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丘陵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2022-05-25 08:17马小龙陈钱缪林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马小龙 陈钱 缪林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断完善,但是丘陵地区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丘陵农作物机械化推广服务困难,组织服务小农户的成本高、丘陵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丘陵山区的农业人才流失严重等。文章从促进丘陵地区技术创新发展、组织创新发展、设施创新发展、人才创新发展这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丘陵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我国地域广袤,农户小而多且分散,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依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对丘陵地区来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尤为重要,丘陵地区的农户受到山林地形的制约,所耕种的农田普遍存在土地细碎不平整的问题,农业服务规模化很难实现。所以需要加快促进丘陵地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使丘陵山区的小农户也能分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的红利。

一、丘陵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丘陵农作物机械化服务困难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消息,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平均高达71%,但是作为典型的丘陵农作物生产区,2020年重庆市的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仅仅为52%,该水平远远低于全国的机械化平均水平。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较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形成的地形。丘陵地区的农田很多都是围绕在农户的住处,在半山腰或是小山脚,高低起伏的农田让机械设备操作困难,形状各异、坡度不均的农田都是机械化设备难以企及的地方。丘陵地区的地形结构复杂,农田分散不容易连接成片,种植区域的土地高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大范围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第二,由于气候环境、海拔差异、土壤和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丘陵地区可以种植的农作物品类繁多,通常在一块耕地上可以进行多茬种植,这就给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同农作物对于农机设备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无论是种植阶段还是采收阶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的农业机械化还在发展阶段,尤其是适合丘陵地区的农机设备数量较少、适用范围小并且价格较高,这不仅没有提高丘陵地区农民的生产效率还会打击农业种植户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积极性。

(二)组织服务小农户的成本高

在国家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同时,丘陵地区也紧跟农业创新发展的步伐,积极借鉴我国其他地区创建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丘陵地区存在的组织服务小农户的成本过高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第一,组织小农户的沟通成本高。丘陵地区的村庄通常人少地广,小农户居住相对分散,常常隔著高山长河,如何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且丘陵地区农业条件落后,导致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青壮年劳动力往往外出务工,留守在家中耕作的大多是年过五旬的老年人。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低,遵循传统耕作方式,思想固化,很难快速接受新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一些新模式。在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中,他们往往抱有观望态度,犹豫不决,所以需要改变他们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积极融入农业现代化的浪潮。第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业成本高。丘陵地区通常多山多石,使得丘陵地区的农业耕地比较细碎且有坡度,机械化操作困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的成本太高,造成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组织衔接困难。近些年来,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给农民提供各种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服务,在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增产增效、进入市场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丘陵地区来说,由于地块分散、机械化操作困难,使得人工成本大幅增加,难以实现规模化效应,这就导致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对接的成本加大。

(三)丘陵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农业生产完成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材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丘陵地区受地形地势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量要比平原地区大得多,但丘陵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50%,覆盖的人口超过60%,所以,加快建设完善丘陵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对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丘陵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丘陵地区的农田道路建设滞后。丘陵地区的农田高低错落,分散不平,所以农田间道路的建设比其他地区难度更大,很多地方的农田道路存在路面狭窄、道路路面状况差、承重力低等情况,这会导致农机和农用车辆无法进入农田,加大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第二,丘陵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落后。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丘陵地区的农业灌溉主要是依靠水库或山塘。丘陵地区的农田耕层厚度比较小,大部分都属于中低产田,农业灌溉设施会因为地形的限制而难以布置,所以水利建设投入资金较大,维护管理成本较高,且收益较低,使得该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四)丘陵山区的农业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无论在哪个领域,要发展、要创新,专业人才必不可少。但是在大多数丘陵农业区,农业人才的流失却十分严重:第一,农村青年大量外出。由于受地形及经济发展的限制,丘陵农业种植所产生的收益太低,进城务工对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人来说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选择,并且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是一个又苦又累收益又不高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偏低,所以许多年轻的农村劳动力宁愿背井离乡地去城市打拼,也不想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田过一辈子。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及年幼的孩童,他们很难承担起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重任。第二,引进农业人才困难。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通常在此起彼伏的山丘间,其中很多农业区经济发展滞后,交通不便,农民及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员,他们的工作地点相对比较偏远,农民一般生活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构也需要围绕着农民展开服务。从生活条件来说,农村的条件比城市艰苦,娱乐消遣的活动也比较少,所以这成为很多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发展农业的一道屏障。如何让外出务工的青年心甘情愿地回乡工作及如何引入优秀人才,这是当前丘陵地区乃至全国所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的难题。

