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研究

2022-05-30 04:50刘晓玲李威龙
大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

刘晓玲 李威龙

[摘 要]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政策要求的时代使然,也是新时代促进高素质劳动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苏区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教育功能,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苏区精神育人价值,打造苏区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可为新时代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苏区精神;大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40-03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凭借劳动创造了现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劳结合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促进高素质劳动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推手,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塑造劳动品格、提高劳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应试教育弊端凸显等复杂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劳动价值观,认为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是社会最底层人从事的职业,产生了蔑视劳动、劳动卑微的错误观念,这导致劳动教育不断被弱化、虚化、淡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精神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2]。苏区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其内涵与高校育人目标是内在统一的,对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内在的精神价值引领和外在的实践指导作用。苏区旧址所在地高校应深入挖掘苏区精神的历史、文化、教育价值,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目标,对大学生劳动实践方式进行全方位探索,构建具有苏区特色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塑造大学生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落实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

(一)社会环境弱化劳动教育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全面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受我国儒家传统教育理念和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成为学校教学目标的着重点,客观上轻视了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部分学校教育将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分割,忽略了劳动真善美的隐形价值、劳动资源供给短缺的现状,无形中引起部分家庭教育呈现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的趋势。受当代独生子女环境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文化知识为衡量标准,注重脑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劳动教育自然而然地被边缘化,甚至出现开展劳动教育是在挤占学生正常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的错误认知。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3]脑力体力分工不平衡是导致“劳动无用、劳动低级、劳动被抛弃”的固有观念难以被打破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劳动教育,缺乏对劳动精神的凝练、劳动观念的解读、劳动态度的引导;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主观认识不足,意识薄弱,轻视、忽视甚至漠视劳动教育;而大多数学生家长在较为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下体验过劳动的艰辛,导致家长舍不得让子女再次体验劳动的艰辛。因此,宽松式的劳动教育以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劳动行为促使劳动教育目的发生异化,偏离了劳动促进人自由、完整、全面发展的宗旨,难以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塑美的实践功能,难以在数字化信息技术背景下定位主体内在需求和应对信息时代的劳动变化。长此以往,部分大学生就会缺乏在忽视自我价值精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有效劳动的机会,无法培养出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更使得劳动教育被迫弱化。

(二)实行不当淡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促进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的结合,不能只劳动而忽视其内在的育人性,也不能只教育而忽视其外在的实践性。实际上,一方面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有误解。当今社会,一提起劳动,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苦、累、脏”,有的人主观上蔑视,客观上不参与,避之不及。究其原因,在诸多教育情境中,劳动是惩罚学生的手段,此时该“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且并非是学生自愿接受或主动参与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带有惩罚目的的劳动,故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并不是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而是自卑感。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引导,部分大学生未能正视劳动,对劳动教育的误解加深。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片面化。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散落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中,缺乏完整的内容体系。部分实践性劳动教育形式主义色彩浓重,存在实践时间短、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的教学安排限定于集中时段、特定空间、密闭区域,将其知识传输模式限定于单向传输,忽视了劳动育人的本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主体性和发展性。

(三)体制缺乏虚化劳动教育

健全的劳动教育保障体制是高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当前,我国高校虽逐步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管理体制和勞动教育考评机制仍缺少理论支撑、完整体系,融合机制更有待完善。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劳动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取得实质性成果的周期长、难度大,致使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对于劳动教育的物质投入有限,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缺乏充足的物质保障,是导致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的必然结果。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管理体制是高校顺利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专业的师资团队和合适的教学目标是高校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保障,营造良好校园劳动氛围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推手。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评机制都以“文化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定性考核=总评”为主,教师只能通过学生是否上交作业来判断学生有无按要求完成考核任务,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在连贯性的劳动教育中处于割裂状态,长效化、常态化的劳动教育考评机制流于表层。一套完整的考评机制尤其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考评机制,不仅需要重视考核过程和结果,更需要制定考核激励制度。高校应重视劳动教育的考核,结合学生实际,将劳动教育纳入综合考核内容中,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

