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侵华档案看杨靖宇精神的伟大

2022-05-05 20:32刘俊言
兰台内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杨靖宇

刘俊言

摘 要:杨靖宇精神是以杨靖宇名字命名的伟大精神,他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精华。2021年,中共吉林省委正式发布“东北抗联精神”暨“杨靖宇精神”阐释内容,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理论支撑。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不仅需要挖掘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历史文献,还要仔细查找日本侵华档案中所记载的资料。

关键词:杨靖宇;日本侵华档案;东北抗联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人民军队将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杨靖宇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无怨无悔,奉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英雄虽逝,但精神不朽。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抗日战争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档案资源是第一手资料,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记录,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查找由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的档案资料集《东北“大讨伐”》。本书分三个部分,选自我国审判日本战犯档案、日伪档案和中国人民送交政治机关的控诉材料等,主要内容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各地抗日军民进行残酷“讨伐”的历史档案资料,包括东边道“独立大讨伐”、野副“大讨伐”以及在热河地区推行的“三光”政策等。

东北“大讨伐”已成为日军的罪证,东北抗联14年的艰苦斗争已写入中华民族的抗战史。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 。杨靖宇作为东北抗联的旗帜性人物,率部与日本侵略者在南满、东满地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杨靖宇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杨靖宇的名字成了英雄的代名词,成为一种鲜明的路标。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东北“大讨伐”》中详细记载了日军追击杨靖宇的经过,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战斗经过。比如,“脚印会议”“沿着血迹前进”等,证实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在血与火的抗战岁月里同敌人展开英勇顽强斗争的史实,也为我们传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提供了历史资料,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

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是杨靖宇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东北抗日战场上,不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也不论敌我力量多么悬殊,在每一次面对敌人时,杨靖宇都始终能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从南满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积极组织反日活动抗击日本侵略者,给敌人以沉重打击。1939年,《昭和十四年度关东军治安肃正计划要纲》提出,“统一集中日、满军警各机关力量,彻底消灭在三江省、通化省和热河省一部地区的残存匪患……特别对于捕杀匪首(周保中、杨靖宇……),须全力以赴” 。并做出捕杀抗联及抗日军高中级干部的赏金规定,其中杨靖宇赏金1万元。《第二独立守备队昭和十四年度治安肃正要纲》也记载,日军为捕杀杨靖宇,列出警备设施、断绝粮道、取缔通讯、匪民分离等7条治本工作。然而,面对敌人的疯狂追击,杨靖宇始终选择抗战到底,在每一次生死存亡关头,他总是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杨靖宇身上集中体现了东北抗联战士们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勇赴国难、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绝对忠诚的理想信念

绝对忠诚的理想信念是杨靖宇精神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 。在杨靖宇的革命生涯中,无数真实的故事都印证了他无论在面对何种危机和困难时都能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杨靖宇一生曾5次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誓死不说出共产党的秘密。特别是1932年杨靖宇來到南满抗战后,他所面对的斗争形势更为严峻、复杂,但每次他都能做到坚守初心、信念坚定。正如党中央在杨靖宇悼词中对其的高度评价,“杨靖宇同志英勇奋斗的一生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他对革命最坚决、最勇敢,任何困难不能把他压倒。他对党是最忠实的,时时刻刻都尊重党的组织和党的纪律” 。

“王之佑笔供”曾记载1939年8月后日军为打击杨靖宇的部队所采取的行动,“首先就是采用了断绝食粮的毒辣手段。为断绝抗日军的食粮,就连老百姓的生活也不顾了。在第二期搜索无人居住地带的行动中,伪二旅的部队曾给予杨将军部下以损害,迫使杨将军向通化、吉林交界的山林中撤退。我又把伪一、二两旅兵力派到吉林地区,在一九四O年一月某日于桦、濛交界地,给予杨将军以重大损害。以致杨将军不得已又化整为零,在饥寒交迫中不幸遇难” 。从档案记载的资料可以看出此时杨靖宇率领的抗联部队已进入极端艰难的境地,但杨靖宇仍断然拒绝转移到苏联或躲进长白山,他最后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崇高气节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

