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现当代文学作品 识社会变革发展历程

2022-05-01 16:17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阿Q语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统称,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它伴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不断发展,为中国文学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专门设置了现当代文学作品内容,所选的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涵盖了新文学的主要体裁,体现了现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方面成就。研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概貌,了解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心理和时代精神。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研习这些作品,并从写作的角度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期能够通过社会历史背景,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通过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究作品的意蕴;通过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

小说——国人的精神图谱

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经典名篇,它们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作家周作人曾说,《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它的主旨是“憎”,它的精神的是“负”的。然而这“憎”并不变成厌世,“负”的也不尽是破坏。《解放日报》曾评价《阿Q正传》就是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沈从文的《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写实小说的代表。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指出,沈从文继承了鲁迅写实主义传统中的“抒情”面向,即一种“批判的抒情”。下面我们就以《阿Q正传》为例,一起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时代特点和民族心理。

课本点击

阿Q正传(节选)

鲁 迅

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写作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并不彻底,没有深入到农村。广大农民在辛亥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思想上没有得到根本的启蒙和解放。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盤剥,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不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鲁迅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全文赏析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从小说题目就可看出,它是模拟古代史传而写的。但与传统史传不同的是,本文是为小人物作传,传的主人公不仅身份低微,甚至连姓名都没有。小说塑造了一个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乡村小人物可笑又可悲的一生,揭露了国民劣根性,寄寓了鲁迅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

小说共有九章。第一章是序言,交代小说主人公阿Q名字的由来和身份。教材节选的第二、三章叙述了阿Q的若干生活片段,刻画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第四至六章写阿Q笨拙可笑的“爱情”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生计危机,由此而写出阿Q短暂的“中兴”,实则进一步塑造阿Q的典型形象,描绘他遭受的压迫。第七至九章展现了阿Q朦胧的革命意识,但也因愚昧无知而导致了这个人物悲剧性的结局。

阿Q是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他没有家,没有固定工作,靠打零工过活,处在社会最底层,受尽剥削和压迫。他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却又欺软怕硬、自轻自贱。他明明不名一文,却又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进过几次城,就既看不起城里人,又看不起未庄人。他忌讳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却在别人故意以此嘲笑他时又自欺欺人、自我安慰。他自己受到欺辱压迫后,就转而向更弱者发泄,去欺负小尼姑,哗众取宠、自鸣得意。百试不爽的“精神胜利法”体现出他自卑又自尊的皮囊下包藏着的愚昧麻木、卑怯狡猾。这一形象是有典型性的,他代表着在那个时代中受压迫、受奴役的阿Q们人格的卑贱和性格的扭曲。

鲁迅通过阿Q刻画出国民的灵魂,揭示出国民劣根性。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学习札记

鲁迅小说的喜剧手法

用喜剧的外衣包裹着一个悲剧的内核是《阿Q正传》最突出的特色。我们读《阿Q正传》,往往会因阿Q荒诞滑稽的言行而感到可笑。在其他小说中,鲁迅也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夸张的漫画式描写来记叙情节、刻画人物。

我们很容易就能从鲁迅小说的语言中感受到他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例如在《阿Q正传》“优胜记略”一章中,鲁迅写道:“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此处的“见识高”“完人”等说法,显然是以反语讽刺阿Q的愚昧和落魄。而在“续优胜记略”一章中,鲁迅写道:“然而阿Q虽然常优胜,却直待蒙赵太爷打他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这里用的“蒙”这个动词,有“受了恩惠”的意思,本是很庄重的书面语,但用在赵太爷给阿Q的耳光上,就显出了讽刺意味。鲁迅在小说中还常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辛辣而风趣,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在阅读鲁迅的小说时应细细品读的。

