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习作课中落实乐于表达的素养

2022-04-25 09:24福建省福州市华侨小学王丽英
学苑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范文表达能力日记

福建省福州市华侨小学 王丽英

习作是 小学 语 文教 学中 的重点 ,也是难点,那么如 何来 提高学 生的 写 作能 力和水平,就需要 小学的 语文 教师在 日常 的教学过程中, 不断提 高学 生的写 作能 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 ,不 断的积 累写 作素材 ,充实学生的学习 生活 ,对学生 的写 作方法 进行积极正确的 引导 ,进而提 高学生的习 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小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对作文的意义缺乏理解。

在 小 学语文的写 作过 程中,存 在着 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大多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而且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还出现拼字、凑字的情况,甚至为了完成作文要求而胡乱编写。怎样可以完成作文要求的字数成为了学生们写作时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这就与写作的本质有点背道而驰了。写作自身是一个抒发情感的过程,是把自己的情感通过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而现在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去想怎么写,那么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也会使人感到没有趣味,长此以往,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就会大幅度地降低。

2.对写作素材缺乏深刻的理解。

创 作 中 最 重 要 的 基 本 技 能 就 是 对 阅读材料和写作 经验的 积累 。 然而 ,当代的小学生在这方面是十分欠缺的。即使有的积 累 的 数 量 较 多 ,但 是 没 有 质 量 ,这 对 于他 们 以 后 的 创 作 表 达 和 写 作 能 力 的 提 升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与课 外的 积累和 日常 的 写作 练习是分不开的。若是学生们只是运用大量优美的语言和范文来 进行 写作,对 它们 的真正含义没有一个深 刻的 理解,那 么写 出来的文章也是空洞乏 味的 。 因此 ,要把它 们的量变转化为 质变 ,在 这 个转 换的过 程中 ,就需要教师 对学 生进行 积极 正确的 引导 ,教会学生怎 样使用语言 ,并且贯 穿在 自己的写作当中 ,把美好 的语 言和优 美的 文字应用到自己 的实际 创作 当中,从 而使 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3.写作时没有加入真情实感。

在进行 写作之 前,教师 都会 给学生 讲解一些例文,把 例文 中的一 些写 作手法 和写作方式教授 给学 生。但 是,大 多数的 时候,学生们 都喜 欢按照 范文 的思维 模式 进行写作,依照 范文的 情感 思路进 行续 写,不 能 把 自 己 的 真 情 实 感 和 真 实 感 受 加 入其中,这就 使得 文章失 去了 它本身 的独 特性,与自己 的情 感脱离 。一 篇 好的 文章是需要投入真情实 感的 ,没有情 感的 文章就像没有灵魂的人 。因 此,在对 学生 进行写作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 要引导 学生 怎 样去把 自 己 的 真 情 实 感 投 入 到 日 常 的 写 作 当中,让学生 把自己的真 实感情 融入 到创作当 中 ,使 文 章 更 富 有 灵 气 ,进 而 实 现 以 理服人,以情动人,创作出更好的优秀文章。

二、小学生表达能力欠缺的原因

1 .积累的写作素材不足。

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是提高他们表达能 力的一种 训练。 小 学 生写作 能 力 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表达能力的好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目前,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没有进行高效的引导,对于学生们情感表达没有做好引导作用,不能把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地激发出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把写作方法和技巧教授给学生还远远不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完善,自控能力较差,主观能动性也有所欠缺,因此就需要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社 会经验不 足 ,当 他 们想表 达一种情感的 时 候 ,会不 知 道 怎样去 用 语言表达出自 己 的 感受, 不 知 道选取 什 么样的文 字应 用 到自己 的 作 文 当中。 有 的学 生 就 会 把 范 文 加 入 到 自 己 的 写 作 当中,这是一种教 学 弊 端,学生们 的 自主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局限于此。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们的文学赏析能力,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把范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不是模仿范文来完成写作。

2.教师没有对范文精准的分析。

教师 对范文 讲解 得不清 晰,也 是致使学生表达能力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的课堂 教学过 程中,课 堂的 上课时 间是有限的,对于 范文 的解析 也只 是选取 其中的一段或两 段,有 的甚至 只是 对 特殊 的几句话进行讲 解,这种 对于 范文讲 解不 到位的现象就很 难调动 起学 生的积 极性 ,不能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发 挥引导 作用 ,作为范 文和学 生之间的一个媒 介,把 范文中 的写 作手法 和表达技巧准确 地教 授给学 生,并 积极正 确地引导学生利 用这种 方法 进行写 作,而 不是纸上谈兵,只讲理论,不讲实践。

