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下的宋式精品酒店立面造型设计手法研究
——以马鞍山濮塘体育休闲产业项目A2 地块酒店设计为例

2022-04-27 02:30郁晓龙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基座栏杆精品

文/郁晓龙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体验经济与项目背景

1.1 体验经济浪潮的涌起

20 世纪70 年代,阿尔文·托夫勒①提出体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的支柱。1999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H·吉尔摩同B·约瑟夫·派恩一起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1]。体验是指人自主选择某一特定场景或特定事物进行短暂参与,在这一参与过程中,体会特定场景或特定事物等所带来的特殊感觉,从而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这种情绪波动会持续到参与结束,让人难以忘怀。体验经济就是通过创造特定场景或事物,让人们自主选择参与,满足人们的体验需求,并以此获益。

1.2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镇内,远离市区,周边景色秀丽,群峦环绕,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而精品酒店作为一种体验型建筑,相较于普通酒店,更注重自身主题特色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以此来加强人们的居住体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正如汉服等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成为社会的潮流,传统文化要素也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大众期望从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共鸣并寻回文化上的自信,也想通过这一过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向世界,加强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宋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一个熠熠生辉的时代,被陈寅恪(1890—1969年)先生赞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2]。宋代的建筑风格与其美学也透过宋画等作品展示在大众面前并令人神往。因此,人们希望能够透过宋式精品酒店体验到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居住生活,借此进一步感受宋代词画里的风雅,以期获得共鸣。

2 宋式精品酒店立面造型的设计手法

宋式精品酒店的形态构成部位主要包括基座、墙身立面和屋盖三个部分。

2.1 基座

基座是建筑立定大地的锚,也是建筑与大地的对抗形式。现代化的今天,基座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抬升动机的具体表现,为人的活动提供了一种脱离大地进入建筑的过渡平面,并受到地域环境与经济水平发展程度的共同影响,从而在形式上分化:在宋画中,建筑的基座或呈台基、须弥座的形式,或呈架空平台的形式架于水面或坡地之上。宋代建筑的基座的外在形式不仅只有抬升一个动机,通过宋画可知,宋代建筑的基座,大多为砖石包砌并形成一个缺少底边的框架结构形态(图1),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相较于完全的框架结构,这种缺少底边的框架因其不完全而更容易被感知,又因其与大地相连,地面便在人的视觉完形能力处理下,作为不完全框架下缺失的那部分而与之成为一个完全的形态,并进而给人传达一种暗示,建筑的基座与地面紧密相连起来了。

图1 四景山水图卷(图片来源:宋 刘松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随着现代防水防潮技术及排水设施的进步,为了减少人进入室内的不便性,基座一般不会成为建筑的标准配置。在宋式精品酒店设计中,基座表达了建筑与地面的联结,在室内外高差很小的情况下,这种联结给人的感官就显得微弱,通过挑板挑出200mm,加强了基座的效果,并在小高差的情况下,在建筑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层阴影,强化了基座的抬升动机,也暗示了建筑与地面之间存在一道隐藏的联结体,增加建筑与地面的紧密程度(图2)。

图2 基座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墙身立面

对于体验型建筑而言,立面是最能体现其主题特征以及辨别性的,也是现代生活模式在建筑上的直观反映。对于宋代精品酒店而言,如何协调宋式风格主题与现代生活模式,是需要设计者考虑的重要命题。

在立面的整体框架上,设计首先考虑水平性。水平性是当时木构建筑技术水平限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古代建筑通过平座来实现建筑的垂直方向延伸,并且通过立面上的栏杆、横披等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展开的构造,进一步加强水平的视觉效果。水平性是宋代建筑十分明确的表现形式,这与后来的明清时期建筑以砖砌结构为主体的表现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特征成为了宋式建筑的重要特征。

