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新冠疫苗接种的认知调查及差异分析

2022-05-24 09:45于晓燕刘敏雨杨洪菊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意愿工作者

于晓燕 ,刘敏雨 ,张 静,徐 晓 ,杨洪菊 *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 泰安 271000)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致病力强,传染性大。而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新冠疫苗的研发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2],这是本轮疫情能够得到控制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对接种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于2021年1月对泰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95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匿名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泰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有2021年1月可以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的职工,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问卷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95份,对此进行分析。

1.2 调查工具

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新冠疫苗接种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先用调查问卷进行预调查,然后修改与完善调查问卷并最后确认。内容包括职工一般资料和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问题等共15个项目。本文只对职工接种新冠疫苗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3 调查方法

研究方案经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采用整群抽样,于2021年1月接种新冠疫苗后发放问卷。采用问卷星网络调查的方法,在医院工作群内发放二维码,共收到895名职工的扫码回答,问卷合格率100%。

1.4 统计方法

数据的统计来源于问卷星自动分析系统,部分项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频率(n)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意愿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意愿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895名职工中女性 691名(77.21%),男性 204名(22.79%);年龄最小 20 岁,最大 59岁,平均(35.58±8.41)岁;护士574名(64.13%),医生187名(20.89%),行政管理人员58名(6.48%),后勤人员41名(4.58%),其他人员35名(3.91%);博士13名(1.45%),硕士141名(15.75%),本科636名(71.06%),专科及以下105名(11.73%);有742人为第一次接种,占82.91%,153人为第2次接种,占17.09%(第2次接种人员为特殊科室职工)。

2.2 职工对接种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

对“第一次接种前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895名职工的回答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毫无顾虑,非常愿意”接种的占41.34%;“稍有顾虑,但服从安排”的占49.94%,说明91.28%的职工是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的。也有67名职工(7.49%)是有“担心害怕”的,但最终服从安排进行了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8.77%。经秩和检验(见表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职工,其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均有差异(P<0.05)。女性职工接种新冠疫苗的积极性低于男性,20~40岁的青壮年接种意愿低于40岁以上年龄组,护士的接种意愿低于医生、行政管理及后勤、其他人员等,不同文化程度职工的接种意愿以本科为最低,其次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

表1 第一次接种前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

表2 895名职工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n(%)]

2.3 职工在接种前对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见表3)

表3 接种前对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

由表3可见,接种前有96.42%的职工是知晓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的。

2.4 职工在接种后对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见表4)

表4 接种后对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

由表4可见,接种后有96.31%的职工是知晓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的。

2.5 向其他人推荐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

对问题“你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接种新冠疫苗”的回答情况见表5。由表5可见,有93.52%的医院工作者愿意向其他人推荐接种新冠疫苗。

表5 向其他人推荐接种新冠疫苗的情况

3 讨论

3.1 医院工作者对新冠疫苗表现出了积极的接种意愿

从表1可见,在第一次接种前职工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中,“毫无顾虑,非常愿意”和“稍有顾虑,但服从安排”两项占比之和高达91.28%,反映出医院工作者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态度占医院工作者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主体。这是因为从事临床服务的医务人员有着较为通畅的获取医学知识的渠道,且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力军,医务工作者在主观责任感上有率先接种疫苗、推动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职责,因此医生和护士对接种新冠疫苗表现出了较为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医院工作的其他岗位人员,如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保安人员等,也受医院专业条件的影响,对接种疫苗抱有信任的态度。因此医院工作者在总体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接种意愿。

3.2 加强对女性职工疫苗接种的动员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职工对新冠疫苗接种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毫无顾虑,非常愿意”项目中,男性占59.31%,女性占36.0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在稍有顾虑项、比较担心项、非常担心项、拒绝接种项、因特殊原因不能接种项的占比均高于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可能表现出更高的技术焦虑[3],她们通常避免使用涉及技能元素的产品[4],试图避免复杂信息的使用。如果女性在理解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方面遇到困难,其信息回避行为可能增加,也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而存在接种犹豫。总而言之,男性医务人员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行为意愿高于女性[5]。因此应重点加强女性职工接种疫苗的动员。

