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中有散”城镇化中,县域存在明显分化
——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

2022-05-28 04:59姚成二
决策 2022年5期
关键词:县城城市化人口

“聚中有散”

外界有观点认为,县城发展迎来了“第二春”。机会是什么呢?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时,小城镇、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这就是分散聚集阶段,也就是“散”的阶段。

成长中的区域在聚集,成熟的已经开始扩散,也就是城市化率比较高的地区,已经开始向外扩散。有的城市化率在50%以下的,可能还处在聚集中。总的来说,存在着多尺度的“聚中有散”。这个“聚中有散”又给多尺度的区位、区域甚至城市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

从空间角度来看,回顾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最初经历了分散的聚集,小城镇数量在不到十几年的时间里,从2000一下涨到20000个,然后是集中聚集,数据显示,过去“五五”“六五”甚至“七五”时期,人口主要是在大中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里聚集。

对于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模型的构建,应遵循概念化、明确、形式化和共享四个方面,基于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的特点,对其本体构建流程包括:基于航空制造业领域知识的分类获取数据、确定本体的目的和领域、检验本体可否重用、分析数据并提取概念特征及其关系、建立初始本体、本体的验证分析、建立本体模型[11]。

现在,中国城市化又进入到“聚中有散”或者“又聚又散”的阶段。具体来说,是高端的继续聚集,表现在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在继续聚集当中;但同时低端的可能开始分散了。

从全国尺度上来看,大尺度范围内还是在聚集。比如,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向城市人口转移,这是城市的聚集。

再稍微小一点的,就是区域范围内也是在聚集。但更小的尺度上开始分散了,也就是现在的都市圈、城市群,既有接受大尺度聚集的因素,也有中心城区、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的现象。

到未来,还有可能出现巨型城市化地区。巨型城市化地区包括几个层面的“聚中有散”,包括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周边小城镇的聚集,也包括中心城市向农村的扩散,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的扩散,也包括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农村的扩散。

一堂好课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时间的。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着眼于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完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

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到“聚中有散”的新发展阶段。

县城发展迎来“第二春”

“聚中有散”的新发展阶段,给县城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一是,在一些人口正在向县城聚集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由于这个短板,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无法聚集到这些地区,导致有些人口继续向大中城市流动。为引导和推动人口和产业向这部分地区的流入,要补齐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这也是中办国办在文件中明确提出来的,各个县城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入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在各行业繁荣发展的社会中,我国逐渐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主要是以电厂锅炉为主的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气和有害物体极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工业企业中。基于此,较多的电厂锅炉企业在发展中,都加强了对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针对此种现象,本文主要对干法、半干法、湿法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期望通过本文关于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内容的探究,为日后提高空气质量,提供宝贵的建议。

现在通过“散”到“聚”,然后又开始“聚中有散”了。当然,这个所谓“散”并不是全面地分散,而是“有聚有散”,这样就给一些县城,带来了重要的机会,很有可能在下一步获得更充分的发展。

哪里的县城呢?都市圈、城市群的周边,巨型城市化地区,产业发展比较好的、人口相对比较稠密的县城。

1)这次暴雨天气是南下的弱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造成的;低空急流为暴雨输送水汽和能量,切变线为对流的发展提供低层辐合上升条件。

比如,我的家乡是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后发地区,但人口是高度稠密的地区,可以促进都市圈的发展。

实际上,甘肃道地中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部分产地企业已经具有医药基础研究和医药专利,但专利自用率不高,专利闲置较多,专利发展规划缺乏[13],这更加证明,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为特征的生物医药产业,必须向经济相对发达和专业智力密集的地区聚集,而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确实有条件担当这一使命。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甘肃道地中、藏医药资源优势,以好药材保证好药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与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联合协作,在区域性大尺度空间逐步形成从道地中、藏医药资源产地到医药产品市场的覆盖全产业链的广泛联动发展网络。

