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参与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 框架下全球应急演练的实践

2022-04-27 05:52王婉婷董潇杨黎相麟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灾难演练救援

王婉婷,晏 会,董潇杨,黎相麟,胡 海

国际应急医疗队(Emergency Medical Team,EMT)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管理下的国际人道主义医疗卫生救援合作组织,旨在加强备灾并促进国际应急医疗队的快速部署和有效协调,遵守紧急医疗队的分类和最低标准,以减少生命损失并防止因灾难、疫情及其他紧急情况而导致的受灾者长期残疾[1]。

“紧急医疗队的分类和最低标准”则旨在提高国家和国际紧急医疗队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并提高国家卫生应急系统在灾难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急响应能力。因此队伍中还应包括具有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人员和后勤支持人员,以队员身份、公共卫生或后勤快速反应小队的形式出现[2]。

EMT是全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作用。不同国家的医生、护士及护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跨国实施医疗救援都需要首先成为队员。该类队伍必须拥有相应的培训体系、运营系统、设备和物资,才能在不给被救助国医疗卫生体系带来负担的情况下完成国际救援任务[3]。

国际搜索和救援咨询小组(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INSARAG)是联合国运作下的政府间国际救援的人道主义合作组织,成立于1991年。该组织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和1988年亚美尼亚地震救援行动中参与救援的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队(Urban Search and Rescue,USAR)倡议下成立的。为了不与现行机制相冲突,该组织是在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现有人道主义协调框架内创建的。为此,该组织的秘书处隶属于日内瓦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the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OCHA)应急支持处(Emergency Response Section,ERS)的应急科(Response Support Branch,RSB)[4]。

在联合国组织框架下,INSARAG在2002年成功地制定一项关于“加强国际USAR援助的有效性和协调性”的联合国大会决议。该决议是该组织在过去二十年中取得的大部分进展的基础[5]。INSARAG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个国际USAR团队之间的协调合作。当各国USAR团队为救援遭受震灾而导致结构性破坏的国家而集结,INSARAG便通过这类事件促进这些队伍之间的交流并最终达到预期的协调性[5]。而在合作与协调过程中,团队间达成的各项协议也切实地简化了在真实灾难救援中的合作流程,降低了合作难度。

EMT与USAR作为联合国系统内分属WHO与OCHA的平行救援组织,均长期活跃于全球灾难或其他突发紧急事件的救援中。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援通过序贯式的紧密合作,以抢救更多的生命并尽量减少受灾群众灾后的长期影响为最终行动目的。虽然两支队伍分别受两个系统的管辖,但同属于联合国管理范围内,在协调合作性上有天然的优势。不论是从真实灾难现场的经验亦是从灾难救援系统管理出发,两支队伍的“合作合练”成为必然。

2018年5月经过WHO专家组全方位、细致严格的评估,中国第一支、全球第二支国际最高级别EMT Type 3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在成都成立。在此背景下,中国队伍连续三届受邀参与INSARAG主办的全球性应急演练,前两届分别为2018年6月在菲律宾克拉克市主办的INSARAG亚太区域地震响应演练(INSARAG Asia-Pacific Reg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Exercise)及2018年10月在亚美尼亚举行的INSARAG非洲-欧洲-中东区域地震响应演习(INSARAG Africa-Europe-Middle East Regional Earthquake Response Exercise)。

而2021年的亚太地震响应演练(INSARAG Earthquake Response Exercise)则首次将中国选为主办国,演练由联合国方与中国应急管理部共同主办。该次演练有来自亚太区域、欧洲和美洲的30个国家和地区的31支队伍共440人在线上线下共同参与。其中包括20支USAR队伍、9支EMT队伍参演,并有其他政府组织队伍进行观摩。

演练场景以2008年四川省北川地震灾情为背景进行模拟,设定演练背景为2021-11-24T14:28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震中位于四川北川县。演练通过虚拟现场行动协调中心(Virtual On-Site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er,VOSOCC)完成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预警与通知程序,检验国际应急医疗救援队伍在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和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n-Site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er,OSOCC)的协调和统筹下开展联合行动的能力,检验在联合国管理框架下的EMT与USAR联合的救援能力、医疗救援能力,接受、抵达安排、协调与利用现场资源等方面的灾难管理能力,检验人道主义机构驻当地代表及其合作伙伴的履职能力。