在立面特征上,由于政治中心迁往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更为复杂的南方,为了应对这种夏热冬冷的气候,也有部分宋代建筑设置双层立面,外部立面设中槛,由横披与格子窗组成,而在过渡季节,下部格子窗被卸,仅上部横披保留,如此一来,使得空间形成一种相对围合的状态,这种相对围合,并未对自然完全封闭,亦不曾对其完全开敞,而是在与自然相融的过程中保持了一种相对独立的暧昧状态(图1)。这种立面构件的装卸过程表达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生活仪式感的追求及对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处理的暧昧态度,然而这种形式的出现也与气候条件所导致的基本需求不可分割,这种形式是基于满足这种基本需求所发展出的一种兼有美的生活形态。

由于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铺作层的结构作用已经随之退化,明清时期的斗拱也保留其装饰性的作用,更随着时代的演变,其装饰表现逐渐在现代建筑的潮流下被简化或淘汰。宋式精品酒店的设计中采用披檐对建筑整体进行水平分层来强调建筑整体的水平性,通过在披檐下挂横披的手法,使得檐下空间被部分限定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围合的状态,以期能让今人感受古人的乐趣,陶冶情操(图3)。

图3 披檐与横披(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窗户的样式是立面上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生活模式在立面上最直观的表现。宋代的《营造法式》中记录了五种窗户形式,即破子棂窗、版棂窗、睒电窗、阑槛钩窗和格子门(格子窗),其中睒电窗的做法自明清时期之后在中国已经不见。而在这五种样式中,结合了勾阑、槛与窗的阑槛钩窗最具特色(图4),而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审美情趣的转变导致了观景方式的变化,明清时期这类窗户已经逐渐少见,独立于窗户之外的美人靠更为常见。在栏杆的形式上,宋代通常采用木寻杖栏杆,而除了礼制等级较高的宫殿建筑会使用重台勾阑,宋代的普通建筑一般均采用单勾阑。在宋代士大夫的建筑中,栏杆的装饰性受士大夫的简雅审美影响而较为克制,但仍对趣味性留有余地。在栏杆的转折之处,有将两根寻杖交叉出际并呈十字状的“寻杖绞角造”(图4),从而提升栏杆本身的趣味性,此种做法在明清已不常见。

图4 荷亭对弈图(图片来源:元 佚名(旧传赵伯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式精品酒店设计中将阑槛钩窗的特征元素体现出来,在保留其整体特征的情况下结合现代生活模式与建筑技术水平进行重组,即将酒店二层的窗下墙挑出,并增设外挑板,板上设置端部绞角造栏杆,保留了阑槛钩窗的将窗户与栏杆相结合的特征(图5)。这种处理,使得酒店的二层立面像是多出了一个个阳台,增加了立面的层次,丰富了立面效果,也将界面空间化了。通过栏杆端部设置绞角造,将栏杆的端部延伸出来,提高栏杆本身的趣味,同时以此来呼应立面上水平性的视觉效果。

图5 栏杆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大量的宋画中,尤其是在南宋时期绘画中的各类建筑中,方眼格子窗是一种常见且通用的门窗扇形式(图6)。这并非受限于宋代的技术水平,宋代的小木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能够制作更具装饰性的门窗扇。方眼格子窗是在直棂窗的基础上增加横向棂条,进一步增加窗户的整体稳定性,在窗的内侧糊以白纸或装以纱布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立面单元。格子窗在宋朝的流行主要是受到了宋代理学的影响。宋代理学主张对人欲望的收敛,通过事物由小观大,以体悟理。体现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上就是减少装饰,追求朴素简雅,在生活用具上的处理即强调其事物结构的合理性表达与框架感。而对于木材料,横平竖直的结构最利于结构荷载的传递,方眼格子窗的横竖棂条将这种力学关系缩至一个木构的立面体系中,这种形式符合了宋代理学对于事物的认知,且其重复的格子纹理又具备朴素简雅之美来体现宋代理学对于欲望内敛的追求。

图6 窗扇形式:层楼春眺图(左);草堂客话图(右)(图片来源:左图为宋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右图为宋 何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式精品酒店设计中并不直接在窗扇上采用方眼格子窗的形式,而是将方眼格子窗的元素提取出来,选择乳白色彩釉玻璃材质(如图3 中横披的材质选择),彩釉格子尺寸为50×50mm,能进一步达到宋画中士大夫阶层的那种风雅清瘦且精致细腻的审美风格与欲望内敛的追求,又使之充满现代感,从而以之为锚点将两个时代的美学跨越时空般地融合在一起,并给人一种独特的体验。

