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育

2022-05-24 18:04李亚玭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物理实验

李亚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支撑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的开展对于物理学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充分表明物理实验在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初中的物理实验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实验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是否获得了亲身体验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打造具有动态化的物理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得到综合提升。

由于初中阶段才开始设立物理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灵活的物理思维。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验,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到实验过程中,主动参与、认真学习。而巧用“生活实验”引导学生,能帮助学生真正将物理与生活结合。所以,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为学生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以此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操作。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育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初中物理学生掌握生活化实验操作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巧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与生活的关联比较紧密,巧用“生活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能将物理现象的原理、本质等理解透彻。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难度大、知识枯燥。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但多数学生都无法正确地掌握,使很多学生在面临困难时会产生强烈的退缩意识。而巧用“生活实验”开展初中物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将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能深刻了解物理知识中所蕴含的规律。例如,“并联”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联想家庭的用电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此部分知识。

除此之外,“生活实验”的开展能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活,有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各式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物理精神,产生强烈的探究思想。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能主动从生活的角度展开联想,使生活实践经验和物理知识相辅相成。例如,针对“浮力”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放在水面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将物理现象转化为生活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重视教材讲解,脱离学生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生产地,数学、英语、语文等多种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物理也是如此。我们在观察生活细节过程中不难发现,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但是,当前多数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教材上,过度重视知识的讲解,导致物理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概念,还会扼杀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旦物理课堂与生活相脱离,学生将很难体会到知识的内涵。从当前的角度来看,中考试卷出题的主要方向偏重于生活化和应用化,如果教师还一味地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背诵知识点,将无法满足中考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将无法提高。

(二)忽视实验操作,利用语言代替

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相同之处就是都需要以实验作为支撑,而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以及物理现象、规律等理解得更加通透,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延长。在一些实验中,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探究能力得不到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很多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实验需求,物理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演示实验,只能根据教材中所给出的结论以及插图进行实验描述。还有的教师教学过于功利性,认为实验就是浪费时间,直接通过语言代替实验,讲解实验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重点环节,虽然讲解非常细致,但是学生没有进行具体的操作,因此只能死记硬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旧会出现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物理课程。

(三)忽略学生个体,弱化学生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中,虽然有很多教师在遵循新课程的要求,积极改变了教学理念,也优化了教学方式,如借助实验操作、生活化实验等进行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提升。但是,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并没有对学生进行高度重视,忽略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的学生成了课堂中的“隐形人”,这些都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物理课程本身对于学生来讲,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原本的兴趣就不高,这也是阻碍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

三、巧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育的策略

(一)巧用“生活实验”,提供实验动机

教师在巧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了解学生内心疑惑,通过列举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去吸引学生,将生活元素作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重要素材,以此为学生提供充沛的实验动机。

以“声音”相关的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目前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开展实验教学,并在了解学生真实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开展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可通过问题导入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让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如“声音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水能传播声音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会主动针对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入讨论,在讨论中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会说:“我个人比较喜欢游泳,但是在游泳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听见水里有声音。”学生的这种表达充分表明了“声音在水中是无法进行传播的”。但也有的学生认为,声音是可以通过水进行传播的,因为有的时候,在水中能够听见各种各样的聲音。这种课堂导入,能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体现,还能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在后续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踊跃地参与,并通过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使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巧用“生活实验”,开展实验教学

教师要想巧用“生活实验”助力物理教学,就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对接,根据物理实验以及生活素材进行全新的物理实验设计,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主动参与物理实验。

教学“物态变化”相关的物理知识时,多数学生认为,这部分中的知识相对来讲较为抽象,所以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概念和本质。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开展教学,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的现象。其次,引导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阐述,如“扇子扇风,人会感觉到凉爽”“病人发烧,可以将湿毛巾放在病人额头上”“喝汤时,对着汤吹气,汤就不烫”等。通过这些现象教师就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的相关条件,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生活、理论知识的多维结合,将此部分知识理解记忆并内化得更加深刻。

(三)巧用“生活实验”,提升教学效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创设与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物理这门课程真正回归到生活的“怀抱”,还能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渴求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物理领域,以此实现生活化物理教学的目标。

首先,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课程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以“光现象”相关知识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最常见的“下雨后,水面泛光”现象引入到课堂当中,并引导学生进行现象分析,可对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你知道生活中光现象的原理吗?”在问题提出的一瞬间,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镜面反射”。随后,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全新的起点,带领学生进行“光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将生活中的物体带到课堂中,指引学生主动设计实验内容和流程,如激光笔、牛奶盒、挡板、盆等。先在容器底部开一个小孔,然后封住小孔,在牛奶盒中盛好水,水中加入少许牛奶,打开激光笔,水中出现光路,水呈现绿色;再让水从小孔中流出并射到挡板上,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挡板上凡水射到之处就呈绿色;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过程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四)巧用“生活实验”,提高解决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和本质,使学生能真正将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真正将物理知识印在脑海中。

以教学“电”相关的物理知识点为例,在合理划分小组的基础上,教师针对“电”的生活现象,为学生布置实验主题,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并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白炽灯、两线插座、三线插座、导线、小型家用电器(冰箱、彩电、电磁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器材进行生活实验,将每一样器材的作用发挥出来,并针对实验过程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电器的电功率,还能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保险装置的作用,逐渐形成安全用电意识。

(五)巧用“生活实验”,培养集体意识

物理生活实验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讲益处良多,如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能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各种物理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因此,教师可以巧用生活实验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生活进行融合,努力带领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引入到生活实验中,组织整个班级的学生设计学习过程、实验过程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取一定的提升和进步。

以教学“磁生电”相关知识点为例,常规的实验就是学生在接触灵敏电流表的闭合导线后,主动切割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并细致观察灵敏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但在这个实验中,由于学生对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情况掌握并不熟练,对“切割”这个词较陌生,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了解过指南针,并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磁场。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准备好导线,鼓励学生正确地运用这根导线尝试着创新实验过程,如有的学生比较机敏,将导线与灵敏电流表接成回路,以导线作为绳进行跳绳游戏,让其他学生观察这个过程中灵敏电流表指数的变化。最后,由教师对学生集体进行相互点评,并总结知识点。通过这种集体形式的生活化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验中,能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使知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时,让学生能理解物理现象背后所蕴藏的物理规律,从而掌握这节课程所需要重点学习的知识概念。

(六)巧用“生活实验”,提升实践能力

课后生活实验与分组生活实验具有明显区别,实验的场地从课堂内转换到了课堂外,学生只能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实验(课堂外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要想有效地开展课外生活实验,除了要将实验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还要充分考虑实验器材,保证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真正独立完成物理实验。

如在教学“声音传播”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课外实验:将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制作成乐器,并将做好的乐器带到课堂中,和其他同学一起演奏歌曲。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如在废弃的塑料瓶上打多个小孔,将塑料瓶做成与笛子一样的乐器。在为学生提供相关思路后,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最好能让学生多思考,进而想出其他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如让学生探究利用塑料瓶做成的笛子音调高低与孔的大小是否有关联?在这个实验中,学生所运用的实验器材与生活具有紧密关联,所设计的内容也能最大程度地唤醒学生兴趣,使学生的实验参与程度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真正了解“声音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物理规律,深化对物理知识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巧用“生活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实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有效对接,体现物理知识的潜在规律,凸显物理知识的魅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應该深入钻研物理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探索全新的教学路径,引入有效的教学手段,将物理与生活进行真正融合,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生活与物理对接中得到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

猜你喜欢
知识点物理实验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