鲁迅用反讽、调侃的语气叙述故事,却在俏皮中显出悲愤,在辛辣的讽刺中隐含同情。有学者指出:“阿Q的命运似乎说明:这在历史上被奴役被迫害的中国群众,也是非常善于奴役和迫害自己的同类的。”而像阿Q这样的在悲剧氛围中的喜剧人物,在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采薇》中的伯夷、叔齐,都是如此。

鲁迅总是擅长用喜剧形式表达悲剧内涵。在对阿Q们的讽刺调侃的背后,是对这些长期受奴役和受压迫而变得麻木、愚昧的人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曾在《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这样定义喜剧:“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正与“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相对。事实上,鲁迅刻画这些人物,是寄寓了深刻的同情和悲悯的。他一方面对他们的麻木愚昧的劣根性进行辛辣的嘲讽,另一方面也如实写出他们的悲惨生活和悲剧命运,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正因如此,我们才称鲁迅为中国现当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

散文——文人的生活美学

散文是文学中颇具灵活性的写作样式之一。中国现当代作家用风格多样的语言、丰富深邃的思想,呈现出散文作品的不同风貌——有的灵动轻盈,有的绚烂堂皇,还有的充满诗意的灵性。但无论哪一种,都蕴含着对历史、自然的厚重解读,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体生活的独特体悟。下面,我们以著名诗人冯至的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例,一起关注作品中作者如何与自然、生命、历史对话,深入作者诗性的生命体验,进一步品味语言艺术的丰富多彩,切实感受现当代中国作家对散文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课本点击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节选)

冯 至

其次就是鼠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长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麴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作者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至既受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又接受中国儒家、佛家精神,其作品带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与思考。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被称为冯至作品的“三绝”,他也被鲁迅认为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冯至于1939至1946年期间,任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这7年间,他的创作和研究都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以及学术论文、杂文等。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艰难的抗战时期,社会动荡,朝不保夕,正如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结尾所形容的处于“风雨如晦的时刻”。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冯至得以在昆明少有人工痕迹的山水中得到精神汲养,那些原始质朴而自然的风貌让他看到了“人”之外世界的厚重与从容,学会忍耐与生长。

全文赏析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情感节制、思想深邃却又充满诗意的散文。

文章中,作者别出心裁地使用了诸多陌生的生命意象。首先是鼠草的静谧与从容。鼠草在欧洲是珍贵的,在这里又似乎是廉价的——因为多到“一年两季长遍了坡”。然而实质上这些不过是人额外赋予鼠草的价值,它的本质只是一棵迎风生长的草,守着一份平凡的自然与宁静,连带人的生命也平静从容了起来。而菌子是热闹的,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姿态,绚烂地生长,却并不夸耀什么,可以被人们采撷,也可以静静地孤芳自赏。但人很难安于这种平静的绚烂。人在野狗嗥叫、狂风呼啸的夜晚,仿佛“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天地自然的浩渺庞大,使人感觉到自己的肉体无比渺小。人的灵魂一时被惊醒,却又很快被欲望所吞没。于是麂子几近消失。它们逃得过野狗的追逐,却逃不过人的诡计。只有当它们成为又一个传说的时候,人才重新“在它的两角之间看见了幻境”,看见人在自然中逐渐消亡又逐渐复苏的历史。

冯至之所以将人置于这些生命意象之中,是因为他在这些山水风物之中,以诗人的敏锐触觉体悟到了生命的纯粹性:生命的姿态可以是美的,是伟大而又高贵的,但同时这样的美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本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它们都会经历孕育、生长、枯萎的过程,其本质都离不开平凡、宁静与质朴。正如文章所说:“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因为生命与历史的消失是一种自然,而拥有相同底色的生命能跨越时空产生关联,也是一种自然。

学习札记

如何让文章更有内涵

所谓文章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情感、思想或价值。想要使一篇文章更有内涵,意味着作者在构思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对内容主题的阐释;语言的锤炼与推敲本身,也应当基于深厚的思想与深刻的认识之上。作为诗人的冯至,具有极为敏锐的诗性触觉以及深厚的哲学底蕴,因而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将诗意与哲理近乎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铸就了一篇极有内涵的哲理散文。当然,对于普通的写作者而言,同样可以从冯至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借鉴。

