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水平对宫颈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2-04-26 12:11全培青王秋梅张文倩俞剑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受体宫颈癌血清

徐 鸣,全培青,王秋梅,张文倩,俞剑娣,张 璐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上海 200090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位居第4位。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患者13万例,占全球宫颈恶性肿瘤新发患者的28%,且近年来恶性肿瘤患病呈年轻化趋势[1-2]。宫颈癌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待出现症状和体征后,一般肿瘤都有浸润,并且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因此,寻找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高的指标成为研究热点[3-4]。趋化因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进行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的支架重构,并黏附于内皮细胞,进行定向的迁移。趋化因子C-X-C基元配体12(CXCL12)与其特异性的受体结合,通过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增殖和迁移,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5-6]。在对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CXCL12及其受体(CXCR4和CXCR7)是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7]。但CXCL12及其受体是否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仍不清楚,本研究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CXCL12及其受体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宫颈癌复发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113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年龄32~75岁,平均(46.72±10.3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类和诊断标准,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排除标准:其他恶性肿瘤;肝炎、结核和急性肺炎等急、慢性炎症;免疫性和血液性疾病。选择本院同期75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的患者为CIN组,年龄35~76岁,平均(46.27±9.27)岁。另选择同期本院45例体检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年龄32~78岁,平均(46.92±11.82)岁。3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和检测 分别于宫颈癌患者入院时、手术后,CIN患者初次就诊时,以及健康体检者体检当天采集所有受试者肘静脉血约5 mL左右,标本室温下静置约20 min,然后以离心半径15 cm、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约3 mL,放置在-80 ℃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所有试剂盒购自R&D公司,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观察指标 记录各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患者3年内复发的预测价值。

1.2.3随访 以患者术后第1天作为随访起点,采用电话、微信、QQ,住院和门诊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随访3年。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所有患者无死亡,均参与了随访,以宫颈癌患者出现复发为终点事件。根据是否出现终点事件,将宫颈癌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

2 结 果

2.13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比较 宫颈癌组手术前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CIN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3组血清CXCL12、CXCR4和CXCR7水平比较

2.2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XCL12、CXCR4和CXCR7水平比较 宫颈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分别为(5.82±1.27)pg/L、(21.82±3.28)pg/mL、(1.97±0.76)ng/L,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t=22.777、30.258、23.062,P<0.05)。

2.3宫颈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转移、血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组织分化程度和是否绝经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患者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4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宫颈癌患者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比较 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92例。复发组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见表3。

表3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宫颈癌患者血清CXCL12、CXCR4、CXCR7水平比较

2.5血清CXCL12、CXCR4、CXCR7检测对宫颈癌复发的预测效能 绘制CXCL12、CXCR4、CXCR7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XCL12、CXCR4、CXCR7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明显高于CXCL12的0.791(Z=2.977,P=0.003)、CXCR4的0.804(Z=2.955,P=0.003)和CXCR7的0.856(Z=2.437,P=0.015),而3项指标单独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图1。

表4 血清CXCL12、CXCR4、CXCR7对宫颈癌复发的预测效能分析

图1 血清CXCL12、CXCR4、CXCR7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ROC曲线

3 讨 论

宫颈癌发生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首先从原发肿瘤部位脱落,侵犯周围组织,并发生黏附,侵入淋巴管和血管,并将肿瘤细胞转移到其他部位,形成相同类型的继发性肿瘤。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趋化吸引理论”已经成为肿瘤转移的研究热点。趋化因子是指由白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分泌,可以结合于内皮细胞表面,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作用是趋化细胞的迁移,使细胞从趋化因子信号增加的部位向趋化因子源处迁移。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

CXCL12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趋化因子,主要包括α和β两种异构体,其与受体CXCR4结合的信息传递生物学轴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8]。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CXCL12与特异性受体CXCR4结合,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转移过程[9-10]。CXCR4高表达的恶性肿瘤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并且与淋巴转移也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宫颈癌组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较CIN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手术后宫颈癌组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升高与宫颈癌有明显的关系。在对宫颈癌的研究中发现,CXCR4-CXCL12轴在宫颈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调控肿瘤部位白细胞浸润,调节肿瘤细胞血管生成,激活免疫应答,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下调CXCR4的表达能够明显减少宫颈癌细胞的黏附能力[11]。本研究发现,在临床分期高、有淋巴转移、浸润深度>1/2肌层和有血管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中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更高(P<0.05),说明血清CXCL12和CXCR4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密切关系。ROC曲线分析显示,当血清CXCL12>13.10 pg/L时,其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82.6%,AUC为0.791;当血清CXCR4>67.13 pg/mL时,其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为61.9%,特异度为96.7%,AUC为0.804,说明CXCL12和CXCR4对宫颈癌复发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当CXCL12和CXCR4水平达到最佳临界值时,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仍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明确。

本研究还显示,宫颈癌组血清CXCR7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说明CXCR7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现已知CXCR7作为CXCL12的第二受体,其生物学功能与其在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和诱导信号的反应能力密切相关[12]。CXCR7既可以作为非信号受体,也可以作为信号受体,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13]。CXCR7作为非信号受体虽然不如其他CXCR受体一样与G蛋白偶联,激活下游通道,但不影响CXCR7和CXCL12结合后的内化作用[14]。而CXCR7作为信号受体,与CXCL12结合后如何介导信号转导的机制仍不清楚,现有研究表明,CXCR7可以协同CXCR4增强CXCL12介导G蛋白信号转导作用,提高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15];同时CXCR7可以作为CXCL12清道夫受体,可以清除肿瘤微环境中的CXCL12,防止肿瘤细胞CXCR4的脱敏,促使CXCR4一直保持信号转导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16]。现有研究证实,CXCR7-CXCL12轴具有促进肿瘤增殖、血管生成和抗凋亡的作用,与CXCR4-CXCL12轴的生物效应一致[17]。本研究证实宫颈癌患者血清CXCR7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具有明显关系,而且宫颈癌复发组血清CXCR7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当血清CXCR7>6.28 ng/L时,其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为57.1%,特异度为100.0%,AUC为0.856,说明CXCR7对宫颈癌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XCL12、CXCR4、CXCR7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AUC为0.969,明显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AUC(P<0.05),说明联合检测预测宫颈癌复发的效能更高。当3项指标均达到最佳临界值时,对宫颈癌复发具有很高的预测效能,对于这些患者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术后复发的发生率,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综上所述,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复发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受体宫颈癌血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雌激素受体α、β对C57BL/6小鼠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影响
中国首个宫颈癌疫苗厦门诞生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证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