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叶蝉1新纪录属费氏叶蝉属及其1新纪录种记述

2022-05-12 13:06蔺国仓王少山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标本新疆

罗 欢,张 斌,蔺国仓,王少山

(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绿洲农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2.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3.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乌鲁木齐 830012)

0 引 言

【研究意义】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是叶蝉科Cicadellidae最大的一个亚科,全世界已记载38族923属6 600多种[1]。该亚科叶蝉多以草本或双子叶植物为食,其中约1/3的族以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为寄主,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种类非常丰富[2]。其不仅刺吸植物汁液,还会传播病毒,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前人研究进展】费氏叶蝉属由Signoret[3]于1880年建立至今,全世界共记录有23种,主要分布在古北区和新北区,尤其以地中海区域物种最为多样化[1]。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septentrionalisWagner, 1963隶属于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费氏叶蝉族Fieberiellini费氏叶蝉属Fieberiella。费氏叶蝉族由Wagner[4]于1951年建立,并确立费氏叶蝉属Fieberiella为模式属;1952年Ribaut[5]曾在缘脊叶蝉族Selenocephalini中包括了费氏叶蝉属Fieberiella,但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6]。1992年Meyer-Arndt和Remane[7]对费氏叶蝉族进行了详细的修订,记载了该族的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并提出了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对该族的分类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国内对费氏叶蝉属的相关研究甚少,仅1963年Wagner[4]记录了东北地区分布有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septentrionalis,国内缺乏对该种叶蝉的具体形态特征描述及地理位置考证。需研究鉴定新疆叶蝉外形特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疆乌鲁木齐及石河子地区通过野外扫网、马氏网诱集采获该种叶蝉,利用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和外观形态对其进行鉴定,描述该叶蝉种区别其它近似种的鉴别特征及形态特征。采集北方费氏叶蝉标本,运用形态学鉴定技术,为该种叶蝉的分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标本采集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实验站西北角杏园(N 44.3112,E 86.0569),面积约为50 m2,树龄10年以上,周边有榆树、李树、桃树、葡萄及灰黎、骆驼刺、苦豆子和碱蓬等多种杂草,生境丰富。课题组于2018 年7月在杏园中设立马氏网进行昆虫诱集,每周定期替换收集瓶并进行分类整理。同期,进行野外调查,对新疆部分地区乔木及灌木丛进行了扫网采集。个别标本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标本室馆藏标本。

1.2 方 法

将叶蝉腹面朝上置于解剖镜下,在室温下用拨针或尖头镊子取下整个腹部,浸泡于8%~10% NaOH溶液中加热煮沸1~2 min,然后用蒸馏水清洗2~3遍,再放入高浓度酒精中脱水处理,用吸水纸拭干后,置于滴有甘油的凹面载玻片中,在Nikon体视镜下解剖观察,观察完毕后放入装有甘油的微型离心管中保存。剩余头、胸部分用三角纸固定法制作成针插标本、干燥保存。

标本的鉴定在Nikon体视镜及奥林巴斯体视镜下进行,生殖器图片使用自动显微图像Cellsens Standard软件进行拍摄,使用 Photoshop CC2018 软件对图片进行绘制及排版,生境照采用佳能单反数码相机拍摄。结合文献[6]形态特征检索,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叶蝉分类专家Zahniser教授指导下,鉴定为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septentrionalisWagner, 1963。形态描述语参照Zahniser & Dietrich[1]。研究标本保存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昆虫标本室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标本馆。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地区费氏叶蝉属、种记述

2.1.1 费氏叶蝉属,FieberiellaSignoret, 1880 新疆新纪录属FieberiellaSignoret, 1880a: 67

模式种:FieberiellafloriiStal, 1864

属征:体中到大型;头冠前缘弧形突出,中央长度明显大于近复眼处冠长。颜面宽度略大于长度,前唇基基部较窄,端向渐宽;舌侧板等于或略宽于前唇基。前胸背板前缘宽圆凸出,后缘凹入,前翅不重叠,超过腹部末端,翅脉明显,具3端前室,4端室,且端片明显。后足腿节端刺式2-2-1。雄虫尾节侧瓣宽大,腹缘基部具发达内刺突;阳基侧突端部略呈勾状;连锁“T”形;阳茎干背向弯曲,阳茎口位于末端腹面。

地理分布:古北区,新北区,新热带区,东洋区。

2.1.2 北方费氏叶蝉,FieberiellaseptentrionalisWagner, 1963新疆新纪录种

FieberiellafloriiNikolaus, 1957a: 21, 36

FieberiellaseptentrionalisWagner, 1963b: 7

FieberiellamacchiaeNast, 1972a: 352

体连翅长:雄虫5.8~6.3 mm,雌虫6.6~6.8 mm。

成虫:体暗黄褐色。头冠中部淡黄褐色,颜面淡黄褐色,基部具成对黑色横纹,额唇基侧缘具淡褐色印纹,触角檐下方有黑褐色斑,颊及前唇基区有数小黑斑;前胸背板、小盾片均暗褐色;前翅黄褐色,翅面密布黑褐色斑点,翅脉暗褐色。腹面暗褐色。雌虫体色比雄虫略浅,斑纹与雄虫近似,腹面淡黄色。图1