1.融入想象与思考。比起将想象归入一种写作形式,它更适合被称为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想象与思考本身是联系在一起的。想象具有一定的理性,区别于全然非理性的胡思乱想,应当有目的地将事物联系到一起。冯至散文中的想象选择将有所关联的、值得比较的,又或者具有相似性的事物勾连起来,形成看似松散实则错落有致的网络。他將人同人以外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想象它们或绚烂或宁静的生命状态,一方面极力呈现生命的质朴纯粹,另一方面又将人的生命放置其中,对比出人对生命理解的局限,给予人的生命一面镜子,进行反思与观照。同时,作者在想象的过程中应当带动读者的想象。冯至尤其擅长为读者留白:长久地仰望有加利树的灵魂会感到悚然,风夜中的嗥声对老人、孩童和母亲是一种威胁,在麂子的两角间能够看见幻境。让他感到悚然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感受到威胁?那是怎样的幻境?如此种种,更能引发每个拥有不同生命体验的人对自我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2.更高的视野与认知。冯至散文的深邃内涵,还体现在他超越人类社会的更广阔高远的视野上。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中,他自然地将生命、历史与自然三者并置,从更高的视角展现出对个体生命与人类历史的全新理解。文中,作者拒绝研究和想象的山村,其实始终闪现在文章的各个角落。这一方面与写作的背景有关,那个遭遇浩劫而隐没的山村与作者身处的时代有着某种共鸣;另一方面,作者试图从自然的本质出发,还原历史兴衰的本质与生命自然更迭的一致性,从中获得安抚生命的力量,让自己的精神得以继续生长,学会等待与忍耐。

话剧——时代的舞台表达

《茶馆》在海外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是老舍最负盛名的文学著作,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这部话剧以老北京裕泰大茶馆这个舞台为核心,通过茶馆的变化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老北京50多年的岁月里三个时代的真实社会风貌。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有意地在这个茶馆中聚焦当时重要的政治事件,巧妙地展示出当时的人民与三个旧时代的矛盾冲突,以揭示“葬送三个旧时代”的创作意图。

课本点击

茶馆(节选)

老 舍

宋恩子 等等!

常四爷 怎么啦?

宋恩子 刚才你说“大清国要完”?

常四爷 我,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

吴祥子 (对松二爷)你听见了?他是这么说的吗?

松二爷 哥儿们,我们天天在这儿喝茶。王掌柜知道:我们都是地道老好人!

吴祥子 问你听见了没有?

松二爷 那,有话好说,二位请坐!

宋恩子 你不说,连你也锁了走!他说“大清国要完”,就是跟谭嗣同一党!

松二爷 我,我听见了,他是说……

宋恩子 (对常四爷)走!

常四爷 上哪儿?事情要交代明白了啊!

宋恩子 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掏出腰中带着的铁链子)

常四爷 告诉你们,我可是旗人!

吴祥子 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锁上他!

常四爷 甭锁。我跑不了!

宋恩子 量你也跑不了!(对松二爷)你也走一趟,到堂上实话实说,没你的事!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因被迫害投湖自尽。

老舍一生写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断魂枪》,剧本《龙须沟》《茶馆》等。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吸引了广大的读者。

写作背景

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同年8月,老舍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通过,歌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后来,老舍与曹禺、焦菊隐等艺术家就这部作品进行了探讨,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精彩,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老舍便于1956年创作了剧本《茶馆》。1957年7月初,《茶馆》发表在《收获》创刊号上。

全文赏析

《茶馆》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从结构上来看,这部剧共分为三幕。老舍围绕老北京裕泰大茶馆这个舞台,分别截取了旧中国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半个世纪里,老北京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现状以及生活在那几个时代中各阶层不同人物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变迁。

