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一家人”(纪实文学)

2022-05-09 10:48堆雪
西部 2022年3期
关键词:兔子养殖

堆雪

他荣获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奋进奖”。

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道德模范”。

他被中宣部授予“最美支边人物”称号。

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他被新华网、新疆网评选为“中国网事·新疆榜样”二〇一九十大感动人物。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却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阅兵观礼,以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和文艺演出。

他叫陈耀平,一位至今“客居”新疆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三组吐尔逊·托合提家的河南籍农民。

说是“客居”,但吐尔逊·托合提一家五口却从不把他当外人看。

从九年前来到这个遥远的南疆村落务工,从怀着一颗炽热之心、拎着米面油走进吐尔逊·托合提家那座破旧的土房子,从回到老家后决定再次返回这个陌生而又亲切的“家”,从他走在清风拂面、樹荫婆娑的乡村公路执意留下来养兔帮助这个家摆脱贫困……这位个头不高、体格偏瘦、年逾不惑、常年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迷彩服的男人,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困难家庭的一分子。

如果有人因为要购买兔子或出于好奇去吐尔逊·托合提家,如果有人指着家里那个身材魁梧但行走时腿脚不便的维吾尔族男人的背影问:那是谁?陈耀平会十分疼惜地回答:我兄弟,吐尔逊·托合提!

这两个不同民族、户籍相隔十万八千里的男人,“兄弟”这个亲昵的称呼,似乎显得有些不明就里。但对于陈耀平和吐尔逊·托合提,多少年风雨洗礼、多少载冷暖相依,他们早已成为生命里再难相忘、命运中终难舍弃的患难兄弟。

说起陈耀平和吐尔逊·托合提的初识和知遇,要把时间推回九年前的那个五月。

二〇一三年五月的阿热兰干村,阳光明媚,家家户户门口的春联依然崭新如初,惹眼炫目,绿色还没有大面积铺陈于田野,草木还没有齐刷刷出落为葱茏,但路边和地埂的草芽早已迫不及待地探出了身,并以密集的鹅黄和青绿抢先报春。苹果树的叶子,在微风的抚摸中开始向外舒展,枝头错落有致地结出鲜红的花蕾。清新的空气里弥散着土地泛潮的热气与草木抽条的香味。

相对于田野里的静谧,距离村委会不远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喧闹:挖掘机鼓噪轰鸣,搅拌机飞速旋转,翻匀拌好的水泥砂浆,不断倾倒在排队等候的铁斗车里。工人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利落,好像沉睡一冬后醒来的泥土,通体散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他们各司其职,翻浆的翻浆,顺砖的顺砖,放线的放线,砌墙的砌墙……一道道笔直的墙壁在规矩中不断拔高。

开春以来,令所有阿热兰干村村民欢欣雀跃的大事,莫过于村里的富民安居房。原先居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土坯房,正在被一座座高大坚固、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新居所替代。根据政策,村里每户只需拿出一小部分资金,主要由政府补贴和组织施工的崭新安居房,就会在老屋的旧址上拔地而起。这是阿热兰干村的百姓多少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梦都梦不到的好事情,才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工地上,负责日常管理和机械维护的务工人员陈耀平无不感慨地说。这个来自河南漯河,从小吃苦长大的汉子,目睹过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的发展,在面对党和政府给予新疆农村的好政策、好项目时,依然眼热不已。

阿热兰干村所在的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地处阿克苏市西南二十多公里处,是一个农、林、牧相结合的乡镇。全乡有四千六百多户人家、二万三千多人口,是一个维吾尔族人口超过九成的乡镇。常年不冻的阿克苏河,像一条蜿蜒飘动的绸带,自北向南穿过这里,再向东滚滚流去,它像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哺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在维吾尔语中,“拜什吐格曼”意为“有五个磨坊的地方”。许是有了这条著名的水系流经,才有了这个现实而又生动的地名。

过去,拜什吐格曼乡以种植棉花、小麦为主。近些年来,在当地政府和“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积极探索高产高效多元化多熟制栽培模式,突出小麦、棉花、红枣、香梨、核桃等作物的套种,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乡政府也被评为市级人民满意政府。

阿热兰干村是拜什吐格曼乡二十六个行政村中的一个。在维吾尔语中,“阿热”是“中间”的意思,“兰干”意为“车马旅店”,“阿热兰干”的大概意思,就是“中间的车马旅店”。对大多数内地来新疆打工挣钱的人来说,阿热兰干,何尝不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车马旅店”:等这一批富民安居房建好了,他们就打起背包,收拾好工具,赶往下一地。第一次弄明白“阿热兰干”这个意思的陈耀平,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虽然他很喜欢这个生长雪白棉花和鲜红大枣的地方,但这里,最终不是他的久留之地,就像他曾经闯荡过一年多的深圳和打拼了整整十八年的西藏。

就在全村人沉浸在安居房落成的喜悦与对新一年收成的憧憬中时,住在村北头第三村民小组的吐尔逊·托合提一家,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和无边的迷茫中。

一年前,吐尔逊·托合提因为一次意外车祸,导致下肢残疾。村里的安居房正热火朝天逐渐向他家的土坯房靠近时,他却因做手术后在家休养。那些天,他坐立不安,要么在门口的破沙发上静坐一会儿,要么架着双拐起身在离家不远的工地附近走一圈。

看着村里一家家都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而他的家,却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重要的劳动力。看着患有心脏病、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多种疾病的妻子,再看看两个正在升学、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这个曾经驾驭过重型推土机挖掘机,体格健壮、身高一米八五的维吾尔族汉子,禁不住流下了自责的泪水。

如果自己的身体恢复不到理想的状态,如果再不能出去开挖掘机挣钱,修建房屋的钱从哪里来?孩子们上学、吃穿的钱从哪里来?妻子和自己看病吃药的钱又从哪里来?

