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懈奋斗中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2022-05-01 16:17邹翔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馈源戍边女兵

邹翔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引人关注:一群平均年龄20岁的女兵,来到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戍边。恶劣的自然环境,高强度的训练,不但没有压垮她们,反而磨炼了她们的意志与体魄。姑娘们用行动说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1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一代代青年不懈拼搏奋斗,成就人生价值、实现光荣梦想。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启示我们:只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才能让青春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振臂高呼,到“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奋起抗争,再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中国青年,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凯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努力拼搏,绽放青春光彩,而接续奋斗是一以贯之的主题。2

创新创造是点燃奋斗的火花。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粤港澳大湾区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实践,少不了青年的参与;瞄准“卡脖子”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青年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克服前进道路上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更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从“80后”“90后”成为托举“嫦娥”的中坚力量,到“中国天眼”工程运行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再到“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年龄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在创新报国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服务人民是奋斗的方向。在实验室日夜攻关,在救治一线与死神赛跑,在社区乡村筑牢疫情防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处处都有年轻的身影。每到毕业季,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背上满满的行囊,奔赴远方、扎根基层,立志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每个就业岗位的选择都是对人民立场的诠释,都是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在不懈的奋斗中结出最丰硕的果实。3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中国青年一定能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华章。4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6日第06版)

①用具体的故事开篇,吸引读者的注意,不仅自然而然地点题,还能让读者对“奋斗”一词产生具体可感的印象,有利于后文展开论述。

②奋斗有什么价值?历史上的中国青年是如何奋斗的?当下的中国青年还需要奋斗吗?文章用精彩的语言明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果遇到了“青年与时代”“奋斗”一类的话题,可以对这段文字进行合理的引用或化用。

③文章从“创新创造是奋斗的火花”和“服务人民是奋斗的方向”两个方面来论述“青年该如何奋斗”,使文章层次清晰。将分论点置于段首让读者一目了然,接着列举了大量群体性事例加以说明,最后再进行论述总结,“论述+例子+论述”的论证手法让论点更加清晰有力。

④作者从“青年为什么要奋斗”写到“青年该如何奋斗”,最后总结升华、收束全文。文章逻辑清晰、论述深刻、例证丰富,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认真阅读和学习该文对于同学们写作“青年与时代”“奋斗”等话题的作文大有益处。

〈素材延伸1〉

雪域戍边“格桑花”:平均年龄20岁的女兵守卫边疆

李龄丽,22岁;沈艳,21岁;段润芝,20岁;郑仪璠,19岁……在青藏高原,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姑娘志愿成为戍边女兵,刚强帅气地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站立,就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25公斤。在恶劣的环境里,这群女兵巡视高架桥被复线,发现断点便立即接线;训练后,就地吃自热米饭……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她们生活的常态。戍边后,她们的脸上虽有了“高原红”“紫外黑”,内心却满是自信和坚定。为什么要来西藏戍边?20岁的段润芝笑着回答,当兵在哪都一样,都是一样吃苦,“来了西藏,我回去可以吹牛吹一辈子”。

没有不苦的边疆,没有不累的边防,但再难、再苦、再累,这群女兵也从未退缩。她们深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自己。22岁的李龄丽说,在青藏高原心理年龄成长了很多。21岁的沈艳说,在高原戍邊很锻炼人,现在的自己什么都敢去做,也不怕犯错。当问及关于牺牲的问题时,19岁的郑仪璠的回答让人既意外又感动:“我家也不是只有我一个,有哥哥和姐姐,所以就算我死了,也不用担心少了我一个会怎样,时间长了,把我忘了就行了。”

〈素材延伸2〉

姚蕊:FAST“瞳孔”守护人

1984年,姚蕊出生在北京一个工程师家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品学兼优的她选择了与机械工程打交道。27岁硕士刚毕业,姚蕊就加入了南仁东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科研团队,并在两年后被任命为FAST馈源舱负责人。南仁东曾说:“小姚是‘科研大工匠’的好苗子,能吃苦,工作严谨,又敢于创新。”

馈源舱是FAST中间一个直径13米、重30吨的装有接收机并且要把它精确定位的东西,被大家比喻成“天眼”的“瞳孔”。设计工作开始后,数不清的问题向姚蕊涌来。其中首要任务就是给馈源舱“减肥”。为确保安全,按照设计规划,要将34吨的馈源舱减为30吨。经过一次次会议的集思广益,以及反复的仿真计算,姚蕊带领团队把目光投向了馈源舱的主体框架,最终通过将其从圆柱体变成“三角钻石形”,一下子就成功减重了几千斤。

从业10年,姚蕊先后担任馈源舱系统负责人、FAST调试组机械组组长、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参与了FAST设计建设调试运行的各阶段工作。先后完成大跨度索并联机构的力特性和尺寸优化,大型混联机器人的精度设计与补偿,以及多观测任务下的运动规划算法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创新,这些成果全部运用在了FAST的研发中。

猜你喜欢
馈源戍边女兵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这!就是女兵
“动中通”卫星天线的馈源优化设计
她用两年给“天眼”减重
她用两年给“天眼”减重
戍边壮士歌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戍边追梦
FAST馈源舱大尺寸同轴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