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佛典与扬雄《方言》研究
——兼及方言词的形、音、义关系

2022-05-20 08:14董志翘
关键词:用例方言

董志翘

一、引 言

《尔雅》仅是将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类聚集一起,用一个通用词去做解释。而扬雄《方言》不仅解释这些词,而且注意各词之间意义的细微差别,更主要的是注意到这些词的地理分布。这就是对《尔雅》的发展。《方言》一书在语言观念及方法论上:

(1)注意到语言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地域上的转移;

(2)提出了当时汉语的分区问题;

(3)提出了“转语”的概念;

(4)在收集词语方面采用了口头调查的方法;

(5)因为当时的“方言”指的是方国之言,其中不仅涉及汉语,还涉及少数民族语及周边邻国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还有不同语言接触的材料。

相对而言,在古希腊,学者注意到古希腊的四种方言的语音分歧;古印度学者婆罗流支编写《普拉克利特阐述》时对印度方言语法有所描述,但他们对方言词汇差别却未曾涉及。即使到中世纪,阿拉伯以编纂词典见称,他们对语音与语义的关系,对于词的历史演变及词的地域分布却很少关注。而扬雄的《方言》则早好几个世纪就注意到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这在世界语言研究史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但我们认为:汇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但前人也有因时代、条件局限而陈陈相因者。因此我们在汇集整理的基础上更需要对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探索,或证明其是,或纠正其误,或探究其变,于前人所未发处有所发现(即所谓“纠讹”“补证”“考源”“探变”“祛妄”)。而当今的有利条件是:目前我们除了传世文献,还有大量出土文献以及现代的方言研究成果。从汉语史研究而言,过去比较注重的历时的演变(时间),而现在在注重历时演变的同时,也比较注重地域的转移(空间)。

本文就准备在挖掘扬雄《方言》中方言词语的文献用例佐证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方言》中方言词语文献用例实证

对于扬雄《方言》中一些方言词语的诠释,我们要“证明其是”或“纠正其误”,都必须在历代文献(在历代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实际用例)中寻找证据,但我们目前看到的《方言》研究著作,在论证方言词语时,大多列举的是历代字书、辞书的例证。如“《说文》云”“《玉篇》云”“《广雅》云”“广韵》云”“《集韵》云”等等,而不少字书、辞书的释义又是源于《方言》,如此则造成了“循环论证”。对于某个方言词语的实际用例,却常常用“文献用例未详”一言以蔽之。究其原因:历代的研究者寻找文献用例的视野主要集中在文言文献上,而《方言》中的方言词语一般出现在俗语言文献中(“方”往往与“俗”统称“方俗”,历代主流场合提倡雅言,因此较少出现运用方俗语),诸如医书、农书、史籍、笔记小说等,特别是面广量大的汉文佛教文献中(包括汉译佛典及中土佛教撰述)。首先,不少汉文佛典出于传教的需要,面对广大基层受众,故用语总体上避典雅而趋通俗(其中多方俗口语)。其次,汉文佛典与传世俗语言文献相比,数量巨大,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方言》中的一些词语,在传世经典文献中找不到(或极少)用例者,往往在汉文佛典中大量存在。在传世经典文献中出现较晚的用例,往往在汉文佛典文献中出现甚早。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汉文佛典(及其他俗语言文献)在研究扬雄《方言》中的重要价值。下面就选取几个实例来加以证明:

(一)扬雄《方言》卷13:“,腯也。腯腯,肥充也。”

《汉语大词典》:“【盛1】 [shènɡ]亦作‘晠1’。①旺盛;兴盛;茂盛。②众多;丰盛。③谓使丰足。④大;盛大。⑤为深重。⑥华美。⑦极;甚。⑧盛行。⑨抚育。⑩称赞。姓。”(7-1424)(6)《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页码随文以括号数字标注,“-”前后为册和页码。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卷5:“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734-47b)(7)本文所引典籍,除特别注明外,都引自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页码随文以括号数字标注,“-”前后为册和页码,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

按:“盛人”即“肥胖之人”。

又卷12:“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734-94a)

按:“素盛今瘦”即“一贯肥胖而今突然消瘦”之义。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4:“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742-62c)

按:“形之肥瘦”与后文“形盛”“形瘦”相对,“形盛”即“形肥”。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28“平脉”:“五脉病,虚羸人得此者死。所以然者,药不得而治,针不得而及。盛人可治,气全故也。”(735-867d)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卷9:“弱人更宜术附汤,壮盛人宜多服败毒散方。”(746-316b)

清吴谦等编《御纂医宗金鉴》卷23:“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集注】徐彬曰:“盛人,肥人也。肥人湿多脉得涩小,此痹象也。”(780-614b)

其实,东汉以降,已出现“肥盛”一词,乃同义复词,此中之“盛”即“肥充”之义。中土文献中已偶尔可见,如:

《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东汉郑玄笺:“鸟兽肥盛、喜乐。”(69-614b)

《楚辞·离骚》:“平胁曼肤,何以肥之?”东汉王逸《章句》:“言纣为无道,诸侯背畔,天下乖离,当怀忧癯瘦,而反形体曼泽,独何以能平胁肥盛乎?”(1062-173b)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22:“洛生在狱,自刺腹五寸,肥盛不能陷。重以刀溃其腹,出胃而死。”(643-489b)

而东汉开始的汉译佛典中,却有大量的用例: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卷1:“然后寿终堕牛中,肥盛甚大,贾客买取,载盐贩之,往返有数。”(T04-501c)(8)本文所引佛典文献标注格式为:“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X”指《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年;“J”指《嘉兴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数, 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

