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栽培技术研究

2022-05-06 01:32乌日嘎玛拉斯琴巴特尔宝音那木和
种子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栽培

乌日嘎玛拉 斯琴巴特尔 宝音那木和

摘    要: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从2010年开始着手研究特色蒙药材种植。文章介绍了泡囊草在蒙医药中的应用情况、泡囊草种植方法及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对泡囊草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泡囊草;蒙医药应用;栽培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4-001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B

泡囊草酊剂是一个蒙医传统验方,制剂工艺过程简单,疗效显著,尤其对疑难杂症有相助效果[1-3]。此外,泡囊草花茎可以用来止血[4]。锡林郭勒盟野生泡囊草资源日益减少,每年能采集量很少,市场上买不到,使泡囊草酊剂传统验方几乎丢失。

在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最多。在2 781种高等植物中,《内蒙古植物药志》载有1 198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药用植物,其中488种植物既入中药又入蒙药,但药性功能与主治有同有异,另有23种植物只入蒙药。锡林郭勒盟位于欧亚草原区东部,地区特色明显,分布的珍稀道地药材有60多种[5-6]。

锡林郭勒盟可利用种植药材土地资源丰富,当地药材适宜于就地种植利用。蒙药传统用到的库页悬钩子、泡囊草、肋柱花、蒙古黄芪、长毛银莲花、段报春、砂蓝刺头、多叶棘豆、紫花高乌头等50多种道地蒙药材,药材市场上无法购进,只能依靠野外采集,这对传统蒙医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7-8]。

1 蒙药泡囊草概述

在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中,有一种泡囊草属的植物,又名华山参、大紫参、热参等,分布于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及大别山区等海拔超过1 000 m的山谷林下,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新疆等地均有分布[9-10]。泡囊草是蒙医治疗肿瘤的特效药,可全草入药,对于极难治愈的淋巴肿瘤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疗效。

过去在锡林郭勒盟到处可见的泡囊草,现已濒临绝种,临床医生只能用中药商陆来代替。虽然商陆的根形与泡囊草的根形相似,但药效不一,特别是商陆的抗癌效果不如泡囊草。

2 蒙医药中泡囊草的应用

2.1 泡囊草酊剂制作

酊剂是蒙药的一种传统剂型,制作方法是煮一个到多个药物,使里面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后煮至没有水分成为糊状。制作泡囊草酊剂时,需要准备大锅、牛粪、黑山羊的肝脏和清洗好的泡囊草根。

泡囊草酊剂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春末夏初花落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其根,清理泥土。

第二,把清理好的泡囊草切成小塊放入大锅用牛粪煮5~7 d,温度800~1 200 ℃。在煮的过程中,少加水,不停搅拌,防止粘锅。泡囊草有毒,为了防止中毒,在制作过程中应使用湿毛巾或防护罩。中毒表现为上吐下泻、头晕目眩等症状,扩瞳现象和用阿托品类药物一样。

第三,出现大块状物时,过滤,去除纤维及块状物,继续加热。加碾碎的黑山羊肝脏,搅拌至水烘干。滴在冷石头上发出沙沙声滚落时,停火冷却。加黑山羊的肝脏是为了祛除泡囊草的毒性。

2.2 泡囊草酊剂临床应用实例

患者男性,26岁,患痔疮已多年,外用泡囊草酊剂7 d后,自动脱落,基本康复。

患者男性,50岁,2013年11月23日突发病情,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检查确定为胰腺癌晚期,已经不能做手术,当时是48 mm×30 mm的胰头癌。患者用泡囊草酊剂配蒙药治疗,到2014年6月胰头癌已经减少到28 mm×20 mm。

3 泡囊草栽培试验

为了保存民间的宝贵验方,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组建蒙药研究室,着手研究蒙药材种植、剂型及临床研究。泡囊草为北方特色蒙药植物,生于干旱草原地带,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抗逆性特点。泡囊草返青早,早春开花,易受春旱影响结实不稳定。

本研究选择泡囊草根部进行无性繁殖,测量以下数据。第一,物候期。从萌发开始,观察营养生长期、花期和果期等。第二,株高、叶片数和茎粗的测定。每处理选定10株,定期测量,株高为植株根颈部至枝顶的长度,叶片数统计完全。第三,花序长度和大小。花朵大小以花序最先开放的第1~3朵花的直径表示。

