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022-05-03 10:05郭东伟
新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经济发展

摘要:本文对美丽乡村的代表——樱桃沟,从党建工作、基础建设、树立乡风、振兴产业等4个方面加以介绍,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乡村建设;经济发展;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二七区依托5万亩生态林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先后打造了樱桃沟、申河、袁河、陈顶、石榴沟等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形成了魅力独特的田园二七。

樱桃沟村地处郑州西南部浅山丘陵地区,是二七区樱桃沟景区管理委员会所辖最南端的一个村庄。樱桃沟村辖竹竿园、樱桃沟、刘家沟、黄沟、曹庙5个自然村,土地面积4500余亩,其中耕地2100余亩。近年来,樱桃沟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党群一心,砥砺奋进,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樱桃种植主产业,促进乡村旅游业,带动了文创艺术产业的发展。樱桃沟村凭借其优良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先后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河南省科技示范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2015年,樱桃沟村被郑州市列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樱桃沟美丽乡村建设方案荣获首批美丽中国建设优秀案例。2020年,樱桃沟村又荣登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示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1 坚持党建引领

樱桃沟村党支部注重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让党员队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定村内重大事项,利用公开栏、“微信群”进行公示,有效提高了村民的参与率和知晓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积极参与干的“三干”原则,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坚持以樱桃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步走出一条经济生态双赢之路。

2.2 完善村内设施

樱桃沟村依托景区发展,实现了村内外道路全部硬化,道路命名上突出樱桃元素特色。打造了高标准文化广场和樱桃沟大舞台。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标准化公共厕所。对村内道路进行绿化、亮化,精心打造小游园,安装路灯。完成户厕改造,建设污水处理站,家家户户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并实现雨污分离,户户用上干净自来水。

2.3 弘扬乡风文明

樱桃沟村依托樱桃沟4A景区建设,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邀请大批艺术家入驻进行艺术创作,高标准打造樱桃沟“文创村”,使樱桃沟成为民间艺术家产生和孵化的摇篮,提高了樱桃沟村的文化底蕴。同时还组建了樱桃沟农民艺术团,通过引导居民群众自主参与,展示自己的才华,做表演的主角,充分展现了居民新文化、新风尚、新面貌等时代气息,大力发展和繁荣了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形成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文化氛围。近年来,樱桃沟村连续多年开展“优秀党员”“优秀保洁员”“优秀代表”“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樱桃沟社区特殊贡献奖”等评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每个家庭。

2.4 促进产业振兴

樱桃沟村有“中原樱桃之乡”的美誉,共有樱桃品种30余种,核心区域樱桃种植面积将近1000亩。通过每年举办的樱桃节,使樱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同时樱桃沟村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项目,深挖旅游文化内涵,使景区沿着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过去樱桃沟供游人赏花和采摘的时间每年只有3个月,因此旅游产业发展不突出。近几年,樱桃沟村拉长了产业链,依托区域内沟壑纵横、山清水秀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了创意樱桃园、樱王谷、明王台、凤凰嘴、艺术园区等旅游景点,凭借距离建业戏缘大食堂近的优势,引入商业资本打造“遇见·樱桃沟”夜景灯光秀,打破山沟沟里“无夜游”的瓶颈。通过40余处投影,利用动静态投影技术、裸眼3D投影、纱幕全息投影、地面投影、互动投影、舞台秀場、激光演绎等多种沉浸式演绎手法,营造出樱桃沟梦幻、奇幻、魔幻的氛围。目前,樱桃沟村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遵循“一次规划、分批实施,串珠成链、因地制宜”的工作方式,深入挖掘每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展示个性化乡土文化,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在观光农业、文化旅游上选准切入点,力求有所突破。结合生态农业开发、精准扶贫、文化传承、乡村旅游,通过规划生成项目。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业等产业,打造更多特色品牌,逐步将传统农村观光产品转变为农事体验、文化体验、特色民宿、静修康养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大规划宣传与督查力度,切实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真正让规划落到实处。

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建设美丽乡村要集约利用土地,围绕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实现农村土地整合和集约利用。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盘活宅基地和“四荒”地,将新增土地流转租赁,所得租金由村、组、农民按比例分配,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为导向,推动农业由增产向提质增效转换,提升农业比较效益。积极发展智慧农业、会展农业,拓展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创意等功能。

强化财政支持,提升美丽品质。统筹用好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示范村等专项资金,搞好项目整合,重点加强道路、厕所、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的标准不搞一刀切,要灵活掌握,结合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盲目地搞高标准,劳民伤财,让美丽乡村建设走样,要考虑到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把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由注重外在到注重内涵品质的转变。加强“五美”庭院建设,真正做到美丽乡村建设表里如一。鼓励多元投入,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要逐年增加,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严格考评审核,按照创建等次、成效、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

强化机制保障,促进长效常态化管理。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维护美丽乡村良好形象,拓展美丽乡村深厚内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因此,要建立健全长效常态化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人员、经费保障上加以明确和落实。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良好的物质基础。村“两委”班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要统筹协调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各种要素,全面促进生态环境、产业经济、乡村文化、社会民生等融合协调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和谐了,人民富裕了,美丽乡村的内涵才能得到进一步诠释和升华。按照“创五好、强双基”要求,进一步建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激发美丽乡村建设内在活力。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使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作者简介:郭东伟(1972-),男,农经师。研究方向:农业。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经济发展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