车祸住院,让这个家庭几乎花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现在又面临新的难题,该如何去面对?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吐尔逊·托合提知道,这些年,党的富民政策真是好,比如农村医疗保障。如果没有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出现这种重大车祸的情况,他根本就治不起。有了医保,治疗的大头,国家就给报销了。吐尔逊·托合提虽然自小受穷,但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崇尚自食其力。他想,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人,遇到困难也不能都靠国家和政府来解决。

吐尔逊·托合提是一个苦命的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没过几年,母亲改嫁后离开了他。孤苦无依的吐尔逊·托合提,跟着五小队的一个亲戚艰难度日。自小就学会了吃苦和自立。长大后,吐尔逊·托合提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会了开推土机和挖掘机,这使他有了为承包土地的老板开推土机挖掘机的营生。年轻力壮的吐尔逊·托合提很能吃苦,经常加班加点。他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个道理,只有踏实肯干,日子才能一天比一天好。几年后,吐尔逊·托合提的家境越来越好,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也如愿娶妻生子,并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得知政府补贴盖富民安居房的消息,他兴奋得好几夜都没睡好。

一场飞来横祸,将他的好梦击碎。

一天,离吐尔逊·托合提家不远的工地上突然寂静下来,接着又叽叽喳喳一阵骚动。顺着声音的方向,他看见工地上一些人放下手中的活围拢在一起商量着什么,半天了没有散开。原来,是施工队的搅拌机突然出现故障,停止了运转,为尽快复工,大家正七嘴八舌地商量是把它拉到乡里的修理铺,还是……负责工地日常管理的陈耀平急得满头大汗,因为机器停工了,砂浆供不上,人也就停下来了。正在家门口破沙发上养病的吐尔逊·托合提看到这一幕,马上起身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机器,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我可以修。当大家疑惑地打量这个拄着双拐的病人,他已将一支拐靠在旁边,开始修理。二十多分钟后,搅拌机恢复了正常,重新运转了起来。有人欢呼,高手在民间!吐尔逊·托合提并没有听清大家在喊叫什么,但他知道是在夸奖他修好了机器。吐尔逊·托合提以前就是开挖掘机和推土机的,在工作过程中,他也掌握了一些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站在一旁的陈耀平十分感激,当即掏出一百元钱递到吐尔逊·托合提的眼前,以示謝意,吐尔逊·托合提当即拒绝了,说,我们都是兄弟,帮个忙是应该的,这钱我不能要!

工地上,机器轰鸣,砂浆翻腾,人声喧哗,身影穿梭……一切重新回到了忙碌有序的节奏,但这个维吾尔族兄弟的背影和淳朴的笑容,深深印在了陈耀平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富民安居房的施工队,就住在阿热兰干村的村部,距离吐尔逊·托合提家只有三百多米。每次施工上下班,陈耀平和工友们都要经过吐尔逊·托合提家的门口。陈耀平发现,这个看上去破旧不堪的家,居然连个大门都没有,一家人居住的土坯房,与马路几乎没有什么界线。这是陈耀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认真观察这个男人的家,他惊叹自己之前多少次从这里走过,却没有留意到这一点。

是啊,当你不关心一个人时,他的很多东西在你的心里或眼中是不存在的。只有你真正从心底在意了,那些生活的纹理和细节才会呈现在你的视线中。

几次路过时,陈耀平看到吐尔逊·托合提的小儿子萨尔达尔在土坯房和马路之间玩耍,三岁的孩子穿得破破烂烂、一脸鼻涕和泥土。陈耀平忍不住翻翻口袋,想找出一些零食给他吃,但小家伙望望他,怯怯地跑开了。

搅拌机修好后,吐尔逊·托合提热情邀请陈耀平和工友们不忙时到他家去坐一坐。陈耀平记得,当时自己指着远处那两间低矮的土坯房笑着说,就是那个家吗?吐尔逊·托合提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吐尔逊·托合提解释说,攒的钱本来是打算翻新房子的,不料却因车祸住院花完了,好在富民安居房就快要盖到我家了,到时候你来我们家时就漂亮了。

几天后,当陈耀平第一次走进吐尔逊·托合提家的土坯房时,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低矮的土坯房里,感觉只比人高出一头,走进去,一不小心头就碰到了屋顶。屋内光线昏暗,一面简陋的土炕上堆着简单的铺盖,人在炕上睡觉,又在上面吃饭。房子里有一台小黑白电视机,打开只有两三个频道,由于信号不好,刺耳的噪声时断时续。屋子里没有什么值钱东西,物品显得破破烂烂,上面落了一层灰,而且摆放得也是杂乱无章。家里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厨房里,有一个简易的铁炉子,烧的还是柴火,有一口铁锅搁在上面。

“我在农村长大,常年在外打工,贫困户见得多了,可从没有见过这么贫困的人。”此情此景,让陈耀平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也让他想起一位驻村干部对于早年南疆一些贫困家庭的形象描述:三块砖头一口锅,一年四季到处挪;全家老少一个炕,躺在炕上看月亮;浑身上下黑衣裳,心里眼里没有光。

面对这个简陋而又贫穷的家,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了他的心头。

当晚,陈耀平并没有回村部附近的工地食堂吃饭,而是骑上一辆电瓶车来到了村东头加油站旁边的商店,买了一袋面、一袋米、一桶油,又买了一些小孩子的零食,送到了吐尔逊·托合提家里。吐尔逊·托合提和妻子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连连道谢,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答谢眼前这位好心的大哥。看着夫妻俩面有难色,陈耀平说,我不要你们谢我,能遇到善良朴实的兄弟吐尔逊·托合提,也是我这一生的缘分。

此后,陈耀平隔三岔五地到吐尔逊·托合提家来,除了给他们买些米、面、油、菜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外,还给孩子们买书包、作业本、笔和橡皮之类的学习用品以及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他还发动工地上的老乡、工友,将吃不完、用不完的东西全都拿到吐尔逊·托合提家去。

对于陈耀平的善举,有个别工友并不理解,说你就是一个打工的,自己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去帮助别人,图个啥?陈耀平说,人活着,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这样,陈耀平一边在工地上打工,一边抽时间资助吐尔逊·托合提一家人,直到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工程结束,他们要返回河南老家。

