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旅游资源区位要素SWOT分析及对策

2022-05-11 07:59张彬彬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北海市北海景区

■张彬彬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一、北海旅游区位优势分析

(一)历史沿革

北海在2000多年前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全市土地面积为333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为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5.69%。其三面环海,空气中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至5000个,曾经荣获“全国10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和“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称号,2012年获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20世纪90年代,北海就被列为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北海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之一,得到世界瞩目。但遗憾的是,直到2018北海市GDP仍然排在14个城市之末,经济总量排在广西省5—6名[1]。

(二)气候宜人

北海市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26′~21°55′34″[2],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海岸。全市南北跨度为114公里,东西跨度为93公里。

全市每年平均气温24.2度,总降雨量2256.5毫米,日照时数1662.2小时,是广西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北海市全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见附表1。

附表1 北海市全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

若以气温≥30℃为炎热天气,气温≤0℃为寒冷天气,北海市6-8月份只有2~3天为炎热天气,全年无严寒,气候宜人。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各个城市高50~100倍。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长期以来,北海旅游业以“古迹、风光、人文、滨海”四大旅游资源为主线;以“海、湖、滩、岛、山、林”六大自然风光为一体;以“海滩、海水、海岛、海鲜、海珍、海底珊瑚、海洋动物、海上森林、海洋文化、海上航线”十大海洋资源为特色,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北海有涠洲岛、北海银滩、星岛湖、百年骑楼老街、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底世界等一批旅游景点景区。其中涠洲岛是北海最具有潜力的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岛屿。

(四)丰富的物产

北海市所属海域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鱼、虾,鱼类有500多种,虾类有10多种,每年可捕量35万吨。北海盛产珍珠,自汉代就是著名的“南珠”故乡。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传统单口相声《珍珠汗衫》故事就发生在此地。

这里还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石油储量为2256万吨,天然气储量为350亿立方米。矿产资源有钛铁矿、高岭土、石英砂等,其中铁钛矿储量为350万吨,石英砂储量达3000万吨以上。

不可否认,自改革开放以来,北海市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东南亚侨胞都从中受益,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临港新材料、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工业的入驻,彻底改变了其以传统农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

(五)交通便利

北海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2481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795公里,铁路近五年新增里程110公里,建成广西沿海网,连接了钦州至北海段、合浦至湛江、玉林至铁山港等支线。

海岸线长562公里,有多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泊位200多个,10万至20万吨级港口20多个。航空交通也非常便利,原有的福田机场将升级为国际机场,并通过桂林对接国内及港澳国际航班,政府要把其打造成为区域服务的交通纽带。

二、北海旅游发展劣势

厚重的历史、宜人的气候、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物产,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让旅游业有望成为北海市支柱产业,但从多年发展情况来看,北海旅游发展差强人意,其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管理缺失

北海市作为广西省乃至大西南唯一出海口,在地里位置上占尽先机。但由于地级市身份,发展处处受到限制。在旅游业发展上,观念落后,投资软环境较差,不能把北海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例如:涠洲岛的火山景观和珊瑚资源得天独厚,但岛上开发混乱,管理水平还处于村级水平,常常发生宰客现象。螃蟹、虾等海鲜食品经常贵到离谱。到涠洲岛只有通航船只,速度慢,载客量少,往返时间长,遇有风浪游客更是常常被困孤岛,游客体验较差。与厦门的鼓浪屿相比,还缺乏旅游文化支撑,缺乏投资资本。

北海盛产珍珠,珍珠自古闻名。但出名的珍珠厂家或者加工企业寥寥无几,严重缺乏政府引导和产业升级。

北海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却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温床,近几年的投资,政府主导项目多是地产。但本市常住人口161万,供给远远高于需求。本来是期望内地游客成为候鸟来本市买房,但疫情的影响和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打压,造成现今房价大幅下滑,房地产市场萎缩的局面。过度开发还对北海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二)交通问题