若虫:体青绿色,复眼淡黄色,头胸部背面有对称橘黄色斑纹,腹部末端两侧有白色粗长刚毛,最后一节为红褐色。图1

雄性外生殖器:雄虫尾节侧瓣宽大,端部弧圆,端区密生细长刚毛;腹缘基部具锥状刺突,背向延伸,其末端具数枚锯齿突;肛管基部腹缘骨化形成长刺突,向尾节侧瓣腹缘延伸。下生殖板近似长三角形,内缘近平直,外缘近端部处向内凹入,分布成排细长刚毛;阳基侧突基半部宽,端半部狭窄,末端略呈勾状;连锁“T”形,主干粗短,略长于侧臂;阳茎干管状,背向弯曲,端部逐渐收狭变尖,背腔突端部近平直,阳茎口位于端部的腹面。图2,图3。

图1 北方费氏叶蝉 Fieberiella septentrionalis Wagner, 1963 成虫及若虫生态照Fig.1 Habitat of adults and larva of Fieberiella septentrionalis Wagner, 1963

寄主:黑加仑,杏树,白榆,密枝红叶李,金叶榆,杨树,柳树。

地理分布: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伊犁),中国东北;吉尔吉斯斯坦,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波兰,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等。

观察标本:28♂♂,13♀♀,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实验站(N 44.3112,E 86.0569),2019-10-15,张振兴采;2♂♂,1♀,新疆石河子市西公园(N 44.3002,E 86.0179),2019-05-28,罗欢采;新疆石河子市景观河(N 44.3085,E 86.0616),2020-06-28,罗欢采;2♂♂,1♀,新疆伊犁伊宁县(N 43.9687,E 81.4979),2019-08-08,罗欢采;1♂,新疆昌吉(N 43.9575,E87.1857),2019-08-30,罗欢采。1♀,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2013-8-15,蔺国仓、王少山采。

1.雄成虫背面观(male adlut,dorsal view) 2.雌成虫背面观(famale adlut,dorsal view) 3.颜面(face) 4.雄虫尾节侧瓣、下生殖板和阳茎,侧面观(male,pygofer,subgenital plate and aedeagus,lateral view) 5.连锁和阳基侧突,背面观(connective and style,dorsal view) 6.阳茎,侧面观(aedeagus,lateral view) 7. 阳茎,背面观(aedeagus,dorsal view)

1.雄虫尾节侧瓣、下生殖板、阳基侧突、连锁及阳茎,侧面观(male,pygofer,subgenital plate,style,connective and aedeagus,lateral view) 2.阳茎,侧面观(aedeagus,lateral view) 3.阳茎,腹面观(aedeagus,ventral view)4.阳基侧突,背面观(style,dorsal view)

2.2 鉴别特征

北方费氏叶蝉F.septentrionalisWagner, 1963外形特征与该属模式种F.floriiStål, 1864相似,不同点在于后者雄虫尾节侧瓣腹缘刺突纤细,末端边缘无裂齿状。

2.3 危害特点

目前北方费氏叶蝉在新疆仅危害黑加仑RibesnigrumL.、柳树Salix、杨树PopulusL.、白榆UlmuspumilaL.等,其它寄主未见发生。其发生期长,主要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以成虫刺吸植物叶脉、叶柄、嫩枝及茎干。在黑加仑上刺吸危害后,受害叶片卷曲,边缘焦枯;受害严重时,全叶变黄褐色,焦枯脱落,嫩枝干枯,影响果实品质。图4~7

图4 刺吸为害柳树 Fig.4 Piercing and sucking the Salix

图5 刺吸为害杨树Fig.5 Piercing and sucking the Populus L.

图6 刺吸为害白榆Fig.6 Piercing and sucking the Ulmus pumila L.

图7 黑加仑为害状Fig.7 Harmful status of Ribes nigrum L.

3 讨 论

北方费氏叶蝉为古北区广布种,常分布于干旱草原的乔木或灌木丛植物中,如女贞Ligustrumvulgare、野樱桃Prunusspinosa等植被[7]。中国新疆周边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对该种叶蝉分布亦有记载,中国新疆出现北方费氏叶蝉是邻国传入还是国内其他省输入,还有待考证。费氏叶蝉属为古北区和新北区广布种,尤其在西欧国家沿莱茵河一带向外传播蔓延[3]。

角顶叶蝉亚科多数不仅刺吸植物汁液,还会传播病毒,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研究证明,费氏叶蝉属模式种叶蝉F.floriiStål对苹果幼苗或其它蔷薇科乔木具携带和传播X植原体病菌的能力[8-9],而植原体可造成植物丛枝、黄化、花变叶、衰退、绿变、矮化、白叶等症状。北方费氏叶蝉寄主多为新疆城市景观植物,其是否携带传毒性,国内外均无报道研究,其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等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4 结 论

共整理标本33头雄成虫、16头雌成虫,对其在新疆分布地及其对寄主危害进行了记述,判定该叶蝉种在新疆地区仅分布于北疆,主要以刺吸黑加仑、柳树、杨树、白榆等寄主植物的茎干及叶脉汁液进行危害。

猜你喜欢
标本新疆
走进新疆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手把手教你做“高颜值”干花标本
绿绒蒿(4)
新疆多怪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