陈耀平的老家,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这里是驰名全国的“双汇”火腿肠的生产地。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曾是国家内陆经济特区,而且是中西部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日,陈耀平出生在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耀平家所在的农村都种植蔬菜,因此,他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菜农。由于所在地界紧挨市区,生产队就把生产的蔬菜精选后用架子车送到市里的菜店。剩下的那些品相不太好的菜,就分给村里的农民自己吃。菜送到城里后,菜店也会给他们换一些五谷杂粮。逢年过节,还有一些冷库里储存的冻肉被拉回来,分给各家各户过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的人家继续种菜,有的人家就改种起了小麦等粮食作物。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的,陈耀平从小就跟着大人到城里送菜。他还在大雪天的火车站推着车子卖过馄饨,一直卖到夜市结束才收摊,一天辛苦下来,最多能卖二十多元钱。

这个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很早就感受到了物质的贫乏带给人们的生存困境,为了摆脱贫困,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挣钱的他,吃了不少苦头。一九九一年,陈耀平决定去深圳打工。当时家乡的厂子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四五十元,而在相对发达的深圳,每个月能拿到三四百元。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又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在流水线上作业,在深圳,他并没干多长时间。但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打工的一年多,不但使他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还让他认识了一生的挚爱张元梅,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在繁华都市深圳,陈耀平的创业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没有大的收获,他就在亲戚的建议下来到了雪域高原拉萨。这一东一西的地域大跨越,也是陈耀平在权衡了多种因素后作出的重要抉择。在人才济济的深圳立不住脚、扎不下根,在地广人稀的西部,总应该有他打拼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吧?

一九九三年,陈耀平一家在拉萨开起了小饭馆。起初,不是为挣钱,而是为能吃饱饭,一个多月过去,小饭馆的生意竟然还行,不仅自己能吃饱,一月下来还能节余两三千元。由于饭馆位置好,人流量大,也因为爱人做的臊子面、肉夹馍和凉皮子这些家常小吃成本低、出餐快,所以生意日渐红火。一年下来,除去日常花销,竟然挣了十几万元,这让陈耀平夫妇喜出望外。由于生意兴隆,夫妇俩既能吃苦又能节约,小饭馆一直开了十八年。直到二〇一二年,他们才从拉萨回到了河南的老家。那时候,由于父母已经离世,原来的宅基地也被征迁,陈耀平夫妇就干脆去爱人的老家——陕西宝鸡安家落户。随着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各自成家立业,两口子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二〇一三年,陈耀平在老乡的建议下,决定到新疆阿克苏闯一闯。陈耀平夫妇动了“复制拉萨模式”,在新疆阿克苏开饭馆创业的念头。

来到新疆天山以南的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陈耀平带着爱人“考察”了七八天,最后还是决定算了。这里百分之九十都是维吾尔族人,去汉餐馆的人很少,而且一到冬天,外来务工的人也会陆续返乡,在这里开汉餐馆肯定不赚钱。想想既然来了,就不能轻易走,饭馆开不成,干别的也一样挣钱啊!

几天后,陈耀平夫妇真就在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富民安居房建设工地找到活了。爱人被安排在施工队做饭,陈耀平会管理、有责任心,在工地上替老板看管工地管理日常琐事。每个月算下来,夫妇俩也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工地上人多,陈耀平的爱人张元梅勤劳能干,每每都能调剂好伙食。趕上大忙的当儿,她就用大木桶蒸米饭,或者蒸几屉大馒头,再用大锅炒两道菜、烧一锅热乎乎的汤,六七十人的饭,她一个人就搞定了。

就是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夫妇俩,就是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地食堂,后来成了最艰难时期吐尔逊·托合提三个子女的“避风港”。

在阿热兰干村施工一年多,陈耀平几乎跑遍了附近的几个村民小组,尤其是三四五小组。哪家院子里有棵核桃树还是桃树,哪家门口有两棵苹果树还是杏树,他都能说得清楚。谁家有几口人,几个孩子,是男是女,他也清楚。陈耀平说,对于一个吃苦吃大的农村人来说,最不怕的就是走路。工地上不忙的时候,他就在村子里走一走,这家看看,那家瞧瞧,一年下来,胶鞋跑烂了三四双,没见过像吐尔逊·托合提这么贫寒的人家。

二〇一四年五月,第一次车祸还未痊愈的吐尔逊·托合提“祸不单行”,又遭遇了二次车祸。同村的朋友开车带他去阿克苏市买农机,半路上乘坐的轿车突然失控,撞向路边一棵大树,由于速度快,猛烈的撞击后,副驾驶的气囊都弹了出来,而吐尔逊·托合提当时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这一次意外,彻底把他的髋骨撞成了粉碎性骨折,不得不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次意外的车祸,使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成了严重残疾,彻底击碎了他们摆脱贫困的美好愿景。

在吐尔逊·托合提遭受第二次车祸住院的日子里,工地上的陈耀平总能看到吐尔逊·托合提的妻子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提着饭盒经过村部,去给吐尔逊·托合提送饭。从阿热兰干村三组的家里到阿克苏市区的医院,有一段很长的路。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要走两公里的路到村里的加油站,然后再坐十九路公交车到多浪河左岸的银巴扎,下车后,她还要步行二三十分钟,才能到阿克苏市人民医院。丈夫住院的两个月时间里,这个体弱多病但意志坚强的女人,每天要在这么远的路上奔波一个来回。早上出门,赶到医院后照顾丈夫,快到夜幕降临时,再坐最后一趟出城的公交车返回。她的家里还有三个孩子需要照顾。大女儿苏比努尔才八岁,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大弟弟在上幼儿园,小弟弟才三岁多,需要人时刻照料。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每天去医院送饭,不得已,她就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工地食堂的陈耀平夫妇。早上出门时,大女儿去上学,二儿子上幼儿园,小儿子就留给张元梅来照料。张元梅忙不过来时,陈耀平便放下手中的活,帮着爱人照看孩子。小儿子萨尔达尔吃不惯大灶上的饭菜,张元梅就给他“开小锅”,还为他们备上些面包、娃哈哈之类的零食,饿了在这里吃,困了就在她的床上睡。大女儿苏比努尔和大儿子苏巴提放学后,也是先到村部的工地食堂吃张妈妈做好的晚饭,然后姐弟仨等着从医院回来的妈妈一起回家。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就这样,陈耀平、张元梅夫妇为吐尔逊·托合提一家照顾孩子整整两个月。三个年纪尚小却早早懂事的孩子,逐渐把工地食堂当成了自己临时的家,也把陈耀平、张元梅夫妇当成了除了父母之外最可亲近和最可依赖的亲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吐尔逊·托合提、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夫妇把陈耀平当成了自家的亲人。在他们看来,在危难关头伸手拉他们一把的人,是该感恩一辈子的。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阿热兰干村的富民安居房顺利完工,吐尔逊·托合提家的新房子也拔地而起。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那些日子,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新居竣工的喜悦气氛中,人们谈论的话题,无不与那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房子有关。大家宰牛羊,举起酒杯尽情祝福,弹起冬不拉、跳起刀郎舞,昼夜欢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这不是节日的节日。

