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2-05-16 07:56李丹丹乔远静刘佳欣夏玉雪
全科护理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问卷病人

李丹丹,乔远静,刘佳欣,夏玉雪,王 旭

中医护理技术是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融合护理思维与中医思维,运用中医传统适宜技术为病人提供护理的技能方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1-3]。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4]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突出强调了中医护理技术在全民共建共享“大健康”、提升国家健康能力中的重要性。鉴于此背景,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以济南市为例的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技术认知现状调查,全面了解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接受度,以期为更好地宣传推介、创新发展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以山东省济南市5所综合医院2021年3月—2021年4月收治入院的32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8例,女160例;年龄17~89(54.60±15.82)岁;省内316例(其中54.4%为济南市居民),省外12例;急性病140例,慢性病188例。

1.2 研究工具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认知态度问卷两部分。对自制问卷进行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维度、条目进行修改完善,通过预调查再次完善问卷,形成问卷终稿,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学历、月收入等)、患病就医情况(如既往史、现病史、医疗付费方式等),以及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识(7个条目)、态度(5个条目)、应用现状(8个条目)3个维度。

1.3 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指导语和详细调查流程,在施测前由1名相关领域的教授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本次调研目的,掌握调查方法和技巧,提出应对调研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法。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当场发放与收回,对问卷遗漏项及时补充完善。双人核对、录入问卷数据,确保信息准确性。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28份,收回有效问卷328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表1 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总体认知及具体内涵认知程度 单位:例(%)

表2 不同学历、月收入住院病人中医护理技术认识程度及途径差异

表3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途径(n=324)

表4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知晓率及接受度 单位:例(%)

表5 住院病人首选中医护理服务场所及影响因素 单位:例

3 讨论

3.1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现状

3.1.1 认知总体水平 本次调查中324例(98.8%)住院病人认为自己对中医护理技术有所了解,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仅38例(11.6%)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方法、疗程及注意事项了解较为全面,而286例(87.2%)病人的认知仅局限于听过或偶尔接触过的层面。这与扎西草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病人缺乏对中医理论的了解,因知识缺乏导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防病治病的意识薄弱有关。对认知水平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学历和月收入水平与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认知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涛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学历层次、月收入水平越高的病人保健观念越强,对中医理论知识了解越多,中医护理意识和中医护理技术认知水平越高。

3.1.2 认知途径 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认知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中医护理与养生机构宣传(69.1%)、没有医学背景的朋友(55.6%)、医务人员(49.6%)、养生节目(42.0%)。调查结果说明病人了解中医护理技术的途径不够专业,缺乏专业人士基于中医护理理论的健康教育指导,且传统意义上比较重要的报刊、宣传栏及宣传册等健康教育工具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分析其原因,首先,中医护理与养生机构开办较多,且机构选址多在社区居民集中的区域,居民非常容易接触到机构的工作人员,近距离接受养生宣传;其次,朋友之间的沟通是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当朋友之间有类似疾病状况出现时,一些经验类的分享往往具有更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其观点也更容易被采纳。而与前两者相比,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专业医务人员接触沟通的机会较少,导致其获取专业化、科学化健康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此外,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大多数人对传统纸质版的宣传素材不感兴趣或获取纸质版素材的便捷性低于互联网,导致健康教育工具在当前健康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被严重削弱。

在对病人通过专业医护人员了解中医护理技术的调查中,认知途径来源于中医、西医医生的分别为25.3%和20.0%,而来源于护士的仅占4.3%。分析阻碍专业医护人员向病人普及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①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薄弱。有关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愈发受到重视且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临床培训机制不完善,护士健康教育的技巧和知识水平相对薄弱,缺乏主动健康教育的意识,健康教育能力亟待提升[7-10]。②临床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缺乏进行健康教育的精力。由于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工作量大,而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时需要护理人员全程陪在病人身边,耗时较长,且医生较少开具中医护理有关医嘱[11],造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开展受限,中医护理服务能力下降,病人接触中医护理技术机会较少。③综合医院对中医护理重视度较低。目前国内对中医护理专业的研究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事中医护理的护士往往毕业于西医院校[12-13],中医护理课程开展不充分,操作技能不熟练。综合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及上级部门对医院护理的考评、检查均侧重于现代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管理和建设缺乏系统性、长期性[3]。这种现状导致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临床经验不足,无法做到辨证施护、因人施护,阻碍了综合医院住院病人通过医护人员了解中医护理。

