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普洱不止普洱

2022-04-29 22:17琦琦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2年5期
关键词:古寨梅子普洱

琦琦

“倚象”为方言野象的谐音,因常有野象出没而得名。倚象山位处普洱市思茅区东南部,东接江城县,南连景洪市,西与本区南屏镇接壤,北与宁洱县毗邻,是苗族、彝族、哈尼族等多个民族世居的共同家园,更是拥有三条茶马古道遗址的茶文化重镇。

前往依山势错落的云缦营普洱倚象山半山酒店,海拔从800米上升到1700米,盘山路上虫鸣鸟叫不时从四方山谷丛林传来。16栋木屋别墅和27顶帐篷客房隐藏在万亩茶园环绕的薄雾与茶香间。清晨醒来,推门而出便是云海缭绕,沁脾茶香隐隐而来。群山低洼处村落隐现,仿佛飘在云间。漫步栈道,看晨雾消散,在茶树间同阳光一同苏醒。小道尽头,茶人们骑着摩托而来,采摘新绿,层层叠叠的茶树如画,让人痴迷。倚象山半山酒店还在山峦平坦处设有房车营地,想体验一种流动的生活的客人可以选择入住。

骑上酒店配套的山地越野车,可以穿越茶园观景采茶,体验茶人的辛劳,可以去酒店的茶叶加工厂自行制作独一无二的茶饼;也可以穿过茶山村落到达密林深处,找寻侏罗纪时期就已生长繁茂的娑罗树。领队是普洱小哥,对林子边的野生植物谙熟于心。边走边摘,酸苔、野荞菜、黄泡(野生覆盆子),一趟走下来,能假装成半个山民。如此物产丰盛的树林,难怪连野象也会来附近的苞谷地寻找吃食。

坐在云海咖啡馆,可以完整地看到茶山、云海、日出、晚霞、星空、房车、木屋、帐篷,目光所及处处是景。你还可以用双手体验普洱的绝版木刻,用最传统的手艺方式来作留念。原先看到绝版木刻作品时,不能理解其“绝刻”在哪一步骤。老师介绍,绝版木刻在刻印完最后一版后不能留下再印的版。此時才恍然大悟,原来创作的同时也是在销毁刻版。逐刻逐印,一幅画作完成,木版也完成使命被自然毁坏。而体验过手艺人刻印的艰辛与美好画面呈现的那一刻,旅途的印象便更加深刻了。从酒店展出的普洱当地艺术家的作品中,仿佛能看到其自由创作的状态,绘画创作的专业功底与油印套色木刻的偶然性,创造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绝版木刻画面。无论描绘的是采茶劳作还是茶田林间的欢歌舞蹈,关于普洱的故事,都在画面中缓缓浮现。

云南的咖啡历史是从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在大理市宾川县朱苦拉村栽下第一株咖啡树开始的,这是咖啡传入云南的最早记录。1930年后,著名侨领、史迪威公路的捐助者梁金山先生又将咖啡带到蒲缥、罗明种植。1952年后,在云南省农科院热经所专家马锅晋的指导下,保山的潞江等地开始大量种植咖啡。

在保山之外,普洱同样是中国最重要的咖啡产区,从倚象山驱车40公里到达普洱最早种植咖啡的大开河村。一路高速畅通,绿荫成林。途经曼歇坝村,闪过一株盛开的黄花风铃木,不由得放慢速度。旧时曼歇坝子就是马帮、行人歇脚过夜的首选之地,寓意着“慢一点”。不知种植这花木的主人是否也有此意。静谧清幽的大开河村紧挨着国家森林公园,山脉相通、水系相连,有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但让这个小村落更加美丽芬芳的却是漫山遍野的咖啡。早在1988年,雀巢咖啡就在中国组建咖啡工厂,寻找适合的场地种植咖啡树。梅子的爷爷是最早一批对接咖啡种植的人,起初只开辟了300亩的试验地,30多年后,普洱的咖啡种植面积已达75万多亩。大开河村也成为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缩影。

梅子的父辈们都投身于咖啡事业,2015年梅子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大开河,从父辈手上接过上千亩的咖啡种植园和建设完备的咖啡加工厂,成立了大开河咖啡专业合作社,并开始思考原产地咖啡的更多可能性。早先咖啡庄园的经营模式局限于咖啡的种植生产以及原料销售,普洱种植的咖啡,品种单一,处理方法也单一,销售模式更是如此。原有的加工生产模式也相对粗糙。梅子决定做出改变,于是尝试从原料端创新咖啡的生产加工模式。上千亩的咖啡种植园中,有200亩为自有基地,另外1000多亩是与农户合作,集中采购鲜果后做统一的后置处理。在种植收购之前,会给农户制定一些要求,比如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壤,不允许使用伤害土地的肥料;为更大程度保证咖啡的风味,需尽可能地进行全红果采摘,等等。散户的加工能力不足,梅子则给予他们更多信心,让他们更好地专注于种植生产。

