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开局稳

2022-05-05 02:39
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开局发力进出口

我国经济首季报实现“开局稳”。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开局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实现全年5.5%左右增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全国投资增长12.2%,实现良好开局,稳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从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较好。1-2月制造业投资延续了去年以来快速恢复的势头,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基础设施投资稳中向好,1-2月增长8.1%。

从投资结构看,投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逐步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社会领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其中,卫生和教育投资增长迅速。

从资金来源看,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共同发力。财政资金早发力的带动效果明显,今年前两个月,实际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较快。民间投资活力增强,1-2月增速较去年全年明显提高。

从发展趋势看,投资先行指标向好。目前新开工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将对投资稳定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介绍,总的看,当前稳投资工作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规模较大,今年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加上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约1.2万亿元,将对今年投资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二是投资增长点较多,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实施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仍有较大投资空间。三是各地方、各方面稳投资工作积极性高、力度大。预计一季度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增长势头,连续7个季度保持了同比正增长,实现了“开局稳”,也为全年目标实现打下了较好基础。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外贸市场经营主体进出口韧性足、主要大类产品进出口保持平稳等特点。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95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2%,比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同期,我國加工贸易进出口1.99万亿元,增长4.2%。一季度,我国与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增长,东盟重返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16.7%、6.9%。

李魁文表示,随着减税降费、加强金融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能源和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特别是关于跨周期调节稳外贸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有力激发了我国外贸市场主体的活力。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43.2万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1%,较外贸整体增速高3.4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增长6.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进口值。一季度,反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路透CRB指数累计涨幅近30%。受价格上涨推动,一季度我国原油、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值同比均呈两位数增长。

今年金融政策更加注重增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季度,各项金融政策持续稳定发力,各项工作平顺起步,总体成效好于预期。

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一季度,银行业境内口径总资产3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1%。银行业总负债321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各项存款同比增长9.3%。保险业总资产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6%。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4.4%。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一是信贷投放总量持续增加。1-3月,境内各项贷款新增8.6万亿元,同比多增4455亿元。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贷款同比大幅多增,新增1.8万亿元,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6万亿元,同比增长22.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超7万亿元。三是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四是对抗击疫情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新增419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批发和零售业贷款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1092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的同时,银行保险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稳步提升。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9%,较年初略有下降。初步统计,截至3月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2.07%,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余额7.3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99.5%。保险业偿付能力仍处于较高水平。

面对今年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国家及时出台多项政策,助企纾困尤其是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资金压力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力,助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纵观一季度我国主要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创新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一方面,金融体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信贷扩张靠前发力,信贷投放节奏加快。另一方面,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了贷款规模的增加。

在信贷结构方面,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039万户,同比增长42.9%;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9.5%。

我国税费政策也打出了优惠“组合拳”:减免“六税两费”、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激发企业活力。

编辑:翟晓汀

来源:各部门网站、央视网、经济日报等

猜你喜欢
开局发力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2021年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
开局“十四五”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十三五”开局年怎么干
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