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万祥寺大殿建筑形制分析

2022-04-27 02:31孙冠臻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汉藏门廊藏式

文/孙冠臻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朱雅坤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目前学界关于藏传佛教建筑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如北京大学宿白先生领导的藏传佛教寺院遗产的考古研究;南京工业大学汪永平团队对于西藏藏传佛教建筑遗产的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张鹏举教授及其地域建筑研究所对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的普查及测绘研究等。以上均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同时基于前辈学者关于殿堂建筑形制的分类研究,并结合韩瑛教授对漠南蒙古寺院殿堂都纲空间演变的研究,本文试图对万祥寺大殿形制进行归类,试图成为对现有分类的一个补充。

1 背景

1.1 历史背景

辽宁省凌源市原隶属于清代卓索图盟喀喇沁旗,与内地接壤。自康熙年间,汉地移民开始大量流入,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北渗透,到乾隆年间该地区已经完成由游牧向半农半牧的转变,社会制度也由原本的蒙古族社会逐步转变为蒙汉杂居的移民社会。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康官营子村北山上,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乃皇家寺院。“清乾隆四年九月,丁巳,帝诣盛京谒陵,途经郡王扎拉丰阿军营驻地驻跸。”后遵清代“潜龙勿用”礼制,遂辟为皇家佛门净域,故“万祥寺”来源于此。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乾隆帝第四次东巡盛京谒陵,再度抵达驻跸达鲁万祥寺行宫,御笔为万祥寺赐额。后经几次扩建,使万祥寺成为凌源地区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

1.2 殿堂建筑分类背景

分类是认识和把握对象特征的基本方法。为了更清楚地展现不同类别建筑的特点,现借助韩瑛教授在《基于都纲法式演变的内蒙古藏传佛教殿堂空间分类研究》一文中对殿堂建筑都纲空间演变的分类研究,笔者现将蒙古地区殿堂建筑按照风格归纳为三大类:藏式殿堂建筑、汉藏混合式殿堂建筑以及汉式殿堂建筑。

藏式殿堂建筑从形制上来讲,和西藏地区藏传佛教殿堂建筑成熟期的平面形制极为相似,以都纲为主体呈三段式布局,沿纵向轴线依次布置门廊、经堂和佛殿,形成一个完整的矩形,现多分布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

表1 蒙古地区殿堂建筑分类示意图(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汉藏混合式殿堂是漠南蒙古地区自阿拉坦汗以来吸收汉、藏两种文化与自身融合发展而来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门廊与经堂组成“凸”字形,后接方形佛殿,经堂二层通高构成都纲法式,三座汉式歇山顶依次将其覆盖,形成以都纲为过渡空间的汉藏混合三段式布局;二是门廊与经堂直接组成“凸”字形,经堂中间形成吹拔空间,构成以都纲为主体的独立式殿堂,这两种多分布在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中部地区。

图1 清代伽蓝七堂制基本布局(图片来源: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

图2 万祥寺基本布局(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万祥寺大殿一层、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汉式殿堂主要是受内地、北京汉式建筑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汇宗寺形制为一脉,移植自北京护国寺大殿的建筑形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二层楼阁式建筑,首层前出抱厦五间,二层出三间,重檐歇山顶”;另一类是以善因寺为一脉,移植自北京西黄寺大殿的建筑形制。这两种源自北京的建筑形制被移植进多伦诺尔后,影响了多伦乃及漠南蒙古东部广大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建造,使这些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呈现出浓郁的汉式建筑特点,该类多分布于现内蒙古赤峰、通辽、锡林郭勒等内蒙古东部地区。

以上对现漠南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种类与分布进行了简单的概要,凌源市在清代隶属于漠南蒙古卓索图盟,清代也是藏传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清代敕建的万祥寺却并不在以上分类中,现借助上述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万祥寺的形制特征。

2 万祥寺概况

2.1 整体布局

万祥寺建筑群建于山坡之上,充分利用地貌特征,依山就势,由南向北,依次升高,总体采用汉式的院落式布局,中心建筑群由南至北依次布局广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是典型的汉式“伽蓝七堂”布局。

2.2 大殿样式

万祥寺大殿位于建筑群中轴线的中心处,是寺内主要建筑。建在一米左右的台基之上。台基面宽23 米,进深25 米,大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大殿面阔7 间,进深7 间,通面阔22.5 米,通进深21.6 米。在功能上分为门廊、经堂、佛殿三部分。门廊为平面向南外拓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空间构成,采用双排柱做法,与大殿外墙构成“凸”字形结构;经堂占整个建筑空间的主体部分,中间部分升起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高两层的吹拔空间,以构成“回”字形的转经廊道,同时为满足转经时采光的需求,建筑外墙开拱形窗;佛殿为向北凸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空间,与经堂之间有明确的分割,形成明显的“十”字形布局。

