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风“烟花”对奉贤区农业的影响及台风防御措施

2022-05-13 12:28顾艾节徐相明顾品强李丹
上海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奉贤区气象局烟花

顾艾节 徐相明 顾品强 李丹

(1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499;2上海市奉贤区气象局,上海 201416)

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热带系统,每年会对我国华南、东南沿海等地造成严重的风雨影响,具有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灾害链长、损失大等特征[1]。奉贤区属于上海市南部郊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每年都会受到台风影响[2]。2021年7月下旬,台风“烟花”带来的风暴潮与太湖流域高水位碰头,不仅给奉贤区城市交通、农业生产等造成了极大的灾害损失(仅农业损失就高达1.5亿元),也给当地防台防汛带来了多重压力[3]。为降低未来台风对奉贤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现笔者拟对台风“烟花”概况和影响特点及其对奉贤区特色林果、蔬菜等农业生产的致灾影响进行分析,并依此对台风防御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合作社、果农、菜农等在今后的农业生产管理中进行台风防御提供思考。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台风“烟花”的逐日雨量、风速和1959年—2020年奉贤区受影响的台风个数及台风风雨实况等气象资料均来源于上海市奉贤区气象局,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奉贤区气象局监测站为监测点,且相关气象要素均以北京时间20时为日界。台风“烟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数据等来源于奉贤区应急管理局、奉贤区农业农村委和奉贤区气象局的实地调查。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03软件。

2 台风“烟花”概况及影响特点

2.1 台风“烟花”概况

2021年第6号台风“烟花”是2021年首个影响上海地区的台风,于7月18日凌晨在西北太平洋海面生成,并向西偏北方向移动,7月19日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月20日下午加强为台风,7月21日上午加强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42 m/s(14级),7月23日夜间减弱为台风,7月25日中午12:30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达38 m/s(13级),7月26日上午在杭州湾西部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于当日9:50在浙江省平湖市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降为28 m/s(10级),7月26日下午再次减弱为热带风暴,后经过江苏省进入安徽省境内,7月28日凌晨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在当天上午移动方向转为东北方向,7月29日早晨在皖北经过江苏省后移入山东省,7月30日凌晨台风“烟花”移入渤海,并于当天晚上在渤海海面上变性为温带气旋。

2.2 台风“烟花”影响特点

受台风“烟花”影响,奉贤区出现明显的风雨,奉贤区气象局监测站监测的台风“烟花”在奉贤区的风雨实况见图1。

图1 台风“烟花”在奉贤区的风雨实况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台风“烟花”在奉贤区的风雨实况具有以下4个特点:(1)移动速度慢、影响时间长。在奉贤区,台风“烟花”于7月23日风力开始增大并出现降雨,于7月28日风雨影响趋于结束,台风“烟花”影响奉贤区的天数达6 d。同时,台风“烟花”在舟山市登陆后,移动速度仅在10 km/h左右,并在浙江省内多次出现停滞少动的情况。(2)雨强不显著,但累积雨量偏多。受台风“烟花”外围云系及台风本体影响,奉贤区于7月24日开始出现明显降雨,降雨持续时间达106 h,且降雨过程中出现“列车效应”,导致台风“烟花”小时最大雨强虽然仅为17.9 mm/h,但是累积雨量却达433.1 mm,累积降雨量创奉贤区台风降雨量历史新高(自1959年以来)。(3)风力强,持续时间长。据统计,奉贤区域内17个气象监测站均出现了8~9级阵风,其中5个监测站(占比达29.4%)统计的最大阵风达10级,海湾地区监测站统计的最大阵风更是达11级(30.4 m/s)。奉贤区气象局监测站统计的极端最大阵风达22.2 m/s(9级),为近10年(2011年—2020年)第3位,仅小于2012年的台风“海葵”(27.2 m/s,10级)及2019年的台风“米娜”(22.7 m/s,9级),且奉贤区气象局监测站统计的7级阵风持续时间达73 h,8级、9级阵风持续时间也分别为31、14 h。(4)灾害涉及范围广、灾害链长。台风“烟花”的致灾连锁效应显著,除台风自身带来的狂风、暴雨,引起了风暴增水外,还恰逢水文大潮及太湖流域高水位,从而引起了台风-大风-风暴潮-东海高水位-内涝(排水不畅)-果树落果等多种灾害,且各种灾害之间呈现出叠加效果,例如,风暴潮与太湖高水位碰头,对农业、交通、渔业、防汛等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对城市运行安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4]产生了较大威胁。

3 台风“烟花”对奉贤区农业生产的致灾影响

3.1 蜜梨、黄桃

蜜梨、黄桃是奉贤区的特色林果,主要在庄行镇、青村镇种植,且大力发展梨桃产业,提升果农收入是奉贤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之一。台风“烟花”影响奉贤区期间,正值奉贤区的蜜梨“翠冠”刚成熟上市、黄桃“锦绣”刚进入膨大成熟期,虽然在台风“烟花”来临前,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奉贤区气象局等部门及时开展了相关服务,例如,提醒果农采摘成熟的蜜梨、黄桃,对果枝进行加固,减轻树体重量等,但是,极端天气仍严重造成了梨桃减产、果农减收。

