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麦秆贴画中的生活百态
——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为例

2022-05-16 07:25南新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艺术品鉴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麦秆贴画

南新荣(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麦秆贴画,又称麦秆剪贴画,得名于制作材料——麦秆,因其明亮的自然光泽、易撕易剪的特性以及平滑的质感而造就了这门手工艺术,同时也决定了其具有朴实无华的内核与浓厚的乡土气息。麦秆贴画的制作工序精细而烦琐,整个过程漫长且艰辛,工艺师们首先要熏、蒸、漂,确保麦秆的色泽光亮,然后刮、推、烫,使其更易编折做造型,最后进行剪、刻、粘贴、组合等,这才使独具东方艺术魅力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麦秆贴画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麦秆贴画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它的主要产地都在北方,南方除了湖北仙桃、浙江浦江外,便以广东地区的潮州较负盛名,和其他地区一样,它最初都是以编织形式出现,之后才逐步发展形成了今天的麦秆贴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为了创汇增加收入,潮州出现了制作麦秆贴画的工艺社及诸如“泰发号”等一众麦秆贴画的专营店,产品多出口到东南亚、中国香港,甚至欧洲等地,进入20 世纪60 年代,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销售量的增加,麦秆贴画飞速发展,色彩愈加丰富,层次感立体感也越来越鲜明,直至七八十年代生产制作达到高峰,之后麦秆贴画品种多样、题材广泛、立体生动,更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并在2009 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综合体现,而麦秆贴画就是对这种农村人文文化的载体和纽带的最好体现,它来源于生活,体现了生活,又被运用到生活中去。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共计一百多件,分别来自潮州、陆丰和普宁,以20 世纪60 年代居多,造型有平贴、立体、组合等,题材涉及人物、花鸟、山水、古今诗词等方面,色彩上多以彩色为主、本色为辅,用途除了部分为贺卡、书签等实用品外,其他均为摆件装饰品。笔者经过整理,将馆藏麦秆贴画的创作题材进行分类描述,着重赏析突出潮汕人民生活百态的现实类作品,常见的花鸟山水题材文中不再赘述。

一、潮汕本土景观的体现

以潮汕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而创作的具有鲜明本土标识的麦秆贴画,如椰树、芭蕉叶、荔枝等亚热带植被,练江水闸、水电站、湘子桥等当地建筑物。麦秆贴画《满堂红》(1965 年作)(见图1),就是以成熟的鲜红荔枝入图,作品左边的渔女双手撑槁,身子微倾,笑意盎然,丰收的喜悦溢出画面,该作品多种色彩的搭配、层次明暗的艺术效果使其更具灵动和生活感。又如麦秆贴画《练江水闸》(1965 年作)(见图2),色泽明亮,保存完好。作者利用麦秆本身的金黄色去渲染练江水闸的朴素、真实,虽然建于1959 年的水闸使用才6 年,但从江上的渔船、货轮可以看出,练江水闸早已和普宁人民融为一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湘子桥也是潮汕民间工艺的常用题材,湘子桥是潮州广济桥的俗称,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它始建于南宋,1958 年被加固维修。如麦秆贴画《湘子桥畔红花开》(1965 年作),作者以麦秆原色体现韩江水及改建后的湘子桥,适当的留白更显江水的湍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桥畔火红的凤凰花,透视表现手法的运用愈加突显画面的层次感。

图1 麦秆贴画《满堂红》(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图2 麦秆贴画《练江水闸》(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二、潮汕海洋生活的体现

潮汕地处东南沿海,潮州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开放包容的区域文化决定了当地很多民间工艺品都充满着浓郁的海洋特色。同样的,麦秆贴画中有极大一部分取材都来自于海洋,除了常见的鱼虾蟹等海洋生物外,还有直接表现渔民出海、捕鱼等劳动场景的创作。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这一题材的麦秆贴画有15 件之多,具体包含彰显渔港、码头景观的静态美景和捕捉撒网、捕鱼等动态的劳作场面。如麦秆贴画《渔港新天》(1965 年作)(见图3),作品以麦秆原色为主色调,以“S”形构图穿插48 个人物、汽车、渔船等于有限的画面中,他们或划船、或打渔、或运输、或卸货,将碣石渔港一派繁忙热闹的情景展现给观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碣石渔港地处粤东碣石湾东岸,是国家级的中心渔港,1965 年被誉为全国万吨渔港。作者从现实角度出发,截取日常生活的一角,描绘了家乡人民靠海吃海、打渔而生的场景,整幅作品充满了喜获丰收的氛围。辛勤的付出总能获得丰收的喜悦,获得一大批鱼获就是对临海而居的人们最大的犒劳,最美的收获。麦秆贴画《渔业丰收》(1965 年作)便是对此最好的解释,画面中一对饱经风霜的夫妻背靠大海、面向未来,丈夫用结实有力的双手抱住大鱼,妻子则提着一大篓海鱼。作者以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绘制鱼获,突出丰收之感,画面中人物的眼神是喜悦,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图3 麦秆贴画《渔港新天》(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三、潮汕务农生活的体现