课文节选的是三幕中的第一幕——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时期。此时,剧作中的主要人物都处于青壮年时期,裕泰大茶馆也正热闹兴隆,茶馆老板王利发精神抖擞地穿梭于各色茶客之间,社会各阶层人物也逐一登场:提着鸟笼、礼多人不怪的松二爷,喝茶从不付钱的算命先生唐铁嘴,信洋教当洋差的马五爷,说媒拉纤的刘麻子,要卖女儿活命的穷苦百姓康六,康六将要被卖给老太监当老婆的年仅十五岁的女儿康顺子,七十多岁的庞太监,主张实业救国的茶馆房东秦仲义,正直敢言、痛恨洋人洋货的常四爷,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流氓头子、负责说和的黄胖子……第一幕中,围绕这些人物大致出现了以下情节: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仲义与庞太监的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庞太监买妻。就这样,各种身份殊异、性格鲜明的人物同处于一个舞台空间之中,他们面目分明、鲜活生动,以富于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语言和礼俗,展示了那时社会的市井百态。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矛盾,汇集在一起就指向了人民与那个旧时代的矛盾,合起来就是一幅清末老北京真实社会风貌的巨幅画卷。

学习札记

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从《茶馆》看老舍话剧的艺术特色

《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的高峰之作。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人物形象,抑或是语言风格,《茶馆》都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1.构思独特,情节设计和推进形式新颖。“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不仅给剧中众多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独特而集中的舞台空间,也使得剧中的人物活动有了现实依托。正因为茶馆是社会各色人物的聚集处,这里所发生的事情才有冲突出现,且这些冲突又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一幕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并非完整,戏剧冲突也是散点式存在,但依托于人物之间的对话,戏剧冲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接连不断地出现,故事情节也由此一幕幕推进,直到高潮和结尾。通观全剧,这种巧妙的设计更能突出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让观众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本质。

2.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茶馆》这部剧作出场人物多而杂,而老舍用神来之笔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具体而言,老舍在人物塑造时秉承以下原则:主要人物(如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爺)自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如唐铁嘴、小唐铁嘴、刘麻子、小刘麻子)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如各位茶客)一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每个人物角色不仅说自己的事情,同时又与那个时代发生关系。这样一来,剧中的人物不仅个性鲜明、多而不乱,而且人物的成长和经历又能自然而然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帮助揭示作品的主旨。

3.个性化的京味语言。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用符合人物个性的地道北京方言给角色注入灵魂。如“歇歇脚”“喝喝茶”这种旁白中出现的AAB式动词叠加就写出了老北京人来茶馆喝茶时的休闲之意;再如最具代表性的北京话中的儿化音——松二爷在被特务押走时说:“嗻,还是黄鸟!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儿化音的出现使得人物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其中所传递出的人文信息也更加丰厚。

作为一个成熟的剧作家,老舍的话剧艺术来源于生活,故而能够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也是老舍的剧作艺术魅力所在。

技法延伸

写作中语言的锤炼

无论是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学生的作文写作,语言的运用都是写作中要仔细斟酌的重要方面。语言运用首先要做到规范、准确,在此基础上追求新颖与独特,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如何锤炼语言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敲词语

锤炼语言,要推敲词语。经典作品中词语推敲的事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实际上当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同样重视推敲词语。如散文家傅菲的散文作品《大地的理想》中的一段文字:

路边两排柳树,柳枝垂下来,可以想见的是,春风一日暖一日,迎春花还没完全炸开花苞。柳枝芽细细地发青,枯黄的枝条水肿似的发胀、转青,树根的苔藓往上爬,淌出水渍。山樱花在山间飘荡着白雪般的花瓣,柳条葳蕤,暖风和面,进村的人不自觉地唱起了欢快的歌谣。村前是几千亩的田畈,在一个面上摊开,细雨中,素净、灰白的稻茬像是另一种古老的时间。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词语的运用颇值得玩味。动词的运用,如“迎春花还没完全炸开花苞”中的“炸”字,使人不禁想象迎春花将在春风中恣肆绽放的景象;“在一个面上摊开”中的“摊”字,有化静为动之效,给人以千亩田畈徐徐展开延伸向远方的感受。形容词的运用,如“细细”“葳蕤”“灰白”等,从形态、色彩等方面描绘事物的特点,使人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富有艺术表现力。