喝到一杯好咖啡,要经历采摘、清洗、筛果、脱壳、发酵、干燥等繁琐的工序。从最基础的田间种植管理到原料生产之外,梅子转向于精品咖啡的研发,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做创新并不被父辈看好。在梅子的坚持之下,她与有意愿的客户合作,接收微批次的风味处理与加工,花费更多时间让咖啡变得好喝,老一辈人对精品咖啡的认知也逐渐改观。

在尝试精品咖啡的过程中有很多自然风险存在。比如气候会影响种植与采摘,空气湿度会导致豆子发霉、所需干燥的时间过长等,这一切都需要不断摸索和调试。咖啡庄园宽敞的晒场与钢架晒床上,经过不同处理过程的咖啡果正在此接受阳光的爱抚。原本樱桃般鲜红的果实晒上一周后会逐渐变成黑褐色,在漫长的干燥过程中,需要人工不停地翻动。为了激发每一颗果子更好的风味,梅子付诸了更多的执着与热爱。

到达咖啡庄园时已是午后,梅子随手冲了一杯咖啡,具有丰富层次的咖啡香气沁人心脾。梅子介绍说,这种重发酵感的豆子选取咖啡收获中期甜度最高的果实,经过低温长时间厌氧发酵,生豆在发酵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咖啡鲜果的甜度,再经过干燥过程中慢速的二次发酵,才使得它有如此口感。让云南好咖啡融入日常是梅子最大的心愿。梅子还与当地绝版木刻艺术家合作,将作品印刷到生豆袋上,将家乡美好的手艺和物产一起带给消费者。

咖啡庄园也是梅子的生活之处,院子里硕果累累的羊奶果、偷吃果子的松鼠,友人创作的月球冥想屋,细微之处皆是温暖的生活。跟随梅子的奶奶去庄园附近采摘鲜果,少许咖啡花还在盛开。咖啡丛林中,阳光与亚热带山地湿润的风扑面而来,每一颗果子都闪闪发光。

景迈山是中国六大茶山之一,其千年古茶的面积堪称茶山之最。重峦叠嶂的景迈山常年云雾缭绕,每年隆冬与初春时节,都被包裹在如梦似幻的云雾中。在遍布茶树的群山中,至今生活着一群以茶为生的原住民,多为傣族和布朗族。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性与耕作方式,居住在风格相似的干栏式民居中。在他们的生活里,森林、茶树、村落没有明显的界线,茶叶、野菜、野花,这些天然食材取之不尽。

沿山盘旋而上,再经过大约十公里的弹石路,沿途不时能看到古村落散落在茶香四溢的林间。到达翁基古寨时,心一下便平静了。恰逢夕阳西下,温润的金色光芒照射在古村落的屋顶,远山、群鸟、炊烟,像极了隐世桃花源。

翁基古寨是布朗族的聚集地,布朗族是云南最早开始种茶的民族之一,世代与茶树相伴,古寨历史悠久,村口翁基佛寺中的古柏树树龄已有2580年之久。村子里的传统民居均采用干栏式建筑,因紧邻森林,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选用竹、木为主,建筑分为两层,底层为干栏层,传统上用于家畜饲养及杂物储藏,二楼则多设火塘与神柱,也是睡卧的床铺所在。屋脊两端以“一芽两叶”为装饰符号,将茶文化沉浸于生活的每个细节。

古寨幽静,清晨,村民大多离村采茶,有老人拿着铜锣走遍每一条小巷,轻槌敲响。上前询问,才知道这是一种傣族打击乐器铓,一般由青銅铸成,大铓发音浑厚宛如钟声,寨民常手持小的单铓轻锤,提醒大家注意防火。走遍古寨,家家户户不是在晒茶、翻茶,就是在劈竹片编织装茶叶用的竹篮。每路过一家,便有人热情地喊你进去喝一口茶。

离翁基古寨8公里处便是傣族聚集的糯岗古寨。糯岗系傣语音译,“糯”为水潭,“岗”为马鹿,意思是马鹿喝水的地方。与翁基的布朗族古寨相似,由寨心、民居、佛寺、撒拉房和巷道组成,寨心设在村落的中心位置,是寨神的居所,也是村落建造的起点和中心。民居则围绕着寨心由内向外扩展而建,上下成行,左右成排。排与行之间是整洁的街道。唯一不同处是,每一处屋檐顶部都装有一对黄牛角作为重要的建筑标志。从古寨高处望远,村寨被千年古茶林环抱,陡峭斜坡的屋顶仿佛阻挡了世间的喧嚣与纷扰。村口一个老爷爷家,院内一棵树番茄挂满了果子。一箱蜜蜂嗡嗡纷飞,屋后野花野草和可摘食的茶树等植物遍地,甚是富足。

风从山间过,转角处有村民背着干柴从林深处返回。在景迈山的古寨中,如同古茶树一般沉淀了千年的时光仍旧静谧,而新冒出的茶叶嫩芽则在展示着它们的勃勃生机。

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的普洱群山起伏,受地形与海拔影响,垂直气候特点明显。群山之间,藏着种类繁多的可食用植物,众多少数民族的聚集又汇聚了不同的原料搭配和烹饪手法,由此成就了普洱饮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普洱开春即是初夏,山茅、野菜、野花繁茂生长盛放,当地人对于野菜野花的热爱不仅因其清新可口,许是更享受野菜野花中的山林气息。

