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在天地间歌唱

2022-04-29 22:17蜉蝣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2年5期
关键词:哈尼族国风号子

蜉蝣

这几年龚琳娜专注于国风音乐的传承和传播。她以中国文化为底蕴,以《诗经》为源头,以“风”来学习各地民歌,以“雅”来把握文人音乐,进行自己的国风音乐研究。不变的是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还要保持一颗对音乐挚爱的心,和让世界听到并了解中国文化的信念。

跟着音乐去旅行是龚琳娜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她觉得旅行不仅是打卡景点,更是通过文化的线索了解一座城市的文明、音乐,对人生会有所启发。

龚琳娜用厨师采买来比喻自己的定期采风之旅:“就像一个厨师,一定得去菜市场采买食材,然后才能用自己的方法烧菜。各个地方的民歌、戏曲、唱法就是我的养料。”

她去西安,在秦腔艺术研究院向老艺术家们学习;在云南红河的绿春县,龚琳娜看到了本以为已经失传的哈尼族叙事性舞蹈《白鹇舞》,她惊喜连连。

哈尼族人数较少,相比彝族的歌声嘹亮自信,哈尼族的歌声有很多忧郁和婉转。白鹇是传说中给哈尼族引路、保护他们的一种神鸟。龚琳娜发现,哈尼族在跳其他舞的时候比较民俗化、生活化,只有跳白鹇舞时特别高雅,身体动作并不快,但需要很强的控制力,空灵到不食人间烟火。她称这是“跳出了古诗词文人艺术的感觉”。

“这时候我就知道了,人们对于精神依托和爱情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唱歌时对歌曲的定性是真实还是飘逸、是‘风’还是‘雅’,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龚琳娜意识到中国音乐可以有更多的风格,戏曲里的唱念做打全都要学,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可以被运用到音乐中。去年她参加综艺《说唱听我的》,很多人说她是跨界,还有人说她是迎合娱乐,可龚琳娜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不是跨界,我想去学习快节奏里说唱的律动是什么,去学习一种说唱的技巧。如果把西方说唱运用到中国曲艺评弹、相声、大鼓里,要怎么结合?这种节奏感是共通的,也能够让我在演唱中有更丰富的声音。”

上大学的时候,龚琳娜喜欢去人艺看话剧,那种直面表演的震撼至今仍让她记忆犹新。“如果没有那些经验,可能我从来没有真正品味过艺术的质地,可能我现在喜欢的也只是快餐音乐。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推出不同的音乐会的原因。”

这两年龚琳娜做了《流动的时光 —— 龚琳娜二十四节气古诗词音乐会》,希望通过为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古诗词谱上新曲并再次演唱,让更多人体味中国古典文化中诗与歌的密不可分,体味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如果国风是一棵早已有了庞大根系的大树,龚琳娜希望自己是那一个壮大的枝丫。她一直有一个目标:用自己的音乐告诉世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女性的表达深度。

@ 大理

“我现在生活在大理。大理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我每天都看得到苍山洱海,晒得到太阳,这是无与伦比的。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在这里可以很容易就感受到。大理的生活节奏很慢,但是我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

@ 慕尼黑

“在德国,我住在慕尼黑,那段生活改变了我此前对音乐的认识。在那里我感受到民族是个人的,是地域的,如果要变成世界的,我们还得开放自己去了解世界,去学习怎样把自己民族的东西拓展成更丰富的艺术。”

云南彝族:梅葛“梅”是“说”,“葛”是“古”,“梅葛”就是“说古”,就是讲历史的歌。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记录着彝族的历史文化,它是彝族的长篇叙事史诗。

云南白族:大本曲白族大本曲是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也是记录长篇故事的曲子,生动、细腻、热情,白族的传统民族节日都会邀请大本曲传承人来演唱。

宁夏回族:西海固花儿花儿保持了山歌的粗犷豪放,是一种有丰富文学内容和独特体裁的音乐形式。花儿代表人物称:“花儿本是心中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

琴歌《黄莺吟》

《黄莺吟》创作于南宋,载于南宋末年陈元靓的《事林广记》,是迄今为止流传下来最早的琴歌。这首歌唱的就是黄莺在花丛中的歌舞,表现春日的欢欣。它短小精悍,也很容易学唱,适合每个人去了解。

民歌《茉莉花》(全国不同版本)

民歌就是中国的民间音乐。民歌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茉莉花》,我觉得可以听听全国各地的不同版本。通过不同地域的相同曲目,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域爱情和情歌的不同表达手法。

李娜《苏武牧羊》

这张专辑把苏武整个人的经历都记录在其中,成为一个人的声乐套曲,这让中国流行音乐里没有人可以胜过李娜。因为它们是套曲,建议最好从头听到尾,去感受李娜的极高音,还有填词的精美、制作的大气。

龚琳娜《山海神话》

《山海神话》是龚琳娜去年出的专辑,她用音乐去尝试诠释《山海经》里的故事。《山海经》里的每一种神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声方法,代表了不同的中国声乐技巧,所以她用声乐技巧来诠释神兽的神奇功能。

国风应该讲究“风雅颂”。所谓“风”就是从古代的诗歌集《诗经》而来的,指的是在民间流传的音乐。现在民间的民歌越来越少,反而兴起了一些城市民谣,它们整体都算是国风“风”的一部分。风吹到哪儿,哪里就能长出花。如果想把国风音乐持久做下去,不仅需要对《诗经》的理解和演绎,还需要对不同地域的民歌的学习。具备这些之后,你就可以在新的创作里加入戏腔、歌词、音调、韵味,自然就有了国风。

人们现在渐渐不需要民歌了。过去的劳动号子是伴随着苦力劳动被大家传唱的。现在苦力劳动被机器取代,劳动号子自然也不会有新的创作。但我们可以用这种精气神儿,换新的方式来表现。比如 Rap、嘻哈,虽然它们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但它们那种快速的节奏跟劳动号子是相通的。“黄河号子”可以转换成城市里快节奏的“城市号子”,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它们的内核是共通的。

猜你喜欢
哈尼族国风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王建中的未刊手稿《日本渔民号子》研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学校您好
我家的“号子”
本土与异域:哈尼族民俗体育活动社会化发展研究
新疆风情
勤劳的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