针对目前锡林郭勒盟药用植物栽培品种退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在开展中蒙药资源普查、摸清特色中蒙药材品种的基础上,通过野生采集有繁殖能力块根,建立野生中蒙药用植物驯化繁育及试验基地进行种植驯化,筛选并繁育出全盟生产基地的优良用种。对野生濒危特色药种,采取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药用植物快繁,可保持品种的种性和纯化。同时,经过种植试验研究,进一步优化和统一栽培种植技术标准,为基地提供种植技术标准。

3.1 泡囊草原产地

于2019年5月从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采集泡囊草,原产地气候资料见表1。

引进试验地点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桑根达来镇,海拔1 325 m。该地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冷空气频繁,多大风沙暴;夏季较暖,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风力最小;秋季短促,降水量锐减,气温下降,风力增大;冬季寒冷漫长,常常风雪交加,持续低温。其主要气候特征可以概括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气温变化剧烈,温差大,降水量分布不均,大风日多,热量不足,年降水量345.6 mm,年平均气温1.1 ℃,无霜期105 d。

3.2 泡囊草形态结构及物候表现

3.2.1 形态结构鉴定

多年生草本,高10~20(40) cm,根肉质肥厚。茎直立,自基部生出1条至数条,被蛛丝状毛。叶在茎下部呈鳞片状,中、上部叶互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三角状宽卵形,长1.5~6 cm,宽1.2~4 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截形、心形或宽楔形,全缘或微波状;叶柄长1.5~6 cm;花顶生,呈伞房式聚伞花序;花梗细,长5~10 mm,有长柔毛;花萼狭钟形,长6~10 mm,密被毛,5浅裂;花冠漏斗状,长1.5~2.5 cm,先端5浅裂,裂片紫堇色,筒部瘦细,黄白色;雄蕊插生于花冠筒近中部,微外露,长约10 mm,花药矩圆形,长2~3 mm;子房近圆形或卵圆形,花柱丝状,明显伸出花冠;蒴果近球形,直径约8 mm,保藏在增大呈宽卵形或近球形的宿萼里;种子扁肾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A7F2C8BF-B95D-4F22-8EC5-0995DAE547A0

3.2.2 泡囊草引种栽培的物候表现

种植泡囊草应采用分根种植方法。2019年4月28日从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采集块根,分根后种植,每株留有1~2个冬眠芽,8~10 d出苗,每株1~2个分枝,48 d后开始枯萎,此时株高为10~15 cm。当年开花结果,第二年4月8日返青,64 d开始枯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少部分长出新枝叶,10月中旬停止生长开始冬季休眠,此时每株休眠芽25~30个。泡囊草两年物候观察情况见表2。

3.3 泡囊草引种栽培

3.3.1 种子繁殖

种子播种分为春播和秋播。

春播产量最高,泡囊草种子提前浸泡48 h,捞出,拌50∶1的湿沙,在10 ℃环境中保存10 d,准备撒播的土地应翻耕。整地前施腐熟基肥1 000 kg/667 m2,深耕45 cm。旋耕时施草木灰50 kg/667 m2。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在雨季播种。

秋播时种子无须处理。上冻前后播种,浇透1次即可。第二年春季应给足水,保持湿润。4月中旬出苗,当苗高6~7 cm时定苗。

本项目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 cm开2~3 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 cm。播种量0.8 kg/667 m2,播后轻轻镇压。泡囊草种子小,为避免播种不均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砂拌匀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保持表土湿润,大约15 d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高6~7 cm时,按株距12~15 cm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补苗。补苗时一定要带土移栽,可把过密的苗移来,补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在生长期施1次草木灰,施肥量为50 kg/667 m2。保持土壤湿润,且不能水涝。

3.3.2 块根繁殖

试验材料为泡囊草块根,采自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泡囊草块根在清水里浸泡12 h后捞出,进行分根。每块保留1~2个冬眠芽,然后熏粘草木灰备用。

不同基质对出苗率的影响见表3。通过观察出苗率可知,播种在园土∶草木灰=3∶1的基质里出苗率最高,10 d出苗率85%,15 d后达到98.6%;园土10 d出苗率62.7%,15 d后出苗率为78%,说明草木灰对泡囊草出苗有显著促进效果。

