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建设提速!

2022-05-05 06:39
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循环统一建设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这一政策是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计,而非应对短期压力的应急之策;是明确市场改革和产业升级发展方向的全局考量,而非针对一行一域问题的局部下药。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体现了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决心和导向。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部署的“失衡”或顾此失彼,反而是对“国内国际双循环”愿景的进一步强调和巩固,是两个循环的协同共进。

市场由大向强,需要沿着《意见》勾勒的路线图扎实推进: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这4种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推进现代流通网络、市场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这3种市场设施的高标准联通;实现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这5种要素资源市场的统一;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统一”来自于“立”,也来自于“破”。

——既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也要打破平台企业数据垄断的“障碍网”。

迈向新发展阶段,地方局部利益需要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下。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大计,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只有勇于打破地方保护的“金钟罩”,倒逼企业谋求更高质量发展,才能练就“铁头功”,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闯出更大的天地。

“立破并举”,多重利好将叠加出现。

从宏观看利好,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整体市场,在大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强市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顺利推进的根本,有助于强大内循环的质量和韧性,从而提高外循环的能力和水平。

从行业看利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利好多个行业中长期发展。如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数据和技术市场,有利于物流、交易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立体交通网、电信、能源基础设施网络等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和政策红利会进一步向新兴产业中的硬科技领域聚集。

从企业看利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各地“头部”企业、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跨越区域限制,更好地借助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推动增长、激励創新、优化分工、促进竞争的作用,从而做大做强。

面上的铺开需要点上的突破。《意见》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随着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和自下而上的经验推广有机融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将系统、稳步、加速实现。

猜你喜欢
双循环统一建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