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的译介与唐诗译本的经典化

2022-05-12 09:35刘瑾刘艺红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1期

刘瑾 刘艺红

内容摘要:汉学家宇文所安对唐诗的研究及其译介为西方世界的唐诗经典化和传播树立了典范,《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一书全面论述了译者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思想与翻译轨迹,描述了其唐诗英译的经典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的“正典”与唐诗“经典化”概念的内涵、区别与联系,总结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和世界文学化的特点,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唐诗英译的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经典化;评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Q076)。

作者简介:刘瑾,博士,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文学翻译。刘艺红,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文学翻译。

魏家海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唐诗翻译研究而知名于翻译界,发表相关论文 60 多篇,其专著《汉诗英译的比较诗学研究》荣获第湖北省第六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2019年9月,魏家海推出新著《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该书是其数年来坚持不懈,深入思考唐诗翻译研究的成果。该书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唐诗研究著作和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的文本出发,总结了宇文所安在不同学术研究阶段中的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同时对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学观念的影响进行了挖掘,因此该书具备很高的翻译文化史意义。它旨在梳理当代美国著名的汉学家宇文所安英译中国唐诗的翻译轨迹,通过总结归纳他的翻译方法、翻译思想、译作传播和接受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典籍的翻译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寻找代言人,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出版、发行和海外传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学和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此外,它还为我国的唐诗研究提供反思的契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海外唐诗研究的价值。

一、基本内容和特点

本书共分六章,可分为如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宇文所安其人及其主要著作、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述评四个小节构成,主要梳理介绍了宇文所安的基本情况、本书的研究意义与基本思路方法以及结合当前国内外对宇文所安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宇文所安的专著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第一章“《韩愈与孟郊的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实验性”、第二章“《初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学术传统”、第三章“《盛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中西正典影响”、第四章“《晚唐》中的唐诗翻译的文学文化的辐射”、第五章“《中国文学选读》中的唐诗翻译的再经典化”;第三部分结合第二部分,主要总结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其局限性和展望,即结语对全书的研究对象“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归纳与总结。

本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结合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著作与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文本,创新性地总结了不同学术研究阶段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挖掘探索其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學观念的影响。因此,本书除了文学翻译研究的价值,还具备翻译文化史的意义;第二,以中西诗学、修辞学、语言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运用理论与文本阅读的方法,从宇文所安唐诗英译的学术性与文学性相互交融这条主线出发,宏观描写和分析其著作中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语境,同时从微观角度,比较并解释译文文本与原诗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并将宇文所安的译本与其他汉学家的译本加以比较,从而使得论证有理有据,比较、阐释与归纳交互使用,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第三,选材经典,书中所选都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代表性著作,无论是《韩愈与孟郊的诗》,还是《初唐诗》,都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对这些著作的研究,兼具学术性与文学性;第四,创造性指出宇文所安在《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对诗歌的实验性翻译,契合了雅克·拉康在的“镜像理论”,指出译文镜像中对原诗的凝视与被凝视、翻译实验的明晰性与可读性,并对其翻译实验中的僵化与误读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本书内容非常充实且逻辑性强,研究问题突出,有利于读者对唐诗翻译产生新的认识。

本文在梳理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同时挖掘其研究背后的文化价值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文学外译,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且反思唐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二、唐诗英译中的 “中和”与“正典”的相互关系

作者关于唐诗英译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思想中的融合与中和。“中和”是审美哲学观的差异性在和中保持各自的一定程度的“异”“和而不同”“和中有异”“异中有同”,翻译中的总体方向是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同”和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异”寻求平衡,特别是翻译中的“中国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矛盾,需要用“中和”思想来化解。作者认为,宇文所安对诗歌翻译的“中和”理念契合了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中和哲学是“儒”“道”“释”智慧的会通,“中和”思想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也很自然地融入到中国古典文化观中,成为中国文学民族性的一大特色。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既让唐诗的民族性融入英语世界,走国际化之路,也让西方读者在英语环境中理解、解释和消化唐诗的魅力,同时又告知西方读者唐诗的中国民族特性等等,这种翻译理念与中国古代的“中和”哲学思想相契合,具有很强的共生性,构成了宇文所安翻译思想的基点。本书基于此翻译理念,从多维角度剖析了其唐诗翻译的独特性,由此提到了西方了“正典”与中国“经典”的“中和”之翻译策略。

