不仅提高学习效 率,而且锻 炼学困 生 的 自主学 习 能力。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认识》时,学困生基本无法理解“为什么长方体的长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如果让 学生在课前通 过 有 趣的情 景 和 精美的动 画过程去理 解 长 方体的 长 与 圆 柱底面周长的关系,很好的做到知识的铺垫,那么 上课的时候 学 困 生就基 本 能 够跟上 全班学习的步伐,不仅提高数学学科素养,还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倍的认识》时,“倍”这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困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也是较为枯燥无味的,如果让学 生在课前 先 通 过预习 , 加 上类似动 画片 的精美微 课 辅 助,不 仅 吸 引了学困 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更 加 愿 意学习 ,也正是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让他们上课的时候能较快理解“倍”的含义,更能接受这个概念。

(2)“复习式”预习。

《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准(2011 版)》在教材 编写建议中明确 要 求 :“ 重 要 的数学概念 与数学思 想 方 法宜体 现 ‘ 螺旋上升’的原则,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完某一内容的前期基础知识后,在后续阶段对这一知识加深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淡忘了前期基础知识,导致对学习内容产生陌生感。这时需要重新复习之前所学知识的相关内容,那么在课前把要学的新知识所需要的前期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巩固,对学困生来说就显得很有必要。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习《分数的乘除法》时,对与学困生来说,如果他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和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这些前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的情况下就进行学习,那么他上课的时候肯定是一头雾 水 ,如 果能在 课 前 ,提 供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微课,让学困生在课前将前期基础知识进行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上课时会更有信心。

2.课中用微课辅 助,让 学困生 的学习更轻松。

一切要从学习环境出发。当学困生在课堂上没听懂或者不够理解时,他们往往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堂课只有 40 分钟,学困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自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注意力肯定就不集中。如果在上课时适当呈现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能够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为学困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本堂课重点是用最优的方法找出次品,难点便是归纳出最优策略,找次品需要化繁为简,从个数少的入手,课堂上,学 生 大 可 从 最 少 的 2 个 、3 个 、4 个 ……(如下图)去不断尝试,从中发现规律。

当个数多起来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中发现的规律去推理,然后归纳总结,具体推理的对不对还是要借助多媒体的帮助来验证。(如下图)

这时候,如果出示一个关于找次品个数较多的精美微课,就能更加直观的让学困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出来的方法,采用微课学习的形式转化学困生,有效解决了教师 在课上无法 演示 或学生 难 以 自主操 作的 问题,让 学生通过观看微 课,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后用微课复习,让学困生的学习个性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 斯基认 为“复习 是学习之母”,教师在 课堂 上 没有 办法让 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所学知识 ,而教 师课外 辅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 有限 的,难以 兼顾每一个学困生的学习,因 此微 课便显 得尤为重要。如:学 习了 人教版 五年 级下册 的《3 的 倍 数 的 特 征》一课后,大 部 分 学 生 能够掌握 3 的倍 数的特 征,但 是学困 生可 能对“ 各 位 ”这 个 词 还 不 够 理 解 ,甚 至 还 和“ 个 位 ”混 淆 起 来 ,在 课 后 ,如 果 能 够 提 供相 关 知 识 点 的 的微课,让学困生课后通 过自主学习,去再次 对“各 位”和“个 位”进 行辨析,在反复观看视频中加强理解和巩固,相信对知识点的混淆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在“互联网 + ”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在网络上分享微课资源,学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这种个性化的辅导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真正的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化教学,解决教师课后辅导时间和精力有限的问题。

结束语

在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已经是一种趋势,借助“互联网 + ”时代的发展浪潮,微课凭借其独有的 技 术 优 势 对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上 的 不 足 起着补充的作用。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各项 现 代 化 的 技 术 来 提 高 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水平,在 课前、课 中、课后 精心 为数学 学困生们提供更 多有 针对性 的微 课,让学 困生有针对性的 自主 学习,让 每个 孩 子都 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人教版基础知识学困生
清律的基础知识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掌握基础知识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