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质量肥胖与颈动脉硬化及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2-05-21 09:25周志华赵杰琼王丽霞王怡雯王聪霞
关键词:体脂硬化心血管

巩 红,韩 拓,王 倩,郭 萌,周志华,赵杰琼,王丽霞,王怡雯,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 健康管理部;2. 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 710004)

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与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发生密切相关[1]。目前,WHO 推荐使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肥胖进行诊断和分级。BMI 是作为一种简便快捷、间接反映肥胖的测量方法,无论是在流行病学调查还是临床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仅基于体质量和身高两项基本人体指标计算得来的BMI,也有着“先天性不足”,其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组成、体脂率及内脏脂肪分布,亦无法准确反映目标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2],甚至存在所谓的“肥胖悖论”[3]。研究显示,在BMI 正常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体脂率是超标的[4]。因此,有必要对肥胖群体进行亚组区分,探究其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相关性。

近年来研究发现,BMI 正常但体脂率过高的人群,即正常体质量肥胖[5](normal weight obesity,NWO)与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有关[6],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7]。颈部血管彩超及外周动脉硬化检查是一种相对无创并且简单易行的检查,能够反映全身的血管硬化程度,对于评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与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8-9]。既往有关NWO 与颈动脉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及外周动脉硬化(peripheral arterial stiffness, PAS)的相关性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NWO 与CAS 及PAS 的关系,旨在加强对NWO 人群的体脂管理,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纳入2020 年6 月至2021 年5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参加体检的18~65 岁人群。纳入标准:①BMI 在正常范围,即18.5 kg/m2≤BMI<24 kg/m2[10];②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6.1 mmol/L;③诊室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40 mmHg,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90 mmHg;④完成体脂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及外周动脉硬化检查。排除标准:①既往诊断高血压;②糖尿病;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④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⑤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基本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基本信息。体检当日空腹采集外周血,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采用BECKMAN Au58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FBG、血尿酸(blood uric acid, BUA)等相关指标检测。身高和体质量由SK-CK 超声波体检机测定,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2(m2)。体脂分析由专业工作人员基于Inbody770 仪器测定,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由高年资超声科医师利用PHILIPS i E33、iu22 及GE P5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外周动脉硬化检查通过悦琦动脉硬化检测仪VBP-9 系列测定。

1.2.2 分组 最终纳入1 894 人。根据国内相关研究[10],定义体脂率男性≥24%,女性≥33%为体脂过多,分为NWO(BMI 正常但体脂率过高)和正常瘦体质量(normal weight and lean, NWL,BMI 与体脂率均在正常范围人群)。根据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是否有颈部血管内-中膜增厚或斑块)和外周血管硬化检查结果(即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是否有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分为正常组、单纯CAS 组、单纯PAS 组及CAS+PAS 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ˉ±s 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 检验,频数的比较应用χ²检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法。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亚组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单纯CAS 组、单纯PAS 组及CAS+PAS 组年龄、SBP、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 均<0.05);单纯CAS 组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 均<0.05);单纯PAS 组及CAS+PAS 组FBG、BUA、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 均<0.05,表1)。NWO 在各组内的比例呈现增加趋势,正常组内NWO 仅31.78%,单纯CAS 组和单纯PAS 组分别为42.86%、40.58%,而在CAS 合并PAS 组内,NWO比例高达50.31%(P<0.001)。

表1 不同亚组间基本资料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different subgroups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CAS为因变量,采用向前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WO(OR=1.286,95% CI:1.032~1.603)、男性(OR=1.314,95% CI:1.015~1.702)、年龄(OR=1.106,95% CI:1.089~1.124)、高LDL-C(OR=1.318,95%CI:1.134~1.531)与CAS密切相关(P均<0.05)。

与正常组比较,*P<0.05。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Tab.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CAS

2.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AS 的独立危险因素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PAS为因变量,采用向前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OR=1.055,95%CI:1.042~1.069)、SBP升高(OR=1.065,95%CI:1.055~1.076)、高FBG(OR=1.339,95%CI:1.047~1.712)、低HDL-C(OR=0.430,95%CI:0.310~0.569)与PAS 密切相关(P均<0.05)。但未发现NWO 与PAS 密切相关(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AS 的独立危险因素Tab.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stiffness

3 讨 论

体脂分析用来评判人体脂肪含量及分布是否正常,比BMI 更加能够反映体内脂肪是否超标[12]。脂肪含量与分布对人体新陈代谢、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大的影响[13],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14]。本研究发现,NWO 与CAS 的发生有关,可能是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KIM 等[15]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发现NWO 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在BMI 正常人群中,脂肪含量过多也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6-17],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与NWL 人群相比,NWO 人群炎症因子和血管损伤标志物水平更高,如白细胞介素、C 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18],这些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且NWO 人群中肌肉含量相对较少,特别是老年人肌肉含量更少。研究表明,肌肉含量降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19]。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男性、年龄、LDL-C 水平升高也是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在ZHAO 等[20]研究中也有相同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低于男性,因为绝经期前体内雌激素水平比较高,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会逐年增高[21],并且男性还存在饮酒、饮食不规律等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22]。虽然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病理研究表明,在婴儿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病变速度加快,严重程度增加。血脂中LDL-C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起核心作用[23],目前临床上对于LDL-C 水平的控制也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AS 组相比正常组的NWO 比例较高,为排除年龄、血压、FBG 及HDL-C 水平的影响,进行多因素分析,但并未发现NWO 与PAS 有关,这与KIM 等[15]研究的结果不一致。本研究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SBP 升高、FBG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与PAS 有关,这可能意味着在NWO 人群中血管硬化受年龄、血压比脂肪含量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更大。过高的血压会使血管发生机械性损伤,也会使管壁发生营养障碍,间接加重血管内膜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也有相关发现[24]。HDL-C 具有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及抗血栓形成[25],HDL-C 水平降低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这在TIOZZO 等[26]的研究中也有发现。

NWO 可能是CAS 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BMI如何,体脂率过高都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建议在BMI 正常的人群中筛查体脂率过高者,这样可以更好地识别心血管代谢相关风险较高的个体,尽早干预管理,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的数量有限且绝大多数是本地人群,并且属于横断面研究,因果关系推断能力尚且不足,还需纳入更多影响因素,如运动、饮食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扩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来探讨两者的关系。

猜你喜欢
体脂硬化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