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英语语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调查研究

2022-05-11 08:00温群方陈宛荣郝建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附表英语听力跨文化

■ 温群方,陈宛荣,郝建军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在国内英语教学中,听力理解被普遍认为是教与学的难点,而这一难点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成效。国外关于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包括学生所拥有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注意力、听力策略的运用等;另一类是外部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篇章结构、文体特征、信息是否冗余、语速、词汇、语音、语调等[1]。

国内开展大学英语教育数十年,对影响英语听力教与学的因素也研究颇深,主要有以下三种视角:第一,以学习者自身的感知出发,统计分析得出词汇和语速困难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程度较高[2];第二,从学习者认知角度出发,对引发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中,重复、讨论、扩展、模仿、翻译是促进英语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的重要策略[3];第三,从文本本身出发,研究者认为听力过程中的词义推断、输入语速、文本类型与长度、词法、句法等都对英语听力教与学有很重要的影响。

梳理文献发现,国内研究者主要是在中国语境下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进行定性定量探讨,且局限于听力教与学本身,即便有的研究人员意识到由于国内语言环境,中国大学生听力学习仅有单向输入,很少有口语输出[2],也几乎没有将英语听力教与学置于真实的英语母语视角下进行研究,而国外研究仅是将其纳入二语习得范畴,很少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门研究。随着国家文化战略朝纵深方向发展,英语显得愈发重要,因此,有必要将英语听力教学的终端——真实英语语境中的听力能力要求纳入研究。本调查研究以真实英语语言环境中的中国留学生为对象,希望从他们的实际听力感受出发,厘清影响听力学习的各种因素,探寻英语听力教学的本质与规律,从而提高听力教学质量。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问卷调查对象共82名海外中国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共35人,占比42.68%)、英国(共15人,占比18.29%)、加拿大(共1人,占比1.22%)、澳大利亚(共10人,占比12.2%)、新西兰(共2人,占比2.44%)及其他国家(共19人,占比23.17%),其中男生35名,女生48名。年纪最大为36周岁,最小为15周岁。赴国外攻读学士学位的为23人,占28.05%;赴国外攻读硕博学位的共55人,占67.07%。所有被调查者出国前均参加过雅思考试,最高分为7分,最低分为5分。

(二)调查设计

问卷共分为五部分: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求学国家和时长、就读学校层次、专业、雅思成绩等)、对自己初到海外时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打分及现在听力能力打分、影响英语听力的语言知识因素、影响英语听力的专业背景因素、影响英语听力的文化因素。本问卷采取Likert量表形式进行调查,除个人信息部分以问句方式由调查对象自主填写之外,其余部分均采用陈述句方式进行调查,以此来量化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的认同度,例如:“你认为造成自己留学期间英语听力技能运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对方英语口音”,并附有五个不同程度的选项,分别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后期处理数据过程中依据调查对象的不同选择对其赋值为1到5分。

二、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到有效问卷82份。运用SPSS软件对几组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一)雅思成绩与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听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1显示,r=0.562,提示作为两个连续变量,雅思成绩与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的英语听力水平之间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说明考试综合成绩与真实语境中听力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00<0.05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表1 雅思成绩与进入真实语境初期的听力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二)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的听力水平和现阶段听力水平配对样本t检验

将被调查者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的听力水平和现阶段的听力水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附表1。

附表1 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的听力水平和现阶段听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表2可以看出,初期平均分为70.7927,标准差为11.26202;现阶段平均分为78.2317,标准差为10.28519。两者均值差-7.43902。P=0.000<.05说明被调查者在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英语听力水平和现阶段英语听力水平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所以本次样本对整体具有代表性,可用于分析真实语境下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各种因素。

表2 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初期的听力水平和现阶段听力水平配对样本t检验

(三)影响英语听力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要素统计分析

在说话者的发音、连读弱读、语速,听者的词汇量、发音、语法等影响听力水平的因素中,说话者发音(accent)均值最高,为 3.82,且方差较小,为 0.645,这表明在众多可能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中,“听力困难是由于不熟悉对方口音”这一因素认同度最高。

由附表2中可以看出,在问卷涉及到的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思维方式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可能影响英语听力的文化要素中,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均值最高,为3.61,这可能和“听力困难是由于不熟悉对方口音”具有一致性,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附表2 被调查者认为可能影响英语听力的文化要素分析

