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C 联合BRAF V600E 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

2022-05-28 12:53郭勇
系统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乳头状敏感度准确度

郭勇

菏泽市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山东菏泽 274000

作为一种甲状腺恶性结节之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显著的不适症状,进行初诊时,无法发现其存在的异常情况[1]。目前在临床中对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诊断方式是常规超声检查,其具备敏感度较高、无创伤、无辐射以及简便的优点,但也存在特异度较低等缺点[2]。 而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 液基细胞学 (liquidbased cytology,LBC)检查在对恶良性结节鉴别时,病理生理的基础便在解剖结构和空间分布之中微血管的差异[3-4]。而在B-Raf 原癌基因(B-Rafprotooncogene,BRAF)中,最为常见的突变便是第600 位密码子突变(V600E)。 同时BRAF V600E 基因突变同时也是甲状腺癌的一种常见基因突变类型,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占据高达80%, 与甲状腺癌的侵袭程度具有直接关系[5-7]。现阶段,临床中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的研究较少。基于此,该文选取2017 年11 月—2019年11 月该院收治的98 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98 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年龄20~53 岁,平均(34.1±2.12)岁;男46 例,女52 例;病灶直径0.4~0.9 cm,平均(0.63±0.15)cm;体质量51~83 kg,平均(77.12±4.23)kg;病程1~5 个月,平均(2.28±0.15)个月。 该研究由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开展。

纳入标准: ①患者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症状; ②实施的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术以及甲状腺次全切术。

排除标准:①诊断回声显示,并不是低回声的结节;②结节的最大直径>1 cm;③结节中存在粗大钙化, 并且结节的成分不能显示; ④合并有多发性结节;⑤合并有严重的心肺功能损伤,无法使用超声造影检查;⑥术后病理诊断,发现其为单纯性或者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等非肿块病症。

1.2 方法

常规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的探头频率设置为15 MHz,机械指数设定在0.08~0.14 之间。 其总增益应在88%左右,深度3 mm。 临床医师应引导患者完全暴露其颈部, 利用常规灰阶超声,对患者甲状腺区域进行扫描,具体应包含结界内部回声、结节内部、结节边界、患者血液循环、结节的形态和大小、结节周围组织的病变状况等内容。

在超声的引导之下,将细针传入到目标结节,随后将针芯拔出, 在结节内部沿不同方向使用穿刺针进行快速穿插, 数次后利用虹吸原理将甲状腺结节细胞进行吸取,在囊实性结节中穿取实性部位细胞,随后对穿刺标本立刻进行BRAF V600E 基因联合LBC 检测。 其中穿刺标本应使用95%无水乙醇湿法进行固定,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染色,随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学诊断。

LBC 检查: 将30 mL 细胞保存液直接注入穿刺标本中,进行离心后去上清液,将胶质、黏液以及血细胞成分去除,使用自动液基细胞制片仪进行制片、封片以及HE 染色,在显微镜下实施细胞学诊断。

BRAF V600E 基因检测:将含有800 μl RNA later 保存液注入穿刺标本中, 并在PRC 管之中实施BRAF V600E 基因检测。在进行DNA 分离之后,将样本基因组DNA 进行提取,随后利用aRT-PCR,实现基因扩增,使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以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试剂盒,实施BRAF V600E 基因检测。

手术病理诊断:对于活检组织进行HE 染色,在低倍镜下对患者的内部回声以及病灶形态进行观察,使用高倍镜观察患者的细胞和组织具体情况。患者如果在低倍镜下出现砂砾体, 应使用高倍镜进行检查,将砂砾体的数量进行记录,并且观察患者结节组织的结构、数量、边界以及形态。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采取常规超声和LBC 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准确度为诊断结果中真阴性和真阳性之和所占的比值; 敏感度为真阳性在真阳性与假阴性之和中所占的比值; 特异度则是真阴性在真阴性与假阳性例数中所占的比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98 例患者在进行手术病理诊断后,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为90 例,剩余8 例患者为其他疾病。 而常规超声诊断检查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6 例,剩余12 例患者为其他疾病;LBC 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8 例, 剩余10 例为其他疾病。

2.2 两种诊断方法特异度与敏感性对比

经常规超声检查后, 特异度为25.00%(2/8)、敏感度为88.89%(80/90)、 准确度为83.67%(82/98);经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后, 特异度为87.50%(7/8)、 敏感度为96.67%(87/90)、 准确度为95.92%(94/98)。 相较常规超声检查,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4.063、8.018,P=0.044、0.044、0.005)。见表1、表2。

表1 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度与敏感性

表2 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的特异度与敏感性

3 讨论

近些年, 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样本实施BRAF V600E 检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却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临床研究文献可知, 采取BRAF V600E 基因突变检测能够有效提升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度, 且能够在术前对病危病例进行相应筛查[8]。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检测时,研究文献结果显示,癌灶形态以及数量存在差异时,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BRAF V600E 基因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表示采取BRAF V600E 基因突变状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影响并不明确[9]。

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诊断方式, 常规超声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敏感性较低, 并且较易受到患者病灶边界、操作者水平、血流信号以及钙化直径等因素的影响[10]。采取LBC 检测,则是将穿刺标本冲洗到细胞保存液之中,在进行多次的振荡离心后,将标本中的胶质、 血细胞以及细胞碎片等相关干扰成分取出, 利用液基自动制片设备进行制片, 在玻片13 mm 直径范围内黏附浓缩细胞和诊断成分, 进一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11-13]。 但需要注意的是,LBC 在制片时,存在离心和振荡过程,可能会导致患者细胞簇分散,产生大量的单个细胞。并且该过程对细胞质也会产生影响,增大核质比例,产生大量裸核,对准确度造成影响[14-16]。 因此单独使用LBC 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 基因检测突变较为常见,BRAF V600E 基因可以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到细胞中,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细胞反应,例如对细胞分化、死亡、增殖、转移等功能的调控[17]。 所以临床中,常会选择联合两种方式实施检测,提高检测准确度。

该研究结果可知,LBC 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后,特异度为87.50%(7/8)、敏感度为96.67%(87/90)、准确度为95.92%(94/98),优于单一检测结果。黄建新等[14]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7.37%、特异度为100.00%明显优于单一检测,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 因此,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诊断准确性, 避免错过最佳时间,弥补单纯常规超声的诊断不足[18]。

综上所述,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采取LBC联合BRAF V600E 基因检测鉴别价值高, 能够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乳头状敏感度准确度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中老年人更需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结合Galectin-3、CK19、HBME-1、AAT及CD56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意义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