也就是说,地级市除中心城市以外,各个县城将来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人口稠密能够形成非常好的都市圈。从全国来看,山东的鲁西南,河南的豫东南地区,这些都属于人口稠密地区。

5.1 提前预判,冻前预防 可以当年桃、樱桃的物候期作为参考,花期提前5天以上时,就要着手预防可能发生的霜冻。在陕西凤翔产区,红富士花期正常年份为4月10—15日,如果提前到4月5日,发生霜冻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丙烷R290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沸点-42.07℃、凝固点-187.7℃,临界温度96.8℃,临界压力4.254MPa,潜热值427.8 kJ/kg,属于碳氢化合物的一种,其分子式是C3H8,分子量为44且不含氯原子。丙烷的ODP值为零,且不含氟原子,其GWP潜能值小于0.01,但是丙烷有易燃、易爆炸得性质,并具有麻醉的作用,所以是一种微毒冷媒。丙烷能吸收少量的水蒸汽,因此如果系统中含有水蒸汽,则以自由水分的形式出现并在浓度,控制元件上出现结冰现象。为维持系统正常运行须将系统中的水蒸气除去,系统也不存在水汽腐蚀问题。

当然,还有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比较好的沿海县城,将来也将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地区。

二是,要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明显存在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的县城,无论在行政区划还是资源配置上,都要做适度的调整,要减少这部分地区的公共服务政策。一些城市明显要衰落了,不能再像撒胡椒面一样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公共服务。否则,既可能吸引不到人口和产业,还会导致大量的资源和公共财政的浪费。

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实施差异化的县城城镇化策略或者战略,不能笼统地说“推进县城城镇化作为非常重要的载体”等等,要因地制宜。

在中国城市化进入“聚中有散”的新发展阶段下,县城正面临一个新的因为扩散而带来的重要机会。

县城如何抓住此次政策契机?

“乡村变成市”

《意见》提出,要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现在的城镇特别是一些县城,也面临着衰退的挑战。

这也是由“聚中有散”导致的,虽然有散但不是全面的散,是在“某些区域的散”,但聚集是一直在持续地进行着。

我们看到,一些乡村人口向中心村聚集,中心村又向中心镇聚集,一些中心镇有可能向县城集聚。但是,如果县城出现产业衰退、资源枯竭、交通不变或者发展条件不好,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聚中有散”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衰退的挑战。

也就是说,城市化进入了“聚中有散”的阶段,县城城镇化实际上是存在着明显分化,一部分是迎来了重大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另外一部分,也会面临衰退的挑战。

要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应该把握什么?

有时候我们在材料上找不到明确的主题或标题,而问题设问上也没有具体对象的限制。那么我们可能遇到了“全开”式论题,我们只能根据材料信息,将零碎的信息源整合成一个对象,以此为基础进行“要义”式、“推因”式或“推果”式立论。若是零碎的材料信息可以整合成两个对象,可以考虑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成为简约句子结构的主语或宾语。下面请看例3:

过去强调城市化时说“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形态”,乡村振兴现在强调的是“就地城镇化”,实际我把“就地城镇化”叫“村市化”,就是乡村变成市,总体也可以叫做乡村振兴。

如果城市群、都市圈是全国城市化的主题,那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什么?抓住这一点,对我们下一步就地城镇化、乡村振兴和“村市化”都有重大意义。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1].在需求的驱动下,各种校园贷平台开始蓬勃发展,但校园贷引发的悲剧也不在少数,无力偿款跳楼、校园裸贷和刷单被骗等现象不断出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逐渐关注校园贷问题,各部门也相继发布条例要求对网贷行业增强监督管理.

那么,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中心村和小城镇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形态,它实际上是乡村“聚中有散”的落脚点。未来的中心村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大,边缘的村就慢慢消失了,人口会聚集到这些地区,这个地区就慢慢变得跟镇一样了,小城镇就变成更高一级的中心村。这应该成为下一步乡村振兴主要的着力点,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形态。

猜你喜欢
县城城市化人口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