在练江、榕江和韩江三大河流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广东的第二大平原——潮汕平原,这里土壤肥沃,是广东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养育了一代代潮汕人。播种、插秧、施肥、收割是每一个潮汕种田人的必备技能,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中不乏以耕耘为主题的创作。麦秆贴画《人勤春早风光好》(见图4)(1965 年作)融绘画与麦秆剪贴于一体,将潮汕人民春日耕作的农忙场景展于眼前:有的弯腰插秧,有的赶牛犁地,好生热闹。画面中一株高耸的木棉树十分抢眼,绽放的木棉花是岭南的特色,也是春天的号子。同样是犁地耕种的主题,但麦秆贴画《朝耘》(1960年作)沿用了早期麦秆贴画的做法,以黑色绸布为底,绘制草图并沿其轮廓粘贴麦秆,金黄色的麦秆与底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耕耘主题,水墨画的即时也感跃然于前。

图4 麦秆贴画《人勤春早风光好》(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除了耕种,育苗、施肥、收获等也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麦秆贴画《工余送肥》(1965 年作)(见图5)以多种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沉甸甸的稻穗、飘舞的领巾不仅具有油画般细腻的笔触,更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感。麦秆贴画《夏收时节》(1965 年作)则是在表现丰收主题中比较震撼和宏大的,整个画面铺满了倾倒的金黄稻穗,迎面而来都是成熟的稻香。近景两组人物穿梭于稻海中,前面的孩童手持柳条赶着鸭子,紧随其后是挑着扁担的母亲,他们匆忙赶路,正准备为不远处田地里收割稻谷的家人们送去饭菜和茶水。作者将众人在田间收稻劳作的景象作远景处理,重点以两幅背影及舞动的丝巾突出送饭人的匆匆,从侧面反映了夏收时节的繁忙。

图5 麦秆贴画《工余送肥》(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四、潮汕不同职业人的体现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中对各行各业的创作也有很多。如麦秆贴画《送到农村去》(1965 年作),画面描绘了农机厂的工人和农民将一船农用机械材料送到农村的场景。麦秆贴画《争分夺秒》(1965 年作)则是对乡村医生的塑造,作为60 年代的高档代步工具——自行车,在潮汕大地成为乡村医生救死扶伤的重要交通工具。作品中月色笼罩着乡村,硕大的芭蕉叶使得夜晚更加静谧,一束明亮的自行车灯光打在前方,女医生骑着自行车飞奔在乡间小路,坚毅的目光、后扬的发丝无不透露出医生治病救人的果敢和急切。

五、潮汕人的英雄礼赞

无论何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必须具备坚定的国家意志和坚贞的民族气节,而这些都依赖于文明美德和厚重的英雄文化的长期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唯有奋斗者,才能在历史的年轮上刻印足迹”,潮汕人民便以麦秆贴画的形式将英雄先辈们奋斗来的幸福生活“刻印”下来。麦秆贴画《志在山区》(1965 年作)(见图6)歌颂了年轻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农村、服务山区的伟大精神,作品塑造了三位知识青年满载行囊、阔步向前的昂扬姿态,画面逼真,光泽透亮,极具感染力。麦秆贴画《欧阳海舍身救列车》(1965 年作)再现了1963 年欧阳海在火车与战马即将相撞的危急时刻,毅然决然地从铁轨推出战马,牺牲自己的英雄事迹。笔者通过梳理赏析,发现潮州麦秆贴画除了立体空间感强烈、做工精巧细致、题材海洋性突出外,还极具生活感。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集中在20 世纪60 年代,描绘了那个时代下潮汕人民各行各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渔民,还是奋战在一线的乡村医生、抑或是舍小我为大家的欧阳海和知识青年,在麦秆贴画中都有深刻体现。以上作品只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麦秆贴画的一瞥,但认真观察、仔细体味,总能透过作品看到潮汕人民的生活百态。

图6 麦秆贴画《志在山区》(图片来源: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麦秆贴画
大丰麦秆画
农村民间工艺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与创新——评《农村艺术性民间工艺》
折段麦秆来作画
贴画送给好爷爷
布贴画欣赏
梅州举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有趣树叶贴画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贴画争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