3.3 加强对年轻职工接种疫苗的信息支持

表2的数据显示,20~40岁医院职工的接种意愿明显要比40岁以上职工低(P<0.05),但>40~50岁职工与50岁以上职工之间的接种意愿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研究显示,调查对象的年龄越大,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越强,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年轻职工接触网络的机会大,网络上零散的疫苗信息使他们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因此产生对接种疫苗犹豫现象。而年龄稍大的职工由于生活阅历增加、家庭事件和工作经历丰富,使其更加关注健康信息和自身的健康,期盼疫苗能够带来很好的免疫保护,因此疫苗接种意愿更高。所以在疫苗推广方面更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向年轻职工提供正向的信息支持,以期提高其接种意愿。

3.4 加强高学历人员疫苗接种的认知

从表2中发现,895名医院工作者中有636名本科学历人员,其接种意愿最低,其次是硕士及以上人员,两者接种意愿明显低于专科及以下人员(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相关研究中发现,越是高学历的人员接受的专业信息越多,其对于疫苗的有效性、副作用顾虑更多,这会影响他们接种疫苗的意愿。因此对高学历人员应加强其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使之乐意接受。但既往也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较高者接种意愿高[6-7];北京等地区发现收入水平低、文化水平低者接种意愿均高[8];另有研究显示,未发现文化程度与接种意愿的相关性[9]。笔者认为,文化程度对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地区差异、疾病种群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限制,不能一概而论。

3.5 医生和护士对新冠疫苗接种存在潜在顾虑

有研究显示,从事临床服务的医务人员对疾病和治疗及其研究进展的认识深刻、透彻,而对健康维护和预防疾病的知识有限,同时在工作中不容易认识到疫苗接种带来的个体以及群体的健康获益[10]。本研究数据显示,895名医院职工中护士的接种意愿最低,其次是医生,均显著低于非医疗专业职工的接种意愿(P<0.05),与上述研究相符,显示出医生和护士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潜在顾虑。护士接种意愿最低,与行政管理及后勤等人员的接种意愿之间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护士中女性占比高,女性在接种疫苗方面的信息回避行为和接种犹豫导致其接种意愿最低。

3.6 医院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并积极向社会推荐

参与本研究的895名医院工作者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对于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的知晓率分别为96.42%和96.31%,总体知晓率较高。这与医院对于接种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关,职工可以通过医院公众号、微信群、钉钉群、各种培训会议以及知情同意书的形式来获取相关注意事项,效果较好。本研究还显示,93.52%的职工愿意向社会其他人员推荐接种新冠疫苗,总体反映了医务工作者对于疫苗接种效果的肯定,这与崔军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接种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可疫苗的效果,也不会特别担心疫苗的不良反应,因此均会向家人推荐疫苗接种[12]。同时当身边的领导、同事推荐接种时,医务人员的接种意愿明显提高[13]。有研究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有向家人或者朋友推荐接种疫苗的经历,且近1/2的医务人员表示对方会接受接种建议[14]。在疫苗推广过程中,公众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渠道主要来自医务工作者,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明显不足,因此医务人员的建议十分重要[15]。公众是否选择接种疫苗与医生是否提供建议及医生对免疫效果是否持肯定的态度有关[16]。但近年来疫苗相关事件的不良社会影响导致公众对疫苗安全不信任,这不仅影响了公众的疫苗接种信心和行为,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疫苗推荐信心和行为[17]。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举国齐心,上下联动,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恢复了公众的接种信心和医务人员的推荐行为。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星微信调查问卷,参与者自填提交,所以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微信调查方式方便、快捷,节约成本,无须人工录入,在做好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也不失为一种实用的问卷调查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样本局限于医院中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其有着便利的接受健康保健的条件,导致本研究结果不一定存在普遍性。因本研究没有纳入普通的大众居民,因此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研究显示,我国流感疫苗人群接种率每年仅2%~3%[18],即便在一些免费接种疫苗的地区,其接种率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医务工作者推广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建议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加强新冠疫苗宣传力度和范围,针对公众关心的、理解普遍存在偏差的问题进行重点宣传,从而增强公众对接种新冠疫苗的信心。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意愿工作者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