二、苏区精神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支撑。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學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大学生劳动教育离不开社会、高校、家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也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对劳动教育的接受和发展。苏区精神中“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内涵与劳动教育中强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和掌握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综合育人目标内在统一,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文化育人体系,能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要深化劳动认识、厚植劳动情感、强化劳动实践,还要充分汲取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良好风尚,强化大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意识,构建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劳动思维,使其在辛勤的劳动中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和升华自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明确指出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大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勇于创新、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不仅赋予苏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更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劳动实践育人体系,能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技能。苏区精神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内涵与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高度契合,苏区精神的时代性与劳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融合发展。苏区精神源源不断地为劳动教育注入时代特征,劳动教育所取得的实效又持续为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创造新方法。两者双向循环的同时,作用于接受劳动教育的主体,既传承、弘扬了苏区精神又培育了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劳动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调动其劳动积极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其劳动技能,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必须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高校要肩负起价值引领、人才培养和内涵式发展的历史使命[4],将苏区精神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为高校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注入活力,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精神力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

(一)丰富“苏区精神+劳动教育理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蔡元培先生认为劳动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最要紧的事,并且极力提倡让劳心者去劳力。陶行知先生不仅在理论上强调劳动教育,主张脑体结合,在教育实践中也把劳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梅贻琦先生强调学生应在求学过程中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上我国知名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论述为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我国历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则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劳动教育方针。苏区精神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苏区时期浴血奋战的历史背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苏区人民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与劳动最本质的属性及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而苏区精神的价值内涵丰富,充实着劳动教育理论,为劳动教育理论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高校应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教学中渗透苏区精神,讲好苏区劳模故事,开设苏区劳动教育专题,展现苏区劳动精神魅力;组织专家学者编撰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校本教材,以“苏区精神+劳动教育理论”育人,充分发挥苏区精神的引领价值,让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苏区精神,为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提供精神动力。

(二)构建“苏区精神+校园劳动环境”,促进劳动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可以依据劳动内容的不同,以不同方式实现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达到以劳健体、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立美的目的[5]。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载体。苏区精神为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高校通过开展具有苏区特色的校园劳动、搭建具有苏区特色的校园劳动平台、营运具有苏区特色的校园劳动网站,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劳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苏区精神教育,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是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理念,牢固树立“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活动理念。理念是行动之师,高校在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之时,要充分挖掘苏区先进典型事迹作为主题活动的素材,要把“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活动全过程,构建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的校园劳动环境。二是要明确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开展以“苏区精神引领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应结合大学生专业实际,依托第二课堂、班级团日活动、支部党日活动等,开展以苏区精神引领大学生劳动、在实践中感悟苏区历史的活动,促使学生深化劳动认知。三是要拓宽校园劳动文化宣传途径,以多种形式加大“苏区精神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传播力度。网络为加快推进“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新的机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形式应丰富多彩又形象生动,从而与时俱进地促进苏区精神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

(三)打造“苏区资源+劳动教育基地”,强化劳动技能培训

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还要用好用活苏区旧址,建立创新劳动方式、强化劳动技能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是充分挖掘和利用苏区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构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深入苏区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研,掌握劳动技能,把握苏区时期劳动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创新劳动方式。二是在劳动教育基地中开展高效可行的劳动实践活动,依托见习实习、志愿服务、专业研究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开展常态化劳动实践,重视专业知识研究、农业技术革新、工艺产品更新所引起的劳动技术转换,加快劳动技能的运用,提高大学生预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是组织学生参观苏区旧址,感悟苏区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革命情怀。带领学生探望访问苏区革命先辈、参观苏区旧址,充分结合实践考察成果,以演讲、话剧等形式呈现苏区历史,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革命先辈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劳动认知、弘扬苏区精神、强化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全面落实新时代“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内涵丰富、覆盖面广,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教育功能,对强化大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劳动精神、坚定劳动信念、提高劳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把握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理,深入挖掘苏区资源,充分发挥苏区精神的育人价值,在弘扬苏区精神的同时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何桂玲.苏区精神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3):84-88.

[2] 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3).

[3] 刘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8-21,51.

[4] 王永清.肩负新时代高校的新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07(1).

[5] 石中英.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9(9):27-31.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