后汉支曜译《小道地经》卷1:“若身臃肿疥疮,肥盛欲坐,身不得安;或时食多,便火起,身不得安;或时饮多,便水起,身重目涩,身不得安。”(T15-237a)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4:“时远方民,将一大牛,肥盛有力,卖与此城中人。”(T03-98a)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42:“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大王身体极肥盛。’”(T02-306c)

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45:“彼善业者,心则欢喜,欢喜增长。欢喜因缘,身则肥盛。身肥盛故,名色二法迭互因缘;此因缘故,身则肥盛,身无病患。”(T17-268c)

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卷2:“时婆求摩河边安居比丘,噉是饮食身体充满,得色得力肥盛润泽。”(T23-111b)

梁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48:“于后一时,有一土蚤来至虱边。问言:‘汝今云何身体肥盛?’虱言:‘所依主人常修禅定,教我饮食时节,我如法行所以鲜肥。’”(T53-258b)

隋《妙法莲华经文句》卷2:“‘薄拘罗’者,此翻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或腬囊,或楞邓,或卖性。然而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T34-16c)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6:“大哥罗苾刍,若人多死,身则肥盛。若死人少,身便羸瘦。岂非圣者大哥罗食死人肉耶?”(T23-825b)

“肥盛”(“肥充”义)一词,汉文佛典中自后汉至清代,凡80多例。

(二)《方言》卷3:“、打。铤、音挺。澌、尽也。南楚凡物属生者曰生。今种物皆生云地生也。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亦中国之通语也。连此澌皆尽也。铤,空也,语之转也。”

又,卷13:“澌,索也。尽也。”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四]澌:戴震《方言疏证》:“《说文》:‘澌,水索也。’《玉篇》:‘澌,音赐,水尽也。’盖澌、赐同音,故赐亦为尽。《广韵》‘澌’亦‘儩’。”(258)

按:《汇证》引例为《礼记·曲礼》郑玄注及《文选·西征赋》李善注等,基本与《汉语大词典》同。

《汉语大词典》:“【澌】尽;消亡。《礼记·曲礼下》:‘庶人曰死。’ 汉郑玄注:‘死之言澌也。’孔颖达疏:‘今俗呼尽为澌。’ 三国吴杨泉《物理论》:‘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死犹澌也,灭也。’元陈普《颜杲卿》诗:‘忠骨已澌余发在,因人得见梦中身。’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井田之废也,自春秋战国渐澌渐泯。’”(6-124)

“【赐】⑥穷尽。后多作‘儩’。《鹖冠子·天则》:‘若砻磨不用赐,物虽诎,有不効者矣。’ 洪颐煊 《读书丛录·用赐》:‘《方言》:“赐,尽也。”言若砻磨不尽,则物有不効者矣。’《文选·潘岳〈西征赋〉》:‘超长怀以遐念,若循环之无赐。’李善注引《方言》:‘赐,尽也。’”(10-259)

“【儩】完;尽。《新唐书·李密传》:‘而禀取不节,敖庾之藏,有时而儩,粟竭人散,胡抑而成功?’”(1-1733)

关于《方言》中表示“尽”义的“澌”“赐”“儩”,虽然历来的辞书字书均有提及。但在中土一般文献中实际用例不多,出现时代也较晚,且大多出现在注释语中。其实汉文佛典中这一词出现得较早,出现频率极高。且有不少“澌”“赐(儩)”“尽”为对文、连文、异文者。作“澌”者如: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做好物流业的保障。要推进制造业强国的战略,围绕乡村战略,构建农业农村物流体系,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围绕社会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物流保障网络,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10:“为众之所爱,赞叹佛实德。穷劫犹难尽,假使舌消澌,终不中休废。”(T04-310b)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6:“汝等虽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诸漏未尽,欲爱未澌,虽不入地狱畜生饿鬼,欲未尽者未可有所恃怙,犹有大畏存在。”(T04-640b)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38:“如经说:有一比丘问佛言:‘世尊!几许名劫?’佛告比丘:‘我虽能说,汝不能知,当以譬喻可解:有方百由旬城,溢满芥子,有长寿人过百岁持一芥子去;芥子都尽,劫犹不[10]澌。又如方百由旬石,有人百岁持迦尸轻软叠衣一来拂之;石尽,劫犹不[*]澌。’”(T25-339b)《校勘记》:[10]澌=儩【宋】【元】【明】【宫】*,=赐【石】*。[*]澌=儩【宋】【元】【明】【宫】*,=赐【石】*。

唐道掖撰《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2:“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不澌。三食不澌,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T85-489a)

唐道绰撰《安乐集》卷1:“如《涅槃经》说:‘取三千大千世界草木,截为四寸筹,以数一劫之中所受身父母头数,犹自不澌。’”(T47-13a)

宋宗晓编《四明尊者教行录》卷2:“乃澌以三闻,全教行一辙。释曰:澌,尽也。以,用也。”(T46-870c)

作“赐(儩、瀃)”者如:

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1:“须菩提语诸天子:‘设复有法出于泥洹,亦复如幻。何以故?幻人、泥洹赐如空,无所有。’”(T08-430a)

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4:“或时世人愚心少智,见善诽谤恚之,不肯慕及。但欲为恶,妄作非法;但欲盗窃,常怀毒心;欲得他人财物,用自供给,消散摩尽,赐复求索;邪心不正,常独恐怖,畏人有色,临时不计,事至乃悔。”(T12-296a)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门品经》卷1:“断根、无根形,无根无住,故不可尽。设愚不可尽,痴亦不可得,犹如众生如幻如化,斯不可赐。设有造喻,三界众生类,日度一切,令得泥洹。”(T11-775b)

