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黄麻主要药用成分及其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2022-05-11 06:49陈基权杨泽茂邓灿辉刘婵唐蜻陈小军戴志刚粟建光
中国麻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提取物食用研究

陈基权,杨泽茂,邓灿辉,刘婵,唐蜻,陈小军,戴志刚,粟建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205)

黄麻为锦葵科(Malvaceae)黄麻属(Corchorus)一年生草本植物[1],传统上主要利用其韧皮纤维制造绳索、麻袋、无纺布或其他织物。在天然纤维作物中,黄麻在世界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棉花。黄麻纤维利用历史悠久而广泛,而其食用和药用功能往往被忽视,近年来因其纤维应用受到冲击,食用和药用领域才逐渐引起关注。事实上,古埃及时期便将食用黄麻列入专供皇室食用的蔬菜,有“帝王菜”之称,我国北宋苏颂等人编著的《图经本草》也有黄麻食用的记载:“嫩叶可食,甚甘滑,利大肠”。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将食用黄麻列入《奥运蔬菜成果汇编》。

1 黄麻多样性及其名称

黄麻属有40多个种,栽培种主要有长果种C.olitorius和圆果种C.capsularis,另外还有C.aestuans、C.africanus、C.axillaris Tsen et Lee、C.baldaccii、C.bougoudo、C.brevicornutus、C.brevicaulis Hosokama、C.confuses、C.depressus、C.fascicularis Lam、C.pseudo-olitorius、C.pseudo-capsularis、C.schimperi、C.siliquosus、C.tridens、C.trilocularis、C.urtifolicus等。长果种黄麻作为食用较多,圆果种叶片较长果种小,可食部产量偏低,而且大多带一定的苦涩味,口感软滑度较低,食用范围较小,但印度、孟加拉国及我国沿海某些地区也有偏爱圆果种的人群。其他各个种栽培和食用较少,仅见于一些部落或农民自种自用。黄麻分布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非洲多国、美洲(巴西、墨西哥、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地[2-3]。在悠久的种植历史中,不同地域对黄麻有不同的别称(地方名称)。

表1 黄麻在不同地区的名称Table 1 Vernacular name of jute in different regions

2 食用黄麻品种及营养成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均有从事食用黄麻品种研究,分别育成了帝王菜系列、福农系列、桂麻菜等品种,并对嫩梢产量、营养成分、抗虫抗病性、口感及外观等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帝王菜1号为例,含水量77%,粗蛋白含量89 g/kg,可溶性总糖 21 g/kg,氨基酸总量 66.43 g/kg,Ca、K、Na、Fe、Zn含量分别为 4450、6740、30.2、26、6.4 mg/kg,属于较耐储存[4]、营养较为全面、营养结构比较适合人体吸收的蔬菜[5]。结合食用黄麻种质资源大数据、品种选育经验,Ashok等[6]对黄麻次生代谢物种类和含量进行研究,并探究其抗氧化功能,将食用黄麻种质进行初步分类,为后续品种选育和基因型选择提供了参考。

3 食用黄麻药理成分

黄麻叶中成分较为复杂,具有药理功能的物质主要有:多糖类[7]、多酚、黄酮类、维生素、特有黄麻素和黄麻苷类物质[8-9]。各种物质由于测定方法、表征物和测定品种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如总酚含量从几毫克每克到几百毫克每克[10],但有共识的是,黄麻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常食蔬菜和谷物[11]。

表2 食用黄麻药理成分[12]Table 2 Pharmacological components of edible jute mg/100 g

4 食用黄麻药理学功能

4.1 缓解疼痛

在众多止痛药物中,阿片类药品被认为是最有效且用量极少的药物,但长期使用需要不断增加剂量,且具有成瘾性和其他危害。食用黄麻叶片被认为是潜在的止痛药物,并在世界许多地方所熟知[13]。Zakaria等[14]利用圆果种黄麻叶提取物对小鼠的试验表明,黄麻叶对缓解疼痛有明显作用,10%和25%浓度的黄麻叶提取物分别对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发生良好反应,而当浓度增加至25%~50%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使用0.8mg/kg吗啡的镇痛效果。另有研究[15]指出,镇痛作用归功于圆果黄麻中的黄酮、甾醇、单宁和精油的存在,这些物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者阻止环氧酶per se的产生,因而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这些新近的研究成果佐证了黄麻作为传统止痛药物应用的结论。

