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本”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设计

2022-05-06 03:24陈惜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学本原则策略

陈惜银

【摘要】读写作业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为例,从“学本”理念出发,聚焦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分层性原则,阐述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本;小学语文;读写作业;原则;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下文简称“双减”)。长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乏味的作业内容,让学生逐渐消磨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能低下。“双减”政策的明确,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要关注作业设计的原则与评价实效。基于“学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读写作业设计,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遵循趣味性、分层性原则,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

一、小学语文读写作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1.功能上重知识掌握,轻素养培养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仅局限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多集中在抄写课文词语、背诵篇目等这一类简单机械的作业类型,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如,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这些作业容易固化学生思维方式,阻碍其个性发展及思维开发。学生疲于在白纸上填上一成不变的答案。久而久之,作业留给他们的将是繁重的压力,他们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和动力。

2.作业量普遍过大

在设计作业时,总有教师奉行“题海”战术,陷入了学生完成的作业量不够大、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不够牢固的思维怪圈。于是,教师本着“宁可布置题海,也不能放开一个可能遗漏的知识点”的原则布置作业。此外,市面上的各类配套练习册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的双手。过于繁重的作业量使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被无限延长,部分基础不好或是书写速度较慢的学生叫苦连天,家长看在眼里,忧在心里。

3.题目质量偏低

现今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多样,不再为找不到作业资源而发愁。然而,网络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教师从网络下载的作业内容未能结合学生学情进行甄别完善,学生成为检验作业题目质量的“试验品”。此外,由于简单机械的读、抄、背作业较多,创新型拓展实践作业较少,学生的思维固化在简单记忆文本知识层面,实践应用能力更是得不到发挥。

4.内容缺乏趣味性、分层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应对作业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容易忽略这一客观存在的差异。教师设计并布置相同的作业类型,缺乏结合学情个性设计的意识,导致了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好”,能力有限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二、基于“学本”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设计原则及策略

读写作业是语文作业设计最普遍、实效性最高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主要指的是以文本知识为载体,由读促写、由写促读的教学模式。有效设计个性化的读写作业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迁移与应用,让学生不再单纯为了“作业”而作业,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发掘学生的个性,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立足教材,扎根“学本”

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的设计原则应以教材学本目标为导向,无论是设计类型、作业形式、作业内容及作业评价都得基于教材编排特点、单元双线结构和单元语言要素来进行。

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符合低年段学生好奇、好玩、好学的学情特点,倡导开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教材的单元主题目标注重生活体验和情感培育,分别安排了“大自然的秘密”等自然生活专题、“相处”等人际社会专题和“想象”等思维能力专题。语文学科独一无二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从“积累并运用表示动物的词语”到“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从“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到“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词句过度段篇,将知识与能力训练点落到实处,融会贯通。教材编排注重人文主题与语文技能双线并驱,让教师更明白教什么,学生更知道学什么。

教材编排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明晰了方向,“学本”目标也为低年段读写作业的有效设计确立了基本原则。教师在进行读写作业设计时应熟知教育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习发展轨迹,循序渐进,将语文训练与学生能力素养有效结合,而不局限于简单机械的重复操作,更注重知识迁移运用、人文拓展与观念培育。

2.符合学情,兼顾趣味

基于“学本”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设计应从低年段学生学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在进行读写作业设计时,如果能够在落实知识学习目标的同时考虑作业设计的趣味性,那么,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相关的自然科学课文。课文插图画面色彩鮮艳,形象生动有趣,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拉近了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启发学生通过阅读知晓其中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后,会更加喜爱大自然,更想去仔细观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的科学奥秘。由此可见,作业设计讲究趣味性,也是低年段语文读写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此,在设计本单元《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文作业时,教师立足自然科学这一学本目标,另辟蹊径,运用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自然现象的不同形态特点,从而领会“打”“落”“飘”三个动词使用上的区别。

识字写字作为语文教学务必落实的目标,同样是学生日常学习的重点。尽管处于低年段,二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便需要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面对困难的识字写字这一难关,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渗透不同的识字写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如,在设计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中写字作业时,教师可通过分类游戏巩固认识汉字结构,让学生在归类不同结构汉字的过程中加深印象,缓解畏难心理,落实写好每一个字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小学低年段读写作业时,应考虑学本与趣味相结合,趣味应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低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作业应多出现图像、游戏、动手制作等趣味十足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

3.尊重个体,重视分层

基于“学本”理念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读写作业设计应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确定适宜的目标,设计自主化、个性化的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吃得下”“吃得饱”“吃得好”,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往往需要一个支架,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有明确梯度,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巩固知识,也能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升能力。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识字环节,可以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迁移识字,旧知新学。通过给 “土”“皮”“青”等简单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这样的识字方法有一定梯度,由浅入深,降低了生字识字的学习压力。同时教师可设计选做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用上述识字方法从课文中选择生字进行识记。

分层作业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大程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愿学、乐学。教师在进行读写作业分层设计前,需要明确学段目标、单元要素和课时目标,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增加作业的多样化选择,在作业评价时多采用鼓励性机制,让学生得到长足长效的发展。

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检验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本”目标,以文本知识为载体,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关注作业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当前“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教师高质量协同教研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DES1412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陈先云.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二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学本原则策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教育寻真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B
Passage Four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