又,卷11:“譬如童子吹气满胞,旋解口,察无所有。罪福如空胞,而习于愚,求不可得,怀来欲谓愚无底,断根无形,无根无住,故不可尽。设愚难尽,斯不可得,犹是众生,如幻不赐。”(T11-779b)

西晋竺法护译《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2:“阿阇世王白濡首曰:‘今膳如故而不消[25]赐?’濡首答曰:‘如今仁者狐疑未尽,疑不尽,故犹斯食膳用不消索。’”(T15-420c)《校勘记》:[25]赐=【宋】【元】【明】【宫】,=瀃【圣】。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力士移山经》卷1:“于时世尊更整法服,以右足大指,蹶举山石,挑至梵天,手右持受,抟之三转,置于虚空,去地四丈九尺,还着掌中。三指篾屑,吹令销[8]瀃,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T02-858a)《校勘记》:[8]瀃=赐【宋】,=澌【元】【明】,=瀃【CB】。

前秦昙摩蜱共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卷1:“菩萨摩诃萨念:‘我当度不可计阿僧祇人悉令般泥洹。如是赐般泥洹,而无有法般泥洹者。’”(T08-510b)

失译《卢至长者因缘经》卷1:“尔时,卢至语帝释言:‘我辛苦所集,一切钱财,汝不用我财物儩耶?’”(T14-825a)

宋智圆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10:“经云:经不可尽者,以心无尽,故饭亦无尽。心性究显,有斯大用。芥纳须弥,其事类也。经云:犹故不赐者,《方言》云:锡、瀃,尽也。而字通三体。赐、儩、澌,俱训尽也。古经作赐,不须辄改。”(T38-844b)

更有不少“尽赐(儩)”“赐(儩)尽”“澌尽”“尽澌”及“都卢赐”同义连文者:

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3:“适有一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小具有,便复[5]儩尽。如是苦生,当复求索,思想无益,不能时得,身心俱劳,坐起不安。”(T12-294a)《校勘记》:[5]瀃=赐【宋】【圣】。

又,卷4:“赖其前世宿命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作恶,福德尽[30]儩,诸善鬼神各去离之,身独空立,无所复依。”(T12-296c)《校勘记》:[30]瀃=赐【宋】【元】【明】【圣】。

三国吴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2:“赖其前世宿命颇作福德,小善扶接,营护助之。今世作恶尽儩,诸善日去,见恶追之。”(T12-314c)

西晋竺法护译《菩萨十住行道品》卷1:“尔时,昙昧摩提菩萨所语说,无所罣碍、无所难也;无有尽赐时、无有能升量者、无有极止时;无有能逮者、无有能得长短者。”(T10-454b)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8:“诸有来者,自恣食之,其主不起,饭终不尽;若其主起,饭则尽[3]赐。”(T01-119a)《校勘记》:[3]赐=瀃【宋】【元】【明】。

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5:“昔有长者家,持酥高楼上。覆盖不固,鼠入酥瓶,昼夜飡噉,不出瓶口,身体遂长。酥既尽澌,鼠满瓶里,状似酥色。”(T04-637a)

元昙噩述《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19:“中夜而逝,端坐不移。即迁而殡之,虽肌肉澌尽,犹骨坐如初。”(X77-241a)

明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卷15:“时年十二,峰大器之。即令祝发居座下,躬服劳勚弗懈。积久凝滞澌尽,游刃肯綮,所向无碍,遂受印可。”(X77-477c)

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2:“十方无央数佛国,诸天人、诸龙、阿须伦、诸阅叉鬼神、诸迦楼罗鬼神、诸甄陀罗鬼神、诸干陀罗鬼神、诸摩睺勒鬼神、诸人诸非人,都卢赐来到是间,问讯法师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各自去。”(T08-434c)

按:此例中“都卢赐”连文,“都卢”亦“皆”“尽”之义。《说文·水部》:“澌,水索也。从水斯声。”段玉裁注:“《方言》曰:‘澌,索也。’郭注云:‘尽也。’按许说其本义,扬说其引申之义。索训尽者,……入室搜索有尽意也。《方言》曰:‘铤,赐也。’赐者澌之叚借,亦作儩。”(972)

(三)《方言》卷13:“捞,取也。郭璞注:谓钩捞也。音料。”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一]《广雅·释诂一》:“捞,取也。”王念孙《疏证》:“《众经音义》卷五引《通俗文》云:‘沈取曰捞。’今俗呼人入水取物为捞,是其义也。‘捞’通作‘劳’。《齐语》:‘牺牲不略,则牛羊遂。’《管子·小匡篇》作‘牺牲不劳,则牛羊育’。‘劳’‘略’一声之转,皆为夺取也。尹知章注云:‘通用谓之劳。’失之。”(905)

《汉语大词典》:“【捞1】[lāo ]①从水或其他液体中取物。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宋洪迈《夷坚丁志·孔都》:‘或言有溺死于澹津湖者, 孔妻惊疑必其夫,及厢官捞出尸,果也。’《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将鱼切得雪片也似薄薄的,略在滚水里面一转,便捞起来。’茅盾《春蚕》二:‘碰到同村的女人们叫他帮忙拿什么重家伙,或是下溪去捞什么,他都肯。’(应加‘从下往上取的动作’)②取;获取。《西游记》第四一回:‘我再与他斗几合,我取巧儿捞他一棒,却不是好?’鲁迅《呐喊·孔乙己》:‘你怎的连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主席捞不到,连个委员什么的也不行吗?’③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财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这军装买卖是最好赚钱的,不知他捞了多少。’”(6-890)