三、小学语文习作 课中 落实乐 于表 达素养的策略

1 .写作素材的积累。

小 学 阶 段 是 培 养 小 学 生 良 好 习 惯 的重要时期,这也需要教 师可 以进行 积极 正确的引导。在日常的 教学 过程中 ,教师 要经常的鼓励和表扬 学生,以 肯定 的 语气 去鼓励他们勇敢的表 达出自 己真实 的想 法。首先从事物的表象出 发,就 是要积 极引 导学生留意观察日常生活 中的人 、事、物 ,并询问学生都看到了什 么, 听到了 什么 ,然后 再问 他 们 的 感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思维能力和观察习惯。长此以往,就会把它们发展成 为 书面 的记录 ,在学 习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 写作 素材,经 过长 时间的累积,学生的写作 经验 和情感 认知 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进而 促进 写作能 力的 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 好的 阅读环 境,增 加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 在优 良的学 习氛 围下可以更好、更快地积累写作素材。

例 如 ,在 学 习《盘 古 开 天 地》一 课 时 ,盘古把混沌的宇宙分 成了 天与地 ,自己 的身体部分也都化成了 世间 的万物 ,如眼 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四肢 变成了 东、 西、南、北四极,血液变成 了江 河等,传 奇的色彩很容易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学生 也会更加感兴趣。这时,教师 就可以 引入 一些其他的神话故事来拓展 学生的知识 领域,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精卫填 海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写作 素材。 再如 ,在学习《妈妈睡了》这一课时 ,教师可 着重 讲解文中描写妈妈睡着后的 样子,同 时要引 导学生从全文视角分析文章 的书 写结构 特点 。学 生 们 发 现 每 个 段 落 的 第 一 句 话 都 是 在阐述睡梦中的妈妈样子的总结话语。随后便是对妈妈的眼睛、嘴角、头 发进 行 描写 。在 表 达 中 ,作 者 运 用 了 多 个 形 容 词 ,像 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 毛、乌黑 的头发 、红润的 脸 蛋 等 。 为 了 能 够 提 高 学 生 的 表 达 素养。教师要求学生将形容五官的词整理在笔记本上,并带领 学生 将 累积 到的词 进行造句。如用“明亮的眼睛”造句,当学生们熟练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用“眼睛”造句,并要求 在句 中 增 加一 个 眼 睛的形 容词,除“明亮的”外。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纷 纷 写 下 了 可 以 与 眼 睛 搭 配 的 形 容 词 。有:灵动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清澈的眼睛等,学生们便可以记下其他与眼睛相关的可用的形容词,并列成表格。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红润的脸蛋”造句。随后同眼睛的训练类似,去掉“ 红润 的”形 容词,然后学 生自由发挥 为 脸 蛋选好 形 容 词并完成后续的造句。其他学生在分享中完善自己的写作素材,如下表所示:

眉毛 弯弯的头发 乌黑的脸蛋 红润的眼睛 明亮的 灵动的 水汪汪的 清澈的

待到学生整 理完写 作素 材笔记 后,教师 可 为 大 家 归 纳 和 总 结 如 何 用 恰 当 的 词语表达我们的五 官,以及 不同 形容词 需匹配的情境。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各个形容词后标记上应用 的范围 ,为后 续的人 物描写做准备。

2.利用兴趣激发表达的欲望。

在小学语文习 作课 堂的教学过 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 表 达能 力,首先 要激 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 性,这 样以兴 趣为 导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从小学生的实际发展特 点来 看,他们 的认知能力还不完善,智 力水 平和 逻 辑思 维能力 还处在初级阶段 ,这就 导致他 们的 学习能 力相 对 较 弱 ,特 别 是 在 表 达 能 力 上 ,不 能 直接地表达出自 己的 想法,进 而产生 畏惧 和惰性。所以,为 了教学 内容 符合学 生的 学习能力,让他们 积极地 参与 到课堂 的实 践活 动 中 , 教 师 在 进 行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的 时候,一定要增强 趣味性 。在 实际的 习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 可以把 多媒 体 融入 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 可以 借助音 频、视 频、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 ,进而激 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 可 以 设 计一些 有 趣 的游戏,在游戏的作 用下,让学生 获 得 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