二层平面呈“U”字形布局,二层北侧——即为“U”字形中间底部——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歇山顶建筑;两侧施回廊,为左右对称的七间歇山顶建筑,四角设角楼,歇山顶建筑,整体采用抬梁式结构。

2.3 大殿结构

万祥寺大殿是一座二层高的砖木混合式建筑,其结构也为汉藏混合式。一层结构偏藏式做法,柱网采用纵横式布局,内柱为方形,截面边长36厘米,檐柱为圆形,截面直径25 厘米,柱础稍微放大,方柱头上置斗栱,斗栱上方直接承椽,椽再埋插到实墙中起到拉结、固定作用,上方再置楼板;木质的圆檐柱上接枋,枋上再承接斗拱,旁边设置雀替镂空木雕,在门廊处内部屋顶处的梁架结构中,能清晰地看到其藏式风格的层叠式抬梁结构。

二层结构做法总体偏汉式,采用汉式抬梁式的做法,如二层的歇山顶构造,但其内部部分穿插一点藏式手法,比如其中仍然用藏式椽搭接实墙的方法组成屋架。

万祥寺建筑外墙采用经过加工的毛石块和青砖修砌,一层外墙涂有红漆,厚约1.4 米,具有明显的收分。二层墙体经过维修,厚约0.5 米,为青砖外墙。在满足自身承重能力的同时,又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外立面藏式色彩浓重,一层为厚重的红色外墙,开拱形窗,二层为青色外墙,开方形窗,附歇山顶。

3 比较分析

本节主要将万祥寺与上述三大类进行横向比较,论述万祥寺大殿的建筑特点。

3.1 平面布局方面

(1)“门廊+经堂+佛殿”的三段式布局

三段式布局最早源于藏区,在藏区内经过一次次演变后,最后形成制式的“门廊-经堂-佛殿”三段式布局,后传入蒙古地区,多表现在藏式风格殿堂以及汉藏混合式殿堂里。而万祥寺虽沿用了这种三段式平面布局,与藏式及汉藏混合的三段式相比却又有较大的出入。

图4 洛隆硕督寺扎仓与藏式民居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左一左二《藏东藏传佛教建筑研究》,右一作者根据《西藏民居》改绘)

图5 万祥寺二楼“回”形流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局部构造做法(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首先是门廊部分,万祥寺采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凸”字形门廊,与纯藏式的“凹”形门廊有一定差异,比例上万祥寺门廊长宽比接近3:1,而藏式门廊的长宽比往往更大;而纯汉式及汉藏混合式多用“凸”字形门廊,长宽比也接近3:1,与万祥寺门廊形式更为相近。经堂部分万祥寺进深略小于面宽,采用的是长宽比约7:5 的横长形平面,而蒙古地区纯藏式以及汉藏混合式殿堂的经堂长宽比数值较大,更接近于1,汉式殿堂的长宽比浮动较大,多在0.6 ~1.0 之间。佛殿部分万祥寺相对于藏式及汉藏混合式面积大大缩小,占总面积的5%左右,佛像慢慢趋向于沿内墙布置。

总的来说,万祥寺的“三段式布局”在门廊部分与汉式及汉藏混合式相似,经堂部分与纯汉式相似,佛殿部分大大缩小,功能被弱化,慢慢趋向于汉式的独立式殿堂。

(2)沿用都纲

何谓都纲?都纲在建筑中的表现往往是一个矩形平面,中间升起吹拔空间,吹拔空间不只起采光作用,也象征曼陀罗的中心,是室内最明亮的地方。

万祥寺经堂中部便采用都纲法式的做法,由两排横向四根的柱子构成3×1 柱跨的横长形吹拔空间,与纯藏式3×3 柱跨的规格并不相同,而蒙地汉式(如法轮寺大殿)及汉藏混合式(如席力图召、百灵庙等)都纲的做法都曾出现过类似横长的形式。

万祥寺沿用了蒙古地区都纲作为组织空间的方式,但从比例尺度上来讲,并不同于藏式,而与汉式的做法更加类似。

(3)“U”形平面

万祥寺的“U”形平面与蒙古地区各类建筑殿堂建筑平面形式均不相同,其做法是在二楼中间设佛殿,两侧施回廊,边角设角楼,从而构成“U”形布局。其独特的平面形式,在蒙地目前并没找到其他案例。但这一类平面形式在藏东地区曾出现过。如昌都的洛隆硕督寺扎仓,一层二层为矩形,三层为“U”形布局。