按:《汇证》未举出“捞”表“取”义的文献实际用例,而《汉语大词典》虽将“捞”之“取”义细分为三(其实还应加一个“从下往上取的动作”),然所举文献用例均在唐宋之后。其实,汉代的《方言》《通俗文》中均已记录,实际用例不当如此滞后。而在汉文佛典中,“捞”表“取”义的例证不仅出现较早且已多见:

后汉安世高《佛说处处经》卷1:“舍利弗!复持一盂水着海,水中挠[14]捞之,明旦往取故水去。舍利弗尚能如此,何况佛!”(T17-525b)《校勘记》:[14]捞=劳【宋】【宫】。

东晋竺昙无兰译《泥犁经》卷1:“佛言:‘人作恶,在畜生中,以刍草为食,舌捞齿[6]嗺。何等为舌捞齿[*]嗺者?牛马骡驴、象驝驼之属,如是众多。其人平生居世间时,心念恶、口言恶、身行恶,死后展转来作是畜生,勤苦如是。’”(T01-908b)《校勘记》:[6][*]嗺=嚼【宋】*【元】*【明】*。

萧齐僧家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卷12:“念母者,以念故,触母身突吉罗,女姊妹亦如是。何以故?女人是出家人怨家。若母没溺水中,不得以手捞取。若有智慧比丘以船接取,若用竹木绳杖接取得,若无竹木绳杖,脱袈裟欝多罗僧接亦得。”(T24-762b)

失译(附后汉录)《杂譬喻经》卷1:“须臾象王还,猎者以毒箭射之,象被此箭不从远来,便以鼻捞其边地,见坑中人,即问:‘何人?’”(T04-504c)

失译(附东晋录)《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2:“若诸行人三垢覆蔽,久处生死缠绵难解,为业垢河之所漂流。我时当乘大乘法舡捞接救拔,以智慧火烧其结使,以禅定水洗濯令净。”(T21-548c)

失译(附秦录)《毘尼母经》卷6:“不应用手左右[14]捞摸而坐,不应动脚不住而坐。”(T24-836c)《校勘记》:[14]捞=劳【宋】【元】【宫】。

(四)《方言》卷10:“钳、钳害,又恶也。、恎,恶腹也。妨反反。憋,憋怤,急性也。妨灭反。恶也。”

按:《汇证》完全承袭王念孙《广雅疏证》,而《疏证》中所举唯一用“憋”本字的书证,即《列子·力命》中“墨杘、单至、喗咺、憋懯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一例 。结合语境可知,此中“憋懯”乃人名,故不能说明问题。其他各例或作“敝”,或作“”“鷩”“”“弊”,虽声近义通,竟无一本字“憋”的用例。

《汉语大词典》:“【憋】[biē]①急。《玉篇·心部》:‘憋,急性也。’参见‘憋懯’。②凶恶。参见‘憋懆’。”“【憋懯】亦作‘憋怤’。急性。《列子·力命》:‘墨杘 、 单至 、 喗咺 、 憋懯 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 张湛注:‘﹝憋懯﹞急速之貌。’”“【憋懆】①气恼。元贯云石 《小梁州》曲:‘气的我心下焦,空憋懆。’②凶狠。”(7-698)

其中“憋”之“急性”义亦用《列子》例,“憋”之“恶”义,则参见“憋懆”,但“憋懆”之下“②凶狠”又无书证。实际上,扬雄《方言》中“憋”之“急性”“恶”两义,汉文佛典中有大量用例,且时代较早。“憋”表“急性”义者,如:

三国吴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卷2:“昔有龙王名曰拔抵,威神广远,多所感动。志性急憋,数为暴虐。多合龙共为非法风雨霹雳,震杀人民鸟兽蠕动,积无央数。”(T04-519c)

三国吴支谦译《菩萨生地经》卷1:“从事于恶者,常憙加捶杖,害心施于人,是不离恶道。邪见自贡高,急憋好瞋恚,彼为自投冥,终不近菩萨。”(T14-814b)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34:“急憋(下裨列反)《方言》:‘急性也。’”(T54-535a)

西晋聂道真译《异出菩萨本起经》卷1:“行十数里,见一男子,名曰贲识。贲识者,鬼神中大神,为人刚憋。左手持弓,右手持箭,腰带利剑,当道而立。”(T03-619b)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4:“瞋恚心怀恨,隐覆诸过恶,犯戒起恶见,虚伪不真实。如是等士夫,当知领群特。憋暴贪悋惜,恶欲悭谄伪,无惭无愧心。”(T02-28c)

梁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14:“舍利弗性憋难求七。”(T53-69a)

“憋”表“恶”义者,如:

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卷1:“阿閦菩萨初发意学时,三千大千世界中四天王天、帝释及[5]憋魔、梵三钵一切皆向阿閦菩萨叉手说是语:‘昔所不闻是僧那。’”(T11-753a)《校勘记》:[5]憋=弊【宋】【元】【明】【宫】*。