从普洱市区的五一农贸市场到边陲孟连的娜允菜市场,春味都是从野菜野花开启的。在娜允菜市场,通往市场的露天街道被新鲜水灵的野菜野花堆满,芭蕉心、白藤花、棕包、象耳朵叶、臭菜、火镰菜、酸尖等,每一种野菜都叫人惊奇。在途经澜沧方向的国道时,也随处可见攀爬上大树、采摘大白花的村民。野花入菜,大多需要焯水,或再经过数日浸泡换水,与新鲜的蚕豆米煮汤是最常见的做法。芭蕉心、酸苔则可加肉煸炒;云南较为常见的刺五加、水香菜则搭配当地原生的小黄瓜切条做成凉菜,再用烤制后去皮的番茄加辣椒、蒜末等香料舂成一碗番茄喃咪相伴。在孟连密林深处的流浪者餐吧,我吃到了用牛油果加辣椒和香料舂制的蘸料,搭配新鲜的芋头杆,带着异域风情的山野滋味让人着迷。茶山中的居民则更善于用茶叶烹调,腌茶、茶枝炖鸡、油炝茶叶,或将新鲜采摘的茶叶洗净,配上卤腐蘸水,细嚼之下,微辣的卤腐激发出茶香,也是难得的体验。

除了野菜、野花,昆虫、鱼类、鸡和猪也是当地的主要食材。以傣味为主的餐厅里,五米长的烤炉一字排开,加了香茅草等多种香料腌制过的鱼、鸡、猪肉,经过底部炭火长时间的微火熏烤,鲜香酥脆,滋嫩爽口。难怪这些餐厅一到饭点便座无虚席。

普洱人同样喜好傣族、哈尼族的酸辣口味,各种凉拌的菜品酸辣可口,加入新鲜柠檬汁泡制的鸡脚,往往是下午茶的最好选择。更有奇奇怪怪的辣椒拌水果,羊奶果、木瓜、芒果、李子的酸经由辣椒、酱油和盐的腌制之后,别具风味。甘草浸泡过的梨子同样酸爽可口。再来上一杯冻成冰沙的草莓、菠萝、百香果,普洱的万千滋味,均在舌尖蔓延。而吃一口滚烫鲜香的米线,喝一口冰镇的海宝醋,让味蕾的体验又有了一次升华。

山脉和峡谷纵横的普洱,除了茶与咖啡,深藏着更为丰盛的物产与数不胜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景东无量山的乌骨鸡与古树核桃、孟连的牛油果与红糖、墨江的紫米、西盟的米荞,无一不是山林的馈赠;深谷群山中,一年四季各族节日不断:佤族木鼓节、傣族神鱼节、布朗族泼水节、苗族花山节、傈僳族阔时节……在茶林山间,人们随时展现出对生活的热情。

云缦营普洱倚象山营地暨半山酒店

这家营地及酒店位于普洱市思茅区东南部的倚象山上,坐拥上万亩茶山,是一处天然氧吧。营地共有16幢木屋、27顶帐篷,可观云海、漫步茶山。此外,这里还提供营地型房车和星空露营位,你可以驾驶房车投入自然的怀抱。

帐篷大床房¥1219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云缦营”预订。

大開河咖啡庄园

庄园离普洱市区约30公里,自驾沿途多为高速路段,视野开阔。古时这里是普洱到澜沧的茶马古道。大开河咖啡庄园除了鲜果加工、晾晒、脱壳之外,正在筹建咖啡相关的公共空间,会进行咖啡博物知识的普及与咖啡制作的相关培训。这里平时也开设针对咖啡爱好者和家庭的庄园游览,涵盖云南咖啡历史、种植采摘及后置加工处理及田间咖啡分享等。

思茅五一集贸市场

普洱市最不容错过的地方之一。整齐划分的室内市场按照不同品类做了分区。春天这里有无尽的野菜、野花。每到端午节前后,集贸市场内还有来自高山深谷的百草鲜药根。到了夏日,这里便汇集了各种野生菌。

娜允古镇菜市场

因地处边境,野菜、野花、野虫、野味都是孟连娜允菜市场上的常客,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你会在菜市场看到当地产的牛油果。五彩米饭配上牛干巴、猪干巴是不容错过的一餐选择。

景迈山古寨

景迈山共有14个传统村落,布朗族居住的翁基古寨和傣族居住的糯岗古寨分属于芒景村和景迈村,两个古寨都保留有相对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落,且生活习性与耕作方式较为相似。

两个古寨相隔不过8公里,盘山的路途中全是与森林混生的古茶树。

猜你喜欢
古寨梅子普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石崆寨览胜
张家畈新村
绥宁大园古苗寨
想念
头发
我在香江那一边
播种
苦普洱
三峡库区古寨文化的现状及开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