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明市企业水稻联合体福建中稻区试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

2022-05-06 01:32曹建娜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稻瘟病新品种水稻

曹建娜

摘    要:为了评价三明市企业水稻联合体福建中稻区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采用苗期室内人工接菌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各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两年区试品种福农优404、雅5优164、创源优918综合评价表现中抗(MR)稻瘟病,雅5优明占、野香优6813、华优玉禾两年综合评价表现中感(MS)稻瘟病,智两优6518、虬两优676两年综合评价表现感(S)稻瘟病;新参试品种榕夏两优6057、荟丰优6515表现中抗(MR)稻瘟病,明太优633表现感(S)稻瘟病,瑞两优8199表现高感(HS)稻瘟病。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区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1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稻瘟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中国各稻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威胁之一[1-3]。选育抗稻瘟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办法[4-5]。因此在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必须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以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与高产稳产[6-8]。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受理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联合体试验申请的通知》(农技种函〔2016〕20号)的文件精神,2019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注册的7家种子企业——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组成三明市种子企业水稻品种试验联合体,在福建省开展中稻组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019年福建中稻组区试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鉴定品种

鉴定品种12个,分别为野香优6813(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续试+生产试验)、华优玉禾(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续试)、雅5优明占(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续试+生产试验)、创源优918(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续试)、智两优6518(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续试)、虬两优676(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续试)、福农优404(福建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续试)、雅5优164(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续试)、明太优633(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榕夏两优6057(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瑞两优8199(福建省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荟丰优6515(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对照为Ⅱ优3301。诱发种(感病对照)为明恢86+当地品种。

1.2 鉴定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负责苗期室内鉴定,将乐县种子站、宁化县水茜乡农技站、上杭县茶地镇农技站、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田间鉴定。4个田间鉴定单位是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试的稻瘟病鉴定单位。鉴定方法、调查方法按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的要求进行。

1.3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分级标准

苗瘟(室内接种鉴定)、叶瘟、穗颈瘟抗性鉴定分级标准见表1。

1.4 品种抗性评价标准

根据水稻稻瘟病调查数据整理结果,诱发种在苗瘟和穗颈瘟的发病率病级达7级或7级以上时认为试验有效。

按照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分级标准,将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水平划分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5个等级。分别评价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水平,取发病最重的结果作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结果。两年取重的一年作为综合评价结果。2019年新参试品種的田间鉴定新参照国家稻瘟病抗性鉴定评价标准,即每年平均稻瘟病综合指数≤6.5级,且稻瘟病抗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不低于对照,以穗瘟损失率最高级确定抗性水平,同时进行苗瘟室内接种鉴定,室内接种鉴定评价不高于感。分别评价田间鉴定与室内鉴定的抗性水平,取发病重的结果作为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综合评价结果。

2 鉴定结果

经两年鉴定的品种8份,2019年鉴定结果见表2,两年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两年综合评价为中抗(MR)稻瘟病的品种有福农优404、雅5优164、创源优918,中感(MS)稻瘟病的品种有雅5优明占、野香优6813、华优玉禾,感(S)稻瘟病的品种有智两优6518、虬两优676。

经一年鉴定品种5份(含对照),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榕夏两优6057、荟丰优6515表现中抗(MR)稻瘟病,明太优633表现感(S)稻瘟病,瑞两优8199表现高感(HS)稻瘟病。

3 结论与讨论

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2个参试品种的抗性水平差异明显,缺乏抗(R)稻瘟病和高抗(HR)稻瘟病的品种。

根据区域试验结果,野香优6813、雅5优明占2020年已通过福建省审定;创源优918是加工特种稻品种,不需生产试验,2020年已通过福建省审定。

水稻品种田间抗稻瘟病能力因稻瘟病病菌的生理小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因而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抗性水平有所差异[9-10]。从同一品种两年抗性鉴定结果看,可能因为2019年气候条件不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与发展,发病轻,大部分品种2019年抗性水平高于2018年抗性水平。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繁多,变异快,抗稻瘟病品种一般在生产上推广若干年后抗性水平降低,甚至会丧失抗性,变为感病品种[11-12],因此必须选育出新的抗稻瘟病能力强的品种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参考文献:

[1]华南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主编.植物病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董继新,董海涛,李德葆.水稻抗瘟性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1):99-102.

[3]孙国昌,杜新法.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J].植物病理学报,1998,28(4):289-292.

[4]陈德西,李仕贵,马炳田,等.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206-209.

[5]何秀英,廖耀平,陈昭明,等.水稻稻瘟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11(1):30-33.

[6]陈进周,温庆元,陈德兰.2009年国家南方稻区水稻新品种区试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J].福建农业科技,2010(2):48-50.

[7]郝中娜,罗乃强,张红志,等.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1):88-90.

[8]肖友伦,郭新华,易卫平,等.湖南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抗性的评价与利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0(23):106-108,112.

[9]罗楚平,倪磊,陈志宜,等.水稻稻瘟病接菌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9(6):178-179.

[10]张爱芳,王辉,王文相.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676-681.

[11]李小娟,郭新华,肖友伦,等.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区试品种稻瘟病抗性评价[J].杂交水稻,2009,24(6):59-61.

[12]阮宏椿,杨秀娟,陈双龙,等.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菌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福建农业学报,2006,21(4):304-307.A7F2C8BF-B95D-4F22-8EC5-0995DAE547A0

猜你喜欢
稻瘟病新品种水稻
看禾选种
水稻种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