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声环境研究

2022-04-27 02:31程林祥安徽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隔声隔音字里行间

文/程林祥 安徽建筑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从2014 年“倡导全民阅读”到2018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施行,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质的提升,更多新型城市图书馆先后涌现。整体上来看,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不同于传统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的建设模式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参与主体也更加多元。文章以合肥市“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的方式,对阅览空间内的声环境进行测量与调研。通过调研与测量的数据来分析噪声对阅览空间学习环境的影响,并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

1 现状调研

1.1 现状调研概述

合肥市“字里行间”位于金寨路与南二环路交叉口城市奥莱中心四楼,由于身处十字路口并且被两座高架桥所环绕,该路段平时车辆较多,尽管阅览空间在四楼也难免不了受到交通噪声的干扰。“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读空间位于商城内部,人流所产生的噪声也会对阅读空间形成一定的干扰。三层主要是服装区,平时各商铺会播放一些音乐以及促销广告语,这些声源对其产生的干扰也是不可避免的。

1.2 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第一项围绕用户对“字里行间”书吧声环境的感知质量,构建了包括8 个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阅览空间内100 名使用者进行问卷访问,并对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了统计整理。如表1 所示,最影响使用者感受的倒数三项分别是:小孩的吵闹声(3.18)、用户说话的声音(3.69)、商场产生的声音(3.82)。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可以更加直接了解到用户最不满意声环境的来源,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

表1 用户对“字里行间”空间声环境感知质量指标分值及排序(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1.3 现状测试

此次课题测量环节需要测量“字里行间”的建筑声环境,主要测量内容为阅览空间的室外环境噪声、阅览空间的室内环境噪声。由于本测量阅览空间位于商场内部,受到商场的声源干扰,考虑到商场人流量的问题对本次测量也会造成不同的数据,所以测量分为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两个阶段。具体测量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定为:上午9:30~11:30,下午15:00~16:00 和17:00~18:00,晚上19:00~21:00。本次测试将声压级设定为每2min 记数一次,每次连续测量60min。具体测量点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字里行间”测量点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4 数据对比分析

通过对“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为期两天的数据实测,并且对每个实测点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整体环境的声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知。通过分析得到图2 阅览空间外部广场⑧的声环境现状。从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出此处的噪声的变化趋势,白天噪声处于平稳趋势,主要噪声来源于车辆与高架施工,到下午17:00~18:00 之间由于是下班高峰期,车辆产生的噪声会明显比其他时间要高。到了夜晚期间,由于此处长期有文娱活动,人流量提高,并且音响产生了较高的噪声。

图2 工作日、非工作日空间外部广场噪声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从表2 中可以看出此处噪声主要在70 ~85分贝之间,根据噪声污染指数PNI=Leq/Lb(Leq=L50+d2/60、d=L10-L90、Lb=75dB)只有在9:30—10:30 阶段PNI<1 且Leq<75,其他时间段PNI>1 且Leq>75,在声环境质量等级上都被划为了第五类,属于很吵闹的环境。

表2 阅览空间外部广场噪声数据统计(⑧点)(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本次数据实测分别在非工作日和工作日对商场内部以及阅览空间内部进行了数据实测(图3)。双休日由于上车人流量较大,室内整体声压要高于工作日。点⑤和点⑦靠近窗户受到外部噪声的干扰,这两点的声压要高于其他临近点位。点⑤和点⑦为儿童阅览空间,由于儿童的自控力比较差,在阅览期间容易说话,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在夜晚期间有些家长会陪同儿童一起,却在进行聊天导致夜晚此处噪声较大。点⑥靠近水吧,榨汁机和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的声音,导致此处声压升高。点⑤为休闲区且靠近窗户,阅览者的说话声和户外所产生的声音都对此处的声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点③与②之前隔有书架,可以明显看出点③的声压低于点②,即书架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减弱作用。整个阅览空间声环境质量在55dB ~60dB 之间,由于此类空间属于新兴空间,暂时还没有相关声环境规范,故参考图书类声环境标准分类大于55dB 属于闹区。综上所述,“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主要的噪声源可以分为:交通城市噪声、商场噪声、使用者产生的声音。

图3 非工作日、工作日室内噪声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改造策略

2.1 空间服务布局调整

通过对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对“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的声环境相对较满意,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干扰因素。综合上述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实测分析,室内主要噪声源在于儿童阅览区、休闲区,由于这些区域对声环境要求较低,可以分布在离入口较近的位置,休闲区可以和儿童阅览区联系在一起,这样家长在带儿童来阅览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照看作用。可以将成人阅览区分布在阅览空间内部,尽量减少室外噪音和各分区交叉造成对这部分空间的干扰。

2.2 围护结构的隔声改造

由于此阅览空间设立在商场内部,墙体大范围的拆建修改的可能性不大,这样我们只能在原有墙体的基础上进行隔声设计。

2.2.1 墙体面层材料

在不改变墙体结构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适当地改变墙体面层投料或者改变面层的厚度。可以通过增加墙体的抹灰来提高隔音效果,这样可使得墙体的质量增加,可据此起到更强的隔音效果。针对此类建筑进行室内建筑装修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改造从而满足隔音效果要求,主要是在其中增加隔声调料、优质外加剂。检测结果发现75mm 的隔音砂浆,隔音量在正常条件下至少为30dB。

2.2.2 双层墙

在原有墙体无法满足隔音效果的前提下,可采用带空气夹层(或夹层内填充吸声材料)的双层墙体。一种是两墙体之间只设置空气夹层,无其他部件连接。有数据统计这种措施的隔音效果为54dB。还有一种方式为在原有墙体的基础上相隔75mm 处再加一层石膏板,在石膏板与墙体之间可以填充隔音棉,这种隔声措施在提升隔音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楼板的承重力。

2.2.3 门窗

“字里行间”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在出入口处并没有设置隔声措施,一直都是开放式出入,可以考虑在原有基础上设置自动双层隔声玻璃门,这样在无人出入的时候可以很好地提高隔声效果。阅览空间靠近交通处设置的都是玻璃幕墙,通过数据实测统计玻璃幕墙起到了一定的隔声效果。在原有单层玻璃幕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双层隔声玻璃的措施,适当地提高间隔层厚度可显著增加附加隔声量,一定条件下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过在间隔层不超过8cm 的条件下,附加隔声量基本保持固定。因而在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控制空气间层宜在0 ~8cm。

2.3 设备消声

阅览空间内设置的都是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内机发出的声音比较大,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中央空调进风口噪声大,属于气流发出的噪声,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风速过大,由于空调风速过大,导致气流通过进风口时发出噪声。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降低风机风速,或者增大进风口直径,都能降低噪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出风口安装消声器,这能够在不降低空调风速的情况下,降低进风口噪声,对空调效率要求较高。

结语

城市特色公共阅览空间的职能已由相对单一的文献服务向多元综合文化服务功能转化,公共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服务布局也向多元化综合性规划转变,由此也带来用户的阅读和公共文化资源使用体验的变化。与此同时阅览空间声环境优化,调和传统借阅需求和新型综合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猜你喜欢
隔声隔音字里行间
薄膜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低频隔声特性研究
隔声垫楼板构造对撞击声隔声性能的影响
高速动车组内饰顶板隔声特性试验研究
常用楼板隔声材料的撞击声隔声性能测试分析
充满“炫技味”的发烧级耳机 SHURE AONIC 5隔音耳机
愿你迷路到我身旁(二)
跟踪导练(二)(4)
视听室隔音处理中核心的一环寻找理想的高品质隔音门
从此隔音尘
思念与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