又,卷2:“若一世菩萨于是世界、他方世界终亡生阿閦佛刹者,甫当生者皆得阿惟越致。所以者何?其佛刹无有[19]憋魔事在前立,[20]憋魔亦不娆人。……舍利弗!阿閦佛昔求菩萨道时行愿德本如是乃得佛道,消除于[*]憋魔毒不复娆人。……阿閦佛成无上正真道最正觉时,[*]憋魔不能复来娆、亦不能复娆诸菩萨摩诃萨及凡人,一切皆不复娆。”(T11-758c)《校勘记》:[19]憋=弊【宋】【元】【明】【宫】。[20]憋=弊【元】【明】*。[*20-1]憋=弊【元】【明】*。[*20-2]憋=弊【元】【明】*。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卷2:“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瘖哑、愚痴、[1]憋恶,至有尫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T12-276a)《校勘记》:[1]憋=弊【宋】【元】【明】【流布本】。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33:“憋恶(片蔑反)。《考声》:‘憋怤,好嗔也。’《方言》:‘憋亦恶也。’”(T54-530a)

三国吴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2:“故有贫穷、下贱、乞匃、孤独,故有聋盲、瘖痖、愚痴、[20]憋恶,下有尫狂不及逮之属。故有尊卑、豪贵、高才、明达、智慧勇猛,皆其前世宿命为善慈孝、布施恩德。”(T12-313c)《校勘记》:[20]憋=蔽【宋】,=弊【元】【明】。

姚秦鸠摩罗什译《坐禅三昧经》卷1:“外被法服,内习忍行,是谓沙门。岂可恶声变色,纵此憋心?”(T15-272b)

隋灌顶撰《涅槃经会疏》卷17:“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憋恶,喜行杀戮。”(X36-584a)

(五)《方言》卷1:“、古蹋字,他匣反。、逍遥。,音拂。跳也。楚曰。敕厉反。亦中州语。陈郑之间曰,楚曰蹠。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曰跳,或曰。”

宋妙源编《虚堂和尚语录》卷6:“门云:‘修罗恶发,把须弥山一掴,跳上梵天报帝释。’”(T47-1028b)

宋楚圆集《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1:“师云:‘瞥尔早抛千万里。’又打云:‘我早是跳入泥坑里,尔更待火焰上添草。似箇阿师,救得也无。’”(T47-604a)

宋慧泉集《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卷1:“云门拈起扇子云:‘扇子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会么?’”(T47-634c)

宋仁勇等编《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卷1:“上堂:师子儿哮吼,龙马驹跳。古佛镜中明,三山孤月皎。”(T47-643c)

宋道原撰《景德传灯录》卷19:“师引手曰:‘汝为什么在我遮里?’曰:‘恰是。’师曰:‘更跳。’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家家观世音。’”(T51-358b)

宋李遵勗编《天圣广灯录》卷15:“问:‘如何是思大吞十方底口?’师云:‘跳入虎涧,折脚上鱼船。’”(X78-492a)

宋法应集、元普会续集《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2:“涅槃地狱本无差,只为从来被眼遮。三脚瞎驴才跳,镬汤炉炭即吾家。”(C078-640a)

明通容集《五灯严统》卷24:“师曰:‘千株松下角弯弯,百草头边乱跳。’”(X81-301b)

明瞿汝稷集《指月录》卷14:“良久云:‘苦哉苦哉,虾蟆蚯蚓,跳上三十三天,撞着须弥山百杂碎。’”(X83-558b)

明元贤辑《继灯录》卷1:“呈颂曰:‘西来祖意庭前柏,鼻孔寥寥对眼睛。落地枯枝才跳,松萝亮鬲笑掀腾。’”(X86-501b)

清集云堂编《宗鉴法林》卷9:“养成头角戏春潮,余尾犹将电火烧。霹雳一声看变化,须弥跳五云霄。”(X66-340c)

(六)《方言》卷2:“茫、矜、奄,遽也。谓遽矜也。吴扬曰茫,今北方通然也,莫光反。陈颍之间曰奄,秦晋或曰矜,或曰遽。”

《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一]茫:戴震《方言疏证》:“《广雅》:‘朚、矜,遽也。’义本此。茫、朚古通用。”王念孙《广雅疏证》:“《众经音义》卷十五引《通俗文》云:‘时务曰茫。’茫与朚通。《月令》‘盲风至’郑注云:‘盲风,疾风也。’义与朚亦相近。”按:训遽之“茫”,或作“朚”,或作“盲”,皆借字也。章炳麟《新方言》二:“今通谓作事怱遽为茫,俗作忙。”是也。郭璞云其时北方亦通谓匆遽为“茫”,是魏晋时“茫”已通行南北,非局限于吴扬也。徐复《补释》:“玄应《众经音义》亦作恾,皆同字。”(169)

按:章炳麟《新方言》二:“今通谓作事怱遽为茫,俗作忙。”所言极是。但由于历来仅关注佛外文献,所以都没有举出“忙”表示“怱遽”义的文献用例。

《汉语大词典》:“【忙】[mánɡ]②急促,急迫。唐李咸用 《题陈正字山居》诗:‘几日凭栏望,归心自不忙。’ 五代杜谦 《太原郡小娘子尊胜幢记》:‘生灭兮虽常,汝去兮何忙!’ 宋刘过 《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谈兵齿颊冰霜,有万户侯封何用忙?’ 董必武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诗:‘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7-414)

“【忙遽】匆忙急速。唐薛用弱《集异记·裴通远》:‘至天门街,夜鼓将动,车马转速,妪亦忙遽而行。’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生忙遽未知痛楚,但觉血溢如水,使婢裂衿裹断处。’”(7-412)

《汉语大词典》虽然列出了“忙”表示“怱遽”义的文献用例,但始见例均为唐代,时代大大滞后。其实在佛教文献中,自晋代起,“忙”表“怱遽”义的用例即已多见:

