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有效设计小学语文作业

2022-05-24 16:53刘秀银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英语

刘秀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育也在发生新的变化。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心理负担,增强教师的有效管理,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简单地说,“双减”政策大多是为了减负增效。

在“双减”背景下,各个学校必须结合新时代政策的要求,全方位地落实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职责。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以及作业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开发的研究之路展开分析。

近年来,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更多的知识,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不能占用他们过多的课后时间,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减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题海战术,精益求精,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进应该贯彻国家的“双减”政策,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作业量。虽然以前教师运用题海战术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会使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成果不佳。教师首先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习题适合小学生,再创新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的作业要有难有易,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一、“双减”政策实施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视,以至于学生入学后就要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因此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注重课堂上一讲一答的方式,即教师讲解内容,学生听讲,然后布置大量的作业。特别是语文学科,很多教师总是强调只有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学好语文。这种观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浪费了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让他们不堪重负。

其二,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不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将大部分教学重心放在布置大量作业上,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语文本是灵活性的学科,如果布置大量抄写性的作业,会导致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思维不够发散,无法有效培养其核心素养。并且学生的课后作业多,加之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学习,会让他们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知识,作业以质为先,而不是以量为先。

其三,语文作为重要学科之一,深受家长和教师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会给予学生较多的压力,造成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由原先的自愿学习变成死记硬背,或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课堂上,学生思考不积极,主动性不强,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课下还要应付各学科的作业。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升学,至少要做五科作业。这些作业加起来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其四,教师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者,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也就是说,当一项教学政策发布的时候,教师的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落实效果。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已是人心所向,一些学校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这主要与教师的管理方式有关。一些教师没有从根本上重視“双减”政策,认为如果不给学生留大量的作业,就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虽然“双减”政策已经颁布,但是教师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学生留作业,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政策。

其五,学生要想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根据目前布置作业的情况来看,很多语文作业的设计缺少系统性。教师一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分配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作业枯燥乏味,每天雷打不动地抄写词句或者课文等。小学生正处于积极向上、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思维活跃的阶段,不符合其心理特点的作业会导致他们出现厌烦情绪、抵触心理,面对作业不想做、不去做、被迫做,这势必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其六,教育资源不均衡。“双减”政策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回归学校、回归课堂,让学校和教师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系统的教育,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让教育回归课堂,对经济发达、师资充足的地方来说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带,教学设施不够完备,师资力量薄弱,缺少教师,甚至有的学校一名教师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所有的教学任务都交给教师,教师会疲于应付,学生受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思路

(一)语文作业形式要多种多样

语文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方式播放和课文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投入其中。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学生只有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才能领悟文章内涵,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这种有趣的课堂作业才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愿意去完成。这才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的作业,也是学生真正能够受益的作业,其具体的实施方法还需要我们细细研究。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白鹭》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选择为学生讲解文中较有深意的句子,再让学生牢记。这篇文章需要学生背诵并能够默写其中的段落。默写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枯燥,也是他们最讨厌的手写作业。但是如果教师把这项作业设计成实践性的作业,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要求学生上网查与白鹭相关的资料,或者搜索白鹭的图片,与课文中白鹭的形态进行对比,并在课堂上分小组分享交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作业,他们出于好奇会尝试背诵并默写。

四、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有课堂有效性的观念,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过程。

(一)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初中英语教材中关于打招呼的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熟人见面时候的打招呼方式和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打招呼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先简单讲授一下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然后在网络上找一些熟人打招呼、家庭成员之间打招呼、陌生人打招呼的家庭剧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打招呼的不同形式,熟悉英语的发音和读法,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不同情境下打招呼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借助多媒体来播放视频,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放一些英文歌曲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通过听大量英文歌曲,不断被熏陶,让学生体会英文歌曲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文化来思考英语、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然后据此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组内优秀学生带动基础稍差的学生。由于有的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点不好意思向教师请教,但是通过分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学生可以向小组内优秀学生请教,从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单元,如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要求,设置一些从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解决同时,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得出多种不同的答案,然后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答案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欲望,不断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由于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相互讨论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拓宽思路。

(三)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除了强调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强调要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课堂及课下表现进行评价。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倡导的是赞赏式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提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上发言、回答问题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进行适当的表扬,通过表扬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要鼓励学习比较优秀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向更高层次发起挑战;对于学习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学生,在其回答不正确的时候,教师也不要马上批评,要先鼓励他、肯定他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然后一步一步发现问题的所在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教师在教学八年级英语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一单元时,先讲解各种家务的单词用法,然后講解做家务的各种短语用法以及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的句型,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熟练掌握短语句型的用法。熟练掌握后,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来举手回答,对每一位回答的学生,教师都需要先进行肯定的表扬,然后鼓励其再接再厉。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指导,帮助其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英语活动,增强课堂的教学趣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课时紧张、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的原因,英语课堂大多是以讲课为主,很少组织英语活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背单词、做练习。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容易感到厌烦,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花时间组织一些有趣的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以此锻炼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感受英语的乐趣。

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学习完成之后,针对单元的内容,开展一个英语主题演讲活动,例如,在学完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运动的词汇,让学生以My favorite sport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写完之后进行朗读锻炼,最后每个人再上台进行演讲。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提高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对于英语学科,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重视应试、书面等方面的英语能力,转为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要培养敢于说、会说的学生;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及时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英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