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考

2022-05-26 19:42朱德威
中小学德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朱德威

摘 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教育治理现代化也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必然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方向上,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在路径上,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在评价上,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

关 键 词 教育治理现代化;立德树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2)05-0024-04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1]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位,是由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这就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任务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和立德树人具有密切联系,立德树人为教育治理现代化明确方向,教育治理现代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制度保障,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分割,体现了教育治理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方面和作用机制,能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治理现代化道路和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养分和参考。具体来看,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体现在方向、路径和评价三个方面。

一、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把立德树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对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3],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重点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确保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规定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教育事业是影响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决定性因素,是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性因素,是影响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基础性因素,对党长期执政、持续执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强化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将学校打造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铸魂育人。

(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权威表述,并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实现了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内涵丰富,其中教育的“两为服务”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两个相结合”明晰了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标。要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变质、不变色,就必须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三)确保教育现代化正确方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确定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来源,主要包括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方面的现代化,通过深化教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教育领域的制度体系和提升制度执行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现代化转型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和能力保障。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要教育治理现代化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确保正确方向,大力推进教育治理的理念、制度、体系、方法等各方面的现代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以教育治理现代化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黨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了“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需要在整体谋划设计中国教育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办学模式等治理结构基础上,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细化落实到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一)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地方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确保正确办学方向。二是要加强组织覆盖,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实现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使党组织成为学校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坚强战斗堡垒。三是要完善工作格局,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育人功能,加强党委统一领导,推动党政齐抓共管,确保部门各负其责,在教育领域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四是要强化落实机制,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和各学段、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位师生,把党的声音、党的意志、党的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到底、落实落地。

(二)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推动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二是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强化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不断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升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二是构建覆盖大中小学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经,以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为牵引,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阶段各环节,加快完善劳动教育清单内容,科学确定学生参加劳动和接受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三是完善加强学校体育美育的制度机制,深化学校体育美育评价机制改革,将学校体育美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加强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育与体育、卫生健康、文化等部门协同开展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体育美育资源整合共享,为学校体育美育提供优质丰富的资源保障。

(四)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制度力量保证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化,完善师德师风监督和违规曝光惩戒机制,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初心、坚守立德树人使命。二是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制度。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读书学习的主要载体和依据。对教材加强建设和管理,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条件基础,对于提升教材质量和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教材建设规划是切实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创新,[7]突出整体规划,强化统筹体制,完善编写机制,细化管理职责,深入推进教材治理现代化探索,有利于不断丰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三是构建各方协同的育人体系。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教育是个复杂开放系统,要推动校内思政小课堂和校外思政大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多方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构建课内课外贯通、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连接的立德树人协同机制,不断汇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三、完善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8]管理、办学、评价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三个重要方面,“管、办、评”三者的关系构成了教育治理体系的主要框架结构。其中,教育评价往往作为指挥棒,使得下游的评价可以反过来带动上游的管理和中游的办学,[9]发挥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落实。

(一)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0]党中央、国务院拉开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序幕,将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和重要突破,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的主要原则,并以此作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遵循。此外,还将“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体现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要求和丰富时代内涵。

(二)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评价主要内容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主要围绕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等“五类主体”,系统设计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每类主体都突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评价改革重点。一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思政课,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压实各级党政领导立德树人责任。二是明确学校评价的立德树人根本标准,确保立德树人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全领域全过程,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学、教书育人,切实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四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学生評价,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成长理念,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综合素质。五是坚持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用人评价标准,强化以品德作为第一标准的用人导向,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评价标准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衡量和评判这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立德树人成效。可以从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出发,从三个方面构建和树立起立德树人的评价标准,并以此评价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否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目标。一是在培养什么人的方面,树立起对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否坚持正确方向的评价标准,确保教育治理现代化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要求培养可靠、可信、可用的人才。二是在怎么培养人的方面,树立起对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否建立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评价标准,确保教育治理现代化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三是在为谁培养人的方面,树立起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否坚持党的领导的评价标准,确保教育治理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领导教育的各项体制机制,切实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教育治理现代化为立德树人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路径,只有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教育治理现代化才能坚持立德树人正确方向,回答好培养什么人的教育首要问题,彰显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国特色,为推动形成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提供坚强保证和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光明日报评论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N].光明日报,2016-12-9(01).

[3]杨小微,杜明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与指标体系[J].教育家,2020(12):11-13.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EB/OL].[2021-04-29](2022-03-02).http://www. npc.gov.cn/npc/c30834/202104/7cf7f9db53ac47bcad2dfed837 1b1ce8.shtml.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22-03-02).http://www.gov.cn/ 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7]崔保师.教材建设进入新时代[N].中国教育报,2020-01-10(08).

[8]人民时评.深化改革,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N].人民日报,2020-11-03(05) .

[9]杨银付.教育治理现代化从管、办、评做起[N].人民日报,2015-11-26(18).

[10]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3(0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①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治理研究”(编号:BIA21015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Gwendolyn Brook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