1 演练流程

1.1 演练筹备由于疫情原因,该次演练最终决定以线上的方式进行。

EMT接国家指令性任务参与应急医疗演练模块组的筹备工作。在与主办方取得联系后,EMT管理团队随即加入到一系列的筹备活动中,参与推进演练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分别于筹备会议及全要素网络预演中,协助主办方及应急医疗队工作组解决完善以下问题及工作:(1)演练流程的整理与改进。(2)响应处置演练控制组(Exercise Control,Excon)、当地应急管理部门(Loc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uthorities,LEMA)与应急医疗队协调单元(Emergency Medical Team Coordination Cell,EMT-CC)的人力资源调配请求。抽调专家进入LEMA以便在救援行动中对所有EMT进行科学管理;抽调有经验的队员进入EMT-CC,完成对参演所有EMT的指挥工作。(3)拟定地震灾区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人口、城市建设等基本情报。(4)拟定地震灾区当地虚拟医疗资源的设计计划。(5)拟定地震灾区不同分区内的应急医疗队伍初步分布方案。(6)拟定地震灾区新冠疫情相关的风险点设计。(7)拟定地震灾区内现行新型冠状肺炎防疫法律法规的落地研讨计划。(8)完成与国外EMT队伍及灾难专家的共同调研工作。

1.2 演练执行

1.2.1 人力资源分布根据演练总体工作要求,队伍在此次演练中同时承担三类医疗救援队的演练角色:(1)派遣资深队员作为EMT及灾难专家代表进入LEMA,提供EMT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及建议,发放任务卡,推进演练流程。同时LEMA团队在本次演练中自动承担Excon角色。(2)派遣有多语种背景及管理能力的队员进入EMT-CC担任国际及国家应急医疗队的管理协调工作,对上接Excon组及LEMA指令,向下对应急队伍分派不同任务并接受反馈。进行每日医疗救治信息汇总并上报LEMA以保证应急医疗组完成全部救援任务。(3)参演EMT以最高级别医疗救援队伍的身份参与救援行动,完成在灾区的营地搭建,受灾地医疗体系的接管与重建,以及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接收所有下级队伍的转运后送伤员。

1.2.2 演练流程实践演练流程按Excon组设计的演练脚本推进,推进方法为按时间节点将“任务”(即限时任务)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队伍或组织专用邮箱,LEMA、EMT-CC、USAR协 调 单 元(USAR Coordination Cell,UCC)、EMT、USAR均根据任务分步骤完成演练任务至演练结束。(1)Excon和LEMA的演练实践,见表1。(2)EMT-CC的演练实践,见表2。(3)EMT的演练实践,见表3。

表1 Excon和LEMA任务表

表2 EMT-CC任务表

表3 EMT任务表

2 讨 论

本次演练有来自亚太区域和欧洲、美洲30个国家和地区的31支队伍,从组织到实战效果非常明显。参加演练的队伍中有资深队伍,也有新组建队伍,参加演练队员中有多次参演或实战的队员,也有未接触过WHO应急医疗响应流程的队员。“如何整合各个救援体系及救援队随队资源”“如何使各支国外应急医疗队伍与当地政府,以及各医疗卫生体系间快速达成协作关系”等问题成为成功完成全流程演练的关键。尤其是作为主办国,中国国内救援队及医疗救援队此次参与者众多,但队伍能力参差不齐,对流程熟悉程度不同,显现出沟通效率和执行能力问题。

与国内常规医疗应急演练不同的是,在本次演练过程中EMT与USAR的紧密衔接,即物理上的救援与医学救援的相互融合。令以EMT为代表的医疗救援力量与以USAR为代表的救援力量双方互相加深认知,这种认知是对两类队伍的存在形式、工作模式、救援能力、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复合认识。EMT作为救援的重要一环,亦再次明确自身在大型综合救援行动中的定位、价值、需求与行动原则[2]。

综上,这是一次令其他政府组织观摩队伍印象深刻的成来发展方向,应思考以下四点:

2.1 EMT职能拓展在本次演练中,EMT除承担EMT本职工作以外承担了LEMA及EMT-CC的组织管理工作。派遣EMT专家至LEMA,以EMT视角为综合指挥决策提供建议,派遣多名成员至EMT-CC进行所有EMT的管理工作。

演练中的LEMA视角代表实际灾难中以当地政府为主体构成的综合灾难响应指挥视角,演练中的EMT-CC视角则为以WHO主体或WHO授权下建立的医疗应急指挥中心视角。这两种不同视角下的经验,对队伍而言是十分珍贵的。

LEMA视角有互换站位的效果,帮助队伍理解当地政府在灾难救援响应与灾难管理中执行的流程、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辅以EMT队伍的视角去探索如何更顺畅、低损耗的融入当地的指挥响应系统,如何避免产生系统内出现的风险和问题。EMT-CC视角则使EMT更理解EMT-CC的运行,同时由于EMT-CC较为特殊的建立过程(WHO自建或授权给到达灾区的第一支EMT建立)[1-2],EMT-CC视角还为EMT提供了实际可操作的组建经验。它的宝贵之处在于“由到达灾区的第一支EMT建立”,意味着在真实灾难场景下隶

2.2 队伍能力建设EMT队伍在人员构成及队员能力上提出的要求较高。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实际管理团队对队员进行选拔需从身体素质、年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外语能力、专业背景搭配、出国学习经历、是否有抗震救灾经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成为队员后进行持续的培训提升。