又如2021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中的一段文字:

他顿了顿,又说:“我在这里看守仪器数据。”他决然地转身,佝偻着背,把机密文件一叠一叠整齐地摞在沙丘后。又一阵风起,黄沙席卷而来,队员们服从命令,加快了步伐。我悄悄回头望,老李坐在沙丘背后,握着一支笔,埋头在我的数据本上写着些什么。大漠的尽头遥远得无法用目光丈量,气温随着落日西沉而骤降,我离他越来越远,却从未这么靠近。

在这一段中,考生对词语的推敲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决然”凸显“转身”之快,而背之“佝偻”描绘出人物行动艰难却又努力的样子。一个“摞”字和“一叠一叠”前呼后应,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将文件重叠放置的情态。写周围的环境,用了“席卷”和“骤降”等词语,将黄沙的肆虐和气候的突变生动地展现出来。整段文字用词精当,描写十分传神。

2.灵活句式

锤炼语言,要灵活运用句式。大家较为熟悉的有整句散句、长句短句、陈述句疑问句等。在写作中,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灵活使用。如张莹莹的散文《温热》中的一段文字:

我心里暗呼一声,糟糕。靠马路沿停下,跑过去。是一只成年公猫,除了耳朵和尾巴是橘色纹路,身上全白,没有血迹,没有碾压的痕迹,估计是几分钟前刚被路过的车辆撞飞的。体温仍在,但是它像块抹布垂在手里完全没有反应,一只眼睛闭着,一只半睁。探手摸胸腹,也是柔软温暖,体温尚在,但是没有明显的呼吸和心跳。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多用短句。相比长句,短句简洁明快,适合表现紧张、激动、兴奋等情绪。文段写“我”看到一只被撞的猫后的心理和举动。由于“我”对猫的生死十分关切,因此“糟糕”“跑过去”“探手摸胸腹”等短句的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我”当时内心的紧张和行动的迅速。

又如2021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身无外物 心怀得失》中的一段文字:

对于个人,得失应体现为爱与奉献。父母对孩子的爱,岂止是得失的计算?夫妻之间的爱,哪有得失的说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陌生人之间的鼓励,网络上的隔空喊话,为有需要之人送去的祝福与物资——这些跨越山海的爱,得者温暖,失者幸福。你在、我在、大家在,得失楚人弓,忧喜塞翁马,得失的起点是爱,终点是爱,过程也是爱。

在这段文字中,考生首先在陈述句之后连用两句反问,以强调的语气指出爱从来不是得失的计算。接着,使用“得者温暖,失者幸福”“得失楚人弓,忧喜塞翁马”“得失的起点是爱,终点是爱,过程也是爱”等整句来阐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爱与奉献。多变的句式令语言表达富于变化,整句的运用使文字节奏鲜明,对主旨的呈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3.巧用修辞

锤炼语言,要巧用修辞。修辞手法多种多样,在写作中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巧妙运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散文家刘丽丽在作品《寒露的雨》中写道:

雨后的蛙声类似于低音号,把号声拉长,加上雨雾带来的湿气,声音越发变得沉闷。它们在做一种最基本的音阶练习。当你脚步朝着灌木丛中的它们靠近,这种演奏慢慢停下,当你走远了,练习继续进行。这样的演奏方式让人听出许多漫不经心,似乎一个早就功成名就的演奏家,已经过上了舒适生活,但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依然时常把乐器拿到太阳光下检视一番。演奏者除了蛙类,还有一种秋虫,在雨雾里毫不怯场地歌唱,它们的调子比较嘹亮。一低一高,双声部的演奏给灌木丛增加了立体感。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比擬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蛙声的特点不易形容,作者巧妙地把蛙声比喻为低音号发出的声音,以早就功成名就的演奏家日常演练的状态来描绘蛙声给人的感受,从而将蛙声漫不经心的特点直观地传递给读者。最后两句描写秋虫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秋虫以人的行为和心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虫声的嘹亮与蛙声的漫不经心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对两种声音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又如2018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细薄的茧》中的一段文字:

需要与被需要的心态,二者就像每个人身上细密的丝线,将自我与世界紧密相连。只是有些人对于被需要的渴望过于强烈,反而在太厚的茧中迷失了自我;有些人却在细薄的茧中蜕变,最终那些丝线不再成为束缚,而是成为孕育伟大生命的摇篮。这就是人在面对被需要的渴望时所实现的一种对于自我的超越。

考生将需要与被需要两种心态比喻成丝线以及可能会构成的茧,并进一步分析了两者关系所构成的两种结果,一种是被束缚而迷失,一种却能破茧成蝶,完成超越。可以说,考生娴熟地将比喻运用到说理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喻体联系到一起,从而清晰形象地阐释了人在面对被需要时应当采取的合理态度,也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兼具情理

锤炼语言,要写出情趣和理趣。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语言有不同的要求,记叙文写出情趣,议论文写出理趣,也应该是语言锤炼的重要方面。如安石榴的微型小说《那个年三十》中的一段文字:

我从外面回来看了看厨房,门紧闭着,我知道我妈在里面。我推门进去,蒸腾的烟雾中,我妈和我哥哥回头张望,一脸惊恐的样子。哥哥两只手正抓着大块骨头,上面的肉可多了。我扑了上去,我妈飞快地从一个大白瓷盆里拿出另一块肉骨头,递给我说:“赶紧地,悄没声地跟你哥哥去小屋吃。”

“惊恐”一词生动描绘出妈妈背着家人给哥哥吃肉被撞破时母子二人下意识的慌张,在“蒸腾的烟雾”中更显出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哥哥“抓”的动作、“我”“扑”的举动富有童趣,将肉骨头对小孩子的吸引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妈妈“飞快”把肉骨头递给“我”是为了息事宁人,拿美食堵住“我”的嘴,是尴尬中的无可奈何与急中生智。这段文字生动展现了多子女家庭中极富生活气息的日常,情趣盎然。

又如2021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时间改变了什么》中的一段文字:

尽管如此,有些事物即使经过时间的沉淀,恐怕也永远不能被完全认识。例如数千年来人们仰望着、叩问着的那片浩瀚星空,例如老子口中那化育万物的无名大道。可是,不能被完全认识,不代表没有价值。认识自身与认识外界事物同等重要,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些事物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和认识的有限。可是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人们一直在探索、突破自己认识的边界,不断克服自身的局限、时代的局限、智慧的局限。

考生在这段文字的语言运用中注意到了表达的严谨和逻辑的推进。“恐怕也永远不能被完全认识”中的“完全”使说理避免了绝对化,观点的表达更为理性和辩证,增强了说服力。最后一句中“自身的局限、时代的局限、智慧的局限”,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精心的推敲,三种局限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而表达准确。这些于细微之处对语言的锤炼,使文章更富有哲思和理趣。

写作示范

课本原题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无论是追求语言的准确、清晰、恰当,还是生动、形象、传神等,都和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关。推敲锤炼,寻找最合适也最能出彩的字句,应当成为我们表达的追求。本单元作品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如:《阿Q正传》中,多次用“飘飘然”来表现阿Q精神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徐志摩的潭水,“不是清泉,是天上虹”;馮至笔下,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所有这些,都是作者锤炼出来的精彩语言。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实例,探究语言的表述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

