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教育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性

2022-05-01 15:24许结玲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6期

许结玲

摘 要:小学生的习作是用孩子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指导孩子习作时,充分发挥孩子在习作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开展与习作内容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直接基础,促进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事物有独自的见解,形成新的感觉,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了,思维也提升,从而促进个性发展,敢于创新,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活动教育;观察体验;触发灵感;积累题材

小学生的习作是用孩子的自己语言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指导孩子习作时,应充分发挥孩子在习作训练中的主体作用,开展与习作内容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实践活动成为小学生作文训练的直接基础,促进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事物有独自的见解,形成新的感觉,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了,思维也提升,从而促进个性发展,敢于创新,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课外活动,奠定习作基础

由于诸多因素,小学生平时的生活比较单调。要想写出内容丰富的习作比较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汲取养料,丰富和更新知识。因此,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把学生带到广阔的生活实践中去开拓视野,丰富生活,获得知识。如拔河比赛、今天我当家、看新闻与家长谈看法……让趣味横生的活动吸引孩子,带给学生亲身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扩大知识领域,丰富作文内容。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捕捉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境、事件、人物、所见所闻,收获真实生动的材料,大量的习作素材被积累下来,当他们习作时,那种情感的倾泻,大胆的创新,使文章妙笔生花,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活动,激发创新热情

(一)借助课堂活动,创设观察基地

观察体验是儿童认知外部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一节特定的课上,我要求学生把带来的水果削出一条完整匀称的水果皮。我先示范,当我削出一条完整匀称的水果皮时,学生们发出赞叹声。我问:“你们也想试试吗?”他们兴奋地说:“想。”到他们动手做时,开始时他们都表现得很认真,但结果只有几个同学能按要求做到,他们体会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当他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削的水果时,都表现得很兴奋。问他们开心吗?他们都笑了。我要求四人小组把自己刚才怎样削、怎样想等讲给同学听。之后我鼓励他们把本节自己认为值得写下来的内容以日记行式写下来,并要求配上简单图画,字数不限。有了统一的内容,字数不限,学生都乐于完成,连平时不依时交作文的几个学生都交了。有的学生写道:看着许老师把苹果皮削出来,当时我觉得很容易,在心里想:这不是很简单吗?谁知动起手来才发觉要把一个苹果的皮削出一条完整匀称的水果皮并不容易,我刀下去果皮就削断,我小心翼翼地削,才削了几厘米又断了,结果一个苹果的皮我削成八段,而且有些是粗的,有些是窄的……有些同学写道: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这样。我相信在学习上做到熟能生巧,我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次活动的成功,鼓励我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意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先说后写,逐渐提高要求。

通过有目的的觀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情景体验,可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激起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

(二)利用课本资源,提供写作机会

只有多动笔,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制作机会让学生写,在一次一次的习作训练中学生的习作水平慢慢提升。

文本是最好的资源,有的文章教完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如教完《匆匆》后,我问学生:你从这篇文章中收获了什么?你对“入室即静,入座即学”这八个字有新的认识吗?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学习感受。

我把学生的感悟贴在后面的墙壁上,让学生互相阅读,互相督促,发现孩子能利用好课前的时间,或安静地看书或做练习复习。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给学生创造写作机会,如教完《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后,我说:华罗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对你对“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的理解。你们也经历了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小学毕业,那你对“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一定有新的认识;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下来。之后还在全班进行演讲。

其中一个学生写道:一个人不能因为失败而气馁,往往成功的背后,都是付出艰辛的汗水换来的,所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华罗庚曾说“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一次失败就埋没自己的才能,变得自卑,缺乏自信,从而使自己越来越差劲。我们应该吸取每一次失败的教训,找出突破点。每一次失败,都是很好的尝试,找到失败的原因,慢慢突破,胜利就在眼前!

清华北大都是让人仰慕的大学,当成绩单一出,有些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卑,去羡慕别人的成绩。为什么不反醒一下自己呢?同样的卷子,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分数,为什么别人考得那么高而自己考的那么低?别人比我们多付出,就比我们优秀。我们仰慕的大学,也许是别人看都看不上的,别人为什么会这么优秀?因为他们比我们多付出汗水。如果想优秀,就比别人付出更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出来,学习特别用功,他们也越来越优秀。

(三)绘图日记,活跃习作思维

小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德育活动”中,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很丰富,如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在班会课上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回家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汤圆、吃汤圆,回来学校让学生谈收获,之后让学生用A4纸写下来,并配上图画。学生收上来的作品,全贴在后面的墙壁上让他们观赏。如“阅读活动”,利用阅读文化节的主题阅读进行。今年的阅读主题是红色经典,组织孩子阅读红军长征的故事,阅读《小兵张嘎》,与学生一起观看《血战湘江》,边看边解说。观看后,组织学生谈感受,然后用A4纸写下来,并配上适当的图画。假日我都会布置一些适当的家务劳动,如整理自己的书包、拖地、洗碗、学做一道菜、今天我当家、春节前的大扫除等。我都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的过程或感受。对外出的研学旅行活动,更是最好的资源,无论是“传统润泽”的粤韵芳华,品味文化;还是去长隆欢乐世界等,都可以作为说写的内容。每次都有充实的内容,学生不会为选材而烦恼,而且动手画画写写,学生觉得轻松,他们的观察敏锐了,写作能力也提升了。

三、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习作的形式是多样,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积累的材料,作出种种大胆的设想,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和技巧。在作文教学中,立足课堂,放眼课外,拓展教学空间,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通过主体实践,积极观察,调动学生全身心的关注和思考,深化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启迪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意识,开拓思路,发展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不同体验和创造力得到应有的发挥。如写一个活动的作文训练时。我在习作前,先组织学生进行了拔河比赛。让他们观察体验,然后让他们去写;学生有了材料,有了感受,就有写不完的内容。交上来的习作,有学生以日记形式记录活动过程,有学生写自己比赛时的感受,有学生写对比赛的看法……同一内容,却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习作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而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趣味性,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训练各种感官的协同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教育出版社2E295865-3510-441F-8940-7CC66396E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