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路径探究

2022-05-30 06:43李婉段猛凯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助力志愿志愿者

李婉 段猛凯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乡村基础教育仍处于薄弱阶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乡村基础教育薄弱的学校提供帮扶,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本文以“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教育的均衡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个方面为背景,结合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分析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在乡村基础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志愿服务;支教;乡村振兴;双减

一、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学校学龄人口密度不断下降,出现了学龄人口从农村不断向县镇集聚的情况。此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实施以来,在提升了乡村教师地位待遇的同时进一步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但依旧存在乡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教师队伍老龄化,教师总体数量不足,职业发展动力不足,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乡村基础教育资源及办学条件始终处于滞后状态。

(一)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有利于“双减”政策的实施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文件中鼓励义务教育学习阶段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我提升艺术修养,加强艺术教育,增加艺术拓展实践的机会,減少学科类课业负担,意味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将从曾经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虽然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课业负担,但因学生放学了家长还未下班这一情况引发的接孩子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全国共有465.6万名教师、6496.3万学生参与了课后服务,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其中,城区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75.8%,部分大城市覆盖率甚至超过90%。然而课后服务还存在各地及乡村和城市之间进展不平衡的情况,部分乡村小学还未开设课后服务,部分已经开设课后服务的学校存在课程吸引力不强、课后服务时间偏短、整体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结合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减轻家长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帮助乡村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是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于乡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二)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有益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战略性任务。一直以来,义务教育发展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具体性,甚至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其面临的教育实践环境或现实环境千差万别,这也体现出由于教育环境及办学条件不同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高校志愿者可通过为乡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提供支教、教育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学校输送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志愿者,弥补乡村小学、幼儿园教师师资不足、教学质量欠佳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中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情况,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建设与发展,拉近与城市教育资源水平的差距,保障乡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工作进行了部署。然而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乡村基础教育仍处于薄弱阶段,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同时,志愿者拥有基数大、学习能力强、专业特长多元化等特点,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具有绝对的优势。高校可通过开展支教类志愿服务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及乡村基础教育的学校提供帮扶进行文化振兴,帮助缓解乡村小学教育资源稀缺、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等问题,努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村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很多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小学、幼儿园以支教、宣讲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但在实践过程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动力不足

首先体现在高校学生参与度欠佳,助力乡村振兴通常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者普遍没有实质性的回报,更多要求志愿者们进行无偿奉献,甚至部分活动需要志愿者们自行垫付一部分费用,使得当前还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对很多活动望而却步。其次,现阶段学生多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社会实践。而乡村振兴类的志愿服务工作往往并不轻松,甚至是一项艰辛且繁杂的工作。这便导致很多志愿者参与一次活动后就选择放弃,同时这一行为也直接影响到周边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一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并不单纯,抱着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缺少志愿服务中最重要的奉献精神,更多是为了获得学分、完成实践任务等功利性目的参与活动,缺少在服务社会中寻求自身价值的意愿。

(二)高校乡村基础教育志愿活动质量欠佳

助力乡村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在支援乡村基层教育事业的同时,帮助青年学生接受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一些高校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缺少明确的选拔标准,使得志愿者专业技能及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此外,现阶段部分高校开展的乡村支教类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脱离实际、活动缺少可持续性等问题,使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很大一部分活动重策划、轻实施,内容形式单一,往往忽视了实际运作的内容,以及对服务地点的深入考察。一方面,活动没有结合乡村学校学生所学知识、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提出有效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活动形式缺乏创新,还仅仅只是局限于生产劳动、政策宣传等形式,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帮助到服务对象,以解决目前乡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三)对乡村基础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学生、高校和政府之间尚未形成合力,主要体现在缺少总体的统筹规划,无法做到共同构建乡村基础教育的志愿服务体系。学生、高校和当地政府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使得有些活动孤立无援、缺少支持,有些工作却重复开展、浪费资源。此外多数项目经费、资源缺乏保障。交通费、志愿者餐食、宣传材料、教学用具等均成为乡村基础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可减少的经费支出,许多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原因,很难提供支教活动所需的资源保障,项目活动仅仅依靠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预算以及少数捐赠,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无法保障项目正常运行。

三、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广泛动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

1.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和传输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更加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课及相关活动的引导与教育,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提升发展乡村基础教育的意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投身于乡村建设中,利用青年学习能力强、热情、创意高的优势,以文化振兴乡村。

2.加大对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及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他们对乡村振兴及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理解,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乡村基础教育的关注度;线下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宣讲展示,从而招募一批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学生参与到乡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中。

3.完善对乡村基础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奖励机制。作为一项公益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过程中的困难与艰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运用一定的激励方式,在精神及物质上适度给予志愿者一些奖励,激发青年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质增效,完善乡村基础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建设

1.制定志愿者招募选拔机制并进行系统培训。高校应对志愿者进行把关,从职业道德、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选拔,挑选出肯吃苦耐劳、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培训。在培训中明确职责,建立纪律要求,所有进入培训的志愿者达标后方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保证活动的质量。

2.针对乡村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后,虽然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课业负担,但因学生放学了家长还未下班这一情况引发出接孩子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课后服务不仅解决了接孩子难的问题,还可根据乡村学校各校的实际情况,以爱国教育、安全教育、兴趣爱好为主题,分别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并确保“一校一案”,尽可能满足乡村学校及儿童的实际需要。

3.建立过程监督及成效反馈机制。在活動开展过程中定期与学生志愿者保持联系,了解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落实好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同时接收志愿者的意见反馈,对合理的需求给予满足,对工作中遇见的困难给予协调解决,做好服务后勤工作。此外还应对服务学校定期进行考察慰问,了解活动的实际情况及开展的成效。

(三)整合资源,全面推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

各级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对提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的高校提供方案建议,尽可能减少对高校的阻力,实现政府、高校、学生三方通力合作的局面。此外,高校之间还可加强交流,科研建设上协同合作,各尽其能,弥补不足之处,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发挥整体成效。志愿者方面可拓宽交流渠道,交流服务过程中的经验,相互促进成长,共同为推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邓菊香.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韶关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15):4-6.

[2]孟慧. 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引导机制[N]. 中国

社会科学报,2022-05-18(007).

[3]肖慧.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基础教育地位及创新研究[J].乡村论丛,2022(02):82-89.

[4]刘颖,孙冉,沈伯雄.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与机制构建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7):114-115.

[5]吕玉. 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4-06(008).

[6]肖苓.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胜任力提升研究

[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02):51-55.

本文为2021年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一般项目“双减”政策下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探究(项目编号:hnjmk202161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力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助力成功七件事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