西晋法立共法炬译《大楼炭经》卷5:“御者即受天帝释教,回千疋马车避去。诸阿须伦见天帝释千疋马车回还,便言:‘欲来与我战斗。’以阿须伦即恐怖忙走,诸天即得胜。”(T01-301a)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示律》卷15:“即问言:‘优婆夷汝作何等?’时妇人营事,忙[8]懅不得应,如是第二、第三问不答。”(T22-350a)《校勘记》:[8]懅=遽【明】。

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6:“垂当出里,复见世尊,倍用鄙耻,回趣余道。复欲避去,心意怱忙,以瓶打壁,瓶即破坏,屎尿浇身,深生惭愧,不忍见佛。”(T04-397b)

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卷38:“佛在阿罗毘国,时寺门楣破,佛见已知而故问阿难:‘是寺门楣何以破耶?’答言:‘木师忙[10]懅不得作。’”(T23-277b)《校勘记》:[10]懅=遽【宋】【元】【明】【宫】。

后秦僧肇著《宝藏论》卷1:“其心慌慌,其身忙忙,触物动作,如火煌煌。”(T45-143 c)

梁慧皎撰《高僧传》卷13:“或时礼拜中间,忏疏忽至。既无宿蓄,耻欲出头。临时抽造,謇棘难辩。意虑荒忙,心口乖越。前言既久,后语未就。”(T50-418a)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58:“我于尔时,作事苍[5]忙,不得如意。”(T03-921b)《校勘记》:[5]忙=恾【宋】。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卷33:“长者妇见报言:‘圣者!今日稍忙,无暇相与。’”(T23-808c)

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卷10:“初有一大臣,[16]忩忙至王所。”(T16-453c)《校勘记》:[16]忩=怱【宋】【元】【明】。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9:“于时世尊游憍萨罗人间行,往婆罗门聚落。时诸异道闻沙门乔答摩来,闻已怱忙往诣婆罗门居士族姓家。”(T24-38c)

唐义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3:“岂有冒寒创至,触热新来,或遍体汗流,或手足皆冻,放却衣幞,急事和南,情状怱忙,深乖轨式?”(T54-223b)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2:“而彼魔王问菩萨言:‘汝今忩忙,欲诣何所?’菩萨答言:‘我为一切苦恼众生,今欲入于六度大海,求佛种智如意宝珠,以救一切贫乏众生。’”(T08-875b)

唐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卷8:“尔时山中有渴梵志,从其乞饮。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T46-399a)

唐裴休《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卷1:“有一般闲神野鬼,才见人有些少病,便与他人说。尔只放下着,及至他有病,又却理会不下,手忙脚乱。争柰尔肉如利刀碎割,做主宰不得。万般事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办,遮场狼藉。”(T48-387a)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25:“每至二时,四方大集,驰骋游遨。诸僧忙遽,无一闲者。而旭端坐竹林,泊然寂想。”(T50-661c)

唐宗密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卷10:“朝暮纵忙亦念佛,公私稍暇即持经。”(X74-443b)

(七)《方言》卷13:“漺,净也。皆冷皃也。初两、楚耕二反。”

按:《方言》卷13 “漺,净也。皆冷皃也。初两、楚耕二反”条,排在“淬,寒也。淬犹淨也,作愦反”条下,故“净”当为“冷”义。据此,当以戴震、段玉裁说为是。

《汉语大词典》:“漺1 [shuǎnɡ]净;冷。《说文·水部(当作仌部)》‘凔,寒也’ 清朱骏声通训:《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绝薪止火而已。’﹝凔﹞亦作漺。《方言》十三:‘漺,浄也。’注:‘冷貌也。’《玉篇·水部》:‘漺,初两切,净也,冷也。’”(6-83)

然历来注释、辞书都未见到“漺”表“冷”义的书证。其实,在汉文佛典中,倒有一例,虽时代略晚,亦弥足珍贵。

唐栖复集《法华经玄赞要集》卷27:“如去风痺等者(疵疪音同)、脚冷漺病(爽音)、障染者,即上所言五种过是也。于中沉掉忘念不正知,并是随惑,故名染障。染如风痺,断如油,能除冷风,八断能除染障。”(X34-765b)

而“净”表“寒”“冷”义,实乃“凊”之借,《说文·仌部》:“凊,寒也。从仌青声。”《广韵·劲韵》:“净,疾政切。”“从”母“劲”韵;《广韵·劲韵》:“凊,七政切。”“清”母“劲”韵。(10)陈彭年:《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以下所引皆出此本,以“韵”部,不一一标注页码。两字音近,仅声之清浊差别。而汉文佛典中,“净”“凊”表“冷”义之例则有不少:

失译(附东晋录)《饿鬼报应经》卷1:“汝为人时,作小道人,为僧所差,取冷净水,作石蜜浆,分与众僧。石蜜坚大,打取少许,盗食一口。盗僧物故,今受华报,果在地狱,吞注洋铜,苦不可言。”(T17-561b)

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卷11:“于长夜供养父母师长及应供者,以苏油涂身,适其温凊,澡浴熏香,布施上妙室宅,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令得安隐。”(T03-610a)

师子比丘述《折疑论》卷2:“不知有出告反面之道,冬温夏凊之仪(告音孤,申上文。《礼记》云:‘出必告。’注:‘以知去处也。’‘反必面’注:‘回家见于亲,不敢使亲之有望也。’冬则令暖父母之枕席,夏则扇清枕席之以凉。上古之时皆无此仪)。”(T52-803c)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33:“故刘殷至孝诚感,釜庾为之生铭。丁兰温凊竭诚。木母以之变色。”(T53-537c)