4.2 抗氧化及抗炎作用

谷胱甘肽(GSH,glutathione)被认为是细胞内不需要酶催化的抗氧化剂,这种含有硫醇的化合物能够清除如过氧化氢之类的过氧化物。Babatunde等[16]利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衰弱,从而导致因局部缺血而引发的氧化胁迫,而经使用长果黄麻叶乙醇提取物喂食的大鼠能产生大量GSH并通过细胞膜释放,从而降低了过氧反应的伤害。黄麻叶提取物的抗氧效果研究与Das等[17]采用砷诱发的心肌衰弱的结果类似,而在抗氧化机理研究方面,认为长果黄麻叶中绿原酸和毛地黄黄酮-7-O-β-葡糖苷酸起主要作用,主要通过发生氢原子转移的分子反应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18]。我国学者也有类似研究,长果黄麻提取液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是良好的电子供应者,其供应的电子除可以使Fe3+还原成Fe2+,还可与自由基结合成较惰性的物质以中断氧化连锁反应,在此过程中黄酮类物质起到较重要作用[19]。

长果黄麻叶提取物能有效缓解因长期过量饮酒而引发的消化系统紊乱和炎症,通过对小鼠的试验表明,过量饮酒后喂食黄麻叶100mg/kg(体重),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内脏微生物系统、肠道渗透性、肝脏炎症和有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能得到明显改善[20]。类似研究如,喂食大鼠70%乙醇引发过氧化胁迫,监测其体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丙氨酸转氨酶(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乳酸脱氢酶(LDH,lactate dehydrogenase)、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GSH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表明,喂食黄麻叶提取物能明显地将这些指标调整到正常水平,揭示黄麻叶能较好地对抗过氧胁迫产生的大量自由基,从而保护身体免受伤害[21],修复肝的δ-ALAD酶(氨基乙酰丙酸脱氢酶,aminolevulinic acid dehydratase)活性,从而保护肝脏[22]。喂食黄麻叶提取物对兔子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黄麻叶甲醇提取物对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子宫收缩具有明显作用,其效果相当于使用阿托品,而对大鼠炎症抑制虽达不到常规药品阿司匹林的作用,但与未使用任何处理相比,炎症程度明显降低[23]。黄麻叶中二咖啡酰奎宁酸对抑制由炎症引发的神经退行性变和认知系统损害有较明显作用[24]。

4.3 抑制肿瘤

有学者[25]研究长果黄麻叶乙醇提取物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发现黄麻提取物能有效杀死肝癌细胞,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值,并首次揭示线粒体-半胱天冬酶的细胞凋亡通路,指出食用黄麻是抗癌食物和潜在的预防癌症药物原料。对黄麻多酚浓缩提取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的作用效果进行离体研究,处理2 h后,与人健康肠黏膜细胞“CCD841”对比,“Caco-2”中活性氧自由基(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明显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长果黄麻提取物能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的活性,而对健康细胞却没有影响[26]。长果黄麻乙醇提取物含有槲皮素3-O-β-D-4C1半乳糖等物质,能减少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炎性渗出物的水肿,长果黄麻提取物中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虽然很低,但在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反应细胞)的浓度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与Michel David研究类似[27],这些提取物能抑制醋酸诱导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鼠气囊内一氧化氮的生成。生化检测结果表明,黄麻提取物能恢复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且具有抑制COX-I酶和COX-II酶的作用,在硅对接(in silicon docking)研究中,发现其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白血病和骨肉瘤细胞系具有积极意义[28]。

