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05 20:56槐林涛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电路知识点

槐林涛

微课是一种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实现碎片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微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教学内容碎片化,即将大的知识点拆分为一个一个的小知识点,并根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关系录制小型视频课,这些小型视频课就是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时间应用效率,更有助于学生将碎片化的时间运用起来,更有助于学生通过击破各个小知识点最终实现大知识点的解读。下面就以“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展开相关教学策略的探讨。

一、微课对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实际效用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是后期物理深度学习的奠基和前提,因此教师需要在如何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上多想办法,而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这一措施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不仅能够将高难度的物理知识点拆分开来进行讲解,还能够让学生将单次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小的知识点上,这有助于保证学生每一次物理知识点学习的注意力保持度。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可取策略

(一)运用微课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从第二学年开始,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学生来说,学生会认为物理学习就是传统的练习和讲题的过程,会将物理教学固化地认为仅是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的不断改革,现阶段的物理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来助力物理课的教学,既可以改变学生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本身具有的简便性和短时性,将其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中,通过引入短视频的形式过渡到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短视频中生动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素材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为学生播放一段琴声婉转悠扬的短视频,通过播放这段音乐的形式来引入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学习,并借助琴声的婉转悠扬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微课教学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例如在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播放一段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的短视频,视频中橡皮筋弹动的过程就能够很好地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定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示物理理论知识。

(二)运用微课教学拆解高难度知识点

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通过短时微课教学的方式持续维持学生的高水平投入度和高水平沉浸式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提供通过短时学习掌握物理知识点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微课在教学中的一大应用就是拆分高难度知识点,即将高难度知识点分解为多个小的知识点,通过解决小知识点的方式达到最终大知识点的破解。

以“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一课为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两大部分内容。而这两大部分内容中又分别包含与探究相关规律有关的实验探究部分,如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中涵盖“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部分囊括“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如果教师将串、并联电路内容一同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可能很难接受如此大量的知识,很有可能在长时间的持续性高难度学习中产生烦躁情绪。如果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来分解这部分知识点,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开讲解,并通过串联、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对比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微课教学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在学生的课堂外学习中,比如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录制微课来制作学生课前预习所需要的学习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协助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以“二力平衡”一课为例,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力、重力、弹力等内容,已经具备了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物理学习意识和技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预习时应当将学生前后学习的内容衔接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制作的微课中需要有知识复习环节,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以及力、重力、弹力等相关内容;还要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提醒学生注意二力平衡的条件中所提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及“在同一直线上”等点明二力平衡条件重点的关键词。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能够获得更加多样的课前预习辅助资料,又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前后学习内容衔接起来,明确新课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等。

(四)运用微课教学辅助物理实验讲解

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大多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教学应用到物理实验讲解当中,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微课的方式来进一步了解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以“汽化和液化”一课为例,课程内容中所涉及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教学部分,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由教师统一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直接实验的话,学生很有可能因为对实验过程的不熟练,操作的不规范等出现安全问题;如果教师先以微课的形式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该实验进行学习,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该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之后,再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就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安全问题的出现。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录制自己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并通过边操作边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梳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微课对实验进行讲解时应当将重点放置在实验过程的操作中,尽可能不要给学生提供与实验有关的数据或结论,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受到教师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干扰。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微课辅助实验教学中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设下悬念,例如提问:“大家都知道水沸腾之后温度会达100益,但是如果我们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越变越高吗?”进而激发学生进行实验学习和参与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五)运用微课教学辅助物理课后习题的解答

微课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课前预习,还可以应用到课后习题的解答中。与课堂统一解答相比,提供微课辅助学生自行解决物理习题的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分析和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运用到物理课后习题解答中,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参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课后习题讲解视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答自主学习过程中解答不出来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脱离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获得教师的支持。

另外,微课还可以用作学生课后的总结,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带领学生梳理本节所学的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囊括了运用微课教学助力物理课堂教学、辅助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分解高难度物理知识点、辅助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以及帮助学生解答物理课后习题等。由此可见,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维度的,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合微课教学是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物理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物理學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电路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