宋德洪著《石门文字禅》卷29:“为一新之长庑广厦,万楚蟠崖,冬温夏凊,崇堂杰阁,十楹照壑,吞风而吐月。”(J23-723c)

(八)《方言》卷2:“劋、雀潦反,又子了反。蹶,音厥。狯也。古狡字。秦晋之间曰狯;楚谓之劋,或曰蹶;言踣蹶也。楚郑曰蔿,音指,亦或声之转也。或曰姡。言黠姡也。今建平郡人呼姣为姡,胡刮反。”

按:实际上,“蹶”乃“谲”之记音字。“姡”(郭注:胡刮反)乃与“猾”同。而“蔿”则在汉文佛典中写作“讹”,而“谲”“猾”“讹”均有“欺诳、狡诈”义也。

《汉语大词典》:“【谲1】[jué]①诡诈;欺诳。《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谲者,诈也。’《后汉书·吴汉传》:‘汉乃辞出,止外亭,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李贤注:‘谲,诈也。’ 宋苏洵《权书下·孙武》:‘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 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11-432)

而汉文佛典中亦有大量用例: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琉璃王经》卷1:“阿难白佛:‘宁有谲诡,祐护此国,令安隐乎?’”(T14-784b)

西晋竺法护译《阿差末菩萨经》卷2:“以德化故,在谲诡中而为列露真正之义,于校饰中不为绮大,在无反复行报恩德,在众恶处而修善行,在废退处奉修德祚,在欺慢处常行恭恪,在贡高处不怀自大,在求便处无能得短,不念人恶、不宣缺漏,若在不正辄往将护使入正谛。”(T13-588b)

西晋聂承远《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1:“愍念十方如母念子,于色痛想行识不乱,不为俗人所惑,不为荣华所侮,不从贪人不从瞋恚不从愚痴,不谤三宝不怀谲诡,兴六念行佛法众施信慧,出入行步不尚矜高。”(T15-537a)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16:“有时谲诈欺诳,诱之令出而复害之。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受如此罪。”(T25-176b)

姚秦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8:“何谓幻变?若于尊胜及余人前,为名闻虚誉故,自覆过失,诡谲他人。”(T28-650b)

隋灌顶纂《国清百录》卷4:“峰疑偃盖峦似覆船,巨力穷奇之象,洪崖谲诡之形。岗曲抱而成垣,水萦回而结乳。”(T46-819c)

而“蔿”在汉文佛典中则写作“讹”:

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5:“父凶念生,厥性恶重,前家有冶师去城七里,欲图杀儿,书敕冶师曰:‘昔育此儿,儿入吾家,疾疫相仍,财耗畜死。太卜占云:“儿致此灾。”书到极摄,投之火中。’讹命儿曰:‘吾年西夕,加有重疾,尔到冶师所谛计钱宝,是尔终年之财。’儿受命行,于城门内,睹弟与辈弹胡跳戏。弟曰:‘兄来吾之幸矣,为吾复折。’兄曰:‘父命当行。’弟曰:‘吾请行矣。’夺书之冶师所。冶师承书,投弟于火。父心忪忪而怖,遣使索儿,使睹兄曰:‘弟如之乎?’兄如状对。兄归陈之,父驿马追儿,已为灰矣。”(T03-25c)

又,卷8:“时满生男,厥状甚陋,睹世希有。年在龆龀,聪明博畅,智策无俦,力能躃象,走攫飞鹰,舒声响震若师子吼,名流遐迩,八方咨嗟。王为纳邻国之女,厥名月光,端正妍雅,世好备足。次有七弟,又亦姝好。后惧月光恶太子状,讹曰:‘吾国旧仪,家室无白日相见,礼之重也。妃无失仪矣!’对曰:‘敬诺,不敢替尊教。’”(T03-46b)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5:“今来众会无数变,云何观此诸头首?愚人睹是不舍走,言降伏之乃讹言。”(T03-518b)

又,卷6:“于是魔波旬心中愦乱,恐怖色变,强颜不去,不欲退还。故作讹言:‘我所为是,告其兵众,卿等并心,皆共和同,所可见知诸天鬼神逼迫菩萨莫使纵逸也,当共伏之,尔乃舍去。’”(T03-519a)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8:“讹言(古文蔿、譌、吪三形同,五戈反。诗云:‘民之讹言’笺云:‘讹,伪也。’讹亦诡言也)。”(T54-493b)

又,卷33:“讹病(又作譌、吪二形,同五和反。诗云:‘民之讹言’笺云:‘讹,伪也。’谓诈伪也)。”(T54-527c)

刘宋僧伽跋摩译《分别业报略经》卷1:“愚惑自矜高,常生卑贱中。谄谀致身曲,讹言形矬陋。”(T17-449c)

“姡”汉文佛典中写作“猾”:

《汉语大词典》:【猾1】[huá]②狡黠;奸诈。亦指奸狡之人。《北史·酷吏传序》:“其禁奸除猾,殆与郅宁之伦异乎!” 宋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坊市奸偷宿猾屏迹。”《明史·忠义传二王鈇·》:“滨海多大猾,匿亡命作奸。”(5-90)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2:“王心念言:‘续是盗魁,前后狡猾。’”(T03-79a)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鹿母经》卷1:“夫巧伪无实,奸诈难信,虚华万端,狡猾非一,侵暴生种,犯人稼穑,以罪投身,入于吾弶。”(T03-455b)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杂宝藏经》卷10:“一切狡猾谄伪诈惑,外状似直,内怀奸欺,是故智者,应察真伪。”(T04-497b)