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杨靖宇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广大东北抗联战士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在战场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展现出勇于献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杨靖宇作为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英雄气概主要体现在九一八事变后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间,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全国抗战爆发后,杨靖宇继续率领东北抗联战士坚持作战百折不挠。日本侵华档案“讨伐杨靖宇座谈会”曾这样描述杨靖宇,“康德三、四年前后可以说是他的全盛时期。拥有二千名部下;身边总是有二三十挺机关枪保护他,甚至还有医疗机构,那是很了不起的。他曾横跨间岛、安东、通化、吉林、奉天等五省三十个县” 。由此,敌人也不断加大对杨靖宇部队的讨伐力度。1939年10月至1941年3月,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统一指挥由日伪军警共同组成之野副讨伐队,在所谓东南部地区,即伪通化、吉林、间岛省境内,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血腥围剿,即“野副大讨伐”,亦有“东南部治安肃正”和“三省联合大讨伐”之称。“长岛玉次郎检举书”中写道,“伪三省日满军警联合作战的目标。1.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指挥之约一千五百名……”在战斗中,日军常采取一种像“壁虱”一样叮住不放的战术。一旦咬住,就狠狠粘上,毫不放松,直到抓到为止。据档案资料记载,从杨靖宇的全盛时期开始,日军就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在1940年,日军对杨靖宇的部队更加紧追不舍,当时杨靖宇的部队只剩下200多人。《通化省警务厅关于枪杀杨靖宇经过情况的报告》中记载,由于受到日满军警各讨伐队和飞机连续不断的猛烈攻击,杨靖宇的部队不断出现死伤者、逃跑者和投降者。到2月2日左右,只剩下杨靖宇等16名,2月15日仅剩8名,此时杨靖宇的抵抗意志仍未松懈。到2月18日,剩下的只有杨靖宇一人。2月23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将杨靖宇层层包围,讨伐队数次从缓攻击,劝其投降,但杨靖宇毫无投降表现,手拿双枪,进行顽强的抵抗,直至殉国。

四、战天斗地的艰苦作风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杨靖宇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有了艰苦奋斗精神,东北抗日联军才能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坚持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姜宝才《抗联记忆》中写道:抗联的苦,涉及各个方面,一个“苦”字概括了抗联的全部。抗联将领冯仲云的抗联回忆录,用“苦斗14年”作为书名。“苦斗”是东北抗联对中华词典的一个贡献,“苦”的外延与内涵,跟一场战争发生了必然联系。很多人回忆抗联,大多是在用生动的事例来解释这个“苦”字。然而,东北抗联战士们的战斗生活就只有苦吗?实际上,他们还有“乐”,有很多浪漫、甜蜜的时候。无论是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还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东北抗联战士们都能够坚定信仰、顽强抗战,他们用自己的信念战胜“苦”。这也正如杨靖宇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

1940年2月18日,日军对杨靖宇的搜查也已陷入极端困难的状态。由于杨靖宇缺乏粮食,日军便考虑切断粮食来源,断绝濛江县各村的交通,禁止村民进山。2月23日,杨靖宇在与敌人孤身作战20分钟后,壮烈牺牲。杨靖宇牺牲后,负责围剿杨靖宇的岸谷隆一郎不明白这么多天他到底吃了什么,这么顽强?于是剖开杨靖宇的肠胃,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日本侵华档案“讨伐杨靖宇座谈会”记载,“岸古:曾经率领两千名部下的杨靖宇的最后未免过于悲惨了。从他的尸体上找到了六千六百六十元的巨款,而他却穿着破鞋和撕烂的衣服,胃里连一粒粮食都没有” 。而对于极度饥饿的痛苦在档案中也有记载,当日军追击杨靖宇未果时,敌人在黑暗中感受到寒冷和疲劳一股脑儿地袭来,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肚子也饿得像针扎似的疼。由此可见,杨靖宇五天五夜不吃一粒粮食的痛苦和伟大,习近平总书记曾称杨靖宇具有“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

五、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是杨靖宇精神的具体体现。杨靖宇的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

1.杨靖宇根据《一二六指示信》《八一宣言》等文件精神,创造性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组建起东北人民革命军以及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新华日报》的一篇文章写道:“杨靖宇、赵尚志诸抗日联军领袖是东北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动者与组织者……他们的‘御侮团结’‘共同抗日’的真理说服了各部义勇军、山林队、游击队。”