EMT队伍在完成WHO的建设目标后会成为一支专业性强,执行力高,救援能力全面的训练有素的队伍。对于演练中的各项指令执行迅速,各专业在完成任务中交互支撑形成稳定的执行力,并在实践中乐于与其他队伍进行专业交流,善于取长补短。

本次演练提示我国EMT及EMT管理建设体系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除适应本国国情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与灾难响应管理能力建设,本次演练对所有非英语母语队伍的语言能力要求也较高,在多个国家多种语种交互的工作环境中,如何使用非母语进行高效有力的沟通是队员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我国应急医疗队伍的国际形象。为未来可能的国际救援做准备,各支队伍还应加强外语能力的提升并加深对WHO救援流程的了解程度。同时应参照航空指挥体系等现有指挥体系,探索流程固定、要素固定的指令式标准化交流体系,以提高情报转达效率,较少情报传递损耗和误传,降低交流成本。

2.3 演练时间线设计USAR与EMT在灾难发生后抢救生命的黄金效能时间窗不同,任务执行时长不同。USAR类救援队伍为震后黄金72 h,而EMT救治伤员的黄金时间则往往视具体伤情而定。医疗救援类工作“紧急则极紧急,后续却极漫长”,往往需从灾后早期一直延续至灾后重建,一次完整的灾难医学救援行动常常持续数周甚至长达数月或数年,在不同时间段所要关注的灾情要素、面临的伤情性质、所需的医疗救援能力都会有所变化。

为充分检验演练队伍救援能力,考察队伍建设,则需注意双方的不同时间窗。本次演练USAR的演练脚本是以小时作为单位来推进的,而EMT的演练脚本虽然也以小时为单位来设计如“伤员抵达”等与USAR行动相关的时间节点,但演练流程推进与结算则以天为单位模拟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这导致本次演练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即EMT-Excon推进下的EMT演练时间进展快,在演练结束时已推进至“震后15 d,撤离”,而USAR时间轴则较为缓慢。当EMT已完成第一天工作,完成收治患者工作并汇总信息至EMT-CC时,USRA时间轴内的USAR队伍尚未抵达现场。此类问题造成需要联合演练的双方的时空撕裂,虽然仍可进行联合行动,但在联合行动中时间要素被弱化,一些有时间窗的事件无法体现。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联合演练脚本设计中应着重考虑时间推进的平衡,以便更真实的模拟双方队伍联动下的灾难救援现场。

2.4 首次线上演练探索

2.4.1 流程变化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原因,本次演练采取线上模式。这对WHO、中方主办及参演、外方参演与见习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与线下演练的差异、线上演练而产生的问题往往出人意料。

首先是沟通交流问题,由于会议软件使用中只有单人说话时效果较好、开麦克风后背景杂音被放大、网络质量等原因,沟通效率低下成为问题。这也是所有线上会议及演练的通病,目前尚无更妥善的解决方式。

其次,为演练顺利进行,开设多个线上子会议室作为不同组别、不同功能、不同队伍的房间使用。但由于参会账号的独一性,导致需要接受多渠道信息的角色(如EMT-CC、EMT指挥官等)无法同时进入多个子会议室。这造成信息及指令传递效率低下甚至传递失误。队伍的专用邮箱和邮件式命令发布比在前两次演练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由于邮件本身的沟通时效性较差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而功能较单一的角色(如队员)则长时间上线在队伍子房间内,对演练的总体发展难以知悉,参与感差。

2.4.2 器材与软件的使用本次演练使用大量网络设备与数字场景,跟以前现场“手写、打印”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引入受灾地的3D渲染地图与街景,使演练的灾情设计更具临场感,制作供USAR使用的专用手机应用程序,为在正式救援中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进行改良尝试。此为线上演习应被保留和发扬的优势。

3 小 结

综上所述,由中国主办的2021年亚太地震响应演练圆满完成。中国EMT队伍的优良表现有目共睹,受到WHO相关专家及国际EMT的高度评价和感谢。

中国各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演练中展示了自身的实力。新队伍在前线完成多项医疗救援任务。EMT Type 3队伍在演练中充分发挥高级别队伍的核心作用,承担替代受灾地区医疗系统的职能并作为下级队伍的优先上级后送医院救援全部危重症病例。同时,资深EMT队员作为EMT-CC及LEMA成员被训练,已掌握EMT-CC组建运营的基本流程及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中国EMT的应急响应能力。队员中整体“老带新”效果明显,队伍中拓展队伍功能效果明显。但也应该认识到中国EMT因语言及流程不熟悉而造成的与其他国家EMT的沟通交流问题。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队伍的标准流程化及国际化培训,以便未来在真实救援任务中更好的执行国际救援任务,发挥队伍本身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同时,本次演练作为首次线上演练,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虚拟技术带来的优势和弊端。在未来线上演练增多的大趋势下避短扬长,创造出更贴近真实灾难现场,更符合救援需求,更具有训练效果的线上救援设计。

猜你喜欢
灾难演练救援
雷击灾难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救援行动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紧急救援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