据相关部门在7月28日统计,台风“烟花”造成奉贤区超800 hm2的林果受灾,其中,青村镇林果受灾面积近400 hm2,庄行镇林果受灾面积超过267 hm2;全区林果落果数量超过7 519 t,其中,青村镇、庄行镇的林果落果数量均分别达3 000 t以上。据奉贤区气象局、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台风“烟花”过后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蜜梨在台风“烟花”到来前进行了采摘,受损程度相对较低,而未采摘果园的蜜梨几乎全部掉落,这与周璞[5]的研究结果一致(奉贤区台风极大风速达9级时,会对梨果造成巨大破坏);奉贤区的黄桃也受台风“烟花”的影响,出现了老树断枝、果树倒伏、落果等现象,果园四周有遮挡物、树体青壮的果园中黄桃落果数仅10%左右,而处于风口区的果园中黄桃落果数超过30%。

受河水水位高的影响,奉贤区的蜜梨、黄桃果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排水不畅现象,造成了果树根系受损,加重了落果。同时,台风“烟花”过后,奉贤区又立刻遭受高温、强日照天气,据奉贤区气象局统计,7月29日—31日,奉贤区日最高温度超过32.5 ℃,部分受淹果园的桃树出现了叶片萎蔫等现象,出现了次生灾害。例如,2021年秋季,受台风“烟花”的影响,奉贤区黄桃的煤污病发病率超过70%,1~4年生桃树死亡率超过50%;梨树因果园积水导致根系受害,出现了秋季早落叶和二次开花等次生灾害。

3.2 水 稻

2021年奉贤区水稻栽培面积超过1.07×104hm2。受前期气温偏高、日照充足等有利气象条件影响,2021年水稻分蘖数、株高等均好于2020年同期。台风“烟花”影响奉贤区期间,正值水稻拔节孕穗期,而此期是争取水稻产量的关键期,且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并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因此,为减轻台风“烟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指导农户合理调配水稻田的田间水位,对受淹田块及时排出积水,以减轻涝渍害,从而避免了水稻生长后期的倒伏和早衰;同时,台风“烟花”带来的大风会对水稻叶片造成机械损伤,故在台风“烟花”过后,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以加快植株恢复生长;此外,台风“烟花”过后,水稻处于病虫害高发期,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会明显降低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增加病菌的滋生与蔓延,故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通过以上措施,2021年奉贤区早熟水稻的产量与2020年度持平,将台风“烟花”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3.3 蔬菜等其他农作物

据统计,台风“烟花”造成奉贤区超过666.67 hm2的露天蔬菜受灾,受损的蔬菜大棚数量、大棚面积分别达9 000套、460 hm2,再加上夏季是上海市蔬菜供应淡季,台风“烟花”给上海市的蔬菜供应带来了一定压力。另据统计,台风“烟花”造成奉贤区受损的经济作物大棚数量、大棚面积分别达4 000套、173.33 hm2,受损的养殖大棚面积达60 hm2。

经分析,由于台风“烟花”的风力大,受损的大棚主要表现为大棚薄膜吹破、棚内进水,但也有部分大棚骨架受损,造成农作物遭受大雨漫灌,导致农作物死亡。

4 台风防御措施

4.1 做好台风前后的农事应对措施,降低致灾风险及灾损

针对蔬菜种植等,在台风来临前,可采取预排措施,以降低河水水位,疏通田间沟渠,降低田间积水风险;在台风过后,对受损大棚及时进行排水、修复薄膜及大棚棚架等,以促进蔬菜尽早恢复生产。针对桃、梨等经济林果,在台风来临前,对成熟的果实及时进行采收,对未成熟的果实喷施内吸性广谱杀菌剂以预防病害,对果树枝条做好支撑,对树冠过大的树体进行疏枝、疏果等;在台风过后,及时排水、清园消毒、叶面追肥、揭开地膜、在根系附近打洞或浅耕,以增加根系透气性,恢复植株长势[6]。

4.2 加强对台风的预报预测,发挥气象防灾减灾“消息树”作用

台风作为一种破坏力强的极端灾害天气,具有较强的偶发性、不确定性,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对台风的24 h路径判断误差已缩小至70 km,但是,这与各级政府的准确预估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今后还需继续加强对台风的机理研究及应用研究,准确分析台风的登陆时间、地点及其移动路径,提高对台风的监测、预测、预警、预报、影响预估能力,构建台风“前、中、后”跟踪式气象服务模式[7],并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消息树”的作用,利用融媒体、信息员等各种信息传播渠道,提升信息发布速率,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3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发挥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功能

针对台风易引发重灾、巨灾等的现实,在探索农业避灾减灾措施及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时,要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功能,将台风灾害损失由原先的由农民、政府承担,转移到由保险公司承担。同时,要积极探索、推广应用林果、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明确政府保费承担份额,引导农民参与投保,防止农民因台风受灾一夜致贫,从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进而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的蔬菜和水果消费。

猜你喜欢
奉贤区气象局烟花
上海奉贤:科技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
弘贤育德做先锋 五育并举促成长——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实践探索
薪火少年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创新特色项目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放烟花
放烟花
英国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