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睡眠文化的轻视

2022-05-20 17:53韩浩月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枕头白居易李白

韩浩月

说到睡眠,首先想到的是李白的诗,“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再好的酒,再好的知音,也支撑不住困意袭来的无力感。

但睡眠专家认为,睡前饮酒并不能改善睡眠。从医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则不一定,要知道,很多时候睡眠的好坏,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

在中国的文学典籍中,睡眠被赋予了至高的地位。比如白居易很重视午睡这件小事:“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午睡是他一天当中与两餐一样重要的事情。

《水浒传》里鲁智深坐禅时打呼噜,一只蝉把他吵醒了,结果在他手里丢了小命。《红楼梦》里有关睡觉的描写甚多,男主角贾宝玉更是个时不时便昏昏欲睡的主儿。即便是《西游记》里的精神小伙孙悟空,别管是他的领导玉帝还是好兄弟猪八戒,只要把他吵醒,开口第一句便是“别打扰俺老孙睡觉”……

在民间,关于睡眠的讲究有很多,比如枕头、被子、睡觉姿势,都有诸多学问,不同年龄的人该怎么睡觉,也有不同的说法。

睡眠的好坏还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如果睡不好,第二天会有“熊猫眼”,让人觉得萎靡不振。睡眠甚至进入养生文化的“核心地带”,比如“一夜不宿,十夜不足”,“吃药十付,不如独宿一夜”。

既然睡眠如此重要,为什么晚睡的人、睡眠不足的人,会越来越多?人们常将原因归结于现代生活节奏快、上班族心理压力大、社交媒体吸引力强、短视频让人废寝忘食……当然,这些说法都是成立的,但无论单一看还是整体看,都不是现代人睡不好、睡不着的真实“病因”。

最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人们对待睡眠的态度发生了巨变,也就是说,公众对于睡眠问题产生了一种文化轻视。

我们对于睡眠的文化轻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比如媒体关于成功人士的报道中,常出现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情节”,无形中,许多人接受了想要成功就得压缩睡眠时间这个概念。一些“成功学大师”也常忽悠大家减少睡眠时间,把更多时间用来工作。

想要提升个人价值,实现更多个人成果,有的是方式方法,为什么非得挤压睡眠时间?

这是一种所谓的实用主义在作祟,推崇这种做法的人,会觉得睡眠时间是无效的、可以挤压可以占用的。工作不可少,娱乐不能缺,社交很重要……这些都是要与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而唯独睡眠,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所以,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来塑造群体里的良好形象,才导致了人们不断地晚睡再晚睡。

想要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从此类大环境里尽可能地挣脱出来是有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内部动机那里,抽丝剥茧地找到自己不愿睡、不想睡的原因。

解决了内心的选择倾向,那么外界环境自然会发生无声的变化,等到你能够实现头一挨枕头就睡着的狀态,那么恭喜,你已经是对睡眠文化有深刻理解的人了,堪与李白、白居易的境界相比。

猜你喜欢
枕头白居易李白
白居易赠衣
诗仙李白的归宿
打呼噜的枕头
夜雪
倒下的那一刻
黄豆枕头
小枕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