北海不是广西交通枢纽城市,虽处于临海港口,但想去全国各地,需要去南宁、桂林转机,这无疑给旅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福田机场规模很小,承载量不足,难以满足旅游发展需要。旅游景点交通不便,例如:红树林是国家级保护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但由于该景点离市区较远,市区内又无专线旅游车直达红树林,很多游客因交通问题而放弃游览。各大旅游景点也均公共交通不发达。北海市没有地铁,早晚高峰期间存在拥堵问题。

(三)环境污染问题

银滩周围遍布酒店和居民区,这些居民和商家直接把排污管道通到北海海域,海洋资源被严重污染,一到热季,银滩臭不可闻,严重影响游客游览体验。石油开采平台就在银滩附近,一旦有泄漏事故发生,将给银滩旅游景点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涠洲岛开发过度,岛内商家太多,给银滩环境带来生活污染。红树林景区没有很好保护,居住人群众多,存在人们随意进出、随意丢弃垃圾、随意践踏树苗等问题,给景点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四)景点开发不足

北海诸多景区开发不足,以星海湖为例,早期有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水浒传摄制组投资,但随着政府人员更换、政策更迭,开发商撤资,星海湖景区变成烂尾。

涠洲岛定位是特色景观旅游地,并以“南海蓬莱”为口号建立。政府十几年间,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用于建设景区,但是仍然不如人意,不够完善。岛上安全标识不全,没有统一的供水系统,用水靠居民自己打井取水,存在安全隐患;电讯系统不完善,网络覆盖面极小,信号不稳定;岛上道路硬化不足,大风天气,就会尘土飞扬;现代化娱乐设施更是极少,游客留宿时间短。整个涠洲岛旅游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星岛湖是北海独有的湖岛结合景区,这里大小密布1000多个岛屿,湖光、树林、候鸟众多,具有独特的幽静美。但所谓的“湖光山色水浒城”确是地地道道一个烂尾工程。岛上有众多烂尾别墅,非常醒目,严重影响观赏感受,水浒城开发一半,开发商撤出,成了无人监管、无人维护的烂尾工程。

三、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北海与东南亚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东盟诸多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增进了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感情。“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建立区域合作带,与大湄公河经济次区域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顺利推进,以及《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北海市作为中国与东盟交通连接枢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充盈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广泛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领导人在共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该区域合作与开发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依照此构想,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必将加快此区域内产业对接,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加快人才流动,形成互补互利,旅游产业也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四、相邻区域之间的挑战

北海市虽然资源禀赋优越,但仍然存在很多发展瓶颈,尤其与广东省湛江、茂名、深圳、惠州,海南的三亚、海口等国内滨海城市相比,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投入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与国外东南亚的泰国普吉岛、芭堤雅和菲律宾的马尼拉等滨海城市相比,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巨大差距。广西北海著名景点银滩、涠洲岛,除了传统的滨海旅游景点,很少见到其他新型的服务项目。

正确合理地进行客观分析,取长补短,坚持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根据市场导向,突出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打造符合游客心理的高品位旅游产品,是实现北海市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唯一路径。

五、相应对策分析

(一)整合资源,突出旅游产品特色

旅游竞争力体现在维护市场地位和整合资源能力上,竞争力重点在基础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上,具体体现在旅游资源、旅游地区位、村镇文化、形象要素、基础设施、管理要素等方面。旅游资源丰富只能算潜在资源,区域并不一定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还需要提高营造优质的投资环境、改善原有的自然环境、创新政府的政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质量。例如,涠洲岛现在的旅游资源偏重自然风光,有火山资源、火山熔岩和海蚀,是海积地貌的代表,在中国岛屿景点资源中具有完美不可替代性。作为家文化的聚集地,应开发民族特色景区景点,例如打造民间婚丧嫁娶风俗观光游、民俗手工艺品展览、民间小吃、曲艺节、捕鱼节等系列旅游产品,既可以突出岛内文化,又可以打造景区特色,让涠洲岛成为北海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引擎。这是涠洲岛特色旅游村镇旅游竞争力的核心。