2.在领导抗日武装的同时,杨靖宇也尽一切可能创建和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游击根据地大都选在地势险要的深山密林里,易守难攻。并以巩固的根据地为依托,建立起密营、抗联军校等。关东军参谋部《关于昭和十年度秋季治安肃正工作概况》中写道,“匪贼主力所盘踞的南满铁路以东、大松花江以南的山区,地形险要,且有广阔密林,不仅最适于匪贼横行与逃避,且适于栽种鸦片作为匪群有力之资源,还具备栖息活动之良好条件,因而一向是匪贼的根据地。加之易于遭到讨伐追击的平原匪贼,大部逃入这些山区,因此除警备力强大之铁路沿线及县城附近外,山区僻地成为他们巢穴地区者,实为不少”。

3.杨靖宇卓越的军事指挥思想,其中有“三大绝招”“四快”“四不打”等。巴黎《救国时报》曾说,杨靖宇是在中国东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他是一个有希望、有信仰、有把握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东北抗联斗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激烈、最凶险的岔沟突围战就是杨靖宇指挥的,这场战斗也充分体现了杨靖宇的军事指挥才能。

六、团结战斗的大局观念

团结战斗的大局观念是杨靖宇精神以及东北抗联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姜宝才《抗联记忆》一书中写道,“什么是‘东北抗联’。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把不同山头、不同信仰、不同旗号的队伍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血战到底,这就是东北抗联”,而杨靖宇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在何时何地,楊靖宇都始终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934年2月21日,杨靖宇召开了由16支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组成的抗日义勇军首领大会,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总人数约6000人。总指挥部成立后,在杨靖宇的带领下,取得了数场战斗的胜利,既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也鼓舞了军心。

此外,杨靖宇还打破民族成见,执行中朝民众团结抗日纲领。正如日本侵华档案《对东边道抗日军民进行思想战和政治战》中记载,1936年春天,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也就是杨靖宇率领的部队与朝鲜革命军之间,建立了诸如中韩抗日同盟会或作战协定等有组织的结合与联合。除团结抗日武装外,杨靖宇在战斗和生活中也团结当地的人民群众,做到饿不与民争食、冻不与民争衣、战不与民留祸。也正是靠着这种军民融合、团结一致的鱼水情,使得老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为抗联送衣、送药、送情报。日本侵华档案《对东边道抗日军民进行思想战和政治战》中记载,“东边道匪贼的主流是作为思想匪、政治匪的共产匪和反满抗日匪……并且该地区相当多的居民,是在把匪贼看作精神上的友军的。我们应该看到,现在数字上所表现出来的匪贼,如果再加上通匪者和半匪半民者,实际匪贼数字将增加数倍” 。并提出“对匪贼精神友军的战斗需采用强有力的思想战和政治战,进行彻底的匪民分离工作,使之成为我之友军,这可以说是宣抚工作的要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东北抗日战场上,杨靖宇、赵尚志、魏拯民、赵一曼等民族英雄,以一颗爱国之心不畏艰险、勇赴国难,他们就像一盏盏灯塔,在黑暗中照亮了东北人民前进的方向,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46年钟子云在《踏着抗联烈士的血迹前进》中写道,“14年的长期岁月,是不容易熬过来的。东北人民固然是尝尽了酸甜苦辣的各种滋味,而他们的解放者——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们所遭遇的苦难,很难尽述”。14年间,东北抗联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其敌我力量对比之悬殊,坚持时间之长久,斗争情景之惨烈,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杨靖宇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他那“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的伟大精神在今天仍散发着时代的光芒。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进程中,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杨靖宇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大讨伐”[M].中华书局,1991

[2]张洪兴.东北抗联精神[M].白山出版社,2010

[3]姜宝才.抗联记忆[M].白山出版社,2014

[4]刘信君.威武不屈的杨靖宇精神[J].新长征,2021

[5]王滢晗.继承和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J].新长征,2021

[6]张彦夫.从日方档案考证杨靖宇1940年的抗日决战[J].兰台内外,2018

(作者单位:中共通化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杨靖宇
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杨靖宇(上)
杨靖宇壮烈殉国
杨靖宇: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杨靖宇:百战死沙场,碧血耀千古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
杨靖宇:百战死沙场,碧血耀千古
孤胆将军:杨靖宇
酷刑不屈,未露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