3.1.3 病人对具体中医护理技术的知晓率及接受度 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知晓率排名前5位的为穴位贴敷(95.7%)、拔罐(95.1%)、针灸(92.3%)、穴位按摩(91.5%)、中药熏洗(89.0%),与目前临床开展最多的中医护理技术为穴位贴敷、针灸、中药熏洗的研究相吻合[14-17],表明病人对临床应用普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中医护理技术较为了解。病人主动和采纳医务人员等建议后采取排名前3位的技术(主动:穴位贴敷81.5%、中药熏洗81.5%、穴位按摩77.8%;接受建议后:针灸98.2%、拔罐84.2%、穴位按摩73.7%)均属于知晓率高的中医护理技术,表明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知晓程度是其选择相关服务的基础,病人对其知晓程度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高。

3.1.4 病人首选中医护理服务的场所及影响因素 住院病人首选接受中医护理技术服务场所排名前3位的为中医医院(56.1%)、中医诊所(15.9%)、中医护理与养生机构(14.0%);影响病人选择倾向排名前3位的因素为机构资质可信度高(68.3%)、疗效显著(53.0%)、朋友推荐(23.8%)。结果表明病人在选择服务场所时更注重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且病人认为与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院的中医护理技术实践更具专业性、规范性,更愿意在中医医院接受中医护理服务。

3.2 提升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认知的对策

3.2.1 提升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整体认知水平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识程度差异较大,整体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中87.2%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识程度仅停留于表面,不了解中医护理技术内涵。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相对较晚,加大宣传对病人更好地认知中医护理技术至关重要[18]。徐秀英等[19]在医院等候区、大厅、电梯、走廊等区域将中医科普知识上墙,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丁玉杰等[20]的研究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社区护理,结果显示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养生保健意识明显提高,在实践中增加了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客观认知;北京市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中医药启蒙教育,统一编制并启用中医课程教材,在提升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中医文化自信、培养预防保健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1]。综合医院和中医药从业人员应依托有利资源,有效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媒体、社区、院校加强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介中医护理技术,如设立中医护理技术免费咨询门诊或宣传教育基地,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或应用程序(APP),制作科普小视频,发放宣传手册等,以增加民众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度。

3.2.2 规范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途径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途径缺乏专业性,阻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应用。研究结果显示,69.1%病人通过“中医护理与养生机构”了解中医护理,提示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中医护理与养生机构”等非正式医疗机构进行监督,促使其规范执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科学、客观宣传保健、养生知识和理念。此外,有研究提到86.7%病人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来了解中医护理[22],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3%病人通过护士来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既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也影响了病人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评价。护士是住院病人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以护士为实施健康教育的主体,将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结合,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从而转变病人对综合医院中医护理的认知[23]。中医护理技术兼具中医思维和护理思维,是“中西医并重”理念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医院管理层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4]指导下,对护理人员进行“西医背景下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使病人切实体会到中医护理技术带来的好处,促进综合医院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

3.2.3 改善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现状 综合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现状不容乐观,整体服务有待完善。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对于应用广泛、简单易操作、效果显著的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高,提示医护人员应在辨证施护、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应用病人接受度高的中医护理技术,逐步提升病人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同时,综合医院应积极开设中医护理门诊,规范技术操作,优化就诊流程,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增加其在病人心中的可信度。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在不同社区开设便民门诊,开展一些民众易于接受的中医护理技术,安排专业人员从事这项活动,保证病人在离家近的前提下接受专业正规的中医护理服务,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开展应用。

4 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全面开展是护理学科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的重要举措,综合医院在推广、普及中医护理技术的实践中应发挥重要的宣传、推动作用。综合医院可通过“西医背景下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素养,以拓宽中医护理技术的服务领域。此外,综合医院应注重培养医务人员开展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介中医护理技术,提升民众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问卷病人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谁是病人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基于住院病人的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