而昌都洛隆硕督寺扎仓的布局形式是受当地传统碉楼民居和藏传佛教“金刚说”设计理念的影响形成的。

首先当地传统碉楼的布局形式大多是一层为矩形,二层为“U”形,中间“横厅”用来做佛堂兼客厅,两侧回廊分别作为卧室、仓库和厨房,中间露台则用来晾晒粮食。这种功能布局与万祥寺二楼布局几乎一样。

其次是“金刚说”的影响,“金刚说”中顶礼膜拜、朝圣转经的思想反映在藏式建筑设计思想上,便是“回”字型平面、转经廊道等等,这种思想在藏东地区尤为盛行。而“U”形平面实际上也具备“回”形转经廊道。

所以笔者猜测万祥寺、昌都洛隆硕督寺扎仓这种布局形式或许就是在当地碉楼民居的基础上,外加“金刚说”的设计理念而形成的。即“U”形的民居布局外加“回”形的都纲空间。

总的来说,万祥寺采用了源于藏区的“三段式布局”,但其每段的布局均倾向于汉式风格;移植了藏区的都纲法式,但规模形制与纯汉式殿堂的都纲形制形似;笔者猜测源于藏区传统民居的“U”形平面,在造型上也采用了汉式的歇山顶构造。

3.2 结构方面

3.2.1 建筑外墙

万祥寺建筑外墙采用经过加工的毛石块和青砖修砌,一层外墙涂有红漆,厚约1.4 米,具有明显的收分。二层墙体经过维修,厚约0.5 米,为青砖外墙。这与纯藏式殿堂建筑外墙极为相似。如昆都仑召用青砖砌筑的收分墙体,厚度在1.5 米左右;还有像哲蚌寺、色拉寺等用毛石砌筑的收分墙体,在满足自身承重能力的同时,也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无论是建筑材料、墙体的厚度、墙体收分以及竖向承重和横向稳定性方面,万祥寺建筑外墙与纯藏式建筑外墙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3.2.2 梁柱结构

(1)竖向建构

层与层之间采用层叠式做法,即楼上建楼,表现在柱子上便是“叠柱式”。

万祥寺在竖向上全部采用叠柱的形式,即各层柱子上下通叠,荷载由上至下传到地基处。由于柱子上下相叠,横向缺少约束,整体性较弱,外墙则采用较厚的墙体进行围合,来提升稳定性。而这种建造手法常见于西藏地区的传统碉楼民居中(侧面印证万祥寺“U”形平面布局或许与西藏传统碉楼民居有关),后经藏区寺庙殿堂建筑传入蒙地,常见于蒙古地区纯藏式和汉藏混合式的殿堂建筑中。汉地寺庙以及蒙地的纯汉式殿堂寺庙一般采用通柱造,而万祥寺却异于周边寺庙,采用叠柱造,笔者猜测这或许与其空间布局有关,万祥寺在空间布局上保留了一部分藏式风格,因此其在结构做法上也始终受藏式的影响。

(2)横向建构

万祥寺在竖向上采用了藏式的叠柱造,但在横向上却采用了汉式的建造逻辑:一层采用连架式的建筑思维,即构件之间互相拉结联系以求得稳定平衡,在建筑局部的连接细节上,多见汉式的拱、枋、桁等。而这种做法多见于明清时期的汉式建筑,在蒙地的纯汉式殿堂建筑中也常见到;二层采用汉式歇山顶的抬梁式构架,汉式风格更加浓郁。

总的来看,万祥寺的建筑结构是多元融合的做法,不仅保留了具有藏式风格的外墙和叠柱式的做法,更融合了当地汉族工匠的技艺,运用大量汉式建筑的建造手段,使其呈现出独有的建筑风格。

结语

通过上述比较,万祥寺在大的设计层面仍保留着藏式的思维,如三段式的布局、移植了都纲空间、二层的“U”形平面以及层叠式的建造思想。而在局部小的设计层面上,却趋向于汉式的设计逻辑:如虽是三段式布局,但每段局部却倾向于汉式风格;虽移植都纲,但比例尺度却与蒙地汉式殿堂都纲相似;结构层面虽采用藏式的层叠式做法,但在每层内部、横向结构方面,均采用汉式的建造技术与逻辑。

总的来说,万祥寺是一座汉藏混合式的藏传佛教寺庙,大的设计层面仍保留藏式思维,小的设计层面却采用汉式手法。出现这样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或许在于用当地的建造条件去创造藏式的精神内核。

猜你喜欢
汉藏门廊藏式
文化差异背景下高职院校汉藏混合班“1+X”证书制度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The Watcher
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育问题研究
藏式元素在休闲农业景观设计的体现研究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民间叙事传统与汉藏文化的交融
四川传统藏式餐饮空间设计的材料应用研究
思小云的诗
藏式吉祥文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守望中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