吐尔逊·托合提一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工程结束,意味着陈耀平、张元梅夫妇将离开阿热兰干村,返回内地老家。那几天,还未完全抛开双拐行走的吐尔逊·托合提发现,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陈耀平这个兄弟,他们一家竟然如此依赖!

即将离开阿热兰干村的那几天,陈耀平突然感觉新疆的天气一下子变冷了,变得不近人情了。

被陈耀平夫妇暖心照顾一年多的吐尔逊·托合提得知施工队即将撤走时,就早早计划着去送送他们。家里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吐尔逊·托合提和妻子就为陈耀平装了一袋自己种的红枣,又到姐姐家要了一袋核桃装上。自己家没养鸡,就到加油站旁边的商店买了两盘鸡蛋煮好,又专门雇了一辆面包车,一起到了阿克苏长途汽车站。看着坐满了人、载满了大包小包的长途汽车缓缓开动,站在汽车一侧的吐尔逊·托合提夫妇挥手向陈耀平夫妇告别。吐尔逊·托合提平时话不多,但陈耀平能感觉到,朴实善良的他此时想说什么,当长途汽车渐渐驶离了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的阿克苏市区时,两行热泪早已模糊了吐尔逊·托合提和吾尔尼亚斯汗双眼。而陈耀平夫妇的眼前,也是模糊一片……阿热兰干,途中的车马旅店,终究还是陈耀平擦肩而过的驿站。

回到老家后,陈耀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想起那两间破落的土坯房,想起他拎着东西走进那个光线昏暗的家,一家人期盼欢悦的眼神,想起吐尔逊·托合提拖着还没完全康复的身子为他往面包车上装红枣和核桃的情景,想起拥挤嘈杂的长途汽车站,吐尔逊·托合提兄弟不舍而又无奈的眼神……一种复杂而又无可名状的情绪就涌上心头。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作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

正当陈耀平认为,生活会不出意外地回到原有的轨道上来时,二〇一五年春节前,吐尔逊·托合提给他打来了视频电话。照例是熟悉的问候,照例是腼腆的满含感激的微笑。微信那头的吐尔逊·托合提不停诉说着陈耀平大哥和张元梅嫂子走后,全家人对他们的牵挂和思念。

就在大人们还在镜头前喋喋不休地寒暄时,站在一旁等候的小儿子萨尔达尔早已不耐烦了,他踮起脚尖夺过爸爸的手机,抢着要和陈叔叔说话。当手机视频下移到萨尔达尔的手里时,屏幕前的陈耀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一句“陈叔叔,你什么时候再来?”让陈耀平一时无语。

孩子是纯真的,他的眼睛和内心,纯净得就像阿热兰干村头顶湛蓝的天空……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农历大年初三,陈耀平再次踏上开往新疆阿克苏的列车。

这一次,他可谓有备而来。来之前,他和爱人在老家为吐尔逊·托合提一家结结实实置办了三大箱东西,里面装着吐尔逊·托合提夫妇和孩子们要穿的衣服、鞋子和孩子们的学习用具。陈耀平还特地买了一台四十英寸的彩色液晶电视,以替换吐尔逊·托合提家那台老得不能再老的、一打开就“雪花纷飞”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陈耀平还买了一个煮米饭、煮肉的电压力锅和专门用来烙饼子的电饼铛,他希望这一家人从此告别吃夹生饭、啃夹生馒头的历史。

陈耀平再次“出现”,让一家人喜出望外。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听见门口有汽车熄火的声音,第一个跑出门,只见陈耀平在一辆面包车上卸东西,激动不已的她含着热泪说,今天一大早,就听见墙外的树梢上喜鹊在喳喳叫个不停,我就知道要有贵人来呢,果不其然,陈大哥你就来了!

看着陈耀平从千里之外的陕西宝鸡给他们带来的三大箱东西,不善言语的吐尔逊·托合提更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走上前,一把将陈耀平抱住,久久不肯松手。

来到熟悉的拜什吐格曼乡,来到熟悉的阿热兰干村,陈耀平感到格外亲切。见过阔别几个月的吐尔逊·托合提一家,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陈耀平还是在工地上干活。现在的工地,也比以前好多了,大多数都是机械施工,不砌砖、不抹灰,就是做个普通小工,管吃管住,一天下来最少有二百元的收入。这样的差事,对陈耀平来说已是驾轻就熟。

和以前一样,工地上不忙的时候,他就买些米、面、油之类的东西送到吐尔逊·托合提家,以改善兄弟家的生活条件,隔上一段时间,也会买上些衣服、鞋子、书包和本子一类的东西给孩子们送过去。

吐尔逊·托合提一家虽然已经住上了政府扶持修建的富民安居房,但家里的陈设还是极其简陋,生活条件也很寒酸。

陈耀平开始思考,物质的接济终究是一时的,东西用完了,生活还会回到原来的轨道。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一样,尽快摆脱贫穷,过上持续向好的日子呢?

那一天,走在村道上的陈耀平,看到路两边到处都是葳蕤的果树林,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田野,突发奇想,要是搞养殖,比如养兔,这里真是天然的饲料场啊!