“正典”是由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The Western Canon)中提及,其含义侧重标准性、典范性和古典性。布鲁姆的“正典”兼具鲜明的“Canon”(正经、正典)和“Classic”(经典、古典)特征,即经典性、宗教性和等级性,此范畴可以推广到中国古代经典文学的研究,延伸至中国经典,从本书的唐诗英译中可见作者融合了西方“正典”与中国“经典”,开拓了唐诗研究的新角度。经典性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文以载道”之“道”,本质来源探索蕴藏在天地自然中的艺术的真实,追求真实也就是追求本原性和正统性。本书探究了唐代诗人创作时的思想境界,指出唐代文人的创造既担负着传承传统的重任也秉承了“道”的理念,诗人既是创作者又是“载道”者。本书围绕这个核心点,分析了宇文所安追随唐诗创作文化背景的“正典”性,其西方的“正典”性作融入中国的“经典”,并在翻译中同唐诗精神价值融合,使唐诗蕴含的传统思想“道”,尽力做到忠于原诗的内容与形式;使唐诗的正统之道在译诗中还原;自身对唐诗经典的敬畏感,减少了文化价值的流失;书中指出宇文所安通过“正典性”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还原了中国文学的精髓。这表明作者对译者翻译中的经典型和正点性认识深刻,分析透彻。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本书对宇文所安在唐诗英译中呈现的“道志情”进行了翻译的正典化归纳分析,给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新启示。首先,关于“道”可总结为三点:第一为译德之“道”,译者在翻译中保留原诗歌的儒家道德标准,坚守原诗的美学价值和道德价值,既译出了作者的自嘲又译出了儒家先贤的情感,唐代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的精神意蕴及其济世的理想;第二为译“理”之道,以“理”译道,中和了原诗的佛教义理与译诗的正典化;第三是译事之“道”,唐诗也有其叙事传统,宇文所安把握了原文的叙事方法,尽量靠近原文的叙述模式,还原诗歌的生动画面,译出了“事理”与“情理”,译出了诗人在艰难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译诗大体上呈现了翻译的正典性。

其次,宇文所安对“诗言志”的诗学观念不仅有创造性的认识,其对“志”的内涵所表达的不同层面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可归纳为三点。首先是言“政”译“政”,译者把诗人的言“政”话语转变成了译诗的明示化的译“政”话语。其次是译诗的伦理之“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唐诗从联想意义上进行了翻译,译者中和了英语的负面联想意义的局限与原诗中的文化差异,采用直接移植异质的方式,以正能量驱逐负能量,引导读者的正面认识和联想,传递了诗人思家、思乡、爱家的传统情节和家庭伦理关系。译者的伦理选择引导其审美心理同目标语文化之间的适应,从而中和唐诗翻译的“志”,其译文符合唐诗的伦理规范,塑造了世界文学关系。再次对诗人以诗言“志”的创造性进行保真翻译,比如杜甫的诗歌创造性强,具有浓厚的心理学依据,宇文所安遵循这一特点,在翻译时巧用陌生化翻译技巧,把杜甫诗歌创造的雄心、目标和进取精神准确地移入译诗之中,译者对诗人的创作心理换位思考,达到了心灵的“神交”,译者的翻译心理跨越到了新的高度,实现了自己与诗人之间的“灵魂”对话。

最后,宇文所安对“情”的翻译也体现了翻译的正典化特征,如山水幽情、边塞豪情、友人别情、狂幻纵情等,译者中和原诗的动态画面,在选词与句式调整上注重原文与译文的“中和”之翻译技巧。

译介学认为,“翻译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译入与‘译出并不是同一回事,把文化从弱势文化国家和民族向强势国家和民族译介更是涉及一系列特别的因素制约”(谢天振,谢天振谈翻译 31)。宇文所安作为开拓型汉学家建立了“中和”与“正典”的经典化的译介模式,“摈弃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翻译思想,探索译入语语境的译介环境”(谢天振,《译介学概论》 300),巧妙融合中国与西方的“异”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土壤,创造性地重构了唐诗走向世界之路,为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树立了航标。

为了探究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寻求其背后的强大推动力,作者仔细分析了《中国文学选读》,提出了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是“中国性”与“世界性”的中和策略,强调其背后存在的共生性。除了这种“中和”,作者还指出,宇文所安的翻译思想还存在“融合”,即融合不同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既对中国文学传统有所归化,也对异国情调有所异化。如此一来,二者兼顾,才呈现出我们当前看到的优秀译文。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典诗歌不断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三、唐诗翻译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唐诗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它的繁荣发展不仅影响后世的诗歌创作,还影响了我国其他文体。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中国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性(Chineseness),即感知到时代、体裁、风格,尤其是作家个性的差异,是中国古诗的精髓”(魏家海 254)。本书作者论述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模式,即名人译者模式、翻译策略模式、翻译传播模式和翻译“代言人”模式,尤其是翻译“代言人”模式值得重视,随着近几年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梳理海外译者中国文学翻译模式和传播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本书作者分析了译者的唐诗翻译及其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纯文字意义层面的研究模式,以立体化的中西文化语境为背景,挖掘了承载唐诗境界中的美学价值,并且兼顾了唐诗译文的精神价值和西方读者的接受度,对传播中国文化精髓以及总结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研究作出了贡献。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魏家海:《宇文所安唐詩翻译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Wei, Jiahai. Stephen Owens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Studies. Wuhan: Wuhan UP, 2019.]

谢天振:谢天振谈翻译。《东方翻译》4(2020):31。

[Xie, Tianzhen. “Xie Tianzhen Talking about Translation.” 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4 (2020): 31.]

——:《译介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 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Translatolog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20.]

责任编辑:翁逸琴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