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简析

2022-05-11 03:17谢聪敏
中国钢铁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钢铁工业废钢电炉

谢聪敏

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十四五”时期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为钢铁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主要围绕《指导意见》中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这一部分作简要分析,将当前行业基本情况与主要目标进行对照,找差距,抓重点,明确努力方向。

一、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简述

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将贯穿整个“十四五”,乃至后续较长一段时期,对于钢铁工业来说显然是一个长期目标。《指导意见》将长期目标首先分解为一个3年的中期目标,即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这样的划分为政府有关部门动态了解行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总结成功经验,并根据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政策提供了便利,充分体现了政策制定部门务实的工作作风。

《指导意见》将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分解为五个维度目标(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资源保障、供给质量),并对每个维度进行再次分解,提出较为具体的量化指标(见 图1),为行业、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图1 《指导意见》中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梳理

二、会员企业与主要目标的差距

本文认为,基于五个维度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的量化目标是各项目标中的重中之重,故主要选取会员企业整体数据与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量化目标进行对比。通过 对表1的梳理,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量化目标大致可分为有序推进和重点难点两类。

表1 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量化目标

(一)有序推进类目标

有序推进类目标的含义为:从该项目标的历史情况看,如果行业、企业按照有关要求稳步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则该项目标可以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时间节点达成。

有序推进类目标主要有以下5项:(1)R&D投入强度达到1.5%;(2)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3)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4)每年突破5种关键钢铁材料;(5)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本文认为,有序推进类目标大概率可以按时完成。主要理由是:

第一,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具备完成相应目标的条件。例如:R&D投入强度方面,该指标在2021年已超过目标值。吨钢综合能耗方面,2021年吨钢综合能耗为550.43千克标准煤/吨,2018年该指标为559.35千克标准煤/吨,3年间降幅接近2%。水资源消耗强度方面,按照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工业增加值和用水总量数据计算,2021年与2018年相比,该项指标下降了11.4%。关键材料研发方面,从近3年情况看,基本可以达成每年突破5种关键材料的目标。同时,从钢铁工业技术进步角度看,2018—2020年度钢铁行业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项目均在4项以上,平均每年5项,即钢铁工业基础科技领域的发展为关键材料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第二,从政策未来走向看,部分目标将逐渐成为钢铁企业的必要条件和门槛条件。例如:按照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政策的要求,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将成为必须完成的科目,而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双碳”工作相关指标将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这一表述将有力促进地方政府督促本地区钢铁企业按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二)重点难点类目标

重点难点类目标的含义为:从该项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历史情况看,属于需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克的难题。

重点难点类目标主要包含: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电炉钢产量占比≥15%、利用废钢资源量超过3亿吨、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

本文认为,重点难点类目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的难点在于基础数据的获取。“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的难点,在于企业对智能制造所带来的效益提升,能否覆盖因智能制造导致的用工量下降,进而引发一线工人失业或转岗,并由此带来的企业成本、社会成本上升,尚存疑虑;“产业集中度、电炉钢产量占比、利用废钢资源量”的难点,在于完成这些目标涉及诸多因素,且在前期完成过程中出现反复,工作难度较大。基于上述分析,“产业集中度、电炉钢产量占比、利用废钢资源量”又是“难中之难”。

三、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应力争在2025年达到。根据钢铁行业现状与主要目标的差距,2022—2025年期间应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类目标,尤其应重点解决“难中之难”,即“产业集中度、电炉钢产量占比、利用废钢资源量”三大问题。在解决三大问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提高产业集中度过程中,应发挥省内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钢铁龙头企业的作用,由龙头企业承担省内钢铁产业整合的“种子选手”和构建钢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企业。从近年来各地区钢铁市场运行情况看,西北地区和福建地区市场表现较为平稳,福建市场得益于三钢集团对省内企业进行的整合,西北地区市场则与陕钢集团牵头发起的陕晋川甘建筑钢企高峰论坛有关。可见,区域内龙头企业由于具备体量、规模较大,对本地区其他钢铁企业和上下游行业影响力较强等优势,对保证区域钢铁市场的平稳发展,构筑产业链供应链互利共赢的合作体系,进而提高区域内产业集中度,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统筹推进提高电炉钢占比与利用废钢资源量两项目标。《指导意见》在有序发展电炉钢这一主要任务中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同时也强调了“有序”这一前提条件。本文认为,“有序”应包含以下两重含义:(1)从时间维度看,提高电炉钢占比与利用废钢资源量两项指标要统筹协调。电炉钢发展过快,将在短期内刺激国内废钢需求量大幅上升,一方面出现电炉等废钢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出现个别时段、个别地区废钢供需错配,拉动废钢价格大幅上涨,同时推高长、短流程企业的成本,不利于钢铁市场的平稳发展。故《指导意见》特别强调有序发展这一概念。电炉钢的发展以及电炉钢占比提升的速度,应与废钢市场的建设进度相匹配。(2)从空间维度看,并非所有地区、所有企业均具备建设电炉钢的条件。《指导意见》也提出,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企业发展电炉钢。本文认为,具备一定条件即有充足电力供应、能以合理成本获取电力及废钢资源、临近钢材消费地区等。故各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电炉炼钢,避免为达成目标而一哄而上。

猜你喜欢
钢铁工业废钢电炉
攀钢突破钛渣电炉煤气回收与钛精矿干燥闭环利用技术难题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铁罐加废钢提高废钢单耗生产实践
现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趋势
马鞍山钢铁公司企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提高钢铁工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如何在西钢空分系统中有效提高氩气提取率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电炉车间基础设计
入世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