陈耀平小时候在农村养过兔子。他知道,兔子是一种典型的非耗粮型食草动物,繁殖能力极强。饲养也比较简单,在农村就地取材,家家都有承包地、庭院菜地,各種果树叶、蒲公英、苜蓿、玉米糁、麦麸、马铃薯等等,都是兔子的好饲料,饲养成本很低。兔子怀胎一个月,仔兔生长三个月就可宰杀,很快就能见效。养殖一只种兔一年按产生五十只商品兔、销售最低八十元算,年纯利润就有三四千元。另外,兔子是食草动物,没有禽流感、疯牛病、五号病等,饲料里也没有添加剂,是畜牧业中的一块净土。因此,养兔是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吐尔逊·托合提和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得到了他们的赞同。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说干就干,陈耀平打听到山东有一种“新西兰獭兔”,品种非常好,也很适合这里的气候。于是,他联系到了养殖场,并向工地请假去山东购买了四只母兔和一只公兔。由于是活物,坐不了火车,陈耀平就选择坐长途汽车,前后花了五六天时间、辗转几千公里,才把这五只兔子从山东带到阿克苏。

陈耀平做了几个木头笼子,让吐尔逊·托合提操心喂养。他告诉吐尔逊兄弟,兔子是提前配好种的,操心得好,这些兔子很快就能繁殖产仔。

两个星期过去了,陈耀平没有想到,对养兔没有任何经验的吐尔逊·托合提只管给兔子喂草,并未察觉到有一只兔子即将生产。由于没做任何产前准备工作,第一窝兔仔一出生,就从兔笼底层的网格中漏下去,全部死掉了。陈耀平知道,母兔产仔前七天要备草咬窝,产前会咬毛垫窝,然后再下兔宝宝,产完后母兔还会把窝盖好。作为饲养者,这时候还要给兔子及时喂水……这些,吐尔逊都不知道。眼看着十几只死掉的仔兔,陈耀平十分惋惜。他作出了一个令自己都十分吃惊的重大决定,不去工地打工挣那每天二百元的工钱,就住在吐尔逊·托合提家,手把手地教他把兔子养起来。

一听陈耀平要留下来专门帮他们搞养殖,吐尔逊·托合提夫妇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一想到后期发展需要资金,而他们家几乎一分钱也拿不出手,就犹豫不决、左右为难。觉察到吐尔逊·托合提夫妇的顾虑,陈耀平拍着胸脯说,这个你们不用怕,我卡上有钱。而且养兔带来的风险,也由我自己担!挣了钱算你的,赔了钱算我的!

陈耀平的一番话,给吐尔逊·托合提夫妇俩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这五只又大又胖的新西兰獭兔,重新燃起了他们对生活的憧憬。

從那天开始,陈耀平就把铺盖搬到了吐尔逊·托合提家,与吐尔逊·托合提成了“一家人”。

陈耀平说到做到,不仅用自己多年打工积攒下的钱购买了麸皮、玉米面、疫苗等养兔必需的物资,还拿出钱来贴补吐尔逊·托合提一家的日常开销。

住在吐尔逊·托合提家的陈耀平,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每天早起晚睡,下地干活、出门割草,扫院喂兔、下厨做饭,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原来凌乱不堪的家,在他的收拾和布置下,变得整洁有序、窗明几净。陈耀平不但改善了吐尔逊·托合提一家的家庭环境、生活质量,还丰富了一家人的饮食结构。原来只吃抓饭、汤饭和馕的一家人,也逐渐喜欢上了饺子、面条和臊子面。陈耀平还给家里买了个笼屉,做起了蒸面。陈耀平不但勤快能干,做饭的手艺也丝毫不逊于家庭主妇,下厨的次数多了,三个孩子都觉得,妈妈做的饭没有“陈叔叔”做的好吃。

由于腿上有伤,吐尔逊·托合提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蹲下身,遇上割草这样的活,他就必须趴在地上,陈耀平心疼这个命运多舛的兄弟,这样的活从不让他干。吐尔逊·托合提做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后导致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所以走起路来也很费劲。秋天到来时,随着天气变冷,他妻子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的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的老毛病也会随之加重。陈耀平在京东网上给她订了一条医疗腰带。收到腰带的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心存感激,流下了眼泪。只要吾尔尼亚斯汗或是孩子感冒了,在家操心兔子的陈耀平就让吐尔逊·托合提兄弟去巴扎上买药。由于吐尔逊·托合提表达不是太清楚,出门前,陈耀平就嘱咐他:到了之后直接把手机给药店老板,有什么症状,要买什么药我给他说。

日久天长,孩子们在学校有什么事儿,就直接微信通知到陈耀平手机上。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小学都没有读完,但在陈耀平的日常影响和帮助下,普通话水平也突飞猛进。村子里很多维吾尔族同胞听不懂时,只要她在场,就主动给大家当翻译。

村子里很多人知道陈耀平这个人,但不知道他的姓名,为方便起见,他们就用“大王”来指代他。据说,那还是在陈耀平与工友一起修建富民安居房时,工地上负责搅拌机的小伙子姓王,大家就叫他“小王”。维吾尔族同胞们不知道陈耀平叫什么名字,但知道他是管“小王”的,就想当然地认为陈耀平肯定是“大王”,就这样陈耀平成了村民口中的“大王”哥。

二〇一五年底,吐尔逊·托合提家的兔子已经由当初的五只变成了一百多只,原来的那几个木头笼子也早已不够用。在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的努力下,一个小规模的兔舍建起来了。

兔子多了,科学养殖、兔舍的消毒和兔子的疫苗就成了大问题。为此,陈耀平在手机上查阅科学养殖、科学防疫的资料,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向那些养殖专业人员、专家求教养兔的专业知识,及时买来药品和疫苗,定期注射、按期消杀。

看到陈大哥自己掏钱买种兔、买疫苗、买药品、买饲料,吐尔逊·托合提夫妇有些过意不去。如今兔子已经发展到一百多只,现在若还不出售,只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陈大哥得垫付多少钱呀?这是他们夫妻不愿看到的。

于是,吐尔逊·托合提夫妇私下一合计,让陈大哥干脆把这一百多只兔子都卖掉,就说咱们不养了!