(二)政府主导,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北海市政府应该紧紧围绕《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北海银滩旅游区规划》等已经公布的政府规划内容,利用优势、整合资源,尽快使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业优势,占领南海旅游业市场。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成立旅游管委会、旅游区工作委员会等行政机构,保证政府政策的落地实施。高效的管理体系是北海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政府主导的好处是能尽可能调配资源,协调社会经济活动,既可以引导投资,又可以监督旅游景点建设过程,还可以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干预市场,避免风险。为保证政府管理体制的高效发挥,除建立市级管理机构,还应建立景区及管理机构,具体落实政策,真正把效率发挥到极限。

(三)扩大宣传,提升北海旅游形象

开发旅游产品要在遵循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整合。首先,要对北海市旅游市场进行定位,分析客源地情况,分析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还要了解旅游群体的心理状况,通过新兴媒体进行无形宣传。例如,成都旅游业的火爆与一首歌曲《成都,成都》密不可分,婉转优美的旋律、略带忧伤的歌词使成都变为年轻人的打卡地。重庆小吃、烤苕皮的火爆与网红“小贝”密不可分。她在各大媒体的吃播视频被青年群体竞相传播、模仿,给重庆旅游带来了持续的生机。

总之,旅游点的市场营销离不开新媒体。短视频的崛起、网红文化的盛行,标志着“90后”“00后”网络阵地的转移,也预示着旅游产业宣传需要转型。传统的宣传方式已远远落后于市场变化速度。网络营销、微博营销、网红营销等成为了宣传主流。

(四)与时俱进,与新兴产业全面对接

随着大数据、AI产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开发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按照《北海市“十四五”期间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及2021年北海市重点工作目标要求,北海市旅游产业应积极与其他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对接。产业布局上应该与品牌企业对接,建立特色品牌小镇,创立VR旅游景区,开拓探索娱乐节目、动漫游戏、AI创意园、数字影视、云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园区作为旅游参观的项目。对比厦门的鼓浪屿,涠洲岛自然风光更胜一筹,但人文气息更弱一点。为了形成特色,彰显景区魅力,应尝试开发文化小镇,引入开发商,例如“方特东方神话”等知名品牌,利用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景观、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开发主题公园。

(五)夯实基础,完善支持性设施建设

北海旅游景区基础建设并不完善,无法与日益增长的客流量相匹配。完善基础设施要从建设完善的管网系统、银行金融系统,建立健全的旅游服务等方面着手。在交通系统建设方面也要积极改进。首先,建设小型机场,提供优质的短途航空服务、岛屿景点的航空预览服务,改善此地偏于一隅的弱势,也为东盟高端游客提供商务飞行,为政府部门提供空中巡逻、紧急救援等航空服务。针对景区面积大、空旷、人烟稀少等特点,应积极建设环景区公共电动汽车行驶道路,开通观光电车游览服务,修建自行车道、塑胶徒步道路,增强游览过程的舒适性;北海市还没有品质高的高端旅游酒店,应该尝试引进,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提升服务档次。

六、政策开放,扶持旅游企业发展

提升北海市旅游业的竞争力,政府主导十分重要。在旅游业市场中,政府应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质量竞争为核心,以提升档次为目标,以地区文化为内涵,树立景区品牌、突出特色、注重人文关怀培育。利用政府政策,在旅游行业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政策共享服务,最大限度地吸引优质企业。在政府有力的主导下,依靠优质企业、利用现代科技、吸纳社会资本、打造品牌景点,才能全面提高北海旅游业的生命力、服务力和市场营销力,最终达到提升北海市旅游业竞争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北海市北海景区
北海北、南海南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北海市冯家江水质监测与评价
北海 美丽的地方
某景区留念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