例如 ,在学习《腊 八 粥》一 课时,为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对文中的写作手法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腊八粥图片,讲解一些我国的其他节日的民 俗特点 , 拓 展学生 的 知 识 领域,开拓 学生的视野 ,运 用 多种修 辞 手 法进行描写,为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新课改中 明确指 出,要 结合学 生自 身的发展特点和 语文学 科的 特点,尊 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 ,教 师 要 因 材 施 教 ,做 有 针 对 性 的 教学。对于写作 基础较 好的学生,可 以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 ,对优 秀的作 文在 班级里提出表扬,激发 其他 同学的 学习 激情,也让学习者本身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于写作基础差一点的 学生 ,要注重 学生 的自主修 改 ,不 要 急 于 批 评 ,要 首 先 肯 定 文 章 的优 秀 之 处 ,多 给 予 学 生 表 扬 和 鼓 励 ,增 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例 如 ,在 学 习 完《四 季 之 美》一 课 时 ,教 师 要 求 学 生 写 一 篇 自 己 对 于 四 季 的 观点 和 想 法 ,语 言 尽 可 能 的 优 美 ,还 要 语 句通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能在语言的应用上不是很 强,就会 出现 一些词 不达 意的情况,这时 ,教师首 先要 做的不 是批 评,而 是 把 文 中 写 的 较 好 的 部 分 读 出 来 与 大家一起分享,鼓 励学生 可以 多动用 一些 类似的语言,增强 学生的 写作 信息。 然后再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 行修正 ,这时 学生会很认真地听取教 师的 意见,并 努力 在下一次的写作中表现的更好。再如,在学习《秋天 的 雨》一 课 时 ,教 师 将 本 篇 课 文 的 阅 读学习与习作《写日记》整合到一起教学。教师要求学生也以 季节 为中心 写一 篇日记 。可以是入学 后的 第一场 秋雨 ,或者是 淋雨的初次感受 ,等等 。学生 在记 录中将 自己对秋雨的感受 真实地 表达 出来,同 时也 要结合文章《秋天 的雨》,参照 其对秋 雨的 描写方式,创新内容。另外,由于习作的内容是要写日记。 所以,教 师还 要向学 生明 确日记的写作格式 以及 记日记 的好 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 可以 每日记 录生 活日记 ,也可以记录天气 日记 ,设定不 同类 型的日记用作后续其他类型的写作素材。教师在给予学生几 分钟 的时间后,学 生将自 己写好的微日记 分享 给大家 ,教师 则主要 从学生日记的内 容与 结构入 手做 点评,学 生则点评日记中 用到的 好的 表达技 巧,不 但能够启发其他 学生 创 作思 路,更可 以让 分享者增加记日 记的自 信心 ,从而产 生记 录 美景美句日记的 动力 。待到 一段 课时后 ,教师 可 以 询 问 学 生 记 录 美 景 美 句 的 日 记 情况 ,并 在 学 生 允 许 的 情 况 下 ,组 织 大 家 一同 分 享 和 学 习 , 让 学 生 学 会 更 多 表 达 方式,提高学生表达技巧和能力。

4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局限于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上,把学生们限制在条框的写作范围之内,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走 出教学误 区 ,鼓 励 学生多 样化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事情是如何发展的就怎样写,可以 把自己的 想 法 和意见 自 由 地表达 出来,做到随感而发。没有了条框的约束,情感表 达起来就 会 更 加真实 , 无 论喜怒 哀乐,都是文章。

例如,在学 习《那 个星期 天》一 课 时,文中描述的 小 男 孩儿由 最 开 始的期 望 到最后的失望的一个情感变化,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如果自己是文中的小男孩会怎样做。让学生 们 也 自主地 选 择 某 一个星 期天的任何事 情 来 写一下 , 抒 发自己 的 情感,不要刻意去编造。内容可以是自己认为最有 趣的 ,最开心 的 或 者最难 过 的 事。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范围,让学生来进行自己拟定题目,在这个范围之内自己想写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的习作教学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教师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责任。教师在日常的 教学 过程中要不断 地 创 新 教 学 方 法 ,对现阶段小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善,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 强他们 的 写 作 自 信 心 ,不断地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多感悟,多思考,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范文表达能力日记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春色几许(简谱)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