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语文教材这一议论文写作的富矿

2022-05-27 00:29杨德耀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4期
关键词:六国论举例论据

杨德耀

尽管高考作文题一般不明确要求写议论文,但从近年高考考场作文看,议论文的数量大大超过其他文体。有鉴于此,要求高中生写好议论文,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然而,很多高中生写的议论文内容松散,素材陈旧,论据无法支撑论点,导致说理流于表面,不深入,不深刻。这样的议论文,很难得高分。

议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构成。就论证而言,就是利用选定的材料(论据),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得出某个结论。可见,论证在议论文写作中非常重要,它是联结论点和论据的纽带。出彩的议论文,通常都会用到两三种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因此,要写好议论文,除了论点正确、论据真实可信之外,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至关重要。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指把两种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使用对比论证的好处是:能使是非曲直更加明确,能让正确与错误更加分明,给读者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使用对比论证的课文有《六国论》《师说》《过秦论》等。

例如,《六国论》通过四组对比,分析贿赂秦的危害,从而得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点:(1)秦通过战争胜利所得土地之少,与通过接受贿赂所得土地之多的对比;(2)韩、楚、魏因战败丢失的土地之少,与三国因贿赂而丢失土地之多的对比;(3)六国先辈土地来之不易与子孙不珍惜土地的对比;(4)六国土地有限,而秦欲望无限的对比。

《师说》第二段借助三组对比,批评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1)“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对比;(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和“于其身也,则耻学于师”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的对比。

《过秦论》中,秦孝公和秦始皇是秦不同时期的国君,文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两人的不同政策进行对比。后来拿灭秦的陈涉与当年被秦打败的九国之师进行对比。先前,九国之师力量很强,却被秦打败;而后来的陈涉,力量很弱,却打败了强大的秦。文章通过陈涉与九国之师力量强弱的对比,揭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亡国的真正原因。

2.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是一种借助打比方,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使抽象道理具体化、形象化的论证方法。《劝学》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使用方面,尤其值得学习。《劝学》思路清晰,文质兼美,说理性强,善于用浅显的比喻阐明深刻的道理。全文多达20个比喻句,分为三个层次:第二段5个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可以提高或改变自己);第三段5个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可以弥补不足);第四段10个比喻句,论证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重要性)。

在《拿来主义》中,作者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用三个喻体孱头、昏蛋和废物,形象地批评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做法,进而论证了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围绕文化遗产与一所大宅子的关系,分三个层次展开比喻论证:把精华比作鱼翅,指出要“拿来”;把精华和糟粕兼有比作鸦片,指出要“鉴别”;把糟粕比作烟灯、烟枪和姨太太,指出要“抛弃”。有了这些生动的比喻,作者在论证时就能把深奥的道理阐述得明了、易懂。

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两点:一是比喻论证中要涉及两种不同事物,只有不同类事物才能构成比喻。二是要找出所阐述道理与用来“比”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来比喻的事物,可以是真实事物,也可以是传说、故事、艺术形象等虚构的东西,但“虚”不等于胡编乱造,拟出的比喻句一定要恰当,不能因一味追求新奇而使取譬失当。

3.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指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使用举例论证,可提高议论文的真实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六国论》在论证“燕、齐、赵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分论点时,用了举例论证。没有贿赂秦的燕、齐、赵三国却因其它原因而不能独完,最终跟着贿赂秦的韩、楚、魏而滅亡。课文在列举了燕、齐、赵三国例子之后,自然得出了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在《师说》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为了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分论点,在第三段,作者以孔子这位大圣人为例,采用举例论证,进一步阐释了师道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孔子是公认的大圣人,尚且拜师学习,那一般人拜师学习就更不必说了。这种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有效结合,也是一千多年来《师说》能够传诵不衰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学习《师说》这类优秀的议论文时,要深入学习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对比论证把两种具有矛盾、对立关系的事物进行对照,从正反两方面去说理,揭示事物的本质;举例论证借助例子,能降低议论文的抽象程度,提高议论文的可信度。使用举例论证也要注意,所举的事例要具体、典型,不允许生编乱造。

4.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指论证时直接引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权威数据的论证方法。恰当使用引用论证,可增加论证的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六国论》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既是比喻论证,也是引用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相结合,显得天衣无缝,文章引用这句名言,形象地论证了贿赂秦国以换取暂时安宁的做法是极其愚蠢的观点,又结合“暴秦之欲无厌”这句话,揭示出赂秦的危害性。

二、高考作文选材避免陈旧

不论是议论文体还是其它文体,如果感觉材料贫乏,平时可以梳理近几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以及其他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在作文中大胆使用。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教授、“量子之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等人的先进事迹。

一些学生在作文中经常使用教材中的名人事例,比如苏轼的洒脱、李密的孝道、诸葛亮的忠诚、杜甫的爱国、韩愈的友爱等,这本无可厚非。但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例,这就要求在使用这类事例时,要进行创新,不能照搬。

一些地方的高考作文评阅细则已明确规定:要坚决抵制高考作文“三巨头”(有关苏轼、陶渊明、屈原等名人的用例)等套路作文。这类议论文爱用历史名人,用“穿靴戴帽三段论”式结构,套话连篇,空洞无物。因此,写议论文一定要多用新颖、独特、贴近现实生活的事例。

总之,要想在议论文写作方面有较大突破,就必须走出缺少素材、不会论证的怪圈,平时加强训练,从学教材中学习、借鉴名家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熟练掌握各种论证方法,积累新颖的写作素材,并进行科学的训练,那么,写出结构严谨、有思想、有深度的议论文便不再是难事。

猜你喜欢
六国论举例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乘法公式应用举例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学会最常用的习语,让老外眼前一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等差数列与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