(四)认为英语口音影响听力与认为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影响听力之间的相关性

由附表3可知,r=0.316,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认为英语口音造成听力困难的人也会相应程度地认为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造成听力困难。P=0.004<0.05,说明二者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进一步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计算后得到:

附表3 被调查者认为英语口音影响听力和方言/俚语/当地信息影响听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Y=0.34X+2.309(见附表4),即当有X个被试认为说话者英语口音影响其听力时,相应的有Y个被试认为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等会影响其听力。

附表4 被调查者认为英语口音影响听力和方言/俚语/当地信息影响听力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真实语境下影响英语听力水平的因素讨论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在国内所获得的英语听力能力和进入真实语境初期的听力能力呈中等程度正相关,换句话说,国内英语听力教学可以为学生进入真实英语语境学习做好基本的听力准备。由于被调查人员在国外攻读硕博学位的占67.07%,因此可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来探究为他们出国学习“做好基本听力准备”的本科英语听力教学。

表2显示,和英语听力水平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环境,虽然英语学习者在国内无法获取真实的英语环境,但教师可以为他们创造无限趋近于真实环境的学习条件。由附表2可知,在诸多因素中,“不熟悉对方口音”均值最高,为3.82,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一个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其次是“说话者的连读弱读影响听话者听力能力”,所得均值为3.71,继而是“说话者本身词汇量对其听力水平的影响”,均值为3.70,而“说话者自己的发音以及语法知识对听力水平的影响”的均值分别2.68和2.43,均低于文化因素中的“思维方式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对听力能力的影响”的均值,其值分别为3.18和2.76。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因素对听力水平的影响不容小觑。而附表3进一步告诉我们,认为英语口音造成听力困难的人也会相应程度地认为方言词汇/俚语/当地信息造成听力困难。也就是说,英语母语人士在日常说话时除了真实存在的英语不同发音变体外,其口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如方言词汇、各种俚语以及和当地信息相关的词语是英语听力习得的一个极其强大的拦路虎,而且是没有英语母语环境经历的人很容易忽视的一个影响英语听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课程设计时,要从这些方面下功夫。

四、建构真实英语语境视角下国内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在论及大学英语人文性时指出,学生应通过英语学习了解国外的社会和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能够处理好与对方在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并能够根据交际场景、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不同,恰当地运用交际策略[4]。因此,我们在进行听力课程设计时,要以跨文化为视角,把“涉及文本理解者所掌握的有关某种语言、某个语言社团、某个社会及其文化乃至整个大千世界的相关知识”纳入考量[5],因为这些知识对于文本的有效理解至关重要[6]。

真实语境视角下英语听力教学涉及到真实的语用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基本功、知识面、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笔者根据真实语境下英语听力理解所涉及的诸多因素,借鉴“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模型”[7],构建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型(见图1)。

图1 跨文化真实语境视角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型

该模型共分为三部分:课程体系、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既包括了外语类课程又包含了其他文化类课程,甚至涉及到被调查者所说的自身专业背景知识。教学策略基于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突出思辨能力培养。根据斯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的不同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重逻辑、中国重诗性言说,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生对英语听力的理解(附表2指出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而导致听力理解困难这一认同度较高)。因此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鼓励学生追问的能力。教学过程涵盖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包括对英语本体的掌握;文化知识则包括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双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不仅要学习外国文化知识,更要注重自己母语文化的积累和传承。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在恰当的课程体系和思辨教学法的引领下帮助听话人对所听信息进行解码、建构意义,从而完成听力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了解普遍不足,其中包括外国的历史、社会规范、价值观、文化禁忌、言语行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概念等[8]——这与附表2所显示的结果一致,所以在接下来的行动研究中,“跨文化真实语境视角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型”不仅重视中文母语文化的输入研究,还将对“外国文化知识”予以足够的关注。

五、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和语言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表明:真实的语言环境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较快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国内的大学英语语言本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在真实语境下的沟通需求,但若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需要比照真实语境进行教学。

第二,诸多语言因素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尤其是说话者的发音。

第三,跨文化因素也会深刻地影响英语听力习得。

由于国内缺乏真实英语语言环境,因此从跨文化视角建构真实语境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只有将英语听力习得和跨文化视角相结合,充分了解母语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习惯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目标。

猜你喜欢
附表英语听力跨文化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