4.4 抑菌

食用黄麻本身无法达到抑菌作用,而其提取物却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2000μg/L剂量的黄麻叶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绿脓杆菌生物膜形成,降低毒性和弹性蛋白酶活性,并抑制绿脓杆菌的群集运动,在较高浓度下还能降低62%的紫色杆菌毒素的生成量[29]。黄麻叶黏液多糖的醇提物对多种菌类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性明显[30],Melis等[31]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但与四环素、氨苄西林相比,效果明显要差,原因可能是黄麻叶提取物的纯度太低而未达到理想效果。

4.5 退热

在非洲和印度的某些部落,将干黄麻叶冲泡作为退烧药来使用已有悠久历史[32],而黄麻叶水提取物的退热效果被后续研究得以证实,一些科学报道也表明,在非洲经常食用黄麻菜的地区,肠胃热发生概率要比其他地区低[33],这可能归因于黄麻叶中含有的生物碱、皂苷、黄酮、单宁、蒽醌类和强心苷类化合物的作用[34]。

4.6 重金属解吸

Dewanjee等[35]按5 mg/kg的剂量给大鼠经口喂服醋酸铅40 d,并于第11日同时喂服长果黄麻叶提取物30 d,发现喂服黄麻叶提取物的大鼠血液、肝、肾、脑和心脏中铅的浓度降至未喂服黄麻叶提取液的大鼠的一半,随黄麻剂量增加,铅在上述器官中含量下降明显。血检发现,喂服黄麻叶的大鼠血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数量能恢复到接近大鼠正常水平。氯化镉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蛋白质羰基化及降低肝脏抗氧化酶和谷胱甘肽活性,黄麻提取物能修复上述指标,并降低Cd在生物体内重要器官累积和维持血液健康等[36]。

4.7 其他功能

食用黄麻作为蔬菜或制成青汁常食,多人反映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和减肥美容效果,尤其对术后病人由于长卧而引起的严重便秘,效果较为理想,但该效果未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对大鼠的试验表明,黄麻叶提取物能抑制胰腺脂肪酶活性,减少内脏脂肪白组织,从而使肥胖大鼠体重降低,而且还能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脂和自由脂肪酸的含量[37]。对肝脏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黄麻叶提取物能减缓脂肪变性和脂肪细胞肥大,效果甚至比药物奥利司他要好[38]。另外,食用黄麻还用于治疗疟疾、心脏病、伤寒等病症,还可改善儿童营养缺乏等症状[39]。

5 讨论与展望

我国在食用黄麻营养物质、食用特性以及新产品应用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青汁、压片、食品添加物、颗粒冲剂[40]、喷雾剂[41]等。国外针对长果种的药理功能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发新型药物、合理化饮食搭配起到较好的指导性意义。然而,利用食用黄麻开发新型药物或者作为中药使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一些问题:(1)所有研究均为离体或动物试验,未见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研究;(2)药物(或非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问题还需要解决,提取技术大多采用有机溶剂,溶剂残留对试验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而且某些溶剂本身对人体有不良影响;(3)由于纯化问题未能解决,因而对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相对较少;(4)食用黄麻中有某种药物成分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其能用于药物开发利用,如槲皮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但未必都有提取价值;(5)研究者使用的品种不一,而据笔者所知,品种间物质成分差异依然较大,有必要进行多品种试验,以找出目标品种,这可能涉及农学和医学之间的交叉联合研究。

食用黄麻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植物,食用大多集中在一些原产国,我国在两广和东南沿海地区有食用习惯,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种新型蔬菜。虽然营养价值较高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推广应用仍需要分步走。首先,应当做日常蔬菜进行推广,目前我国在食用品种选育方面获得较大成果,而在宣传普及、食谱多样化方面还需加大力度。然后,作为深加工食品,开发脱水蔬菜、糕点、青汁、饮料、含片等纯食用黄麻或配方食品。再次,进行药品、保健品、药物辅助品等的开发,研究提取、纯化、浓缩等技术,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普适性研究等。如果为急于推广而首先宣传其药用效果,消费者使用后没有实际效果反而会影响市场接受度,不利于食用黄麻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提取物食用研究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