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

2022-04-26 12:11李金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8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双歧菌群

李金艳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产科,陕西咸阳 7120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在妊娠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孕妇在妊娠期间体质量增加,血糖水平会逐渐提升,机体易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随着妊娠进展,上述现象不断加重,若孕妇体内血糖水平增加到机体胰岛素无法负担的程度,即可出现GDM[1-2]。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逐步深入,有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和胆汁酸代谢等机制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3]。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4-5]。然而,关于GDM孕妇肠道菌群与血糖水平关系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血糖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GDM孕妇作为GDM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5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量表,收集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及孕妇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等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GDM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6]中的诊断标准;(2)入组妇女年龄≥18岁,均为单胎;(3)孕妇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不同意参与本研究,或在妊娠前已有糖耐量异常史者;(2)患有肿瘤、脑卒中、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和炎症性肠病者;(3)有吸烟、酗酒、吸毒、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史者。GDM组年龄25~38岁,平均(32.54±3.87)岁;孕前BMI 20~26 kg/m2,平均(23.31±2.25)kg/m2;孕次1~3次,平均(1.95±0.43)次;产次0~2次,平均(1.03±0.34)次;分娩孕周38~41周,平均(39.45±1.42)周;新生儿体质量3 014~4 215 g,平均(3 341.44±321.05)g;分娩方式:顺产30例,剖宫产26例。对照组年龄24~39岁,平均(32.74±4.03)岁;孕前BMI 20~26 kg/m2,平均(23.54±2.10)kg/m2;孕次1~3次,平均(2.01±0.51)次;产次0~2次,平均(1.06±0.41)次;分娩孕周38~41周,平均(39.34±1.33)周;新生儿体质量3 007~4 321 g,平均(3 356.71±313.88)g;分娩方式:顺产33例,剖宫产23例。2组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次、产次、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 于清晨采集孕妇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置于-70 ℃冰箱储存待测。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酰甘油(TG),采用比色法检测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过氧化氢酶清除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相应试剂盒均购于四川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免疫放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江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上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粪便标本采集及肠道菌群检测 (1)粪便微生物基因组测定:于孕妇29孕周复诊时采集粪便标本1 g,使用常规方法离心、洗涤后去除杂质,然后置于-30 ℃冰箱中储存,然后进行扩增。(2)PCR引物:根据菌群16s-rRNA-V3序列和引物在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中的特异性,设计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引物由大连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3)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连续稀释10倍作为创建标准曲线的模板。采用定量PCR仪Roche LightCycler®480和混合试剂盒Roche LightCycler®480 SYBR Green Master进行定量扩增。结果以每克粪便中细菌拷贝数的常用对数[lg(copy/g)]表示。

1.2.3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比较 使用QIIME软件(微生物生态学定量分析)分析标本的生物信息学即Alpha多样性,其水平能反映个体肠道菌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其中,Chao 1指数用于评价菌群丰度,Shannon指数用于评价菌群多样性和均匀性,2个数值越大表明菌群的多样性更丰富。

2 结 果

2.12组孕妇血糖、血脂及部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GDM组FBG、TG、TC、LDL-C、hs-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孕妇血糖、血脂及部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22组孕妇肠道菌群比较 GDM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孕妇肠道菌群比较

2.32组孕妇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比较 GDM组孕妇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Chao 1指数、Shannon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孕妇肠道菌群 Alpha 多样性比较

2.4GDM组肠道菌群及其Alpha多样性与FBG的相关性 GDM组孕妇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以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与FBG呈负相关(r=-0.712、-0.632、-0.742、-0.628,P<0.05),见表4。

表4 肠道菌群及其Alpha多样性与FBG的相关性

3 讨 论

作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肠道在许多方面影响新陈代谢,甚至可以成为胰岛素抵抗的触发因素。生活在人类肠道中的细菌、病毒和个别真核生物通常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主要以细菌为主,种类繁多。胃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素的摄入,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5,7]。肠道菌群在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低分子化合物和激素。在许多代谢物中,短链脂肪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小肠、肝脏和胰腺等器官,成为能量和血糖水平的重要调节者。短链脂肪酸可引起慢性炎症及先天免疫系统的激活,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GDM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失调可能通过调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氨基酸等小分子代谢物,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参与GDM的发生和发展。乳酸杆菌能对抗有害细菌的增殖并激活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乳酸杆菌可抑制血清TC的异常升高,双歧杆菌可抑制致病菌或病原菌的定植并诱导胆固醇转化,通过粪便排出,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丰度与血糖和炎症细胞因子呈负相关,而GDM孕妇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与健康孕妇相比明显减少,因此,GDM孕妇经常发生类似2型糖尿病的糖脂代谢变化[8]。本研究结果也表明,GDM组孕妇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Chao 1指数、Shannon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ANG等[9]报道,与健康孕妇相比,GDM孕妇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提示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代谢功能的改变可能与GDM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有关[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GDM组孕妇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以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与FBG呈负相关(r=-0.712、-0.632、-0.742、-0.628,P<0.05),提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能参与GDM的发生发展,并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GDM孕妇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以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FBG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双歧菌群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长双歧杆菌与婴幼儿肠道健康的研究进展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克霉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口腔乳酸杆菌抑制艾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