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系统护理中质量反馈理论对患者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5-19 01:40常焕珍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胸腔镜围术根治术

常焕珍

河南新野县人民外科 新野 473500

早期肺癌患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通常可达到治愈效果,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因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1-2]。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可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3]。因此,加强围术期护理,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生存状态意义重大。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是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总结,然后进行补充和改善,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增加患者满意度[4]。本研究对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以质量反馈理论为指导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01—2021-06于我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85例。纳入标准:(1)均依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确诊[5]。(2)意识清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感染性疾病或其他重症疾病者。(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围术期护理方法对照组行系统护理。(1)术前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疏导,增加其治疗信心。耐心介绍肺癌和胸腔镜治疗的相关知识及围术期注意事项。(2)术中护理:配合手术医生将患者体位摆放至合适位置。密切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帮助医生擦拭胸腔镜镜头,确保手术视野清晰。在术前及缝合切口时,认真清点手术器械,避免缝针、纱布等遗留在患者体内。(3)术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在麻醉复苏期是否出现躁动、呛咳等情况,意识完全恢复后送至病房。协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指导患者采用聊天、做游戏、肢体按摩等方式转移或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配合医生予以镇痛剂干预。指导患者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降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详细做好导管及切口等日常护理记录。观察组以质量反馈理论为指导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系统护理措施实施后对效果进行动态评估(1次/2~3 d),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询问和对记录在质量反馈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寻找护理方案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护理方案做出调整,共同商讨处理措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例如根据部分患者在病情平稳后,思想出现有所倦怠或急躁情绪,导致不愿或急于下床活动或呼吸、臂背肌康复训练不规范等反馈情况。护理人员及时通过小视频、宣传图册或情景模拟演示等更全面、更直观的宣教途径,向患者说明倦怠、急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顺利恢复的不利影响,以及术后活动应坚持循序渐进等原则,阐述正确的呼吸、臂背肌训练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支气管内压的增加和呼吸肌张力的提升,避免支气管过早闭合等并发症风险的重要意义等[6]。并对患者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改善效果进行监督。2组均连续干预2周。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比较

1.3评价指标(1)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 SAS包含20个条目,5道反向计分题,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50分为分界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包含20个题目,10道反向计分题,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53分为分界值。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2)采用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8]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包含4个维度,共计100分。<60分为生存质量差,60~70分为生存质量一般,71~80分为生存质量较好,>80分为生存质量优秀。

2 结果

2.1围术期SAS、SDS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周、2周,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逐渐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围术期情绪变化比较分)

2.2WHOQOL-100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对肺癌患者的治疗信心产生影响,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9]。此外,术后不规范的康复训练等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影响康复进程的顺利完成。因此,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和不规范的康复训练等显得尤为重要[10]。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不断改进,不仅局限于疾病本身,还关注患者所处环境、社会,以及心理等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加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要求不断增加,系统护理逐渐得以发展、完善,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1-12]。系统护理干预以整体护理理念为指导,从患者实际出发,对护理流程进行归纳整理、化简去繁,提供给患者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社会全方位以及规范化护理措施[13]。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服务优劣可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14]。随着护理模式不断改进,质量反馈理论亦逐渐应用于各种护理模式的指导过程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将质量反馈理论应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的系统护理中,并与单纯进行系统护理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1周、2周,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理论指导下的系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质量反馈理论要求护理人员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可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要求护理人员全面关注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积极寻找护理方案存在的不足,并依据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对护理方案做出调整,不断改进护理细节,从而更客观、准确、全面、科学地评价护理质量。其结果可以为护理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确保护理措施有效性,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质量反馈理论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的系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并提其升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胸腔镜围术根治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