思路点拨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鉴赏,可以从词语的推敲、句式的特点、修辞的运用等方面展开。品味词语的推敲,一般从动词和修饰性词语(形容词、副词等)入手。这两类词语能够生动表现景物的特征,展现人物的行为、心理和思想感情,使描写更为准确、生动和传神。在阅读作品时可以将这两类词语圈划出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句式一般包括整句散句、长句短句、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对不同句式的表达特点要有初步的了解,在阅读中要能够辨识出常用的句式,并结合具体的语境赏析句式运用的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对比、反问、设问、借代、通感等。对于修辞手法的赏析,同样不能机械地套用术语,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赏析其表达效果,从而真正品味语言在细微处的运用之妙。

佳作示例

构思巧妙,飘逸轻灵

——《再别康桥》语言鉴赏札记

文/陈天意

有着“现代柳永”之称的徐志摩,其诗作《再别康桥》语言清新华丽,节奏委婉舒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清新美感。这种美感表现在节奏韵律、意象运用和词语推敲等方面。

首先是诗歌的节奏韵律。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用韵精巧,韵势上严守二、四句押韵。同时各句长短不一,产生了回环交织之美。节内双行各自都押韵,基本上每节换一韵。如第一节中“来”和“彩”押“ai”韵,第二节换韵,押“ang”韵。有的节与节之间前后勾连,如第二节的“艳影”与第三节的“青荇”。还有节与节之间的前后衔接,如第四节末的“梦”与第五节开头的“寻梦”、第五节末行与第六节首行的“放歌”的顶真,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因此这首诗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形成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韵律美感。

接下来谈谈意象之美。诗作中的意象极富审美意味。如“金柳”,是诗歌语言陌生化的表达。柳树明明是绿色的,诗人却用金色修饰。但仔细想来,一个“金”字传神地描绘出柳树在夕阳映衬下给人带来的独特视觉感受。又比如“软泥”“青荇”,“软”与“青”将康河的柔和与清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总之,诗人寄情于“云彩”“金柳”“软泥”“青荇”等色彩明丽又意蕴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含蓄表达出对康桥的爱恋、对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往昔的留恋。

最后说一说词语的推敲。作者开篇连用三个“轻轻的”,依依不舍中又夹杂着离别的感伤和寂寞;而“作别西天的云彩”,开篇就奠定了整首诗凄婉的情感基调。结尾连用两个“悄悄的”,并再次运用“云彩”这个意象,以静衬动,体现出一丝无奈落寞。这与开头形成完美的呼应,将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相糅合,营造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含蓄婉约的古典式意境。在这首诗中,动词的运用亦是亮点。如“招摇”“揉碎”等动词就很有表现力:“招摇”贬义褒用,将青荇人格化,把青荇随波摇动的姿态表现得生动传神;“揉碎”两字则传递出轻柔之感,与康桥宁静优美的环境相吻合,也与诗人内心对康桥的柔情相呼应,令读者回味无穷。

在康桥,徐志摩重回自然的怀抱,倚桥看柔波、骑车追落日、撑篙荡康河,大自然为其忧思、苦愁注入灵感,使其在动荡的时局、苦闷的生活中,依然保有一份激情与爱。全诗生动传神的语言表达将这种思想感情饱满而诗意、巧妙而飘逸地表达了出来。

/点评/

鉴赏诗歌,与鉴赏散文、小说、戏剧作品有所不同。作者抓住《再别康桥》对韵律的安排、意象的选择和词语的推敲进行语言的品味,是符合诗歌语言鉴赏基本路径的。鉴赏中,作者选取了“金柳”“招摇”“揉碎”等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词语,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挖掘出了《再别康桥》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独特美感,文意紧凑,笔力集中,论述深透,是一篇鉴赏现代诗歌语言的典范佳作。

猜你喜欢
阿Q语言
阿Q和老A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阿Q故事新编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论语言的“得体”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