在墙身与屋顶的交接处,通过在墙体周身增设一道格栅,并在格栅下做一外挑板(挑出500mm,厚50mm),来对屋顶与墙身进行过渡,也是作为屋顶与墙身之间的阑额与版檐的现代化形式表达。对室内而言,版檐的设置能带来较好的遮阳效果,从室外的角度来说,较薄的挑板所形成的线条感也可以加强立面上的水平性,其形成的阴影也增加了立面水平的表达层次(图7)。

图7 会昌九老图卷绢本(图片来源: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3 屋盖

在中式建筑中,屋盖是最具传统意味的元素部件,在古代,屋顶不仅是建筑的构架,还受到中国传统儒家礼制的影响,不同屋顶的形式代表了不同的等级秩序。受限于古代排水技术水平,为了利于排水不让雨水侵蚀基座,屋顶常采用“反宇向阳”的做法,形成带有曲线的屋面。由于现代技术的进步,且构造也不刻意仿造宋代举折的形式,在宋式精品酒店设计中取消了这一做法,屋顶采用铝镁锰金属屋面的形式而非传统的瓦片屋面,既保有了传统建筑的意味,也具有现代建筑的气息。

在宋式建筑的构造做法中,有一些十分特殊的构造做法。《营造法式》中记载了一种名叫版引檐的小木作做法,取自接引屋檐之意(图8)。版引檐的做法在目前已知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已经不得见,唯有在一些宋画的建筑中尤其是住宅中十分常见。版引檐的材质十分多样化,并且材质质地较为轻薄,如薄木板与竹编等材质,这不仅能灵活地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装卸,又因这类材料取材比较容易,同时也方便在雨水侵蚀之后更换。版引檐增加了出檐的长度从而将屋面雨水排向更远处来减少雨水对建筑基座的侵蚀,并兼有遮阳作用。在宋式精品酒店的设计中,通过铝合金材料对铝镁锰金属屋面进行一个收边的处理,使之形成版引檐的现代化形式表达,又能将铝镁锰金属屋面的下部结构进行包裹,与屋顶下方的格栅联结,使之变成一个整体,增加屋顶与墙面的联结效果,加强建筑的整体性(图9)。对室外而言,挑檐的加长带来的是阴影的加长加深,这使得建筑立面层次在阴影的作用下得以强化;而对于室内,加长的挑檐如同人瞭望时置于额前的手掌,压低了视框,从而将人的视线导向更远处。从立面效果的角度而言,版引檐增加建筑立面的层次,使得立面效果更加丰富,其与铝镁锰金属屋面交接处所形成的线脚也进一步加强了立面水平性的视觉效果。

图8 秋窗读易图(图片来源:南宋 刘松年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图9 版引檐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在体验经济的大背景下,旅行中的居住也列入体验的一环,度假型酒店作为一种体验型建筑对人流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而宋式风格作为有别于常见的明清时期传统建筑风格,更是适合作为反同质化度假型精品酒店的主题选取。在本次项目设计中,通过典籍与宋画,提取宋代建筑的特征形态元素,并结合造型的整体性需求对部分元素进行现代化适应性调整,以求平衡传统建筑意味与现代生活模式,从而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风雅清瘦且精致细腻的审美风格与现代生活追求相融合,以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体验的时候,既没有脱离现代生活的不适应感,也能体验到宋代士大夫阶层的风雅乐趣,从而产生共鸣,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注释:

①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1928.10.8—2016.6.27,未来学家,毕业于纽约大学,著有《未来的冲击》(1970)、《第三次浪潮》(1980)、《权力的转移》(1990)等作品。

猜你喜欢
基座栏杆精品
基于NXnastran的异步电动机基座有限元强度分析
猴子优先
心脏固定器基座注射模设计
超大型FPSO火炬塔及船体基座设计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