元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卷7:“心如巧伎儿,意如狡猾者,意识及五识,虚妄取境界。”(T16-557a)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47:“沙门是人,何能狡猾幻惑,异端妖邪多语,敢共我竞,而欲与我挍量比并?”(T13-308b)

梁僧祐撰《弘明集》卷8:“于是奸猾祭酒造化胡之经,理拙辞鄙。”(T52-50c)

梁宝唱等集《经律异相》卷44:“王续念言:‘或是盗魅前后狡猾,即遣使者。欲迎吾女。’”(T53-230b)

又,卷47:“又答鹿曰:‘夫巧伪无实奸诈难信,虚华万端狡猾非一。爱身重死鲜能效命,人之无良由难为期。’”(T53-250a)

隋阇那崛多译《起世经》卷4:“种种触恼众生故,于叫唤狱被烧煮。其中复有大叫唤,此由谄曲奸猾心。”(T01-328c)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29:“波旬!汝今威德实衰,无处依止,强作奸猾,犹如痴人,无有羞耻。”(T03-789b)

(九)《方言》卷13:“,怒也。,恚皃也。巨廪反。”

《汉语大词典》:“【噤1】[jìn]①闭口。②谓不能出声或不许做声。③关闭;封闭。④因受寒或受惊而身体颤动。⑤见‘噤吟’。”(3-515)

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2:“常遭勤苦,强忍尘劳。有所食噉,不别五味。言语多笑,喜忘重语。啮舌舐唇,然而[18]噤齘。行步卧起,未曾安隐。举动作事,无所畏难、不知去就。佛说是辈为愚痴相。”(T15-193b)《校勘记》:[18]噤=【宫】。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75:“噤齘(渠锦反,下胡戒反。《说文》:‘齘,齿相切也。’《方言》:‘齘,怒也。’郭璞曰:‘言噤齘也。’)”(T54-792c)

元魏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卷60:“复次,第二忍。所谓若沙门、婆罗门、若复余人欲起瞋恚,忍令不起,知瞋过故,作是思惟:‘若起瞋恚,自烧其身,其心噤毒,颜色变异,他人所弃,皆悉惊避,众人不爱,轻毁鄙贱,身坏命终堕于地狱。’”(T17-357c)

姚秦竺佛念译《鼻奈耶》卷5:“象遥见如来及比丘僧,蹋地瞋吼,噤切牙齿,张郭两耳,擎鼻揵尾,急走向世尊所。”(T24-872b)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卷26:“至解斋时,与粥方食。寺内群犬,非常噤恶。一见此狗,低头畏敬,不敢斜视。”(T50-674a)

宋希麟撰《续一切经音义》卷7:“噤口(上渠饮反。《字统》云:‘寒而口闭也。’《说文》云:‘从口禁声。’有作‘。怒而切齿也’,非噤口字也)。”(T54-965c)

三、结 论

从上举9例中可知:许多方言词语当时没有或未能使用专门记录的汉字(故只能以同音字记录),另外,一些词的不同地域的方言变体,往往也仅因为语音上的变化而导致记录的形体各异。所以在搜寻文献用例时,我们必须突破字形的束缚,“以耳治而不以目治”,循着“语转”的轨迹而发现新的词形。

又如,《方言》卷13:“,怒也。”《说文》未收“”字,《玉篇·页部》:“,距锦切。,又怒也。”(11)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以“部首”,不一一标注页码。《广雅·释诂二》:“,怒也。”《说文·口部》:“噤,口闭也。从口禁声。”《广韵·寝韵》“噤,寒而口闭。渠领切四。,切齿怒也”据此。“”“噤”两字本义不同而音同。故正如王念孙《广雅疏证》所云:“‘,切齿怒也。’义与‘噤齘’之‘噤’同。”(12)王念孙:《广雅疏证》,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8页。也就是说在历代文献中我们找不到“(表“怒”义)”的实际用例,但文献中并非没有这个词的实际用例,只是它由同音字“噤”来记录而已。

又如,《方言》卷3:“、铤、澌、尽也。南楚凡物属生者曰生。物空尽者曰铤;铤,赐也。连此澌皆尽也。铤,空也,语之转也。”《方言》卷13:“澌,索也。”其中,表示“空尽”义的“澌”“赐”“索”也都是一个方言词的一声之转。《说文·水部》:“澌,水索也。从水斯声。”段玉裁注:“《方言》曰:‘澌,索也。’郭注云:‘尽也。’按许说其本义,扬乃说其引申之义也。索训尽者,索乃假借字。入室搜索有尽义也。《方言》曰:‘铤,赐也。’赐者澌之假借,亦作儩。”(972)《广韵》:索,苏各切。“心”母“铎”韵;澌(尽也)、赐(与也):斯义切。“心”母“寘”韵。《说文·宀部》:“,入室搜也。从宀索声。”段玉裁注:“搜,求也。《颜氏家训》曰:‘《通俗文》云:“入室求曰搜。”’按:当作‘入室求曰’,今俗语云搜是也。,经典多假借索为之。”(972)

我们可以看到,文中所举9例,基本上都涉及各个方言词的“记音字”的问题,或者涉及同一方言词的不同语音变体问题。为节约篇幅,恕不一一分析。总之,我们研究扬雄《方言》,要正确理解扬雄所录方言词所表达的意思,特别是要寻找方言词的文献用例时,必须注意排除字形上的障碍,要多从语音上着眼,从“音同”“音近”或“语转”的角度去联系考求。

猜你喜欢
用例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资费拨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用例规约在课程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使用用例建模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研究
PBL教学模式下《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