夫妇俩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兔子的养殖是有了很大起色,但目前还没有卖出去一只,还没有见一分钱的收益。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势必还要往里面投钱。陈大哥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次次自己掏腰包,夫妻俩心里不安。春节快到了,如果陈大哥一走,就等于撂下了一个“半截子”工程,没有资金和养殖经验的吐尔逊·托合提还不能独当一面。

听了吐尔逊·托合提夫妇“卖掉兔子,终止养殖”的提议,陈耀平起初感到吃惊。兔子刚上了点规模,怎么就急于出手?再说了,这百十只兔子,即便是全部卖掉了,也没有多少钱啊!如果卖掉这些种兔,拿什么去繁殖,又如何继续扩大规模?

一席话,问得吐尔逊·托合提夫妇俩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说出了实话。他们一是心疼陈大哥继续往兔圈里垫钱,二是怕陈耀平春节回老家后,吐尔逊·托合提一个人管不好这么多兔子。

知道了夫妻俩的隐忧,陈耀平沉思半晌,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只要兔子的数量上去了,拉出去就能卖掉。今年春节我就不走了,留下来和你们一起过年、养兔子!陈耀平表情凝重,语气坚定。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悬在夫妻俩心头的那块石头,又一次落了地。

天山以南的春天,总是比天山以北来得更早。阿热兰干村的三月,虽然草木还在萌动、树木仍未吐绿,微微潮润的空气里,已然有了春的讯息。

那一天,似乎不同于往日。一辆满载獭兔的农用三轮车从吐尔逊·托合提家出发,在白杨夹道的乡村公路上疾驰。一路上,陈耀平的心情格外好,而与他同行的吐尔逊·托合提还有点忐忑,兔子能不能顺利卖掉,他还真没有把握。

一个小时后,兄弟俩精心养殖、靓丽出栏的新西兰獭兔,第一次在阿克苏火车站对面的大巴扎正式亮相。巴扎很大,鸡、鸭、牛、羊等各种的家禽牲畜不少,唯独没有卖兔子的。陈耀平养殖的兔子体型又大又肥,毛色油滑光亮,身段也十分漂亮,一上市就引来不少人围观,啧啧称赞。陈耀平笑着对吐尔逊·托合提说,兄弟别急,你只是看着就行!果然,仅仅两小时,他们带来的四百多只肉兔就被抢购一空,一万多元装进了口袋。

这是二〇一六年三月,也是近几年来吐尔逊·托合提家收入最多的一次。回家的路上,陈耀平拍着吐尔逊·托合提的肩说,好了,咱们争取在几年内和其他人家一样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吐尔逊·托合提笑得合不拢嘴,却使劲地点头。说实话,这是他在两次车祸后最开心的一次。

卖兔子赚了钱,他还要趁热打铁地给这位心地善良、性情憨厚的兄弟打打气、鼓鼓劲。

为了给身患残疾的吐尔逊·托合提兄弟的肉兔做宣传、铺后路,陈耀平还鼓起勇气,去了一趟阿克苏市委宣传部。他希望通过政府部门的关注和宣传,为吐尔逊·托合提的肉兔养殖找到一条长期稳定的销售途径。在他看来,兔子养起来难度不是很大,销路却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销路打不开、走不通,养的兔子越多,消耗的饲料就越多,只消耗不产出,久而久之,不但不赚钱,还会赔钱。

陈耀平給接待他的同志详细介绍了吐尔逊·托合提家的家庭情况,以及吐尔逊·托合提兄弟致残致贫的前因后果,并就他为什么帮助兄弟一家养兔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做了汇报。最后,陈耀平发自肺腑地说,你们信息灵通,如果知道有谁家爱吃兔肉或喜欢养兔的人,我就留下我兄弟的电话和地址,让他们上门到他的家里去抓兔子!

接待陈耀平的同志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听说过距离阿克苏市区不到三十公里的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还有这样一位真心实意、锲而不舍帮助一个维吾尔族家庭的外乡人。他执着的心、火热的情、无私的爱,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当地媒体对陈耀平帮助吐尔逊·托合提一家的事迹做了深入采访和报道,这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拜什吐格曼乡阿热兰干村,吐尔逊·托合提家有上好的肉兔。一时间,买家纷至沓来,对于肉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听说这种獭肉兔具有“三高三低”——高蛋白、高消化率、高赖氨酸,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特征、是一种理想健康的肉食品后,很多人更是想买回去尝一尝。

看着日益扩大的客户群,看着兔舍里的肉兔一个个顺利卖出去,吐尔逊·托合提的心里暖暖的。他打心底里认定:养兔,确实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致富新路子。看着满圈活蹦乱跳的兔子,他也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

肉兔“热销”,这是天大的好事。同时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原本打算干顺了“移交养殖权”回老家的陈耀平,这一下又走不开了。不但自己抽不了身,还要继续带着吐尔逊·托合提进一步扩大肉兔的养殖规模。如果只是把已有的兔子卖光,兔舍里没有了“摇钱兔”的基本盘,吐尔逊·托合提家的收益又从哪里来、后续又该怎么发展?

但是,吐尔逊·托合提显然没有独立养殖的能力:一是缺少持续投入的资金,二是身残的他目前还不能独当一面。看着圈里日渐减少的兔子,再看着吐尔逊兄弟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的那股劲儿,陈耀平考虑再三,最终横下一条心:

要帮,就帮到底!

要想继续发展,就要扩大规模。要想扩大规模,必先扩建兔舍。

没有钱,陈耀平就从自己的卡里取,人手不够,他就在村子里掏钱去雇。看着满头大汗的陈大哥日夜奋战,顾不上休息,行动不便的吐尔逊·托合提心里过意不去,和爱人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一起,时不时地过去搬砖头、递砂浆。陈耀平怕他们累坏身子、得不偿失,就劝他们在一旁看着就行,或者时不时地给兔子添点草。但心存感激和歉疚之情的吐尔逊·托合提夫妇,还是跑来颠去,一会儿给干活的人烧奶茶,一会儿给干活的人递香烟。大家齐心协力,仅一周多时间,一个一百一十五平方米的大兔舍修建完成。大活干完了,剩下的扎兔笼、隔纱网的细活儿、碎活儿,就由陈耀平一个人来干。

陈耀平右手拿着一把钳子,左手拿着一束铁丝,他抬头望着兔舍的侧窗里漏下来的阳光,心想,吐尔逊兄弟,今生今世,怎么就偏偏遇上了你!

