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尿α1 微球蛋白、尿β2 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5-28 12:53王静静梁金超
系统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灵敏度检出率指标

王静静,梁金超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滨州 256699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和饮食结构调整, 加之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该疾病发生率也具有显著上升趋势[1]。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因全身微血管病变所致,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或残疾的重要原因[2]。 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DN,对患者病情缓解和肾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mAlb)、 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 都是临床可用于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这些指标联合检测在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该文选取该院2020 年1月—2021 年1 月期间的90 例糖尿病患者和40 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对其各指标检测结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泌尿系感染;严重肝胆疾病;心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和其他原发性疾病。 根据其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DN 组(UAER≥30 mg/24 h)。 单纯糖尿病组50 例,其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38~72 岁,平均(51.68±4.75)岁;糖尿病病程1~10 年,平均(6.78±1.23)年。 DN 组40 例,其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9~73 岁,平均(50.96±4.83)岁;糖尿病病程1~11 年,平均(6.75±1.27)年。另选取40 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男23 名, 女17 名; 年龄37~70 岁, 平均(52.19±4.78)岁。 3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晨尿10 mL,以4 000 r/min的速度对其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4 min,留取上清液, 然后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尿mAlb、α1MG 和β2MG 水平测定,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mAlb 的参考范围为<25.0 mg/L,α1MG 参考范围10~30 mg/L,β2MG 参考范围为<0.3 mg/L[3]。 比较3 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 并对糖尿病患者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 联合检测时以任一项超过临界值即可确定为阳性, 联合检测所有指标均未超过临界值则为阴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ROC 曲线分析各检验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各指标水平比较

DN 组的α1MG、mAlb 及β2MG 水平最高, 其次为糖尿病组, 两组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3 组α1MG、mAlb 及β2MG 水平比较[(±s),mg/L]

表1 3 组α1MG、mAlb 及β2MG 水平比较[(±s),m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α1MG mAlb β2MG糖尿病组(n=50)DN 组(n=40)对照组(n=40)(32.59±2.82)*(49.46±3.27)*10.53±1.75(29.86±3.71)*(38.74±5.42)*4.65±1.27(0.85±0.16)*(1.49±0.23)*0.18±0.07

2.2 糖尿病组和DN 组α1MG、mAlb 及β2MG 异常检出率比较

糖尿病组中检出α1MG 异常12 例,异常检出率为24.00%;mAlb 异常7 例,β2MG 异常8 例, 异常检出率为14.00%和16.00%, 分别与DN 组的77.50%、72.50%及57.50%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α1MG、mAlb 及β2MG 异常检出率比较[n(%)]

2.3 不同检验方法对早期DN 的诊断效能

尿α1MG 诊断早期DN 的灵敏度为72.50%,尿β2MG 诊断灵敏度52.50%, 尿mAlb 诊断灵敏度75.00%,其两两联合后的诊断灵敏度明显提升,且将3 者联合应用诊断的灵敏度达到了90.00%, 显著较单一检测灵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检验方法对早期DN 的诊断效能(%)

2.4 α1MG、mAlb 及β2MG 的早期DN 诊断效率

通过绘制尿α1MG、mAlb 和β2MG 诊断早期DN的ROC 曲线, 尿α1MG 的截断点为0.86 mg/L,尿mAlb 的截断点为20 mg/L, 尿β2MG 的截断点为10.52 mg/L,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显示三者均为诊断早期DN 的敏感指标。 计算其ROC 曲线下面积,尿α1MG、mAlb 和β2MG 分别为0.895、0.889 和0.833,以尿α1MG 最佳。 见图1。

图1 α1MG、mAlb 及β2MG 诊断早期DN 的ROC 曲线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常见糖尿病并发症,其早期症状不典型,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诊断难度较大,很容易导致患者疾病进展,进而对患者肾功能造成较大损害,是导致患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4-5]。有研究报道, 在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蛋白阴性的患者中,部分出现微量蛋白尿的患者,虽然无肾脏病变体征及表现,但有可能已经发展为DN 早期[6]。 因此,临床应尽可能及早发现和诊断该类疾病, 以改善患者预后。 以往临床主要应用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对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评估, 但是单用该类指标诊断的灵敏度欠佳。 24 h UAER 是临床诊断早期DN 的金标准,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操作较为繁琐,且结果不稳定,在临床实际诊断过程中应用较少[7]。

由于微量蛋白尿是早期DN 的基本特征, 所以mAlb 被普遍认为是判断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且该指标检测方法简便,在临床应用广泛[8]。 有研究报道, 晨尿mAlb 在早期DN 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可将其作为早期DN 筛查的重要指标[9-11]。 尿α1MG 是由152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糖蛋白,主要由肝脏与淋巴细胞分泌,在尿液、血液以及唾液中均广泛分布[12]。正常情况下, 游离型α1MG 能够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肾小管被重吸收和分解,所以正常群体尿液中的α1MG 水平较低, 仅有极少量的游离型α1MG, 但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由于肾功能损伤,会导致其尿α1MG 水平显著升高[13]。 β2MG 是由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蛋白, 正常群体的β2MG 合成、释放都是恒定的,会经肾脏降解,经肾小球滤过后,可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14]。 诸多临床实践表明,尿β2MG 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具有显著关系,在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功能损害的情况下, 可影响β2MG 在肾小管的吸收和降解, 导致尿液中的β2MG水平升高[15-17]。 因此,测定患者的β2MG 水平也能够较好地反映其肾功能损伤情况。 该研究显示,DN 患者的α1MG、mAlb 及β2MG 水平均显著较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患者高, 且DN 患者的上述各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说明这些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 有助于临床更准确地掌握患者病情。 尿α1MG、β2MG 和mAlb 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0.00%,与单一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诊断早期DN 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0.833 和0.889, 证实了联合检测在早期DN 诊断中的有效性,与陈驰东等[18]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 该学者通过对微量尿蛋白排出糖尿病组(A 组)、大量尿蛋白排出糖尿组(B 组)各指标进行检测发现,A 组的mAlb 为(36.6±8.2)μg/min,β2MG (4.4±0.7)mg/L,B 组 的mAlb 为 (105.2±17.5)μg/min,β2MG(6.9±2.3)m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3.75%,特异度97.50%,准确度95.00%,显著高于单一mAlb或β2MG 检测结果,证实了这些指标检测在早期DN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在早期DN 诊断中,α1MG、mAlb 和β2MG 对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通过将其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率,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重要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灵敏度检出率指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