2019年在正蓝旗种植基地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和分根法试种。秋季采集泡囊草根,分根,用草木灰包裹种植。选择透气性好的壤土,如果是沙壤土种植需要添加熟肥。泡囊草为早春植物,在生长期注意浇水,保持水分充足,成活率90%以上。

3.3.3 采收与加工

第二年收获,春、秋季挖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春、夏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阴干,切段备用。中药生用,蒙药生用或熬膏用。

3.3.4 药材鉴别

泡囊草性状根略呈长圆柱形,长10~14 cm,直径2~3.5 cm。根头顶端残留2~3个茎基痕及点状突起,主根下常有2~3个分枝,表面棕褐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横向突起皮孔。质轻,断面木部占绝大部分,可见4~5层同心环纹,并具多数放射状裂隙。气微,味稍苦。

药材鉴别方法如下。第一,侧根横切面木栓层由6~12列木栓细胞组成,栓内层及韧皮部狭窄,形成层环状,木射线宽广,导管较少,单个稀疏径向排列,导管内侧有木间韧皮部;粗根横切面可见单列导管中有略等距的导管群,形成4~5层同心环,木射线中常有径向裂隙,韧皮部、木射线内含有草酸钙砂晶细胞。第二,紫脲酸铵反应。取本品干粉l g,置于50 mL带塞锥瓶中,加入氨水0.3 mL浸润,15 min后加入氯仿20 mL,冷浸过夜。过滤,取滤液5 mL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发烟硝酸数滴,蒸干后,残渣呈黄色,加無水乙醇1~2滴及氢氧化钾小粒,即显紫堇色。

4 发展展望

锡林郭勒蒙医行医者有用药自采当地药材的传统,地区特色明显。很多地区传统验方能治愈当地疑难杂症,现在这些特色药用植物在市场上买不到,野外资源枯竭,因此需要成立规模化种植基地。同时,随着科技飞速发展,许多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在蒙药栽培中得到研究与应用。例如,在人工选种、杂交育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育种、激光育种等,改变蒙药的遗传特性,培育新品种;结合植物的生理特性,开展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研究,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制剂中心现生产的注册蒙药品种200余种,年配置量20 t以上。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现已获得全盟范围内蒙药调剂使用资格,与锡林郭勒盟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其中县级人民医院2家、县级蒙医医院5家、苏木及社区卫生院10余家。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2010年起开展道地蒙药材种植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珍稀濒危蒙药材种植驯化工作。

2014年4月,根据盟委、行署领导及院领导的指示精神,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和盟农业局组成锡林郭勒盟中蒙药材专题调研组,对全盟资源进行考察并采集野生植物种子。2014—2020年,共建设蒙药材保护及种植基地4处,其中正蓝旗2处、东乌珠穆沁旗1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1处,总面积 450 hm2,建设规模化药用植物种植基地,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实用性,已具备产业化技术基础,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开发潜力大,技术规范。种植基地的建设地点是传统蒙药材分布中心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增加牧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保伟,史凌君,田伟,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药用植物利用现状与蒙药产业发展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16-17.

[2]席琳图雅,孙兴姣,闫继芳,等.蒙药泡囊草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11):34-37.

[3]张红瑞,李青莲,高致明,等.河南参类药材基原植物资源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50(5):663-668.

[4]陈鹭声,司德昭.北京地区泡囊草的引种和生物学特性观察[J].药学学报,1984(11):869-875.

[5]尹健,周巍,熊建伟.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63-64.

[6]金洪,张树森,李红,等.巴彦淖尔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J].1999,20(3):44.

[7]金洪,杨洁,刘永利,等.锡林郭勒盟草地重点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评价[J].内蒙古草业,2000(1):27-32.

[8]哈斯巴根,裴盛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蒙占族药用植物的研究[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志,2003(2):44-48.

[9]哈斯巴根,晔薷罕,赵晖,等.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药用植物知识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0,39(4):411-416.

[10]孟根其其格,哈斯巴根.内蒙古巴林右旗民间蒙医生药用野生植物的初步调查[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3):744-747.A7F2C8BF-B95D-4F22-8EC5-0995DAE547A0

猜你喜欢
栽培
无土栽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甬优1540再生栽培留桩高度试验总结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杂志社书刊
品种名称:京阑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南方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