兔舍扩建完成后,就要全力储备种兔。陈耀平说,储备种兔,必须全心全意,精心细心地养,就像养孩子一样,把它们一个个养大,直至它们具备生育繁殖的能力。储备种兔,不但要储备母兔,还要储备公兔,什么时候合在一起养,什么时候分开来喂,都要把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有了计划,就去落实,夏天打青草、秋天扫树叶、冬春季节还要准备麸皮和玉米等饲料,只有精细化养殖,粗细结合,才能把兔子养好。

阿克苏一带以前养本地土兔子的多,养品牌肉兔的很少。因此,很多人看过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养的新西兰獭兔后赞不绝口,从而萌生了“买种兔自己搞养殖”的念头。陈耀平从中看到了商机,对吐尔逊说,咱们就多准备些种兔,不但能卖个好价格,还能加快自家兔场轮转、繁殖的速度。

于是,一家人都行动起来了。最忙的时候,孩子们都参与进来了,每天放学回家或者是周六周天,就帮着大人去割草喂兔子。饲料喂得好,兔子繁殖得快,也长得快。陈耀平说,一只母兔一次能产下十二三只仔兔,最多时有十五六只。但每只母兔只有八个奶,下得再多,也只能满足七八个仔兔的供给,因此,那几个个头小的、体质弱的也就自然淘汰了。这样能够保证每只留下来的仔兔不缺奶,营养充足,也保证了每一批兔子的质量。没过几个月,圈舍里的兔子就已经满满当当、欣欣向荣了。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有盼头,就有干劲。有出路,更有盼头。眼看着圈舍里的兔子的数量一天天成倍地增长,一家人的心劲儿更足了。

二〇一七年,由于兔子数量比原来的增加了一倍多,原来一百一十五平方米的兔舍已远远不能满足兔子养殖的基本需求。陈耀平与吐尔逊商量,决定再修建一个二百平方米左右的兔舍,进一步扩大规模。

问题是,陈耀平卡里近十万元钱几乎花完了,还有两万元的资金缺口。怎么办?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那几天,因筹不上资金着急上火的吐尔逊·托合提几乎要掉泪了。

陈耀平没有气馁,拍了拍兄弟的肩膀,说,男人的眼泪掉在戈壁上,就是一片盐碱地;要是掉在田野里,就是一片绿洲。

这个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男人,没有就此停滞不前。那天晚饭后,他向吐尔逊·托合提夫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贷款!

他说,我们就贷两万块钱,先把兔舍盖起来,只要兔舍盖起来了,兔子繁殖起来后,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就能把这个贷款还上!

由于家里之前就已经有十几万的外债,多少年了还没有还清,说到再次贷款时,吐尔逊·托合提夫妇还是心有芥蒂,生怕一旦兔子卖不好,家里就会“债上加债”了。但陈耀平决心已定,他向吐尔逊·托合提夫妇说,还是那句话,养兔挣了钱是你的,赔了钱算我的。这两万块钱如果还不上,我就从家里给你拿!看到陈大哥如此自信,夫妇俩也就不再担心。

于是,陈耀平带着吐尔逊·托合提来到了当地的银行,银行主任了解情况后,欣然同意为他们贷款。这位主任之前来过他们的养兔场,还买过他的兔子,当时对他们的兔子赞不绝口。主任对吐尔逊·托合提说,别说两万,三万我们也贷给你!看着你的汉族兄弟这么用心地帮你,我们银行出点力也是理所应当!但银行有规定,贷款还必须到村上出个证明、盖上章,方可办理。村委会的干部当然知道陈耀平帮助吐尔逊·托合提养殖肉兔的事儿,见他们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十分支持,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的养殖场扩大了,整个阿热兰干村的村民都会从中受益。证明开好,章子盖上,临走时,热情的村主任还不忘鼓励吐尔逊·托合提好好干,争取成为村里獭兔养殖的带头人。

几天后,两万元的贷款就办下来了。资金到位,人手找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一个二百多平方米的兔舍很快建好了。由于兔子繁殖养殖顺利、销售渠道畅通,不到三个月时间,陈耀平与吐尔逊·托合提兄弟俩就把银行的两万元贷款还上了。看到兄弟俩如此能干又守信用,还款那天,银行主任高兴地说,以后再需要贷款的话,你们就吭气!

就这样,吐尔逊·托合提一家在陈耀平的帮助下,依托肉兔、种兔养殖发展家庭经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二〇一八年,存栏的兔子首次超过三千只,不但数量规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买兔子的客户也达到一个从未有过的峰值。这些兔子不仅热销本地,也受到了喀什、和田等外地客商的青睐,很多人慕名找上门来收购兔子。

二〇一八年八月,经阿热兰干村村委会审核,吐尔逊·托合提一家摘掉了戴在头上多年的低保户“帽子”。年底,除去田地里的收入,仅肉兔销售一项,吐尔逊·托合提家就有高达二十七万元的收入,这笔钱,让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吐尔逊·托合提一家,彻底打了个翻身仗。有了钱,首先要把这几年盖房、住院、吃药、孩子上学等欠下的十五万元外债还掉。二〇一九年三月,随着一笔三万元的外债还清,吐尔逊·托合提一家才算彻底还清了多年来欠下的所有债务。

“真没想到,妹妹还有能力把这钱给我还上!”当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拿着三万元现金,去给自己的姐姐茹可古丽·麦合麦提偿还借了多年想还却一直没还上的借款时,姐姐拉着妹妹的手抹着眼泪解释,她并不是为妹妹还她那三万元流泪,是为妹妹一家能从艰难困苦中爬出来、重新过上幸福生活而流泪。

卸下了命运压在肩上的重负,吐尔逊·托合提夫妇顿觉一身轻松。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一切,除了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更要感谢他们的好大哥——陈耀平。