二、对于促进丘陵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技术创新发展

针对丘陵地区农作物机械化服务困难的现状,首先,解决农田不规整的问题,农田的宜机化改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把原本大小不一、分散凌乱、高低不平的地块进行互联互通、缓坡化改造、梯台式改造等,建设成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现代农田。其次,要加大适合丘陵地区各种农作物的农机研发,丘陵地区可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繁多,在丘陵农用机械设备的研发投入上,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及农作物的生产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研发方向。重庆市潼南区的重庆邦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潼南区龙形镇进行的耕地宜机化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发展案例。该公司通过对基地细碎不规则地块并整,实现了基地地块小变大、弯变直、乱变顺,全面有效改善了基地地块机械化作业条件。同时,通过修建完善田间道路,实现地块与地块、地块与道路之间衔接畅通,满足了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作业要求。通过农田宜机化改造之后,消除了基地上多余的田埂、厢沟,使得基地零碎分散地块变得相对集中,撂荒地重新得到利用,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了3%左右,土地利用率提升,机械化水平达到 80%以上,提高了土地的产出及效益。同时该公司还与农机科研机构合作,以此来研发适合该地区农作物耕种收各个环节的农机设备。

(二)组织创新发展

由于丘陵地区小农户居住分散而导致的组织服务成本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发展,引入村集体作为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沟通的桥梁或者创新村集体直接承接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的组织发展模式。首先,村集体的性质为集体所有,它能更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保障小农户的利益;其次,村集体经济是一个嵌入乡土社会,集政治性、经济学与社会性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单位,对上可以整合资源,与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及政府对接,对下也可以更有效率地衔接小农户,降低组织小农户的成本。重庆江津区的重庆江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已流转土地2500亩进行高粱标准化种植,江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园区属地村社合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高粱种植。村委会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并主动对接区级、镇级农机部门,提高高粱生产水平。合作社负责具体落实股份制专业合作社的组建,高粱日常生产管理、全程社会化服务对接、高粱的收割与交售等工作。通过让农民入股,提高他们的收益,调动其积极性,便于对土地开展集中连片宜机化改造,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设施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全国的一半,覆盖的人口数量也多。丘陵农业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创新发展的前提,所以促进丘陵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很有必要。丘陵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快农田机耕道路及水利灌溉设施的完善。在田间道路建设过程中,要确保道路建设符合统一标准,确保田间道路能够满足机械化耕作的需求,也能够满足各种需求车辆的通行要求。当前丘陵地区许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利用率低,新修水渠速度较慢,随着农业生产要求的提高,还应该提高灌溉设施建造标准,将智能化灌溉措施融入农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如精准测量农田的灌水量,同时对农田的排水量进行精确控制。丘陵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创新还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建设,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农产品的仓储内部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建设,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并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間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采用自控机具、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控。

(四)人才创新发展

人才是一个组织的灵魂,只有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才能使这个领域不断发展壮大。针对丘陵山区青年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政府和村集体可以开展职业农民的免费培训,吸引更多的青年留在家乡就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农田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农民来管理,既可以提高农民种地的收益,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留住本地的人才及吸引外来专业人才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政府应积极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吸引专业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农业劳动者是农村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一,要培养本土人才。人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紧紧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现代职业农民进行人才培养。创新农业类人才评价模式,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多元评价体系;第二,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农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实现“人才回流”,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要针对性地出台鼓励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文件,创新开展返乡创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金融信贷领办、公共服务快办、跟踪协调促办,开辟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黄梓晋.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途径及措施[J].南方农机,2021,52(01):68-69.

[2]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推介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J].农业机械,2020(12):50.

[3]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双向嵌入’的融合机制研究”(18BJY137)。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