现在的吐尔逊·托合提一家,丝毫看不出哪一点不如别人。和其他村民一样,他们不但享受了政府帮建的富民安居房,原来那两间土坯房也推倒盖上了几间彩钢房。寬敞明亮的新居焕然一新。原来的土炕也早已被现代新式床所取代,破旧的桌椅板凳也被洋气的沙发、茶几所替换。家用电器就更不用说了,有线电视、电饭锅、电烤箱、电磁炉一应俱全……如今,已经扩展达一千平方米的兔舍,环围在院子的东北面,更是显现出不小的规模和不错的发展势头。

如今陈耀平养殖獭兔的目标,已不仅仅是帮助吐尔逊·托合提一家走向小康,而是要借势而为,通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立獭兔养殖合作社,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肉兔养殖的队伍中来,带领当地村民一起走向致富路。他没有忘记,参加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观礼回到阿热兰干村后,他就立下“不带领大家增收致富,我陈耀平就不离开这里”的宏愿。

二〇一九年底,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养殖的肉兔已经接近四千只。

就在这一年年底,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大面积出现,给他们的肉兔销售也蒙上了一道阴影,由于人员被要求减少聚集、很多农贸市场暂时关了门,加上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使得不少阿克苏之外的南疆客户不能来这里购买兔子。

二〇二〇年七月,乌鲁木齐等地也出现了新冠疫情,兔场一度出现了“饥荒”。兔子没吃的,陈耀平就因地制宜,把附近的村民组织起来,给他们开工资,去附近的果园里扫树叶。集中扫上几天,就能供几千只兔子吃上个把月。一位阿克苏地区陕西商会的朋友去看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养殖的肉兔,看到饲料间里没剩下几袋饲料时,大为吃惊,同时也被陈耀平的坚守深深感动,当即自掏腰包为养兔场购买三吨麸皮,以示支持。

疫情前,兔子的销路非常不错;疫情后,买活物的客户少了。二〇一九年,曾有一个乌鲁木齐的烧烤店每天需要二百只肉兔,陈耀平看到肉兔的巨大商机却眼瞅着无法供应。一是因为自身规模还达不到,每天供应不了二百只;二是因为他们没有供给冷链的手续和资质,兔子宰杀后无法通过物流或快递发到客户手中。也就是说,要供应这样的客户,就必须申请建立一个屠宰点,把兔子宰杀后进行分割、包装,贴上商标,还要经过正规的防疫、检疫等程序,才能给买家打包发过去。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为解决肉兔养殖的资质问题,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在拜什吐格曼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陈耀平、吐尔逊·托合提兄弟的“手拉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从而解决了养殖、屠宰、运输、农产品生产等环节的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申请建起正规的屠宰点,没有屠宰点,肉兔就只能走零散销售、就近消化的路子。

陈耀平说,由于疫情影响的持续,二〇二一年,养殖场卖出去的兔子数量很有限,即便是保持投入与收入平衡,也是极其困难的。为此,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四千只兔子,不算吃掉的树叶草料,光麸皮和玉米面,每天就得消耗三袋,一袋按五十公斤,一公斤按二元七角计价,他们每天就要支出四百零五元,一个月下来,就要开销饲料费一万二千元,如果“只进不出”(只消耗饲料而不销售兔子),一年下来,光饲料这一项,就有将近十五万元左右的支出。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一是要利用各种渠道“零售”兔子,二是要多打扫果树叶作为兔饲料,尽量减少兔子的日常消耗,压低养殖成本。

二〇二二年二月的阿热兰干村,春寒料峭。村道的尽头,一辆装满树叶的农用三轮车朝吐尔逊·托合提家的门口驶来,三轮车的驾驶座上,陈耀平两眼目视前方、双手把控着方向,吐尔逊·托合提并坐在他的旁边,笑意盈盈。此时,暖意融融的厨房里,吾尔尼亚斯汗·麦合麦提的大盘兔快要出锅了,香喷喷的味道已经从半掩的窗户和拂动的门帘边飘了出来。三个孩子听见门口马达熄火的声音,也跑出来帮助卸下车上的树叶,随着拉来的树叶填进了几个兔舍,几千只兔子进食的声音连成一片。很快,一家六口人也围坐在了厨房的圆桌前,开始享受这个春节还未结束的“年味”。

这个冬天,陈耀平又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因为在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稳住肉兔养殖场的“基本盘”,是他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

吐尔逊·托合提家有将近二十亩地,分散在六个不同的区块,前些年种棉花和其他作物,收成不甚理想。陈耀平和吐尔逊·托合提商量,今年除了种几亩麦子供自己吃外,其余的十几亩都种成玉米喂兔子。这样,收获的玉米和玉米秆都能够成为肉兔养殖的饲料。如此,也就节约了外卖玉米、麸皮等饲料的经济开支,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成本。

陈耀平和吐尔逊·托合提的肉兔销售重新流转了起来。能够走出家门的客户,再次想起阿克苏那个叫作“阿热兰干村”的地方,还有他们喜欢的肉兔。虽然比二〇一八年的那股热销劲差了许多,但形势毕竟在一步步走向正常。

面对已经到来的农历虎年,陈耀平说,咱们国家政策这么好,疫情防控又这么有效,中央和自治区给农民的各项惠民政策也这么多、这么好,新的一年,形势肯定是一片大好,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机遇。只要肯干、吃苦,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等我们獭兔的养殖规模扩大了、科学规范了、产销渠道畅通了,再把屠宰点建起来,活物和冷链一起卖,用“两条腿”走路,即便出现疫情,也不会过度影响我们肉兔的正常销售。这样下来,一年挣个几十万,都不是問题!

从认识吐尔逊·托合提到帮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陈耀平花光了身上所带的积蓄。但陈耀平并不后悔,他不仅愿意帮助吐尔逊一家,还愿意帮助周围更多想要学习养兔技术的村民。他和吐尔逊·托合提兄弟成立獭兔养殖合作社,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尽可能多吸纳村里的贫困户,给他们提供种兔和技术,带领大家一起富起来。

因为陈耀平说过一句话:我们就是一家人。

责任编辑:李颖超0A5DE064-43AD-4004-A96C-021377C542E1

猜你喜欢
兔子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牛最佳养殖模式及发展策略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兔子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兔子捉迷藏
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